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信贷风险防控及措施

时间:2022-08-08 09:44:41

导语:普惠金融信贷风险防控及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普惠金融信贷风险防控及措施

摘要:本文从普惠金融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出发,分析普惠金融信贷风险主要表现及产生原因,提出风险防控及应对措施,以期推动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普惠金融;信贷风险;防控;措施

一、普惠金融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普惠金融”是指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及企业主、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客户群体是其重点服务对象。在系列政策的强力推动下,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信贷业务快速发展,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逐步缓解。据央行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2018年末普惠金融信贷余额13.39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比上年高5.3个百分点;全年增加1.6万亿元,同比多增6958亿元;2018年四季度银行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7.02%,较一季度下降0.8个百分点。然而上述客户群体经营不稳定、抗风险能力低的特点,让银行对普惠金融信贷风险格外关注。

二、普惠金融信贷风险主要表现及原因

(一)信用风险。普惠金融客户普遍长期缺乏创业或生产资金,大多没有合格抵质押品,需要采用风险更高的信用贷款模式。小微企业天然存在企业与家庭资金界限模糊,财务管理不规范,披露信息少等问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人群的真实信息收集较为困难,信用意识较淡薄,加之目前征信体系不够健全,有的违约行为未纳入征信报告,失信惩罚机制不够完善,失信成本较低,容易产生信用风险。(二)市场风险。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减速换挡,产业结构调整转型,传统行业受到较大冲击。市场环境变化使许多普惠金融客户经营压力加大,人工和原材料成本高企,市场需求不足,利润空间被挤压,部分客户经营困难,甚至难以为继。与此同时,相对粗放的经营模式和不尽完善的投融资方式,使得在经济繁荣时期被掩盖忽略的隐形风险不断暴露出来,导致违约风险上升。(三)操作风险。为满足市场需要,普惠金融信贷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很多产品设计更多关注满足客户需要和提高客户体验,加之缺乏经验,往往无法充分和精准的识别判断潜在风险,投入市场后可能会暴露风险。如仅依据客户银行账户的借贷方结算笔数和金额等测算出贷款额度的信用贷款产品,容易导致客户在关联账户间互转资金创造贷款条件、提高贷款额度的风险。(四)道德风险。在资金紧张、经营出现危机的情况下,部分客户可能铤而走险,利用与银行的信息不对称,通过造假和欺诈,提供虚假财务信息、交易背景和项目材料获取贷款,或利用关联企业、关系人挪用信贷资金。此外,受强烈的业绩驱动、利益驱动,存在个别银行信贷从业人员由此引发道德风险,降低信贷门槛,甚至与客户内外勾结套取银行贷款。

三、普惠金融信贷风险防控及应对措施

(一)完善法律政策配套支持,鼓励创新优质普惠信贷。建议进一步完善涉及普惠金融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支持政策配套措施。丰富普惠金融信贷的增信手段,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流转、抵押,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质押等应加快立法进程。对普惠金融互联网产品的交易方式、权利义务、监管范围进行明确,保护银行创新普惠信贷产品的积极性。在现有普惠金融信贷产品体系上,银行业应持续创新产品和服务,针对监管、审计、实践中揭示的风险和缺陷,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和风控手段,既确保普惠金融信贷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信贷资金真实流向普惠金融客户,又能保持信贷资产质量稳定。(二)协同金融与非金融力量,服务好客户全生命周期。各级政府正在积极落实普惠金融政策,拿出了大量资源,撬动更多市场力量共助普惠金融。资本市场追求高风险高回报,通过市场化方式,量身定制股权融资和管理咨询扶持普惠客户。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投资机构服务普惠金融的规模、深度、范围正在不断加强。银行信贷是普惠金融的主力军,但术业有专攻,面对普惠金融庞大的融资需求,普惠金融客户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条件,银行需要协同金融与非金融力量,发挥各自的特长与优势,在普惠金融客户的不同发展阶段提供更合适的融资方式,共同服务好客户的全生命周期,同时也分散超出银行自身功能和能力的信贷风险。(三)完善全面信用体系建设,共享信息准确识别客户。截至2018年底,我国人口总量13.9亿,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1.1亿户。根据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在2019年两会期间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征信系统收录自然人9.9亿,收录企业及其他组织2600多万户,征信覆盖范围还有较多空白。其次,传统征信数据以银行信贷信息为核心,但部分人群从未有过借款记录,征信数据空白,需要进一步扩展征信数据,将电费、水费、话费等公用事业账单和地址变化等作为替代数据。此外加强征信与税务、房产、社保、法院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整合,有利于银行全面充分、准确及时地识别客户状况,避免由此带来的过度多头借贷、诈骗借贷等风险。(四)提升银行自身管理能力,借助科技力量经营风险。银行要用业务功底扎实和管理经验丰富的优秀客户经理专业专注于普惠金融工作,同时把握好普惠金融信贷结构,通过区域、行业、客户、产品选择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化解经济周期造成的系统风险。此外还要严格客户选择,判断客户突出“四不”(不黑、不赌、不毒、不养)、“七看”(看产品、市场、质量、效益、管理、符合环保、是否涉及民间融资)、“五核”(核实客户及家人征信、资金需求、资金用途、押品情况、还款来源)。普惠金融客户数量庞大,必须借助金融科技,建设全面风控系统,通过全方位扫描早发现、早预警、早化解,综合运用诉讼、重组等手段化解风险。(五)保护普惠金融生态环境,实现多方持续健康发展。各级政府要加强全民金融知识的普及,严厉打击逃废债务行为,引导普惠金融客户注重诚信经营,提高诚信意识,培育全社会的信用文化。监管部门加强整治市场乱象,重点监管侵占或挪用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人为掩盖普惠金融贷款风险等问题。银行业通过完善考核机制,加强培训、检查等形式加强员工的合规从业教育,严禁有章不循、弄虚作假、懈怠不为。对违规违纪问题、集中突出问题、管理薄弱问题,按照“充分暴露问题,妥善处置问题,追究责任到位,建立长效机制”原则,持续推进信贷业务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升。参与各方的“廉洁、真实、高效、多赢”,才能保障普惠金融信贷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贺涛 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沙河西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