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论文
时间:2022-04-16 10:13:00
导语:商业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当前,我国的金融改革无疑已经进入了白炽化阶段。所以,国有商业银行纷纷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重点讨论为什么要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及引入战略投资者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并通过分析,提出了一些银行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外资银行战略投资者国有商业银行
1推动商业银行改革的原因
(1)面临来自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根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达成的协议,中国将取消外资进入的最后一道障碍,届时中国银行业将面临来自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因此,必须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为应对外资银行的竞争做好充分准备。
(2)自身效率低下。长久以来我们国内银行业积极帮助国有企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支持国有企业改革,维护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形成了许多呆账和坏账,这样就严重制约了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虽然中国银行业务近年来增长迅速,但是国有商业银行却为了帮助国有企业的发展而致使大量的银行贷款收不回来,从而造成资金浪费严重的状况。因此,中国只有通过推动银行体系的改革,才能确保稀缺的资源能够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和利用。
2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原因
(1)对公司治理结构有好处。一般来说,国外银行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在我国,国有银行的亏损都是由政府买单,盈亏也都与政府密切相关。所以,我国银行必须积极向国外学习,而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特别是引进拥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丰富的管理经验以及经营业绩良好的国际一流金融集团,可以更快地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因此,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要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就有必要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
(2)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中国银行的品牌知名度,同时境外战略投资者也能为银行的境外融资提供好的建议,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在香港成功上市就是一个例子。这表明引进境外投资者还有利于银行资本的扩充和发展,帮助商业银行走出资本约束的困境。
(3)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是产品和技术方面的要求。现阶段我国的金融市场还不发达,很多金融产品只有很有限制的供应或者根本没有。这一方面是由于长期受到金融管制,我国银行创新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有限,存贷款以外的金融产品不多,有些领域甚至是空白的,但相比之下国外银行拥有发达的金融市场、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金融产品。因此,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在这方面能够提供有效的帮助。
(4)引进战略投资者有助于解决制约我国银行业发展的体制问题。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是国家单一持股的现状,从而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即商业银行既有国家持股也有境外投资人持股,上市之后还会有社会公众持股。在多方持股的情况之下,政府不可能再为商业银行的经营亏损买单,因而从体制上来讲消除了国有商业银行指望国家救助的道德风险。
基于以上考虑,引进战略投资者的目标不是为了引进资金,而是引进智力,引进国外先进的经营理念和制度以及产品开发的技术,同时也可迅速提升我国银行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3引入战略投资者对商业银行的积极作用
进入国内市场的外资银行大多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庞大的经营规模、先进的技术水平、丰富的金融产品以及高质量的服务和良好的国际信誉,更重要的是他们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建立起了一整套成熟的经营理念,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竞争经验,形成了十分完善的竞争机制。因此,国有银行业在改革重组过程中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主要目的不在于“引资”而在于“引智”,即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银行的经营理念、管理经验以及产品开发的技术,从而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能更快地与国际接轨,进而建立起完善的现代化经营制度。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银行业将在2008年全面开放。因此,国内商业银行积极寻找境外战略投资者,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从外资银行参股前后的变化来看,境外战略投资者在改进中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在引入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模式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此外,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还提升了国有商业银行本身的价值。不仅改变了目前国内银行业的公司治理结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而且从根本上纠正了目前国内银行业的效率低下的根结所在,从而逐渐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同时,引入国际知名的战略投资者,还能提升国内银行业在国际上的市场形象,增强国内商业银行在海外上市与融资的能力,进而提升国有商业银行本身的价值。
业内有一种观点认为,引进合格的战略投资者是迫于资本充足率达标的压力,这显然是有待商榷的。因为中国银行业经过两年的重组和改革,并且经过严格的资本监管,目前资本充足率达标的银行资产占全部银行业资产的比重已有很大的上升。尽管按照有关规定单个战略投资者入股中资银行不得超过20%,但一旦引入了境外战略投资者,银行就会成为一个共同体,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另外境外战略投资者通过派出在经营意识和管理能力等方面都很优秀的高级管理人员,将会有助于中资银行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实现国际银行先进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的转移和转让。
部分学者认为,我国正在“出卖”整个银行业,但是外资只花了很少的钱——100亿美元就换来国内三大国有商业银行10%~15%的股权。最令人不能接受的是,我们还在求着把股权卖给别人,而这种毫无顾忌的渴望正迫使国外各投资银行改变它们与中国打交道的手法,以俯就的态度压低价格。但事实上,中、建行的转让价格里包含着许多制度因素以及近年来银行频发的案件,都是外资要求折扣的原因。因此对于国内银行大举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国内金融监管部门给予了肯定的态度。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认为,公平、公正地选择境内外战略投资者,改变单一的股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是转变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行为的“催化剂”。因为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多元化之后,政府就不可能再为商业银行的经营亏损而负责,否则就有悖于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
另外也应认识到一点,中外合作金融机构通过战略合作关系,不光中资银行受益,外资银行也可以获得关于本地市场和本地客户的专业知识,因此引入境外战略合作伙伴合作的目的一定要明确。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必须非常慎重地选择外资合作伙伴,即是要选择战略型投资者而不是要选择财务型或者伴随型的战略投资者,而要与外资合作伙伴成功地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最重要的就是要理解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合作中能够获得的帮助以及潜在的外资合作伙伴的经营管理理念。
事实证明,引进合格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于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然,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只是手段之一,并不意味着由此一下子就能够解决银行业改革发展中的所有问题。但是,只要走的路是正确的,相信这条路上的障碍与困难,终将随着改革的推进被克服与解决。
4引入战略投资者对商业银行的消极作用
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固然有助于中国银行业的改革,但是存在的风险我们也必须正视。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风险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会使我国改革丧失主动权,金融业是我国基本的产业制度,主动权不能丧失,一旦丧失就会产生严重问题。因为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我国国内的银行系统控制我国的金融资源,这样就会使我国的金融改革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二是中国国内金融的发展问题,现在中国的金融市场已经对国外的金融资本放开了,但是对国内的民营资本的进入却依然严格。这样是不对的,不管哪个国家都需要本国国内的金融资源,中国也是一样。中国的金融业改革的成功最终还是要依靠国内的金融资本,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自己本国优秀的银行家,那么银行业的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们只可以利用国外资本的力量,而不能依靠外国的力量来发展中国的金融事业,否则我国将丧失金融改革的主动权;三是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入意味着我国金融资本项目的开放,那么金融改革将面临着更多的不稳定的因素,这就要求我国尽快制定更加完善的金融法律和法规,如果不能相应完善我国的金融法律法规问题,那么我国的金融改革也不能说是成功的;四是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可能会使中国的银行业出现所谓的“早熟”。一旦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我国的金融市场就不可能自行慢慢发展,将会一蹴而就,这样的话我国的金融市场的自行定价与自我配置和自我完善功能就得不到充分发挥,只会僵化地复制发达国家管理模式的稳定策略,从而将会严重影响我国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这样是不利于我国的金融改革和金融市场的发展的。
可以看到,国外银行积极要求与我国商业银行合作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金融业的日益成熟,这些对国际金融资本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国际资本就试图通过参股于中国的银行业来获得利润回报,特别是那些经营效益突出,发展前景良好的城市商业银行,这一点从那些已经接受外资参股或正准备接受外资参股的中小银行就可以看出。但是外资银行积极要求与国内商业银行合作,并非只是为了获得那些对它们来说并不十分丰厚的收益,它们最终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扩大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占有率,以便为最终实现控制我国的金融业铺平道路。我国的国内商业银行虽然与国外银行相比在各个方面都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是,在我国的政策保护之下,人民币业务的市场份额和营业网点等方面都远远优于国外银行。因此,外资银行选择参股国内商业银行,第一步是希望用最快的速度和最低的成本来熟悉中国市场,以便为下一步大规模侵入中国金融市场做好准备。第二步是希望利用国内商业银行经营规模小、资金实力不够雄厚、便于操纵的特点,借助自身在资金、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选择适当的时机实现大规模入侵中国金融市场的目的。
所以,在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时,金融安全问题是我们必须密切关注的。金融的安全代表了国家的稳定,也代表了国家的经济命脉的稳定。只有金融安全了,国家才能更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也只有金融安全了,国家才能更有效地利用稀缺的社会资源,因此金融的安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极度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时,金融还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标志。因为金融是配置社会资源的最重要的手段,并通过配置资源引导各种生产要素,重新塑造经济乃至社会格局。在当今世界,谁有发达的金融市场,谁就会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主角。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强国,与它强大的金融业密切相关,而欧盟也同样如此,所以我国也必须尽力发展我国的金融业并保证其安全,争取成为世界强国。
另外,还有双方的理念文化磨合的问题存在。外资银行作为主要的战略投资者,会向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派出一些高级管理人员,这样的话自然会和国内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两种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冲突,不管怎样都需要有一个或长或短的磨合期。如何尽可能缩短这个磨合期,需要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一般来说因为是引入外资的先进的管理理念,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或许会作出一定的让步,但是如果国有商业银行在引进国外先进管理方法的同时,放弃了自身值得保留的优秀传统,甚至失去了继续创新的动力和压力,长此下去,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将会陷入被动的局面。
5商业银行改革建议
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于我国银行业来说,改革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为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我国银行业的改革能够更好进行;另一方面,随着最后开放期限的临近,改革的任务也日益紧迫。因此,国内银行业应当将改革与开放齐头并进,在彻底实现开放之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尽量避免改革滞后于开放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因此,改革的重点应包括以下内容:
(1)让真正的银行家来管理银行。要建立良好的金融企业,关键是要有良好的制度设计和法律规范,要选出一个真正懂得经营管理的人才。金融管理是高度专业化的行业,靠政府任命一些不太懂得现代化金融管理的人担任高层管理人员,整个国家将会支付巨大的学费和代价。然而又不能把控制权交给外方,那样的话就会丧失金融改革的主动权,使我国的金融业面临被外资控制的风险,故应选出一个真正懂银行经营的人来管理银行。
(2)明确市场定位,确立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长久以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为履行帮助国有企业发展等政策性义务,常常低利率、无抵押就将贷款贷与国有企业,而形成的呆账和坏账由政府为其埋单,这样就严重阻碍了银行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率的提高。国有银行改革后,应按照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与外资银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当然,这一过程需要国家的积极支持,尽快帮助国有商业银行实现先进的公司治理结构,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3)建立健全外资银行监管法律体系,保证我国的金融安全。金融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金融是现代经济命脉的核心,金融安全关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金融业的改革要比其他行业的改革更加谨慎。为保证我国金融体系安全运行,应加强外资银行监管,要严格筛选外资银行的国别和数量,防止经营状况不良或经营风险过大的外资银行进入我国。
6结语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成功地走上了市场经济和开放经济的正轨,在进一步市场化和进一步开放的改革进程中,将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不同的经济主体对同一问题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境外引资,应该按照我国的国情,考虑我国自身的经济基础,借鉴学习适合我国国情状况的模式与体制,逐渐完善银行改革的步骤。同时政府的调节既不能无为而治,也不能捉襟见肘,而要在尊重市场机制的前提下,超越微观经济行为,做出必要的、适当的调控和引导。归根结底,就是在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同时,既要借鉴别人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又要保证金融安全,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参考文献
1王鹏飞,曹廷求.外资银行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9)
2欧永生.洋股东参股中国银行业的冷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06(1)
3雷邦.全面开放,准备好了吗[J].金融经济,2006(1)
4王小妹.外资赶赴中国银行改革盛宴[J].中国外资,2006(1)
5秦璐.海外上市,征途未必开满鲜花[J].金融经济,2005(8)
6叶欣,冯宗宪.外资银行进入对本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J].世界经济,2004(1)
7丛亚平.警惕外资对中国金融资产的廉价购买——中国金融版图告急[J].董事会,2005(11)
8孙亦军,贾玉革.对外开放进程中银行业发展的比较研究与借鉴[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3)
- 上一篇:建设局科学发展观调研计划
- 下一篇:教育局科学发展观调研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