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调整地方经济圈的展望

时间:2022-09-04 05:33:29

导语:行政区划调整地方经济圈的展望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行政区划调整地方经济圈的展望

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并对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后,扩大了合肥市的行政区范围,合肥市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必然会带动合肥经济圈的新发展,认识把握这种发展趋势,是推进合肥经济圈建设的前提。因此,分析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经济圈的发展趋向,就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1与南京经济圈、武汉经济圈竞合关系的发展趋向

合肥经济圈与南京经济圈、武汉经济圈是相邻城市圈,在国家主体功能区“两横三纵”城市化布局中同处于长江发展横轴,形成跨东部中部地区的“宁合汉结构”,在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相邻经济圈之间的关系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而竞合关系的发展趋向,是由经济圈核心城市的经济规模和发展能力所决定的。但是,与南京、武汉这两个经济圈的核心城市相比,合肥市的经济规模和发展能力都弱于南京与武汉,合肥经济圈与南京经济圈、武汉经济圈在竞合关系上就处于弱势。根据地理板块理论,一个地理板块若受到周边地理板块的挤压,前景只有两个:一是沉降,一是隆起,合肥经济圈就是处于这样的状态之下,为避免“沉降”,争取“隆起”,唯一的办法是要做大做强合肥经济。

“十一五”以来合肥市加快了发展步伐,与南京、武汉的差距逐步缩小,如合肥市的主要经济指标相对于南京、武汉的程度,地区生产总值﹙GDP﹚由2005年的37.8%和40.9%,上升到2010年的53.9%和49.0%;人均GDP由2005年的49.4%和71.9%,上升到2010年的69.1%和83.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31.9%和39.2%,上升到2010年的54.8%和54.3%;地方一般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27.3%和33.8%,上升到2010年的50.0%和6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64.6%和89.2%,上升到2010年的67.3%和91.6%;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51.5%和73.9%,上升到2010年的64.0%和85.8%。②由于合肥市同南京、武汉差距的缩小,合肥经济圈与南京经济圈、武汉经济圈的竞合关系也逐步得以改善。行政区划调整后,县级巢湖市与庐江县划归合肥所辖,扩大了合肥市的政区范围,合肥的人口与经济总量已达到特大城市规模,在城市体量上也进入与南京、武汉相同的城市等级,从而会进一步推进合肥的聚势发展。由于核心城市的这种变化,合肥经济圈与南京经济圈、武汉经济圈的竞合关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其基本趋向是:竞合范围会逐步扩大,竞合程度会逐步加深。合肥经济圈与南京经济圈、武汉经济圈竞合关系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核心城市合宁汉竞合关系的变化上。合肥市虽然在城市体量上与南京、武汉处在相同规模等级上,但在经济规模与发展能力上与南京及武汉都有相当的差距,而这种差距才是实质上的差距。针对这种情况,合肥应把追赶南京、武汉作为今后的前进标杆,努力缩小这种实质上的差距。

追赶虽有竞争,更有合作,是竞争与合作的交织。根据合、宁、汉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合肥与宁汉间的城际竞争主要表现在制造业大项目的招商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高端人才的吸引等方面;合肥与宁汉间的城际合作主要表现在特色产业的分工合作、市场体系的协调建设、劳动力流动中的社会保障衔接和跨行政区交通体系的完善以及长江水资源、生态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合作等方面。有些领域的竞争会多于合作,有些领域的合作会多于竞争,在竞合中会各有所获、共同发展。合肥市应着力培育优势、挖掘潜力,在更多竞合领域中获得主动权。根据城市“引力模型”计算,合肥与南京、武汉的经济联系转化系数分别是2.13和0.75[1],南京是武汉的2.84倍,合肥与南京的关联度大大超过了与武汉,在“宁合汉结构”的竞合关系中,应突出合肥与南京的战略竞合关系,核心是合肥要在竞合中追赶南京。“十一五”以来,尽管合肥追赶南京的步伐明显加快,合肥与南京的差距有所缩小,但缩小的主要是经济总量,而在结构与质量上还有较大差距。

比如,在产业结构上,合肥的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南京,在空间结抅上,合肥的城市化水平低于南京;在发展质量上,合肥的高新技术产业比南京弱,城乡人均收入水平比南京低;合肥追赶武汉,也是总量上步子大、质量与结抅上步子小,与追赶南京的情况相类似。因此,合肥将宁汉作为发展标杆,特别是把追赶南京作为重点,既是必要的,也是艰巨的,为此,合肥市应充分利用行政区划调整所形成的有利条件,既要强化合肥在培育优势产业基地和吸引高端人才等方面的竞争力,又要在更多领域推进与宁汉的经济技术合作,把握“宁合汉结抅”竞合关系的新趋向,在竞合中追赶,在追赶中竞合,把合肥市建成在规模、结构、质量等方面与宁汉同等级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带动合肥经济圈的更好更快发展。

2合肥经济圈的东扩与江淮城市群的崛起

行政区划调整后,因原属地级巢湖市的无为县划归芜湖市辖、和县与含山两县划归马鞍山市辖,合肥经济圈的范围缩小了,其中,行政区面积减少4870km2、人口减少250万人。根据城市经济圈的成长一般规律,城市经济圈的空间范围主要是由核心城市的功能强弱所决定的,随着核心城市的功能增强,城市经济圈的空间范围是会扩大的。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市的中心城市功能会进一步增强,合肥经济圈的范围应有所扩大,而不应该是缩小。显然,上述情况变化是不符合城市经济圈成长的一般规律。根据合肥与周边市县的经济文化及交通联系状况与发展趋势,合肥经济圈的东扩和江淮城市群的崛起,也就是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经济圈发展的必然趋向。合肥经济圈的东扩,是东向扩大到定远、全椒两县。[2]

定远、全椒面积分别为2891km2和1572km2,2010年人口分别为97.0万人和46.5万人,两县均与肥东县相连,县城距合肥主城区分别为90km和120km,进入合肥经济圈具有必然性。第一,两县与合肥相邻,交通联系十分便捷,特别是合徐、合宁高速公路及京沪高铁至合肥的支线与沪汉高铁构建了两县与合肥市的快速通道,更提高了两县与合肥的通达性,两县已处于合肥“1小时经济圈”之内,进入合肥经济圈具有交通区位条件。第二,两县与合肥在历史上的经济文化联系就十分密切,如今,这种联系更进入到产业与市场层次,两县的产业结构与合肥有较高的关联性,市场也逐渐与合肥融为一体,特别是随着合肥市交通枢纽的形成,两县要素流动更多地指向合肥,产业与市场已不同程度地进入合肥经济圈。第三,两县与合肥同处于江淮分水岭,加上六安市的部分乡镇地区,两县进入合肥经济圈后,江淮分水岭的绝大部分乡镇都在合肥经济圈,将更加有利于江淮分水岭地区的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和经济社会发展,同巢湖纳入合肥市一元化治理具有同样的意义。第四,也是最重要的,是两县的经济发展在全省尚处于中等水平,但发展潜力很大,进入合肥经济圈后,既会更多地接受合肥市的辐射,又会融入合肥经济圈的一体化发展,对于两县的结构转型、产业升级、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等,都会有多方面的推进作用。因此,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经济圈向定远、全椒的东扩,也就十分必要。建议定远、全椒两县党委、政府从战略上审视这个问题,尽早加入合肥经济圈,也建议合肥经济圈的成员迎接两县的加入,推进合肥经济圈的东扩。

桐城市一开始就加入合肥经济圈,也为定远、全椒两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以政府为主导,既打破行政区界限,又不论城市的行政等级,按区域发展规律构建城市经济圈,是合肥经济圈的一大创新,将县级桐城市与其他地级市平列,优势互补、平等合作,共同达成区域合作协议,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桐城市为安庆市所辖,桐城市加入合肥经济圈以来,不仅促进了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也为安庆市的发展增添了诸多的积极因素,也有利于安庆市的整体发展。同样的,定远、全椒为滁州所辖,两县加入合肥经济圈后,不仅会促进两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会为滁州市的发展和“大滁城”建设增添力量。更由于滁州市处于南京与合肥之间,向东融入南京经济圈,向西融入合肥经济圈,可以东西助力、“左右逢源”,更加有利于全市的发展和“大滁城”建设。可以说,行政区划调整后正在形成的“合宁结构”,滁州市的区位优势会进一步凸显,发展步伐将会加快,而定远、全椒助推合肥经济圈东扩,正是开拓滁州发展新局面的战略举措。

行政区划后合肥经济圈不仅要东扩,而且还会进一步扩展和提升,由合肥经济圈上升为江淮城市群。城市发展史已表明:当一个城市经济圈的核心城市上升到一个新的等级,且相邻周边又有若干次等级的城市,那么,这个城市经济圈一定会发展为包括这些次等级城市在内的城市群,“圈”向“群”的跨越具有必然性。而且,在工业化进入中后期,城市群已成为带动我国区域发展的主体功能形态,“十二五”期间我国对主体功能区的建设,就是以城市群建设为支撑的,并且把“江淮地区”列为国家的重点开发区之一。合肥居皖之中,北有沿淮城市蚌埠和淮南,南有沿江城市芜湖、马鞍山、安庆、铜陵、池州,东有滁州,西有六安,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这些城市都在合肥的2小时车程范围之内,必将形成以合肥为“群核”、以周边9个地级市为“群集”的“1+9”江淮城市群,类似于以武汉为中心的“1+8”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以郑州为中心的“1+9”中原城市群,从而可以大幅度地优化全省的战略布局,既形成全省崛起的战略板块,又可辐射和带动皖北发展;同时,又可以拓展长三角城市群的腹地,助推长三角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3]可以说,江淮城市群的崛起是安徽真正崛起的标志。行政区划调整为合肥建设成为与南京、武汉、郑州同体量级的区域性特大城市创造了条件,以合肥为核心的江淮城市群的崛起,也就成为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经济圈发展的必然趋向。

3合肥经济圈一体化程度的提升

行政区划调整后,合肥经济圈最广泛、最深刻的发展趋向,是经济圈一体化程度的提升。其中包括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市场体系、生态环保、社会管理等一体化程度的提升。基础设施一体化的提升,主要是发展“大交通”,在经济圈范围扩大通勤性、提高通达性,提升“同城效应”,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之间形成“同城化”的新格局。所谓“大交通”,即是公铁水航与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密切衔接、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服务功能完善高效、居民出行便捷安全的综合性、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目前,合肥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框架已初步形成,重大项目已列入计划并正实施,主要是应按一体化趋向提升与完善,进一步通畅主动脉、扩展大微循环、完善“毛细管”,在经济圈全域形成一体化的交通体系。

产业发展一体化的提升,主要是围绕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核心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差异化发展为特色,推进市县之间分工协作,提升经济圈全域的产业发展水平。各市县经济开发区要突出优势产业,围绕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开拓循环链,推进企业间、行业间、开发区之间的分工合作,形成共生共长的产业共生圈。要按照产业发展一体化的原则,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工业重心要向县市转移,核心城市合肥要注重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扩大辐射功能;主城区内的开发区或“退二进三”,或“提二升三”;要推进合六、合淮、合蚌、合巢、合庐、合桐产业走廊建设,形成各有特色的跨县市产业发展空间骨架;要推进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带动广大农村第一产业的“接二﹙第二产业﹚连三﹙第三产业﹚”,加快农业的转型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市场体系一体化的提升,主要是构建统一的商品市场、要素市场,建设有活力、开放性的经济圈市场体系。提升市场体系一体化水平的基本方略,一是打破行政区界限,从规划入手构建经济圈统一市场体系,建设若干大型专业市场和合肥要素大市场,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推进连锁经营;二是实行经济圈市场一体化监督与管理,如工商登记、食品药品检验、消防安全等领域的互通互认,建立一体化的电子支付结算系统,实现同城结算、商业票据集中交易等;三是繁荣各市县区域市场,要面向本地居民完善基本服务,面向外地消费者提升特色服务,面向生产者开拓高端服务,进一步完善城市商圈,带动县乡市场发展,提升城乡市场体系的综合功能和一体化程度。

生态环保一体化的提升,主要是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生态经济圈品牌,在全省率先建成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体系和人与自然和谐、舒适优美的城乡生态环境体系以及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从决策到建设,从开发到保护,从投入到管理,都形成保障有力的生态环保支撑体系。为此,要坚持共建共享原则、重大项目优先安排原则,以“一山(大别山)一湖(巢湖)一岭(江淮分水岭)”为重点,统筹规划、协调建设、统一管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加强水土流失治理,严格工业项目的环境评估,提升城镇“三废”治理水平,扩大农村“水面污染”的治理范围等。通过各县区合力共建,努力提高经济圈的生态环境承载力。

社会管理一体化的提升,主要是推进跨行政区的社会管理与创新,形成各级党委政府齐抓共管、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平正义得以体现、公共秩序得以保障的经济圈一体化社会管理格局。在近期一个阶段要突出两个重点,一是加强社会稳定的统筹协同,完善跨区域的应急管理体制与机制,打造平安经济圈品牌,不断优化经济圈全域的发展环境;[4]二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各项民生工程建设,统筹经济圈内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缩小城市居民与进城农民工的收入差距、社保差距。尤要值得提倡的是,在行政区划调整后,要发挥文化因素对提升社会管理一体化水平的重要作用,破除“合肥人”、“巢湖人”的狭獈意识,增强经济圈全域的文化认同,消除城乡居民的“心理距离”,共享社会繁荣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