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管理管理理念论文

时间:2022-04-11 12:02:00

导语:审判管理管理理念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审判管理管理理念论文

理念是支撑主体的基本观念。审判管理的核心价值目标是正义。正义是法律永恒追求的基本价值,是构建科学审判管理体制的基本理论和价值基础。正义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永恒主题,美国法哲学家约翰。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并且明确地指出,“正义即公平”。可见正义是有关公平的观念、思想,原则和制度的总和。正义有两个维度,一是公正,二是效率。公正是司法追求的根本价值,司法失去公正,也就丧失了生命力。司法公正包括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实体公正是“分配的实质正义”,程序公正是“看得见的正义”,是“运送正义的方式”。虽然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存在冲突和悖论,但二者在本质上统一于“正义”的内在价值。司法公正应当有利于社会整体正义的实现,有利于正义总量在社会的合理分配。另一方面,公正并不是司法唯一的价值追求,“正义的第二种意义,简单来说就是效益”。正义离不开效率,效率低下,正义就无从谈起。市场经济社会已离不开法律对资源的效率性分配,在人口日益膨胀与资源日益稀缺的矛盾冲突中,最大限度地进行资源利用与配置以不断满足人的价值需要,乃是法律不可缺的价值之一。法律对经济的调整如此,审判管理体制对审判力的调整也同样如此。司法效率的追求目标,一是诉讼成本合理化;二是诉讼效益最大化。管理就是为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创造优良的内外环境,实现整体优化,良性互动。

审判管理应具备的基本理念是:

(一)主体性理念。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培养法官的现代司法理念,实现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在管理的基本方法上,制度管理是方法,但制度管理是有限的,管理的最终立足点必须是人。一切管理论的根源是人的个性与组织规则的对立统一、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的对立统一、组织动员与组织控制的对立统一、独立性与系统性的对立统一。由于这种对立统一,导致组织管理决策需要高度保持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又需要有对个人行为的有效控制,这两种管理价值、管理目标、管理功能互相是对立统一的。管理必须源自于人,服务于人,在管理中注意研究人的内在需求和行为规律,把实现管理目标的过程作为培养教育人的过程,通过管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并自觉自愿的为实现管理者设定的目标努力,化对立与统一,实现两种管理价值的平衡和统一,才能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

(二)系统性理念。管理模式从整体上规定着司法运行的效果。通过管理,一个组织要实现的是“整体凸现功能”。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管理模式的构架必须运用系统科学方法。系统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整体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有序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其基本特征是综合性特征、最优化特征,定量化特征、信息化特征、有效性特征。通过系统的整合,使系统发挥大于部分之和的整合力。因此,管理必须是系统的,管理必须具备系统性理念。从系统的角度去看待具体问题,以具体问题的解决和制度设置完善组织运行系统。

(三)程序性理念。程序性之所以能够成为审判管理的基本属性之一,是因为:首先,管理工作本身具有微观性、专业性、程序性、规范性的特征,是一项制度规范下的操作层面上的工作;其次,审判管理是以审判权的行使为管理对象,审判管理必须尊重审判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其科学性的主要体现是程序性。司法公正与效率的实现离不开严谨有序的诉讼程序。

(四)效益性理念。诉讼制度的目的在于错误成本与直接成本的最小化。审判管理必须具备效益理念,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强调审判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审判的法律效果是通过法律适用或审判活动,使法律包括程序法和实体法得到严格遵守和证明,从而发挥依法审判的作用和效果。审判的社会效果是通过法律适用或审判活动,使法的本质特征得以体现,实现法的秩序、自由,正义、效益等法的基本价值的效果,从而使审判的结果得到社会的公认。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两者应该是统一的,互为因果关系和互相包含的。一个正确的裁判既应有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也应有良好的法律效果。任何两个效果背离的裁判,都将是错误的裁判,法官的职责和智慧是把两者有效地统一起来。审判的社会效果是法的本质特征的反映。审判要体现国家利益和符合社会正义;审判结果应被社会所承认,有较大的公认度,更好地实现秩序的价值、自由的价值、正义的价值和效益的价值。在司法活动中人民法院组织法中规定的法院的任务和职能,要求法院通过审判活动,起到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化解社会矛盾、保护国家利益和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发展的效果。反之就违背法院的任务和职能。可以说,审判机关的职能决定审判活动必须要注重审判的社会效果。在审判管理中,要促使审判主体关注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关注国家利益,关注社会正义和公德的进步,关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关注审判结果的可实现,通过审判机制,进行有效的理性对话使社会对审判结果有较高的公认度,并有效回应社会的司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