依法治国必然性论文
时间:2022-08-23 08:21:00
导语:依法治国必然性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996年2月8日,同志在中共中央举办的中央领导同志法制讲座上明确提出,我们要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这是建国以来,党的最高领导人第一次提出“依法治国”,1997年10月,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又通过了中共中央提出的修宪建议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宪法修正案(草案),“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庄严地载入我国的根本大法。这一切表明,依法治国是党和人民经过深思熟虑的科学、理性的选择,是中国有史以来治国方式的一次新的飞跃。
依法治国的必然性
1.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在20世纪里,社会主义国家曾经有过两大教训,一是在经济上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了市场经济;二是在政治上一度出现了人治,否定了法治。粉碎“”之后,邓小平同志率先对这两大教训进行了科学的总结,他一方面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另一方面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过去“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因此,“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两个“不改变”正是过去社会主义国家血的教训的总结,它们被写进了党的十五大报告,是我们依法治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法制建设与社会治理法治化中的思考2.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的必然要求
计划经济实质上是一种人治经济,它把全国资源的配置权与政治权力合二为一,形成了“官工”、“官商”、“官农”式的管理体制和衙门式的经营作风。单一的公有制只存在唯一的“资产拥有者”-政府,因而政府不必通过法律而直接采用行政命令即可管理经济,法律就变成了可有可无,或只约束群众而不约束政府权力的东西。市场经济之所以是法治经济,就是因为它是一种多种所有制经济(而不是单一所有制经济)共同竞争的经济体制,多种所有制需要法律的一体保护;多种所有制需要法律作为共同的竞争规则;多种所有制经济在竞争中需要公正的执法者来依法裁决纠纷。因此,依法治国实际上就是市场经济的政治表现。
3.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计划经济年代,国家实行统包统配,直接掌握人的经济生活条件,从而通过一系列教育形式就容易掌握人的思想。如今实行市场经济,所有制和分配方式多样化,国家对人的经济生活条件的直接控制力相对减弱,价值观念亦因所有制多样化而多样化。这就需要我们在继续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不松懈的同时,加强法律的强制性的约束作用;需要我们把法律作为统一所有社会成员行为的基本标准,把民主法治观念作为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
1.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第一步,就是把党的重要主张通过政权的法定程序转变为国家意志(法律),“学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第二步,就是通过自己设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中的党组实现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和模范地实施法律。党组是实现党对国家事务领导权的重要桥梁,党组必须坚决贯彻党委的指示。
在依法治国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正如同志所说的那样:“党的领导是关键,发扬民主是基础,依法办事是保证,绝不能把三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2.国家权力机关依法立法(或制定规范性文件)和依法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及法律的实施
国家权力机关在立法(或制定规范性文件)活动中,要注意立法的先导性,把改革决策与立法决策相结合,协调两者的冲突;要注意立法的科学性,杜绝立法谋私,提高立法质量;要设立统一的、专门的法律解释机构,保持法制的统一性。
国家权力机关在监督活动中,要处理好“到位”而不“越位”的问题,处理好公平公正与提高办事效率的关系。
3.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有四个基本要求。第一,法无授权不得行。即:凡是行政机关设立公民义务、限制公民权利及其他带来对公民不利后果的行为,都必须有法律授权或有法律依据。第二,法有授权必须行。即:凡是法律规定行政机关要做的事情,行政机关必须去做。第三,行政行为程序。即:行政行为要按法定的方式和法定的步骤去进行。第四,违法行政必受追究。一是国家权力机关的追究,即权力机关(各级人大)对由它选举产生的国家工作人员实施违法行为,可以罢免;二是司法机关的追究,即司法机关通过行政诉讼确定行政机关的法律责任;三是上级行政机关通过行政复议纠正下级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四是公民对非法行政行为可以予以抵制。
依法行政的这四个要求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第一个要求是要行政机关有所不为,第二个要求是要行政机关有所为,第三个要求是明确行政机关怎样为,第四个要求是告诫行政机关不要胡作非为。
4.公正司法
公正司法主要有四个基本要求。第一,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第二,司法活动要贯彻民主化原则。审判活动要依法公开进行;陪审员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和发挥作用;律师的权利要切实得到保障。第三,完善司法救济制度。国家、社会要向贫穷者提供法律援助;对冤假错案的受害者要依法给予赔偿。第四,司法人员在司法活动中必须做到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和形象公正的统一。
5.基层组织和行业组织依法自治
国家与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和商会、律协、记协等行业组织的关系,是依法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这些基层组织、行业组织内部是依法自我约束的关系,要做到依法建制(乡规民约、规章制度),依制自治、民主管理。
依法治理:推进依法治国的生动实践
社会主义国家的依法治国是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怎样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来看,最好的办法就是尊重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把人民群众依法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社会事务和国家事务的各种活动从感性上升为理性,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而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地方上的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依法治县、依法治乡等;行业管理方面的依法治水、依法治税、依法治路等;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依法治村、依法治店、依法治校等,正是人民群众为推进依法治国而进行的多种形式的生动实践。
各地在依法治理活动中的普遍做法是:
1.坚持党
委统一领导,建立依法治理领导机构和办班机构,形成党委领导,人大、政府和司法机关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
2.科学制定规划,明确治理目标。做到党委有决定,人大有决议,各部门有规划。
3.抓好普法教育工作,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坚持举办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建立理论中心组学法日制度、学法学分制度、合格证制度、任职前法律知识考核制度。
4.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抓住“热点”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如依法从重从快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整治市场秩序和环境秩序等。
5.各级人大建立对“一府两院”工作进行监督的各种具体制度;行政机关建立执法公示制度;司法机关实行错案追究制度,等等。
最后所要强调指出的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个需要数代人长期奋斗的历史过程,决不会一蹴而就,它同我国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必然是同步而行,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我们必须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循序渐进、锲而不舍、扎扎实实地推动依法治国进程。
- 上一篇:行政法疑区报告论文
- 下一篇:依法行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