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培养财务管理新人

时间:2022-11-13 04:14:00

导语:论培养财务管理新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论培养财务管理新人

在我国,财务管理专业在许多高校都有开设,而且教材建设中也吸取了不少国内外宝贵的实践经验,但就我国企业的实际需要来看,一些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是相当缺乏的。

一、当前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缺陷

当前我国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只注重财务管理所涉及的某个单项内容的概念、计算及评估方法等的介绍,缺乏企业全局概念及流程管理的理念

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科学的经济管理工作,是有规律可循的。该项工作从整个企业角度,以价值管理为基础,通过预算、决策、控制、考核、分析评价等管理环节以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而预算编制的具体细节和具体技术;如何进行财务控制;怎样设计考核目标体系以及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有效的财务分析评价等知识、技能对于我国许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来说都很欠缺。

(二)对财务管理最终目标的理解有待深入

在我国,许多财务管理教材都明确指出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西方企业确实是将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而增加股东财富的途经无非两种:一是支付股利;二是提高股票的市场价格,即股东财富最大化有赖于股利最大化及股价最大化。其中股利政策在各种限制条件的约束下会呈现一定的刚性,因此,通常认为股东财富最大化与股票价格最大化是一致的。而在一个无效或低效的资本市场上,股票价格的变动包含了许多复杂的因素,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在很多情况下不构成影响股市价格的主要因素。另外,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股东为监管企业的管理者也会付出较高的成本。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财务估价技术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财务管理学者和实务界接受了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价值反映的是企业未来经营活动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及其风险大小,它的实现应该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过程。它提醒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关注企业的现金流量、风险水平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应该是能够由管理人员的行为决定或影响的,成本不会太高,并且与企业的长期财富最大化是一致的。当然,一些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反对者也指出其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操作性不够。但是,随着财务估价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完善,相信这一问题应该会得到很好的解决。财务管理的目标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其蕴含着的财务理念直接影响着财务管理行为。

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可以看出现金流量管理的重要性。需知一个企业即使账面上利润数字多么可观也可能会因为现金流出现问题而面临财务困境甚至停产、关闭。而这一问题恰恰被当前许多财务管理教材所忽略了。

(三)没能突出财务管理的重点、难点

预算管理、决策管理、财务风险管理及财务控制等都是财务管理的重点,对这些内容,大部分学生掌握的只是一些皮毛,而且这些知识与相关学科联系的较为紧密,需要有金融、管理、会计等相关知识作为基础。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断全球化,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与清算等问题逐渐成为财务管理的难点。为适应这一趋势,财务管理教材不得不考虑更多地引进这一内容。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来说,需要大力夯实与该专业有关的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基础。当然,我们也面临着尽快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学学术内容体系的这一紧迫使命。

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本科)的培养方向

教育目标的确定对于任何专业来讲都是极为重要的。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对于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的教育目标之间存在不少模糊认识,虽然某些院校将财务管理专业单独划分出来,但对其教育目标始终是混沌不清的,专业的课程设计也都参差不齐,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的和先进的学科体系。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于其所处专业的宗旨、目标及前景等问题也缺乏明确的认识。

从国外教育实践来看,财务管理教育主要集中在财务观念的培养和基本财务管理技术的训练上。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本科阶段的教育目标应是致力于基本财务观念及管理技术的训练,以培养专业化的、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许多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更多地采用了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的先进实践经验,一些新的管理职位也参照西方企业惯例被设立起来,比如ceo(首席执行官)、cfo(首席财务官)及coo(首席运营官)等。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缺乏,许多上市公司的cfo往往是由改制前企业的总会计师摇身一变而来,而财务管理人才所需知识背景及应用技术是与会计人员截然不同的,企业极其缺乏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才。

综上可见,培养一流的、高水平的cfo是我们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教育目标。

三、实现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教育目标的几点设想

基于国内外教育现状,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应主要集中于基本财务观念的培养和基本财务管理技术的训练。

(一)风险与收益观念及相应的财务风险管理技术

风险和收益是基本的财务观念,同时也是始终贯穿财务管理过程的一对矛盾。收益和风险的权衡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至关重要,甚至会危及企业的生存。现代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隐含在获利机会中的风险因素大大增加了。对于一个经济正逐步金融化的社会,随着经济金融化的不断深入,既给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蕴含着各种预料不到的风险。一个企业如果要谋取长远的发展,不得不科学地权衡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财务管理人员掌握相应的风险管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不同行业的企业,或同一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面临着不同类型及程度不同的风险。在一般企业的风险管理中我们可以借鉴金融行业的综合风险管理模式,即把风险管理建立在定量方法上并形成一整套流程,通过这套流程使企业了解自己所承担的风险,进而实施有效地控制,最后精确地计算出所需费用。实施综合风险管理有诸多要求,比如:将风险项目与公司的策略目标及能力相结合;要取得企业高级管理层和受益者的资助;创建相匹配的风险模型;为经常性的事物做计划;开发、处理数据及启动全面支持团队等等。这种风险管理如果得到有效实施,就可以把企业里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结合起来,通过更明智的方式分配稀缺的风险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的收益率。当然,构建在先进技术及复杂数量模型上的综合风险管理流程并不是就足够了,更需要在企业组织机构,激励机制和运营基础等方面密切配合,以寻找对风险的整体解决方案,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提供多种途径。

(二)现金流量至高无上理念及相应的全面预算编制技术

在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制下,人们更多地是用“收入”及“利润”来衡量企业的经营业绩。但从财务管理目标来看,现金流量更能代表企业真正的获利能力和管理水平。可以说,现金流量是企业一切管理行为的起点和终点,企业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和运用现金流量的能力是一个企业的核心能力所在。在西方企业界,甚至提出了“全面现金管理”的概念。作为财务管理人员,将“现金流量至高无上”这一理念贯穿到财务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当中显得非常重要。

编制全面预算并进行相应控制是现金流量管理的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对于大多数企业员工及管理人员而言,预算是一个耳熟能详的管理名词。但是,要么将预算与计划混为一谈,要么只将其视为一种成本控制工具,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它在企业发展及价值管理中的关键作用。

在国外,全面预算管理是许多企业最基本的管理体系之一,全面预算管理发展已经比较完善,出现了abc(activity-basedcosting/以活动为基础的成本管理)模式,并且由abc扩展到abm(activity-basedmanagement/以活动为基础的管理)和abb(activity-basedbudgeting/以活动为基础的预算)。在abc、abb、abm体系中,abc是基础,它是以活动为基础来核算和管理成本,力图更准确地分配成本,将预算管理与abc模式相结合就是按活动来编制和管理预算,即abb。而当我们基于abc所提供的数据和其他相关信息来对企业的各种活动进行管理的时候,abc就变成了abm。

abc、abb、abm的重点从原先的对资源进行管理转变为对工作活动及其结果进行管理和改进,将注意力集中在以活动为基础的工作过程及其结果的管理和分析,目标是以尽可能低的花费去完成每一项工作活动并获得预期的结果。从成本观和流程观的角度对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评价。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发达国家成功企业多年积累的经验之一,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就是决策目标的具体化过程,也是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过程。

(三)资本成本是决定一切财务决策优劣的基本因素的理念及相应的投资决策方法

资本成本作为一个重要的财务管理概念或经济学概念却在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被严重忽略或曲解。人们普遍关注那些支付出去,有形的成本,而忽略了那些无形的,更为关键的成本。资本成本就其实质是一种“机会成本”,即投资某个项目所放弃的具有同样风险水平的,且具有最高获利机会的另一个项目的报酬率。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资本成本是企业投资决策时所需求的最低报酬率,而从投资者角度来看,资本成本是他根据与投资项目的风险水平相当的其他项目的报酬率而提出的“要求报酬率”。我们通常从企业角度考察资本成本是忽略了其基本实质的。所以,从根本上说,资本成本的高低取决于投资项目本身的风险大小,而不是企业的融资活动。而一个企业生存发展下去的基本前提就是满足投资者对报酬率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企业是不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且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关注也不够。由于没有形成规范的市场退出机制,往往使企业管理人员产生了一种股票融资是一种“免费资本”的幻觉。随着资本市场退出机制的建立健全,投资者理性及知识的增加,“免费午餐”的幻觉必将消失。

在运用资本成本来进行投资决策时,要注意区分企业资本成本和项目资本成本。我们不难区别个别资本成本(如普通股、债务、优先股,留存收益等)及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但是当进行新的投资项目决策时,必须考虑其风险水平。如果其风险程度与企业整体风险一致,可以采用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进行决策。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跨行业,甚至跨国进行投资时,就需要采用与新项目风险程度相适应的资本成本进行决策。在实务中,通常采用与项目风险相同或类似行业的资本成本。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资本成本计算工作非常细致,不仅要计算整个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而且还要计算各个子公司或不同部门及不同项目的资本成本。

企业的投资方案必须按照严格的决策程序来进行诀择,包括投资方案的选择;备选项目现金流量的估计;资本成本(折现率);决策方法的选择;方案的执行及评价体系、补救措施等。任何武断的,没有科学依据的决策都无益于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和企业价值的提升。可以说,企业的价值是由投资决策决定的,而不是融资决策和股利政策。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只重视融资而无视投资的重要性导致无法摆脱经营困境的现象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