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帮教制度改革论文
时间:2022-11-13 06:13:00
导语:安置帮教制度改革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对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流动人口和改造不彻底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积极引导释解人员重新走向社会,对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目前广州市安置帮教的现状、做法和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若干思考,以便推进安置帮教制度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安置帮教流动人口安置点制度改革
广州市是祖国的南大门,古往今来,是华南地区历史悠久的商贸城市。相信不少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因而造成外来人口和流动人口增多,社会治安形势比较复杂。而广州市每年都有近3000名释解人员回归社会。因此。重视和强化流动人口中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强化流动人口中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工作
注意把握流动人口中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的特殊性所形成的特点。这些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客观性、复杂性、突发性、可控性等。那么,如何强化流动人口中的安置帮教工作呢?
(一)切实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夯实对流动人口中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思想基础。要下功夫统一各级领导、基层广大群众特别是司法干警对流动人口中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思想认识。当前,一些基层领导和群众主要存在着“无关大局”、“无足轻重”的思想,认为这项工作仅仅是司法部门和调解组织的专门工作。而部分司法干警又认为此项工作面广量大,单靠小小街道司法所一两个人兼职无法把工作落到实处,感到“无能为力”和“无所适从”。鉴于这些客观情况,各级领导特别是政法综治部门的领导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稳定的法制环境的高度,充分认识强化流动人口中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采取组织学习文件、举办讲座、召开会议、印发宣传材料和大众传媒等多种形式,营造良好氛围,以不断统一各级基层组织、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形成齐抓共管的思想基础。
(二)探索流程管理,加强和改进刑释解教人员回归衔接工作。公安、司法行政机关和安置帮教组织要按照中央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服刑、在教人员刑满释放、解除劳教时衔接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人口流动的实际,探索流程管理。首先,监狱、劳教所、看守所、拘役所在服刑、在教人员刑满释放、解除劳教前及时准确地填写、寄发通知书给公安和司法行政机关。据对部分街道司法所和公安派出所的调查,几年来,两个单位的登记表及相关数据一直不一致。这就提醒我们务必要进一步强化流程管理的第一个环节,监狱、劳教部门对可能不回归的对象要及时反馈信息和跟踪落实;其次,安帮部门要组织基层落实报到登记、建档立卡、签定帮教协议、定期走访谈话等制度,尤其要掌握刑释解教人员的思想动态,特别是外出人员的思想动态;第三、要把外出刑释解教人员的信息向暂住地的安置帮教部门反馈,同务工所在地的安置帮教组织签订委托帮教协议。在有组织流动的外出人员中建立帮教组织或明确专人帮教,做到流出地和流入地形成合力,保证不脱管、不漏管。第四、要实行每年两次的居住地和暂住地安置帮教组织的情况通报制度。不仅要掌握外出刑释解教人员的生活圈、社交圈,还要为流动人口中刑释解教人员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不仅做到在政治上一视同仁,更要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上给予关心。对素质低、无一技之长的人员则尽可能地列为帮教重点,把扶知与扶技结合起来,使他们能顺利地重返社会,最大限度地减少重新犯罪。
(三)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动员全社会参与帮教。运用典型抓好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也是一种领导艺术和工作方法。在强化对流动人口中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工作中,要十分重视发挥先进典型的积极示范作用。要善于发现、总结和培养流动人口中遵纪守法、勤劳致富、勇当市场经济带头人、扶弱济困等方面的典型。对这些人切不可有歧视态度,要善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作为促其进步的切入点。对他们中的先进典型不仅要敢于表扬奖励,甚至可择其重点进行大力宣传,以形成群体效应和社会效应。达到“一花香引来百花放”的良好效果。当然,对这些典型不能忽略教育培养与提高,在宣传中要注意度的把握和正面引导,防止产生负面效应。
(四)加强调查研究,建立、健全长效运行机制。当前,绝大多数领导和部门是重视对流动人口中刑释解教人员管理工作的。但是由于在体制转轨、经济转型的特定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实际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多,要防止把“重视”流于形式。因此,各级领导和安置帮教部门的负责人要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在调研基础上,出台切实可行的方法措施,不断完善现有规章制度。要在必要的地方综治等方面的立法中体现相关方面的硬性措施,不断完善责任制使之真正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长效运行机制,为维护社会大局的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重视对改造不彻底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工作
广州市大多数刑满释放人员通过狱中改造,都能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但仍存在有少数个别由于改造得不彻底,又想重操“旧业”的刑满释放人员。因此要针对这些人的特点进行帮教。除他们本身自控能力不强原因外,客观上有三个不利因素:(1)家庭不认可,缺少家庭温暖和家庭关爱。(2)生活无依靠。(3)社会受歧视。针对这一问题,要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生活给予保证
一是帮助安排就业。就业虽然是解决刑满释放人员生活的办法之一。但就业难的问题不仅在广州存在,乃至是全国的通病。虽然就业难度大,但为了解决刑满释放人员的就业问题,让他们深感党的温暖,政府的关怀。我们建议,各级政府都要对刑满释放人员的就业问题重视起来,要多渠道地帮助安排。比如工厂进不去,可不可以帮助介绍到民营办的手工业去干;愿意搞经商做小买卖的,工商、税务适当减免一些税收。无论哪种渠道、哪种形式、哪种办法,都要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
二是民政给予照顾。我们建议,对那些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无依无靠、的确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的刑满释放人员,民政部门要给予适当照顾,保证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感谢党、感谢政府对他们的关心。
三是子女负责赡养。对有家有业、有子女、年纪大、没有劳动能力的刑满释放人员,子女要负责赡养。对那些不愿赡养、不想赡养、不赡养的子女,我们要实行法律监督;对那些虐待老人的子女,轻者予以教育,重者绳之以法。
(二)社会给予关注
一是纳入日程重视。要想解决好别人歧视刑满释放人员的问题,让社会都来关心,让部门都来重视,让人们都来理解,让刑满释放人员都认可,就必须把此项工作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日程。做到召开会议有议题,部署工作有内容,检查工作有项目。纳入日程了,工作重视了,别人也不敢瞧不起了。
二是进行思想教育。对那些对自己没勇气、没信心的刑满释放人员,要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可采取集中、分散、个别谈话的形式,解决好他们自卑的心理障碍问题,让他们振作精神,重新干好一番事业。
三、积极做好安置点创建工作和实施社区关爱工程
近年来,广州市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开拓具有广州特色的安置帮教工作,勇于创新,积极引导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走向社会,卓有成效地预防和减少了重新犯罪。开创了安置帮教工作新局面。目前,我市共建立过渡性安置点63个,基本解决了特困刑释解教人员的过渡性安置就业问题。
(一)做好安置点创建工作。我市扎实稳妥地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把好协作关。通过多方联系,与有责任心、有同情心、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共同建立安置点。安帮工作人员对企业主宣传安置特困刑释解教人员对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意义,说明这类特殊人员经过教育和改造后,绝大部分已弃恶从善,消除企业主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偏见,树立他们录用刑释解教人员的信心;二是把好候选关。凡是特困刑释解教人员,要通过街道了解其基本情况,表现好的才能候选上,提高了过渡性安置点的典型示范作用;三是把好进人关。安帮工作人员与候选上的人员进行谈话,宣传党的政策,送上政府的关怀,使他们对自己的过去有更深刻的反省,珍惜来之不易的自由生活,珍惜目前拥有的工作;四是把好监督关。把安置点的平时考察和区安帮办不定期的跟踪检查结合起来,安帮工作人员实行上门服务,到安置点定期了解他们各方面的情况,鼓励他们,消除其心理压力。同时,安帮工作人员利用休息时间上门家访,了解他们工作之余的情况,会同其家属一起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如曾经在10年内被强制戒毒6次、劳动教养2次的吸毒解教人员陈某,亲人已经对其心如死灰,社区群众对他更是避而远之。安帮办设法把他安排到安置点的食品店工作,经常派人到安置点做其思想工作,家属、社区帮教小组对他进行跟踪帮教。现在,陈在安置点已能独当一面,老板对他非常赞赏。据悉,该店负责人有意在适当的时候安排他从事经营管理工作。
(二)实施“社区关爱”工程。“社区关爱”在物质关爱和精神关爱两个方面实施。物质关爱方面:一是对失足青年其家庭收入低于生活保障标准的,按照有关要求,及时纳入低保;二是对其家庭生活水平显著恶化的,街道和社区通过“一帮一”等活动给予临时性救济;三是对服刑前有工作单位的,回归后,积极为他们协调和争取原单位在其进行再次创业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和支持;四是对回归社会后就业困难的,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帮助寻找提供就业信息。精神关爱方面:一是积极主动帮助化解家庭、婚姻等方面的矛盾纠纷,使他们顺利走向社会;二是充分发挥社区优势,因人而异,组织他们进行工作技能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三是严格落实“三帮一”责任制,街道、社区、居民小组落实专人,组成“三帮一”关爱小组,定期走访、交心,解决他们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四是适时通过座谈会、联席会等形式,宣传转化典型、创业模范的事迹。为认真实施这项“民心工程”,各街道为此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班子,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并建立和完善了日常性服务、定期走访、建档立卡、信息传递等制度。
四、完善安置帮教相关的法律和制定可行制度
制度创新是做好当前安置帮教工作的关键,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正在付诸实践,特别是我国加入WT0之后,政府的行政管理范围,管理方式正在发生转变,那种计划体制下靠一纸文件把各部门捆在一起,要求大家齐抓共管的做法既很难行得通,也是与法治原则相违背的。因此,设计一套完善可行的安置帮教制度,并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方为治本之策。
(一)学历、资格证书等取得制度。《监狱法》第63-66条已在这方面作了规定,可使之更加细化。监狱、劳教所应鼓励、帮助服刑罪犯和劳教人员在改造期间从事各种文化知识学习,包括自学、函授、监所学校教育等,对考试合格的,颁发学历证书。改造中要注重劳动技能培训,鼓励考取各种专业技能资格和等级证书,并把学习成绩大小作为改造考核依据,与改造表现直接挂钩,这一制度有利于提高释解人员的素质,为将来回归社会后的安置打下基础。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监狱、劳教所等部门应履行好相关职责。
(二)释解前的过渡帮教制度。特别是针对刑期较长的服刑人员,国外在这方面已有先例。所谓过渡帮教,是指罪犯在刑满释放前的一段时期,具体期限长短可根据罪犯的犯罪性质和改造表现来定,有条件地允许罪犯走出监狱。与社会接触,以给他们有一个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过渡期,对于释解后的安置大有好处。这项制度需要地方公安和监狱的互相配合才能完成。
(三)接茬落户制度。把好接茬关,做到“五个及时”:一是及时造册建档,收到监所寄发的通知书后,“刑释解人员安置帮教办”随即通知有关部门做好接茬准备工作。在接茬时,对其在监、所的表现情况,家庭状况作详细的记录,为今后开展安置帮教工作准备资料;二是及时家访,释解人员回家后,居委帮教领导小组随即指派帮教人员到其家中进行家访,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动员其家人共同做好思想转化工作;三是及时签订帮教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帮教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四是及时进行法制教育,通过赠送法律常识读本,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促使他们遵纪守法;五是及时制定和落实帮教措施,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使他们能够自食其力,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四)就业和创业不受歧视制度。按我国法律规定,释解人员一般应享有与正常人同样的权利,在就业或自己创业方面应是自由的、平等的。如《监狱法》38条规定:刑释人员依法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本来无需多此一举设立这一规定,主要考虑对释解人员进行特殊保护。防止有关职能部门和用人单位对释解人员创业和就业设置障碍。但是特殊情况除外,如我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有关领导部门的任职资格限制。
(五)劳动保障和社会救济制度。主要针对那些年老、疾病或生活暂时无着落而又没有生活来源的释解人员,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予以救济,这一制度的关键就是把释解人员与普通公民一样看待,标准掌握在是否“困难”上。另建议,将《劳动法》有关劳动保护等的规定,延伸适用到正在劳动改造的罪犯和劳教人员,规定监狱和劳教所从他们劳动改造之日起。即为其办理相关劳动保险,费用可从他们应得报酬中扣除,并规定这种保险可随释解人员的释解而随其本人转移。这样做既可鼓励他们在监所中的劳动改造,又可为其释解后的生活提供物质保障。
(六)监控制度。虽然从法律上说释解人员已是自由公民,但他们毕竟是一特殊人群,从实践上看,重新犯罪率一直比较高,这也是一直强调释解后帮教的原因。因此,设立这一制度是完全必要的,而且应当作为现阶段帮教工作的重点。这项工作应由公安机关履行,即将一定时期内(如3年)的释解人员纳入公安机关的重点监控名单,通过信息网络系统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但在当今人口高度流动的环境下,如何做到有效监控,这是需要公安机关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
(七)科技创新为安置帮教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面对每年数量庞大的回归社会的释解人员,靠传统的帮教网络、帮教表卡已很难进行动态掌握,其结果是高成本低效能。因此,要学会利用当代高科技的文明成果,促进安置帮教工作手段创新。比如说,建立监所与公安机关的互动信息网络系统,为每一个罪犯和劳教人员制作电子档案,从其被判刑或劳教的第一天起直到释解后一段时期,甚至终身,将其信息随时录入档案,自始至终对每一个被劳教、判刑的人进行全程追踪、监控,随时掌握动态,并可随时调取,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掌握住”。
- 上一篇:劳动教养立法研究论文
- 下一篇:行政法原则的司法适用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