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管理在学校行政的应用
时间:2022-10-30 03:39:27
导语:舞蹈管理在学校行政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管理在舞蹈领域中不是拿来就能套用的理论体系,更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投机捷径,而是以服务为导向,转变舞蹈产品的质量观念,更进一步提高产品全面质量之管理工作①。广义舞蹈管理的服务对象可以是学生、观众,也可是舞蹈教师和舞蹈创作者,此处对应的舞蹈产品亦不局限在艺术创作中,而是辐射至以舞蹈相关事务为主要对象的管理实务上。文章以高校中的舞蹈行政工作为主要讨论内容,围绕与舞蹈教育相关之招生与人事、师资与课程、评估与档案等事务,透过艺术类管理的思维,梳理出舞蹈管理在学校行政中的应用面向。
【关键词】学校行政;舞蹈管理;师资管理;教学评估
学校行政中的舞蹈管理,其核心焦点在于教育特色的定位与教学质量的保证。无论对象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舞蹈教育的共同目的在于专业能力的培养,其中包含了舞蹈技术技巧与舞蹈文化知识的提升。舞蹈管理人员在学校中被划分为行政人员,而他们在教育领域的行政工作通常被称为教务。教务工作有很多细节,其中有招生、课程计划、教学成果考核(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估、考试档案录入,以及相关档案的整理、保存等。舞蹈管理主要的工作内容为舞蹈制作,然而其实际的适用范围,却能覆盖到演出之外的舞蹈事业中。本文要展开探讨的舞蹈管理,是广义的舞蹈管理,其中有一部分被应用于学校中的行政领域,实质内容是对舞蹈专业相关之课程规划与人才培养的管理。
一、舞蹈招生
招生的组织是舞蹈管理中比较复杂的一部分,这里的招生是指经过考试才能进入的学校单位(相对的是不需考试就能参加的舞蹈培训班),从招生简章制作、信息推广、网络注册、现场报到、评委邀请、打分、统分、核分,到考场纪律组织、考生家长说明、考试成绩公示等,这一系列工作内容的细枝末节相当繁琐,加上舞蹈招生有其专业相应的诉求,所以如果没有提前做好规划、妥善安排,很容易在招生现场捉襟见肘,继而影响学校名誉和招生质量。舞蹈招生除了常规形式的试卷答题之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即为专业面试。学生们按总人数并考量教室大小分成若干小组,依序号逐次进入考场完成专业展示。舞蹈招生对管理工作的挑战,首先,是空间的需求和运用。舞蹈招生需要不只一个足够大的专业教室作为考场,还需要1至3个可供考生热身、练习的备考教室以及更衣室。其次,考生们排队进入考场的空间与地点也要安排合理,候考学生不宜与考场距离太远,以免延误考试进度安排,但也不能过近,否则容易干扰到考场秩序,也有可能涉嫌舞弊的行为。按学科需求选择评委列出适用的评分标准,是舞蹈招生给管理工作的另一个难题。舞蹈面试没有一定的标准答案,所以在邀请评委时,除了要考虑评委的职业道德、专业品位,评委还必须对招生学校的办学理念有一定的认识与认同。选择评委实际上是对管理者“识人”能力的一次考验,评委的评分标准如果跟管理者的期望相一致,那么招收的生源便能接近招生单位的期待;反之,如果评委与招生单位管理者的意见相左,不仅招收的生源难以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的需求,整个招生过程的氛围也会令参与者惶恐忐忑。由于不存在标准答案,舞蹈招生考试的评分方法也是千差万别,管理人员需要按照专业要求与考生人数,合理安排舞蹈面试的形式与时间。无论是按基础能力考核专业素质,或是区分舞种考查整体表现,是否有舞蹈技术技巧外的命题考试(如音乐即兴、主题编舞)?如何评选优胜劣汰?都要提前与评委、考生(包括考生家长)落实传达与沟通,并明确于文字档案之中,作为历届之参照并待查核使用。
二、师资管理与课程计划
招生考试是舞蹈管理工作中的一个起点,师资管理与课程计划,才是管理的决策者实现专业理念的用武之地。师资的引进和发展在舞蹈管理中是一门学问,特别是作为事业单位的学校机构。舞蹈专业采取小班授课的模式,师生互动关系频繁,教师的人格与成熟度会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②。舞蹈专业课程分为学科和术科,教师的专业特长会有不同的属性,教师属性的比重将会影响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学、行政、科研能力是师资引进的考核要点,但是作为艺术学科领域中的舞蹈教师,具备的师德以及对舞蹈的热情,才是一位教师是否符合这个岗位的基本准则。舞蹈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艺术学科,学科规模迅速扩大,但师资发展却相对缓慢,这是当下舞蹈教育管理难以回避的问题。教师教学的内容最忌老生常谈、停滞不前,教师如何看待自己专业的发展很关键。如果教师对自己的专业领域数十年如一日地画地自限,那么学生也很难被培养成符合时代需求的现代舞蹈工作者。此外,根据学校教学方针,管理者对教师的引进以及教学行政工作的分工应有多方面考量,应谨慎做出决定,并且对已有师资采取相对公平的绩效、薪酬管理。无论身处哪个职位,舞蹈管理人员应具备至少一门舞蹈相关课程的教学能力和经验,如此,管理工作才不会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脱节。同时可以使管理人员尽可能地体会教师们的境地,为学生与教师解决困难。管理人员如果缺乏舞蹈教学的经验,便很难觉察舞蹈教育年级与年级之间课程衔接的内容、能力、知识、经验是如何变化的,同时也无法明确地呈现舞蹈课程计划在学校/学院整体校务计划间的关系与位置。如果舞蹈课程计划被当做一种行政事务或例行公事来处理,课程计划就无法发挥引导教师进行课程与教学的功能,更谈不上对学生与教师的发展及培养。这种流于形式的计划方案,反而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舞蹈教育的发展。
三、教学质量评估与档案整理
舞蹈的教学质量评估不能用一般学科评鉴的方式来考核,不同性质的课程应采取相异的形式来考查。这对舞蹈管理工作较为简单,但是对非舞蹈学科的行政人员而言可能会有难度。舞蹈专业学生的成绩高低虽然是客观能见的,但是其中牵涉的主观考量也在艺术教育的情理之中。比如一些学生天赋异禀,从一年级到三年级都是舞蹈专业技巧中的精英人才,但是他所付出的努力和进步空间有限,不及那些资质中下、厚积薄发的勤奋型人才。如果用一个带有刻度的标准去衡量二者之间的优劣,不免有失公允,并且缺乏预见性。舞蹈管理人员首先要明白这样的情况起因为何,并且要使用尽可能充分的理由,说服非舞蹈专业的行政人员,让他们了解并接受舞蹈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的特殊性。在认可并带有主观立场去评估舞蹈教学质量时,对舞蹈教师的教学评估也不能忽视。舞蹈教师的教学评估与学生的教学考核不一样,现有对教师评估的范畴,按照大学科的思维方式,逐渐采用量化的标准来评估舞蹈教师的工作绩效,这便是舞蹈教育在综合院校中始终被边缘化的原因。究其缘由,便是决策者对舞蹈艺术、舞蹈教育不够重视或者知之甚少所导致。对舞蹈教师教学质量之评估,除了难以逃脱的量化标准外,事实上还应该对教师的意识有所考查。所谓教师意识,根据美国教育学家罗伯特•斯莱文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的观点,有意识的教师总是会思考几个问题:第一,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了解什么、能做什么,这对于使学生成为有能力的个体有什么作用;第二,教学中应该考虑学生所具有的哪些知识、技能、需要以及兴趣等;第三,该课程在学科内容、学生发展、学习、动机以及有效教学策略等方面所掌握的哪些内容,能够用于实现教学目标;第四,哪些教材、技术、辅助手段以及其他教学资源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第五,教师如何评估学生达成目标的程度;第六,如果个别学生或全班没有迈向成功之路,教师该如何去做?教师的补救计划是什么?“匠人式教学”在舞蹈教育中比比皆是,以舞蹈演员为唯一标准去衡量学生好坏的狭隘政策已不合时宜。舞蹈教学不能单靠量化的资料来审查质量与成果,舞蹈教师的绩效也不是根据得奖或项目、科研来说明优劣之分。这些看不见的意识,实际上管理者应透过长期观察,审慎评估并引导教师趋近的方向。毕竟舞蹈教学有其特殊性的存在,不能一味将对经典的临摹视为评判标准,也不能滥用对后现代的追求而忽视传统技法的传承。二者之间的平衡掌控,便是管理人(特别是决策者)应予以思考的部分。舞蹈管理事务中对于档案整理的要求,与一般教育教学管理差异不大。唯有在专业术科课程的管理上,因为舞蹈专业教学绩效的衡量无法用文字一一详述并记录下来,因此通常会以照相、录像的方式配合卷宗来统整。如此在归档方面虽然多了一道手续,但是这种视频、文字对应的档案资料,若遇有教学评估或档案复查的情况,眼见为凭,可以省略许多言语赘述的麻烦。结语在传统艺术院校教学理念下,一些学校舞蹈教育只重视舞蹈教学内容(舞蹈技术技巧)而不了解专业舞蹈管理人员的重要性,对培养舞蹈管理相关人才不予足够重视。殊不知在现代教育的社会环境下,舞蹈管理工作所包含的范畴,实际上将直接影响到招生、课程计划、教学成果考核、教学质量评估等专业质量。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学校运营模式,学校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事业单位,更应与时俱进,用带有前瞻性的眼光进行自我完善和修复。舞蹈管理在中国的艺术学科中尚属萌芽阶段,然而其广泛的适用性,将会在近几年迅速地带动相关理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意强.艺术管理概论[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2]张佳琳.课程管理——理论与实务[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4.
[3]夏学理.艺术管理[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11.
作者:陈蒨蒨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 上一篇:特殊教育学校行政管理问题与对策
- 下一篇: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及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