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费信贷市场构造区域异同

时间:2022-04-07 02:42:00

导语:我国消费信贷市场构造区域异同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我国消费信贷市场构造区域异同

消费是整个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消费者对各类物质消费品和服务的购买力的持续增长,是维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原动力。随着买方市场逐步形成以及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消费信贷的客观需求在我国城乡已日益凸显。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消费占GDP的比重一直在60%左右,消费需求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拟从产业的视角,利用2001~2009年全国及各区域的消费信贷数据,对消费信贷集中度进行比较和实证分析,找出消费信贷市场的区域差异,为优化我国消费信贷市场结构提供参考。

一、中国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

1.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消费信贷业务在我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势头非常迅猛,随着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国民经济增长和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实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我国的消费信贷从有统计数据的2001年的0.699万亿元发展到2009年底的5.5万亿元。截至2009年我国消费信贷总量已占到GDP总量的16.42%①,银行贷款规模的13.75%。由表1可知,2001~2009年,我国住房和汽车消费贷款占消费贷款总额的比重基本都在85%以上,且住房消费贷款的比重基本都在75%以上,从而反映出我国消费信贷市场上以住房贷款为主的供给结构的极度不平衡。

2.各区域消费信贷发展现状。为了研究我国各区域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笔者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个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区域,具体划分如表2所示。鉴于各商业银行分区域消费信贷数据获取的难度,笔者采用2006~2009年各区域个人消费信贷总额为基础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从2006年到2009年全国个人消费信贷年末余额逐年增加,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个人消费信贷年末余额也在同步增加,而东部和东北地区的消费信贷年末余额除了2008年出现明显下降外也在逐年增加。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横行,而我国国内流动性出现过剩,通胀加剧,央行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因此2008年东部和东北地区消费信贷出现下降反映出我国东部和东北地区市场敏感度较高,货币政策的执行在这两个区域时滞较小。从图1还可以看出,东部地区个人消费信贷总额所占比例基本都在65%以上,2008年略有下降,为62%。西部地区个人消费信贷总额所占比例基本都在16%以上,2007年为14%,略有下降。而中部和东北地区个人消费信贷总额所占比例不足20%,这也反映了中部地区消费信贷所占比例较小,信贷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消费信贷市场的供给结构不合理,呈现出东部地区一家独大的现象,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供给结构,改革相关体制,加强创新,加强供给主体的竞争性,以维持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欠发达地区消费信贷市场结构的实证分析

市场结构是反映市场竞争和垄断关系的概念,是指在特定行业中,企业与企业间在数量、规模、份额上的关系及由此决定的竞争形式的总和,集中体现了市场的竞争和垄断程度。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市场集中度、规模经济、产品的差别化程度、企业的进退壁垒等,并由此构成了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四种典型的市场结构。从产业层面来分析欠发达地区消费信贷市场结构,目的是通过对欠发达地区消费信贷市场结构的研究来反映市场中消费贷款供给主体的行为,进而通过各供给主体的行为来实现欠发达地区消费信贷市场各供给主体的有效竞争,并以此来促进各供给主体信贷效率的提升,进而提高其综合竞争力。

由于目前我国消费信贷市场主要是由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供给主体,所以笔者采用与银行业市场结构相同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消费信贷市场结构,即采用市场集中度来分析消费信贷市场属于哪一种市场类型。市场集中度可用市场集中率和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两个指标来衡量。鉴于部分数据的可获取性,笔者仅用市场集中率进行衡量。市场集中率(CRn)是指产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家企业的有关数值Xi(销售额、资产额、产量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比重,其计算公式为CRn=ni=1ΣXiNi=1ΣXiΣΣ100%CRn是行业中规模最大的前n家企业的市场集中率,其中n值取决于计算的需要,通常取n=4或n=8,Xi为行业内第i家企业的相关数值,N表示行业中的厂商总数。0≤CRn≤1,CRn越趋近于1,企业市场支配力量越大,行业垄断程度越高。根据我国银行业现状,确定n=8,即测定中国银行业前8家最大的商业银行在相应项目所占的市场份额。全国与各区域消费信贷市场集中率(CR8)分别如表3、表4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全国消费信贷市场的CR8值都在40%以下,属于贝恩所划分的原子型(竞争型),从而就全国消费信贷市场而言,其市场结构属于原子型(竞争型),集中体现了8家主要商业银行在全国消费信贷市场的竞争地位。从横向看,由表4可以得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信贷市场的CR8值都在40%以下,说明这四大区域消费信贷市场结构都属于贝恩所划分的原子型(竞争型),集中体现了8家主要商业银行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消费信贷市场的市场竞争地位,这从侧面也反映出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同质性较强。从纵向看,2006~2009年,只有中部地区CR8低于全国水平,东北地区2006年略高于全国水平,以后均低于全国水平,说明中部和东北地区消费信贷市场竞争性更强。2006~2008年西部地区CR8略高于全国水平,2008年二者的差距最大,2009年又略低于全国水平,从侧面也反映出西部地区对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流动性过剩的货币政策的响应较为滞后。东部地区CR8每年都略高于全国水平,说明东部地区消费信贷尤其是住房贷款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竞争性稍弱。

三、结论

综合全国及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CR8系数的实证分析结果,我们认为我国各地区消费信贷市场竞争程度近年来增加的趋势是客观存在的,消费信贷的CR8指数已降至竞争型分界点以下,证明中国整体及各区域消费信贷市场结构已经处于竞争性市场。但到目前为止,该市场的供给结构仍不合理,主要以个人住房消费贷款为主。而且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竞争性要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总体竞争性在增加,企业效率提高的趋势相同。根据本文所得出的结论,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以期改善我国消费信贷市场乃至商业银行整体信贷市场结构:①转变观念,丰富产品,强化管理,大力促进消费信贷业务发展。②培植农村消费信贷市场,扩大消费信贷范围与对象。③合理细分市场,准确定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