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会建设论文5篇
时间:2022-06-17 02:36:08
导语:高校工会建设论文5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总体来说,高校工会还是重视民主文化建设的,能够树立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指导思想。但是,受历史传统的影响和经济政治的制约,民主文化建设长期以来偏重于制度层面的建设,对教职工的民主意识、民主观念、民主习惯和民主行为能力等重视不够。高校工会作为教职工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群众性组织,在自身建设和职能作用的发挥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存在工会工作行政化现象。有些高校的工会主席由校党政领导直接兼任,工会干部的配备、选拔、管理以及工会活动场所、设施、经费等均不同程度受到行政性因素的影响。加上部分工会干部没有深入理解《工会法》,在对谁负责的问题上,不能很好地将对领导负责与对教职工负责有机结合起来,习惯于根据领导和上级的布置开展工作,忽视了教职工的意愿和需要。教代会职权虚化。首先,教代会缺少发挥作用的空间。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一般来说,都是由校党委研究决定学校的重大问题,以及与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教代会基本上没有实质意义的议题可议。其次,组织制度不健全,教代会职权缺乏可操作性。部分高校教代会组织机构不健全,一些规章制度缺乏强有力的刚性指标,特别是对行政权力缺乏制衡机制,工会难以发挥作用,教职工不能有效参与学校民主决策与管理。工会职能缺位。部分高校工会片面理解桥梁纽带作用,只能起到上传下达或帮助学校疏通渠道的作用,面对教职工正当权益受损不能积极地通过法律维护。更有的高校工会忽视源头参与,回避学校人事、教学、科研等改革。还有少数工会干部缺乏鉴别能力和责任意识,遇事向学校党委领导一报了之,不愿盯着问题抓落实。教职工对工会维权认识有偏差。大部分教职工只把工会作为常设事务性机构,没有真正认识到工会在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对工会在维权中能够起到作用存有疑虑。因此,当自身利益受侵害时不去找工会,而是个人以所谓“维权”来对抗学校正常的管理行为。
高校工会民主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
高校工会民主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其丰富的内涵。提升民主意识和民主素养。在高校,教职工的民主意识、民主观念、民主习惯和民主行为能力对工会民主建设有着决定性影响。建设高校工会民主文化,必须从加强法制常识教育、民主理论教育和民主观念教育入手,着力培养广大教职工包括校领导的法制意识、公民意识、参与意识、权利义务意识,以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化解矛盾的和谐精神,使其明确自己的民主角色,进而使民主成为一种普遍的人格。作为校领导,应该厘清权力授受关系,鼓励教职工通过工会维权,在实践中传播民主思想、提高民主素养。营造民主平等的政治氛围。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在推进高校工会民主文化建设中,必须用这种核心理念促成校领导和教职工撇开上下级行政关系影响,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肩并肩地审视自己的权利义务。工会要建立上情下达、下情上递的信息处理机制,通过教代会提案、聘请信息员、召开座谈会、设立工会信箱等多种渠道广开言路,为学校党政领导了解民情、汇集民智和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搭建坚实的平台。工会要源头参与酝酿和制定涉及教职工利益的各项方案,保障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民主权利。健全民主管理制度。高校工会要以教代会为工作载体,强化教代会职权和内容的设计,从源头上充分保障教职工行使民主参与、管理、监督的权利。要从顶层设计上确保教代会有权审议学校发展规划、财务预决算、利益分配等方案以及校领导提交的各项议案,将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的范围由校领导延伸到处级干部。建立和完善教代会监督制度,比如代表巡视制度,明确巡视的目的、内容、方式及巡视结果处理等,使其规范化、程序化、经常化。扩大覆盖范围、增强渗透力度。要增强工会在学校整体工作中的影响力和对教职工正当利益诉求的感知能力,就要做广大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言人和守护者。通过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代表之间零距离对话,实现教职工对学校权力运作的监控,敦促学校行政管理部门有针对性地解决教职工关注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使广大教职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得以有效保障。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便捷性等特点,实现民主所需要的平等、对话与交流。
基于文化自觉的高校工会民主文化建设原则
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和发展规律,注重结合工会组织特性,是推进高校工会民主文化建设必须把握的原则。把握先进的民主文化前进方向。路径关系全局,方向决定成败。关键是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职工教育的全过程,贯穿学校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对于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要有正确的认识,正确区分民主的理想状态和现实表现之间的历史连贯性和差异性。这样,高校工会民主文化建设才能够避免挫折、少走弯路。争取学校党政的支持。学校工会作为相对独立的法人团体,可依据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同时工会也是学校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紧紧围绕学校党委的中心工作来思考,将学校工作重心的转移作为调整自己工作部署的依据,使各项工作的开展能够服从服务于学校工作的大局,努力做到与党委工作相融、合拍。通过积极作为,使学校能够站在“依法治教”的高度,积极为工会“参政议政”创造条件。发挥民主实践的能动作用。当前,一些民主原则在实践中走样变形,从而导致少数人对发扬民主缺乏积极性,甚至产生悲观抵触情绪。因此,推进高校民主文化建设,切忌高喊脱离实际的口号。工会以及广大教职工都必须主动参与各种民主生活,认真行使每一项民主权利,学思想、捍卫民主理念、坚定民主信心。尤其是领导者,应该率先垂范,带头参加民主活动、践行民主思想,以此推动民主观念的确立、民主制度的内化,形成民主的舆论氛围,使微观民主环境不断优化,为完善宏观民主制度和推动民主文化建设作出贡献。提升工会干部的能力素质。工会干部是工会民主文化建设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参与者,其能力素质的强弱直接影响工会民主文化建设质量的高低。高校工会干部要加强对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学习,增强自身民主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强化在推进工会民主文化建设上的责任意识,不断提升新形势下做好工会工作的能力。
本文作者:林松工作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第二篇
一、推进教代会制度建设的价值和意义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学校民主属于基层民主的范畴,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宪法》第二条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教师法》第七条、《教育法》第三十条、《高等教育法》第四十三条、《工会法》第六条规定: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依法保障教职工在参与学校管理监督中行使民主权利。在学校实行以教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和监督,是法律赋予广大教职工的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在学校的具体体现,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高校作为聚集了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基层单位,具有良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条件下,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下,建立和完善学校教代会制度,可以促进依法治校,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之一,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二)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
国家深入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并且“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职工是学校的主人,是办学的主体,是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依靠力量。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呈现阶层分化、意识形态多元、信息传播迅猛、利益诉求日趋复杂等现象,这些在高校都有不同程度的呈现,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着学校的科学发展。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在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管理结构、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方式上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作为高校主体的教职工,直接从事教学科研等基层工作,对学校的建设发展最有发言权。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和完善教代会制度,引导和组织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相信师生、依靠师生、团结师生,密切党员干部与教职工群众的血肉关系,营造高校风清气正、教职工心齐气顺的发展环境,才能更好地聚积正能量,破解发展难题,促进科学决策,推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三)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
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具体来讲体现在四个方面,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方面。当前,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教学、科研、管理人员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利益分配差距在加大,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部分教职工的积极性,不利于稳定大局、不利于和谐发展。学校从发展稳定大局出发,必然要努力化解利益分配不均的难题。高校教职工具有知识层次高、思想活跃、民主意识强的特点,必然要努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教代会正是凝聚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行民主管理,达到化解矛盾,实现共建共享的基本组织形式。推进教代会制度建设,有利于把学校党组织、行政领导班子的要求和教职工群众的意愿诉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发展共识。教代会代表由各单位民主选举产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教代会对学校事务有讨论建议权、讨论通过权、评议监督权,从而在参与管理中,有利于在维护当前利益的同时维护长远利益,维护整体利益的同时维护个体的合法权益。
二、推进教代会制度建设的现实困境
一是从法律定位来看,教代会所确立的教职工的民主权利是“参与管理”,与教职工的民主诉求有一定差距。现行法律法规明确,教代会是教职工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形式,其确立的民主权力可解读成是一种过程性的协商民主。而教职工诉求的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民主权利,自然不能在现行的教代会制度中得到完全满足。这个矛盾,是我们推进教代会制度建设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二是从运行机制上来看,教代会在行政化的高校中难以取得应有的地位。高校工会、教代会一贯倡导和实践“党组织领导、行政支持、工会动作、教职工参与”的工作机制,取得了重大成效,但同时要看到,权力结构和实际运行并不均衡。从计划经济时代走过来的高校管理深深打上了行政化的烙印,无论从级别还是内部管理机构,无不体现着“官本位”的存在,作为“学校应当建立和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教代会,往往作为一般行政性会议对待,时常有操作上的行政化、简单化和运行上的形式化倾向,难以发挥民主管理和监督基本形式的作用。如何引导、发挥、规范好教代会在学校工作中应有的作用,是我们推进教代会制度建设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三是从工作机构上来看,教代会的职权缺乏强制性的保障。现行法律法规规定,学校工会是教代会的工作机构,工会依法通过教代会,组织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教职工权益。但是,无论是《工会法》还是《规定》等,对教代会职权受到侵害时的表述为“工会有权纠正”、“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和控告”等非常模糊的界定。而且我们知道,教代会作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之一,自身处在“孤岛”状态,不像人民代表大会那样,从中央到地方都有系统的建立,上下级之间是法律监督关系、业务指导关系和工作联系关系。在“孤岛”状态下,没有强制的约束规定,如何有效保障教代会职权的行使,是我们工会工作者要充分研究的一个问题。
三、高校工会在推进教代会制度建设中的角色和作用
党中央在中国工会十六大上对工会组织明确提出:在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上,作出更大努力、发挥更大作用。高校工会作为教代会的工作机构,教代会的工作是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工会组织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基本载体,在推进教代会建设中,理应担当起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和维护者的角色任务,从理论和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代会制度的创新与发展。一是当好组织者。教代会制度的不断完善是教代会发挥好作用的前提。尤其在当前,《规定》施行以来,各地正在出台相应的实施意见,高校工会组织要以此为契机,组织修订教代会实施办法,在各级层面征求意见,并提交教代会通过,进一步完善、规范符合自身实际的运行机制,在制度层面保障教代会各项职责的落实,维护教代会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保证教职工的民主权利。有了制度保障,就要在思想引领、组织协调、检查督促上下功夫,确保运行机制的畅通。二是当好引导者。深入实施教代会制度是学校党、政、工的共同任务。要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的引领作用,提升学校各层面对教代会在促进学校建设发展中,维护整体利益和维护个体利益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教代会专门委员会委员做好教代会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提高教代会代表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正确理解和运用法律法规赋予教代会的职权,正确理解和运用教职工和代表的民主权利,进而形成党组织领导,行政支持,工会动作,教职工参与“四位一体”的工作大格局。三是当好服务者。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指出: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高校工会以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为宗旨,在学校教代会制度建设中,必须切实认真履行服务职能,担当好服务者的角色。要发挥工会作为党与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既要教育教职工,尊重和支持校长及行政系统依法行使管理职权,又密切联系教职工,尊重和支持教代会代表的民主权利,服务好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中的作用。四是当好维护者。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组织教职工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本来就是工会组织的重要职责,工会作为教代会的工作机构,是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是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组织者,在推进教代会制度建中,尤其要督促维护好教代会职责的落实,参与校务公开,落实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在维护学校的整体利益和工作大局的前提下,切实代表和维护好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结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这对教代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必将成为教代会制度建设新的起点,高校工会在推进教代会制度的建设和创新工作中还任重道远。
本文作者:齐济友工作单位:安庆师范学院
第三篇
一、充分发挥高校工会在思想
政治工作中的作用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仅凭高校党组织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团结和依靠广大的师生员工,充分发挥高校工会这一群众组织的优势和作用。高校工会是高校党组织联系教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表达教职工的愿望和要求,组织教职工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学校的各项建设。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迁,无形中对当前高校工会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1]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高校也不例外。在思想政治工作这个系统工程里,党组织毫无疑问处于主导地位,而工会也可以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高校必须要坚持不懈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针,要群策群力,把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学校的发展建设上来。工会是高校思想政治战线的一面独具特色的旗帜,它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在组织上、经费上、宣传工具和手段上这些便利条件,通过诸如举办知识竞赛、歌舞文体活动等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深入人心,扭转长期以来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脱节,“两张皮”、“空对空”的状况。只有统一了思想认识,上下齐心,和谐校园的建设,才可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积极参与校务管理与监督
进入21世纪后,各高校在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革新。其中,校务公开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民主政治和领导班子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重大举措,而广大教职工通过工会来参与高校的校务管理与监督,是一种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工会组织或代表教职工参与学校大政方针的讨论和决定,使决策更具有民主性和科学性,真正使教职工在学校工作中有一种主人翁的地位和责任感。[2]此外,工会还可在学校的热点问题,诸如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干部聘任、职称评聘、住房、出国、项目招投标等,充分发挥其民主监督作用,使广大教职工参与管事、议事,发表意见,畅通民主渠道,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三、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当前高校各种矛盾出现了复杂化、多样化的特点。在新形势下,高校工会怎样依法合理维护广大教职工的权益,构建和谐校园,是一个迫切而又现实的问题。为此,高校工会应该构建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积极参与制定学校各项方针政策。[3]尤其在涉及到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时,工会要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把最广大教职工的心声和建议,真实反映到学校的决策层。工会还要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引导广大教职工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辩证关系,协助处理好学校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除此以外,帮贫扶困是工会的另一基本职能。高校工会要关注困难教职工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及时伸出援手。要进一步完善困难教职工帮扶体系,多层次、多渠道、多方面组织实施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法律援助等,解决教职工的后顾之忧,使教职工感受到工会和组织的温暖,激发他们为学校工作的热情和干劲,这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一环。
四、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广义上的校园文化除了指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类客观物质形态外,还包括高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如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等。高校的教师和学生,无疑是校园文化的主要缔造者,而高校工会可以利用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良好的作用。校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一所高校中,有什么样的教风,就会有什么样的学风。高校工会可以在教风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高校工会可以通过优秀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深入开展师德教育,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使教师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工会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电台、电影、橱窗、教工俱乐部等先天便利条件,通过诸如组织讲课比赛、师德师风演讲、青年教师座谈会、观看优秀影片等各种活动,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宣传积极向上、努力健康的文化氛围。这些活动可以强化教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对学生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从而营造出正能量的良性循环,产生强大的凝聚力。这种良好的校风,对于高校的文化建设以及和谐校园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作者:刘霞工作单位:武汉工程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第四篇
1高校工会维权的困难
高校工会近年来在服务学校全局中心工作的前提下开展了积极有效的维权工作。然而,因为高校自身在发展中有一定的特殊性,使其在维权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实际的困难存在:
1.1维权职能发生弱化
在现阶段的高校工会组织中,实行的是以本校党委领导为主,上级工会组织领导为辅的双重领导体制。在高校工会的具体维权工作中,既不能单纯地强调学校的整体利益而忽视教职工的切实利益,也不能片面看重教职工的利益而忽视学校整体发展,这些情况都会导致高校工会维权职能发生弱化。
1.2维权范围略显狭窄
由于部分高校工会工作人员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使得维权范围略显狭窄。其主要原因是:第一,只把工会维权当做是是党群联系的桥梁,只能够起到基本的传递消息的作用;第二,高校发展的重大工作往往忽视了工会维权工作;第三,在学校奖金分配制度上,工会维权范围只是停留在维护教职工的部分利益,从而忽视了整体利益。
1.3缺乏有效维权手段
目前部分高校工会与教代会组织机构不健全,导致工会作用发挥不完善。在学校民主决策与管理中,教职工参与渠道不畅通,教职工的民主权利受到严重影响。在教职工的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下,没有适当运用法律武器,缺乏有效的途径保护教职工利益。
2高校工会维权的检验标准
高校工会维权工作的优劣,必然需要一个有效的客观检验尺度标准。
2.1必须符合高校稳定要求
在社会发展中,稳定是重中之重,高校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稳定,这是维护教职工长远利益的根本要求和保证。高校工会维护教职工根本权益的客观前提,就是必须保证高校的稳定。
2.2必须有利于协调劳动关系
工会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协调劳动关系是它维权的主要作用。工会在维权时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即学校发展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关系,也就是维权和维稳的关系。学校要在和谐劳动关系的原则框架下,引导职工理性维权,既不能损害学校的利益,也不能对职工的要求置若罔闻。工会要切实起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必须发挥平等协商的作用,不搞学校和职工的冲突对抗,而是让职工和学校共谋发展、共商大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职工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2.3必须保证学校和职工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相统一
工会在维权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维护职工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相统一的原则、坚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高校发展目标相统一的原则。工会组织可以利用自身的特点、优势,团结组织职工开展形式多样的维权活动。在维护学校长远发展的目标下,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确定不同时期的维权重点,做到分层次、有重点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证学校和职工的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统一、协调发展。
3建立适应现代大学制度的维权工作机制
3.1建立健全高校工会组织运作机制
高校教职工是由教师、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组成的,这三个群体的利益构成有所不同,所以必须率先从架构教职工利益和教职工队伍协调整合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工会组织运作体系,即需要协调和建立学校内部各部分教职工利益整合机制。例如可在高校工会机构内建立由行政部门和教师代表组成的协商对话机制、仲裁机制、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利益分配共决机制等,积极做好高校工会的组织维权工作。
3.2建立健全高校工会宏观参与机制
建立健全工会宏观参与机制就是要做好工会源头维权,源头维权是指高校工会组织参与制定和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从政策制度上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高校工会源头维权即学校在重大事项决策前,高校工会应该在广大教职工中进行充分调研,确保学校制定的政策具有代表性和可行性。首先,要切实掌握教职工的思想动态。密切关注教职工在学校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思想,把教职工带有普遍性的意见和合理建议及时反馈给学校党、政领导或有关职能部门,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和措施。其次,要建立健全高校工会向学校党政联系的制度,保证职工利益诉求的渠道畅通,能使学校行政管理及相关部门全面、客观地掌握教职工的动态和意见,及时、准确地解决涉及教职工各方面利益的重大问题。最后,要积极参与学校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人事制度改革方案等重大改革方案的决策与制定,准确把握改革的力度对广大教职工的影响力,充分反映广大教职工的合理意见和要求,把工作重心放在源头参与上,在具体决策前就积极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3.3建立健全高校教职工民主管理机制
学校民主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每一名教职工实施和管理学校民主权利的重要形式和载体。要最大限度的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就要不断规范教代会制度。这就需要不断落实教代会职权功能让民主管理效应变大。应该从学校行政管理、财务管理延伸到教学科研等教职工关心的层面,其中的关键就是教代会的审议权和评议监督权的推进和实施。要大力完善教职工民主管机制,必须要以完善教代会制度为载体。这样,就可以保障落实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决策、选举、决策等相应权利。教代会一体围绕学校的改革发展,期间要监督检查提案落实情况和决议通过情况,保证教代会的民主、公开、公正。
3.4建立健全高校工会援助机制
高校教职工是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来体现自身合法权益的,其所涉及内容非常之广,在具体情况中往往是错综复杂的。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由于高校工会工作人员不是专业的法律人员,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准确地法律保护,所以高校工会建立健全工会援助机制是必须的。工会可以启用专项资金配备相应的专业法律人才,进行普法教育宣传,成立专门的法律援助小组。这样就可以正确运用法律武器来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权工作是高校工会工作中的重点,一定要坚持保障教职工合法权益放在首位,积极开展工作,要体现出工会是教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只有这样,广大教职工才能全心全意支持和拥护工会,使工会组织不断创新发展下去。
本文作者:杨立工作单位: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
第五篇
1、年轻会员在教师工会中的作用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人们的钱袋子鼓起来的同时,各种社会道德问题逐渐凸显。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道德就是灵魂的指引者,高校教职员工就成了道德弘扬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生力军,尤其是一线年轻的教职员工更成为了直接接触学生向学生传达思想、文化、道德的先驱者,高校工会尤其是艺术类的高校工会令年轻会员在教师工会中起到良性的作用,利用专业特长塑造第二课堂走进学生群体当中。
1.1“校园文化”的内涵以及年轻工会会员主体解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的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具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是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拥有、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社会心理、基本信念、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校园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的综合,主要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部分构成。从校园文化内涵入手,结合高校工会的发展和年轻会员的总体素质,做好学院青年工会会员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积极主动的支持配合学院工会开展的各项活动,自觉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能够以热忱、饱满的心态投入到工会活动中来。
1.2年轻会员在校园精神文化中的作用。发挥工会会员的主人翁意识、创造性和积极性,积极为教师工会走进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献计献策。使年轻会员在校园精神文化中占有主体地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而年轻工会会员就是校园精神的核心,校园文化的方向和实质,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学校工会可以通过多重方法和多种形式组织教工进行教育思想学习和教育观念讨论,促进校园精神的行程和传承,学院工会可以利用工会会员在学生社团作为指导老师的形式进行管理。起到精神上的调剂作用、宣传教育作用和团结凝聚作用。
1.3工会年轻干部自身素质是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关键。高校工会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指导思想,以“服务型”为工作出发点,以“主持型”为工作方式,以“开拓型”为工作作风,以“专业型”为工作层次,以“全面型”为工作基础。其中强调工作方式方法、组织能力、领导艺术及表率作用,应成为当代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应具备的工作素质。如果工会干部的素质有所欠缺,会影响工会作用的发挥,影响与教职工之间的沟通,影响先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健康有序的发展,实践证明,衡量一个校园文化活动展开的好不好,主要看这个活动是否推动与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是否代表了校园文化的先进性,是否在教职工中取得了积极的影响,所以工会干部是工会组织的形象代表,是工会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关键。
2、利用学生社团,构建第二课堂体制
在工作中突出“导”的作用是工会重要的工作方法之一。这里所指的“导”字,是特指“指导”、“引导”和“疏导”,这是一种和谐的、抛砖引玉的工作方法,目的是为了更加顺利地落实教育内容,在和谐、融洽的环境中让学生接受更多的教育,学习更多的知识。大学生工作极其琐碎。尤其是大学新生面对新的环境,会产生许多迷茫,甚至有些内向的学生会有无助的感觉。利用学生社团,构建自我管理体制是最合适不过的,但这其中有两点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一、学生会要有高度的权威性,每一个学生干部要把姿态放低,要明确学生会的根本是为学生服务;第二、要学会自我管理,学生干部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纽带,但纽带要担当的有创造性,不要甘愿做一个传话筒。艺术类大学生在组织学生活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可以发挥本专业的特长,在学生活动中增加更多元素。但组织纪律性差是艺术类大学生组织活动过程中的瓶颈,工会年轻教师要在指导、引导和疏导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干部的组织纪律性,并教会他们如何去管理一个组织,怎样形成一个有着良性循环的组织,如何在迎合大众的前提下完成组织目标。作为知道教师的工会成员要致力于打造这样的学生组织,从治理到自治再到不治而治,充分锻炼学生的能力,调动其积极性。
3、工会与学生社团模式的启示
3.1结合艺术与传媒学院专业特点,明确工作思路,丰富社团门类。艺术与传媒学院目前有动画、艺术设计两个专业,专业教师14人;现有各类学生社团11个,涉及动画、设计、舞蹈、音乐等多种社团类型。学院将以专业为基础,以所开设课程为指导,在教师工会中选拔与之匹配的指导教师来指导社团工作,帮助社团确立发展方向,明确工作思路,同时,在教师工会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一步丰富社团门类,拓展社团工作范围。
3.2推行社团导师制,建设专业的社团师资队伍。教师工会定期召开会议,各个社团导师交流工作经验的同时,集体组织学习指导社团工作的相关办法,学习如何带领学生社团积极、健康的发展。不断提升自己作为社团指导教师的工作能力,建设一支专业的社团师资队伍。
3.3让教师工会融入学生社团,立足社会开展丰富的工会、社团活动。通过指导教师对社团工作的指导,让工会教师融入学生社团当中,青年教师们可以参与到学生社团的活动中去,学生社团也可以加入到教师工会的活动中来。尤其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社团参加各类专业的创意、设计大赛,在提升教师工作能力、扩展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也为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之间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本文作者:张程丁立华工作单位:大连海洋大学
- 上一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实施方案5篇
- 下一篇:工会建设研究论文5篇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