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政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3 08:29:0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教育行政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档案管理教育行政论文
一、加大投入力度
为了给行政许可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提供良好的管理环境,我局设有条件好的档案专用库房、阅览室、档案工作人员办公室,符合“三分开”的管理要求。购置了符合规范的档案装备和设施,以及能够适应现代化管理工作需要的计算机、复印机、扫描仪、摄像机、刻录机等专用设备,为该类档案的管理、利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行政许可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局档案人员能自觉从思想上、行动上确保把档案安全放在首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把安全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理转到事前防范上来。
二、加强业务建设
局行政许可科建立健全了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档案管理移交等制度,该科档案员注重从教育行政许可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移交等基础工作抓起,严格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和规范操作,以“零失误”为目标,坚持不懈地加强业务建设。首先,根据市行政审批中心和市法制办有关规定,局行政许可科档案员在平时就积极做好收集工作,确保教育行政许可档案的齐全完整、登记序号连续。具体的归档范围为:
(1)教育局在履行行政许可职责过程中产生形成并处理完毕的,具有保存查考价值的各类文件材料和申请者递交的申请材料、图表、照片等材料原件。
(2)教育局出具的受理(或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的书面凭证、窗口承诺件通知书、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行政许可文书送达回证、行政处罚决定书、撤销行政许可决定书等办理文书原件。
国内教育行政论文
一、我国教育行政法规的现存问题
(一)教育法制体系不健全
学校是保障公民享受教育、学习知识的场所,所以学校的教育水平和管理水平与公民的受教育权可谓息息相关。目前,我国在校学生人数约4亿人,可谓人口庞大、结构复杂,但是至今没有一部完整的“学校教育管理法”对学校管理这个庞大人群提供法律依据和操作方法,这也导致学校的教育权利不明、职责不清。现行教育行政法规对于教育资金投入、教育经费保障等规定过于原则性,缺乏可操作性,这也导致学校教育难以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二)教育法制运行机制不完善
推动教育法制化建设,必须要加强对教育立法、司法、执法、监督等方面的制度性规范。目前,我国教育行政法规运行机制不完善,在教育、立法、司法、执法、监督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例如,就教育立法层面而言,教育行政法规上位法与下位法衔接不顺畅,部门之间的立法存在冲突的现象;同时,由于缺乏完备的监督体系,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问题依然存在。
二、完善我国教育行政法规体系的构想
我国县级教育行政论文
一、研究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意义
(一)县级教育行政执法是农村教育行政执法的保障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农村教育是繁荣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重要途径,能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县级教育行政执法的范围更多地是乡镇农村基层教育单位,这就决定了县级政府及相关教育部门在贯彻实施我国农村教育法律法规方面要发挥关键力量,通过完善县级教育行政执法来完善农村教育行政执法。因此,加强和改进现阶段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对于推进我国农村教育行政执法具有重要价值。
(二)县级教育行政执法是整个教育行政执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的行政单位中,县级行政单位数量多、分布广,与基层组织的联系也较紧密。县级教育行政执法也是如此,其执法对象直接面向农村基础教育,与关系最为复杂的基层教育进行直接接触,有利于深入了解教育行政执法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为教育行政执法问题解决提供第一手资料。因此,研究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对于整个教育行政执法问题的解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当前我国县级教育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高等院校教育行政论文
一、中国高等教育“行政依赖的产生因素
反观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百年历程,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军政势力控制之下。无论是北洋大学堂还是京师大学堂,中国最早的近代大学都是由政府主导建立的。民国时期尽管被认为是中国大学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可学术力量依旧在军阀混战、风雨飘摇中显得势单力薄。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推行高等教育“苏联模式”,其最大的特色是国家对高等教育进行严密控制。尽管后来这种“铁腕”的苏联模式得到摒弃,但是它对强化中国政府控制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作用不可小窥。纵观整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似乎并未有过传统的自治,因此也就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自治的传统。直至今日,“行政对学术的过渡干预”,“高等教育行政化倾向”依旧是讨论的焦点领域。高等教育对行政权力的依赖自古有之,行政依赖即人们对行政权力、行政机构、行政公务人员及行政行为的过度的和非分的依赖感,以及与之相应的对自身独立的自我意志、自我组织和自我活动能力等的严重缺乏和极度不自信[4]。由此可见,行政依赖的内涵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行政权力的过分依赖,另一方面是自我角色的缺失。历史上,中国长期推行“人治”,地方官员也被称为“父母官”,百姓们事无巨细都要由官员操办,人们的衣食住行均与行政权力息息相关,人治下的治理取决于长官的意志,是非曲直皆由长官评说,官员的治理往往具有极强的随意性,缺乏一般规则和统一程序,在这种情况下,人情大于法制,极易产生决策武断和暗箱操作的可能。长期的人治历史使得人们不得不依赖行政,依附官员。在几千年封建宗法的控制下,人的个性、自我意识以及独立意识都遭到了扼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唯书唯上的服从意识,明哲保身的处世态度也都无疑加剧了对行政的过分依赖。除却传统文化的影响,教育行政权力过大和资源的高度集中以及分配不均都是产生教育行政依赖的重要因素。教育行政权力过大,管的过多过细,导致行政权力对高校的过分干预,行政权力的高高在上使得高等教育产生了所谓的“行政依赖倾向”。由于我国投入到高等教育领域中的资源有限,且有限的资源往往掌握在少数的教育行政机构手中,导致了高校的行政依赖倾向更多的表现为高校及其学术人员对行政部门的资源依赖。根据美国学者菲佛的资源依赖理论,主体想要实现对某一组织的控制,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主体要占用一些资源;第二,主体占有的资源对组织来说非常重要;第三,主体对资源的专有程度;第四,主体对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权;第五,主体让组织明白其偏好的能力;第六,主体对组织自主决策和行动的控制力;第七,主体了解组织行为的能力[5]。我国的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之间,以及高校中的行政人员和学术人员之间基本满足了上述的各个条件,资源和权力的过度集中使得很多高校为了“好办事”不得不依赖行政权力,产生了类似于迷信大权威,“抱粗腿”,要求特殊政策,借用领导权威推行工作等等一系列怪象。
二、教育行政权应该遵守的原则
有病就要医,治疗高等教育行政依赖的顽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的讨伐,而是要从根本上给行政权力划定一个界限。中共中央总书记在2013年1月22日中纪委全会上曾强调说: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6]。这种将权力关进笼子里的提法之所以能够被广泛接受,同国人几千年受权力压制的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对此,许多学者和专家都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其中以大政府小政府论最为引人注目(“大与小”在这里指的是规模、强度等概念)。有学者认为,“关于中国政府规模的政策考量标准既不在于天然不合理的‘大政府’,也不在于明显不现实的‘小政府’,而在于‘适度’的政府。”[7]邓小平同志就曾经说过:“我们各级领导机关,都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要解决这一问题,单纯的大小政府和强弱政府论都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政府部门若能得到精简固然很好,但有可能出现“小政府、大权力”,加剧权力的集中。弱化政府职能,降低政府管理力度也并不能一劳永逸,行政职能既有该弱化的,同时也有该强化的,不仅如此,有些职能在某一段时间内应该强化,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就该弱化。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只有给政府行政权力划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界限,规定什么应该管什么不该管,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教育行政权力作为行政权力的一个分支,同样面临对高等教育机构管得过宽过细的问题。由于法制不完善、教育行政体制缺陷以及公众参与决策机制不完善等原因,中国教育行政权力很容易越界,所以,明晰教育行政权力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边界,让教育行政权力科学运作,就成为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关键。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根据依法行政的基本原理,行使行政权需要遵守两大基本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与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所有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必须严格遵守并执行行政法律的规定。行政合理性原则指的是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行为,特别是行政机关的行为,不仅要合法而且要合理,也就是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行为要做到合情、合理、恰当和适度。教育行政权作为国家行政权的一部分,同样需要遵守行政合法性原则与行政合理性原则这两大基本原则。
三、教育行政权应该遵守的边界
那么,教育行政权该如何遵守这两大原则呢?笔者认为,这就要求教育行政权力遵守三大边界:根据行政合法性原则,教育行政权应遵守法制边界;根据行政合理性原则,教育行政权在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时候,应尊重教育发展规律,科学行使行政权,遵守科学边界;还要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严格在道德边界中行使行政权。法制边界:这里的法既包括法律法规,同样也包括“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社会主义法制要求一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做到有法必依。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手中握有相当大的决策权和管理权,以法律法规来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有助于真正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教育行政机关作为行使教育行政权力的主体,既要遵守同教育行政相关的法律,同时也要遵守由上级教育行政机关下发的行政法规以及各级各类的规章制度。面对高等教育“行政依赖”的顽疾,依法行政将使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力得到法律法规的规范和约束,有效制止了高等教育领域可能出现的“暗箱操作”,对于提高教育行政的科学性、规范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科学边界:教育行政权的管理对象是教育,而教育是一种有自身规律的复杂的社会现象,任何对教育的管理活动只有遵循教育规律,才能促进教育发展,反之只能阻碍教育发展。尤其是对于高等教育机构而言,高等教育机构作为知识储存和创新的阵地,自由是学术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空气。高等教育中出现的“行政依赖”现象,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等教育机构缺乏充分的自主权,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主观能动性。教育行政机关本着适度干涉的原则,应将权力交付与具有高等教育管理经验及相关知识的人士,避免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尊重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给予高等教育机构充分的发展空间,实现行政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将会有力地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道德边界:在中国,与依法治国并行的还有以德治国。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道德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规范着人们的行为,道德规范作为法律的有效补充,对于行政权力的行使同样具有约束作用。“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也好,作为知识生产、传播、运用的活动也好,都涉及价值观念、道德观念。”[2]57高校作为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场所,其蕴含的道德和价值作用不可估量。以教育公平为例,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行政部门在依法行政的过程中,应当自觉充当教育公平的捍卫者。作为教育行政权力的价值构成,主要包括“公平、公正、正义、自由、平等、民主、文明、科学、人权、法制、秩序等基础价值,也包括勤政、廉洁、效率、服务、团结、守信、透明等实践价值。”[8]要使教育行政权力真正得到约束,不仅仅要确立行政的原则和边界,还要进一步完善法律,加强社会监督。自1861年美国国会通过《摩雷尔法案》,发起增地运动,就“确立了美国主要通过立法来实现国家对高等教育进行控制干预的形式。”[2]30相比较而言,在中国,通过立法手段来实现对高等教育的控制干预一直未受到足够重视。高等教育的专门法也只有《中华人们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一项,空白还很多。要实现有法可依,就必须加紧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领域的立法进程。同时应当加强对教育行政权力的社会监督,完善监督机制和问责机制,以座谈会、听证会等形式实现对教育行政权力的规范和监督。与高等教育有着密切利益关系的不仅仅有政府机关,还应当包括高等教育的消费者学生及家长,以及高等教育的亲身参与者与建设者——教师。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各个利益相关群体的诉求,并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监督。除此之外,在全球范围内,“政府与非政府组织(或者说第三部门)的合作应经成为政府治理模式的主旋律。”[2]69政府应当加快培育第三部门,并且为第三部门的介入铺设道路。
管理体制下的教育行政论文
一、我国现行的教育行政
(1)现行社会制度下的等级权力
行政管理制度使基础教育中的权力分化下放难以落实,仍存在诸多矛盾。
往往表现为:从中央到地方在教育部门机构的设置上仍是上下级的隶属关系,各级教育机构仍旧受上级和同级政府的管理,学校的建立、校长的任免等各项事宜的决策仍旧由高层和同级政府以及管理部门决定,下层机构自主权缺乏,组织流于形式。这些在实际上给基础教学的学校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带来了阻碍。行政管理体制未被彻底打破,等级依然森严,致使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无法真正得到落实。
(2)现行的等级化的行政管理制度
使得教育管理部门设置繁多,但却往往存在权力膨胀、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等问题。中央到地方、政府与教育部门,教育部门到学校以及同级部门间的部门权力关系衔接不紧,学校业务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权限不明晰,协调配合性差。传统教育思想中的等级和长官制度和现象依然存在,并影响着教育的行政化管理。政府对学校的管理仍旧是指令性强、干预多、缺监督、少服务。
高职院校教育行政论文
一、高职教育行政诉讼的行为种类
2012年广西南宁某高职学院就曾发生过因学生考试找人替考被开除学籍而引致的教育行政诉讼。学生普某(化名)于2011年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中请本班同学汪某(化名)代考,被监考教师当场发现。作弊行为发生后,班主任、班委、系、学院学生工作处领导等对其进行了分级教育,提出处理意见,并逐级讨论上报,学院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本院《学生管理规定》相关条款,决定给予普某开除学籍处分。接到处分决定后,普某先后向学校、广西区教育厅申诉未果,于2012年4月向南宁市西乡塘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受理后经开庭审理,以行政判决书的形式裁定学院的处分适当。其后普某就本案向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2012年10月,经广西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维持原判。
二、教育行政诉讼发生的主要原因剖析
引发教育行政诉讼的原因有多种,但结合前述普某找人替考被开除学籍而引致的教育行政诉讼案以及以往发生在高校的教育行政诉讼案,其主要引发原因有以下三种。
1.学生及家长法律意识的提高。
经过六个五年的普法教育活动,法治观念慢慢深入人心,公民的整体法律意识有了极大的提高,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成为通常的选择。当学生与学校发生纠纷时,学生及家长一方在用其他办法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自然而然会考虑到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解决问题,且不会因为学生是学校的一员而羞于与学校对簿公堂。
宏观调控政策信息管理论文
「摘要」2000年是世纪交替之年,经济工作如何,对全局影响重大。当前经济形势
良好,但不容忽视严峻的一面,做好经济工作要把握和处理好几个带有全局和战略意义
的关系,同时要抓住重点,加大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
「关键词」经济形势经济环境实施宏观调控改革和发展
2000年是全面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的最后一年,是改革、发展、
稳定的关键一年,是世纪交替之年。这一年经济工作做得如何,对全局影响重大。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