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信贷业务风险防范措施
时间:2022-07-13 09:24:29
导语:类信贷业务风险防范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类信贷业务的出现及发展原因
与传统信贷业务相比,“类信贷业务”具有其显著特点。商业银行利用自身具有的客户资源和渠道资源优势,通常会借助信托、证券、保险、资产管理、基金子公司等通道,以理财资金、同业存款、私募股权基金、信托计划、资管计划以及其他单一资金等对接企业融资需求,将传统信贷转换成类信贷业务。因“类信贷业务”不占用银行资金,拓宽了资金来源的多样性,增强了资金运用的灵活性,也避开了严格的信贷管控政策和存贷比等内外部监管指标的约束,因而对商业银行和融资企业均具有较大的诱惑力。类信贷业务与信贷业务在监管口径与内容上均不同,在资本充足率压力普遍较大的背景下,存在政策套利空间。根据银监会2012年6月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同业业务在3个月以内的风险权重为20%,3个月以上为25%;而普通贷款风险权重则为100%。相较之下,同业业务资本约束相对宽松。此外,利率市场化加速了银行存款的分流,而20%左右的高存款准备金率又加大了存款的支付成本,从而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传统资金来源;而同业资金流动性强,存款准备金率暂定为0,匹配非标资产的模式可实现规模快速扩张,且商业银行无需计提风险准备金。类信贷业务发展还直接推动了银信合作、银证合作和银保合作。一方面,通过与信托、证券、保险等非银机构共享渠道资源和客户资源,创新融资工具,开发跨产品和跨市场的金融产品,更好地满足各类企业差异化投融资需求;另一方面,非银机构通过同业业务获取通道业务收入,可实现互利共赢。这体现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金融机构突破行业壁垒,谋求资源整合的发展趋势。
二、类信贷业务的投放模式
(一)非银行第三方机构融资业务
该业务亦被称作“非银第三方信贷业务”。其包括买入返售类、非标投资类、委托贷款类等业务模式,实际上是借助证券公司、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银行第三方机构放款叙做融资类业务。
1.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业务模式
该模式又分为三方协议模式和“双买断”模式,是商业银行近几年来创新的非标准债券业务的交易品种。通常其由信托公司投放信托贷款,再由委托银行持有信托收益权,由承担实质性信用风险的银行在业务到期日前承担回购责任的业务模式。买入返售业务中,信托公司、委托人和托管银行需要签署合作协议(定向合同),由委托人委托信托公司投放信托贷款,委托人持有信托收益权;托管银行监管资金流向,保证委托人一定的收益。此外,返售方还需要与委托人签署回购协议或出具回购承诺函,约定回购日期。在收益上,委托银行出资投放信托贷款,取得信托贷款利息收益;信托公司收取信托贷款管理费(通道手续费);托管银行收取托管费。在账务处理上,信托公司按照相关管理办法计入信托贷款;委托银行基于返售银行到期回购的担保,计入买入返售同业资产业务科目。返售银行的责任类似担保责任,计入表外科目。这就是买入返售业务的“双买断”。
(1)三方协议模式
这是买入返售业务的基本操作模式,通常会出现甲(一般是资金过桥方)、乙(一般是实际出资方)、丙(一般是提供信托受益权远期受让的兜底方,通常为借款客户的授信银行)三家银行。其业务流程。
(2)双买断模式
该模式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与另两家商业银行(交易对手1、交易对手2)分别签订买断协议,于约定日以约定价格买断交易对手1的信托受益权,持有一段时间后,于约定日以约定价格卖断给交易对手2。
2.非标投资业务
非标投资业务是指通过国家财政、资产管理公司、担保公司等高级别信用机构担保,由信托公司投放信托贷款,再由委托银行持有信托贷款收益权的业务模式。该业务模式与买入返售业务的操作模式基本相同,区别在于:非标投资的担保方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多为其他信用级别较高的机构;账目处理上,委托银行计入投资科目而非同业科目。非标投资涉及的项目多为政府平台或房地产项目,综合成本较高,放款时间长,审批环节多,百分之百计提风险资产,但仍然不计入银行的贷款规模。目前,商业银行多以期限错配的理财池资金来对接非标资产。这样,商业银行不但可以降低风险资产的占用,获取较高的中间业务收入,而且由于业务期限较长,还可满足客户较长期限的融资需求。
3.委托贷款业务
委托贷款是指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作为委托人提供资金,由受托银行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不含个人客户)、用途、金额、币种、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并协助收回的贷款。受托的银行在整个委托贷款的业务中只负责代为发放、监管使用、协助收回,并不承担任何形式的信用风险。因此,当借款人无法如期偿付时,风险将直接由委托人承担。而由于委托人往往对该项业务风险的认识不充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该业务的潜在风险。2014年,我国全社会融资规模为16.46万亿元,其中委托贷款2.51万亿元,占比15.25%,委托贷款在融资规模中的比例仅次于人民币贷款(占比59.42%)。目前的委托贷款业务较多采用由委托人委托证券公司成立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由银行进行受托放款,由定向计划委托人持有收益权的业务模式。该模式主要用于存量贷款业务的转表,一般也要银行机构进行担保。一些商业银行还开展了理财池委托贷款业务,一端连接资产,一端连接资金,以此达到解决贷款规模不足、突破授信批复价格限制、获得中间业务收入、争取存款沉淀、维护银企关系的目的。
4.券商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票据收益权业务
这是由银行承兑汇票持有人将票据收益权转让给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再由委托人持有收益权的业务模式。由于票据直贴会占用商业银行贷款规模,而票据转贴则由于商业银行额度而受限,因此银行急需一种模式将票据规模从表内导入表外。定向资产管理计划是目前转移票据规模的一种方式。券商受让票据后,由其他同业持有票据收益权,而券商持有票据。持有收益权的银行占用承兑行或授信行的信用额度持有票据收益权,计入同业科目而非票据贷款科目。该类业务的期限不超过1年,但由于中间转让渠道费等原因,转让价格往往高于转贴现价格,从而对成交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5.股票质押式回购资管计划
该模式是商业银行新近开辟的非标资产范畴的类信贷业务,指证券公司成立资管计划,与提供股票质押的交易对手签署“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协议”,投资股票质押式回购项目;交易的融出方为证券公司,融入方为企业客户,根据协议约定由融资方按期付息,到期还本,之后再解除质押。股权质押类信托计划或定向资管,与交易所股权质押融资最大的区别在于:交易所股权质押融资在场内交易,属“标准化融资工具”;而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实质则是以股票作为押品的融资行为,属于银监会非标资产定义的范畴——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
(二)同业业务
同业业务包括同业代付、同业偿付、委托同业定向投资、再保理等。
1.同业代付业务
根据客户的申请,委托行以其自身名义委托他行提供融资;他行需根据委托行的指示,在既定对外付款日将款项划转至委托行指定账户(受益人账户或第三方银行)上;委托行在约定还款日向代付行偿还融资本金、利息并支付相关费用见图3)。同业代付业务范围包含在进口信用证、进口代收和汇出汇款(一般为货到付款和服务贸易项下)、进口保理、国内信用证、国内保理等贸易结算方式下办理的委托同业代付业务。该业务中,委托行直接承担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是客户的债权人;代付行承担同业授信风险,为委托行提供贷款资金来源并完成“受托支付”服务。目前,银行间普遍采取的同业代付业务操作模式为:融资发起银行根据客户的申请,以传真或其他约定的形式向代付银行提交制式业务申请;代付银行收到后决定是否接受融资发起银行的申请;融资发起银行在收到代付银行同意的反馈后,以SWIFT加押电向代付银行出具业务要约,代付行在付款当日发送SWIFT加押电或约定的其他方式向融资发起银行发送代付确认,确认其已按照融资发起银行指示付款,并通知融资发起银行实际使用的利率、融资天数、到期日、本息金额、还款方式等。在融资到期后,融资发起银行按照代付银行指示的付款路线主动偿还本金、利息和代付手续费。另外,同业偿付业务,也是近几年来一种创新性国内银行同业合作业务。该业务借鉴了国际信用证的统一惯例,操作流程与代付业务没有本质上的差异。由于贷款规模受限,资金流动性紧张等原因,银行需要同业对其已经承兑的远期信用证项下应付款项进行提前支付,以对企业客户进行融资。
2.委托同业定向投资业务
委托定向投资业务为受托银行根据委托行的委托,以委托行在受托行的同业存款投资于信托或资管计划;资金通道方根据委托行要求放款给融资客户,委托投资需要商业银行提供资金,可以是理财资金或商业银行司库资金。委托定向投资业务的基本运作模式为:甲方银行(委托人)在乙方银行(受托人)开立同业存款账户,存放同业资金,双方签订定期存款存放同业的协议,同时签订委托定向投资业务合作协议(此协议为抽屉协议);甲方银行(委托人)向乙方银行(受托人)发出投资指令,要求乙方银行根据协议约定以乙方银行的名义投资于甲方指定的金融资产项目(见图4)。此业务模式中,委托人是资金的提供方和实质风险承担者,而受托人相当于通道,不承担风险。委托同业定向投资业务的推出,主要是为了规避银监会对于理财投资的限制,提供非标资产投资通道。
3.再保理业务
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申请,以保理银行的名义向付款行申请叙做再保理业务;付款行接受申请后,提供应收账款催收和管理、保理融资、坏账担保等再保理服务,向融资企业付款。再保理业务操作流程和代付、偿付业务基本相同,期限通常不超过1年,加上业务宽限期一般不超过两年,对贸易和服务项下的应收账款融资均可使用,使用范围比信用证项下贸易融资更为广泛。
三、类信贷业务风险隐患分析
(一)商业银行层面的风险隐患
从商业银行层面看,理财、同业业务和存贷业务交叉,带来了信用风险、声誉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相叠加的复合型风险,从中也凸显了监管套利和风险约束不足等问题。
1.表内外业务交叉,信用风险更趋隐蔽
目前,商业银行表内、表外业务之间相互贯通的局面是银行、企业、监管、市场多重作用、多方博弈的结果。银行方面,在具有类信贷性质的理财投资业务发展的初始阶段,多数银行承诺,在融资企业偿债资金无法及时到位的情况下,将发放贷款来保障兑付,以此提高理财产品的安全度,而融资企业一般是银行已授信客户。虽然随着对理财投资业务的逐步规范,上述明文承诺已取消,但在具体实践中,先以表外理财资金满足客户融资需求,待贷款规模充足时再由表内贷款进行置换的做法仍然存在。企业方面,由于理财资金用途广泛,银行方面投后管理相对自营贷款较为松懈,企业擅自改变理财资金用途,与合同约定不符的现象比较突出。而企业(甚至是在银行的帮助下)通过表内外资产腾挪、转换的方式掩盖贷款到期风险暴露的行为并不鲜见,信贷风险的隐蔽性提高。
2.资产负债期限严重错配,推高流动性风险
类信贷业务具有单笔资金数额大、波动性强的显著特点。为赚取高额收益,商业银行积极推动以短期同业、理财资金对接长期资金运用的运作方式,促使近年来银行同业业务急剧膨胀,并引发较为严重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流动性风险激增。如2013年11月末,5年期国债收益率以4.51%创下历史新高,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以4.7%创下8年来的最高水平;2014年1月20日,银行间市场隔夜回购利率超过了4%,7天期回购利率升至6.42%,充分暴露出类信贷业务中盈利性和流动性严重失衡的问题。
3.风险约束不足,资产管理相对薄弱
类信贷业务以同业、表外资产等形式表现,存在少计风险资产及拨备的问题。由于资本及风险约束不足,当前类信贷相关资产的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在这类业务中,商业银行作为信用风险的承担主体,其业务实质仍为信贷业务,但银行对贷前、贷中和贷后管理的规范性和审慎性则不及表内贷款,包括尽职调查不充分,风险审查、投后资金监管缺失,银行提供隐性担保等问题突出等。风险管理的相对滞后和资本约束的不足,极易诱使银行过度扩张信用或过多涉足高风险领域。
(二)金融业层面的风险隐患
1.类信贷业务发展不规范,累积金融业的系统风险
近年来,随着大资管时代的到来,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方式推陈出新,银行、信托、券商、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也被新型的业务通过信用链条串联起来,而类信贷业务可谓其中的代表。该类业务横向上突破了分业经营风险防火墙,跨行业风险暴露和风险敞口相应扩大。由于我国跨市场金融监管机制缺位,一旦跨市场交易链条中的某个交易环节出现问题,则可能危及整个交易链。特别是类信贷业务中存在大量的以短期同业、理财资金对接长期资金运用的运作方式,一定程度上更加剧了信用链条的脆弱性。断链的后果则是风险通过同业合作以一种隐蔽快速的方式传递至整个金融市场,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严重威胁金融系统和经济运行的稳定性。
2.类信贷业务规避监管政策,致使监管指标失真
目前,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主要通过对存贷比、贷款增量、投放节奏、信贷投向以及经济资本占用等指标进行考核予以宏观调控。而为扩张业务、增收创利,商业银行推出了众多同业通道类创新产品,借此实现将信贷资产从“贷款”科目转移至“非信贷资产”科目的目的,逃避贷款规模以及存贷比指标的约束。从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的层面看,贷款包装成同业资产后,资产风险权重将由100%大幅缩减为银行同业业务25%的资本占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经济资本占用,提高了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在委托贷款业务中,一些商业银行的基础管理工作薄弱,部分机构未落实管理要求,业务操作不规范,委托贷款业务委托人、资金来源及运用与监管最新动向存在偏差,既有一定的风险隐患,又有潜在的外部监管风险。此外,为满足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等客户的融资需求,商业银行通过理财产品、信用证和金融票据等产品对接,以非表内信贷资产的方式掩盖信贷资产的实际投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
(三)宏观经济层面的风险隐患
1.同业业务快速膨胀,严重影响了宏观调控效果
因横跨信贷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同业业务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的业务特征。该特性使其成为极具创新活力的业务领域,潜在业务产品种类繁多,能够有效延展商业银行的产品种类和银行客户的融资渠道。因此,同业业务已成为货币创造的重要渠道。而从目前金融市场发展趋势来看,类信贷业务虽然通过金融同业业务,已成为与公司业务、个人业务并列的商业银行的三大支柱业务,但由于资本约束不足,同业业务容易造成信用过度膨胀,推动金融部门过度加杠杆并导致顺周期波动;同时,由于同业资金容易受季节性因素、流动性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波动性较大,会加大货币当局对货币总量及其结构预测和管理的复杂性,对货币供给的稳定性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再者,因类信贷业务额外派生的货币供给有部分未能在各类报表中体现,从而会影响货币供给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一定程度上也会削弱未来货币政策的执行效力。
2.类信贷业务拉长信用链条,阻碍全社会融资成本的下降
类信贷业务拉长了信用链条,增加了交易成本。从“银信”到“银证信”合作,必然要经过各种通道、显性或者隐性担保,这就需要在综合成本中增加万分之几到千分之几的过桥费用(通道费),以及千分之几到百分之几的担保费用(或以咨询服务费、专项顾问费等中间业务收入形式出现),从而抬升了客户最终的融资成本,直接加重了企业的财务负担。
四、类信贷业务风险防范建议
1.还原业务本来的风险属性
类信贷业务对于银行业最直接的危害,就在于利用同业业务隐藏其流动性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应还原该类业务的本来面目,无论是经由理财业务还是同业业务渠道,均应充分计入加权风险资产并计提风险准备金,借以保障资本金的充足,充分抵御预期风险和非预期风险。这也符合银监会“实质重于形式”的监管要求。另外,要做到真实核算。对类信贷业务,要按照规定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及时、完整、真实、准确地在资产负债表内或表外记载和反映相关业务。严禁通过“抽屉协议”、隐性(暗保)或显性担保,以及放弃同业存款收益权等方式,实现信贷规模消减或科目转移。
2.加大类信贷业务监督力度
相较于信贷业务严格的贷前、贷中、贷后管理,类信贷业务监管力度明显不足。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全口径的客户管理机制,统一授信的扎口管理,将客户的传统授信、短融中票等直融工具、非标理财投资等表内外产品存量业务和新增授信需求进行梳理,设计出整体授信方案,统筹客户准入、授信额度和风险管理;同时,根据客户主体差异和业务差异,依据风险程度建立相应的准入机制和名单,动态监控名单内客户风险,并相应动态调整准入名单。商业银行应将类信贷业务视为自营贷款业务,按照前、中、后相互分离的原则,分别采取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即除了要对实际的风险承担主体进行深入细致的贷前调查和严格的贷款审查,重视风险缓释手段和还款来源外,还要关注授信后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定期检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时了解企业产品及抵/质押物价值的变化,密切监控企业资金流向,确保银行资金安全。商业银行类信贷业务应纳入客户整体授信方案,进行统一授信管理,而非游离于客户整体授信方案之外。
3.完善类信贷业务风险管理
监管部门应对商业银行类信贷业务开展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监管套利行为、参与投资资产分润行为及其他不规范运作,应及时督促银行限期整改,加强监管纠偏。商业银行应当高度关注理财、同业业务风险的演化,完善风险管理,明确对理财融资业务相关费用的收取标准,推动银行理财业务回归本质。再者,要进一步研究、明确和规范银行业务参与方的权利、义务及全流程管理要求,切实防范将业务演化为监管套利的通道。
4.修正监管指标体系和统计口径
类信贷业务通过同业业务等渠道降低了原本应计提的100%的流动风险,提高了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减少了银行应计提的拨备,变相地加大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可见,类信贷业务的发展,严重挑战着现存监管指标的准确性。因此,监管当局应不断完善货币政策、金融统计及监管要求中与贷款业务相关的规定及测量指标(如:风险准备金政策、风险分类和风险权重、会计处理和统计计量标准等),为进一步规范类信贷业务提供良好的政策基础。
5.合规转化类信贷业务
金融监管机构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并规范商业银行通过银行间市场或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等方式,实现非标向标准资产的转化,并且由商业银行作为主承销商向全市场成员做出真实销售,改变过去银行体系互持的传统销售局面。伴随我国金融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尽管类信贷业务和信贷业务均存在较大的需求敞口,但目前资产证券化的交易规模,相对于庞大的市场需求,还只是杯水车薪。起步于2005年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一度停滞,直到2012年才再度重启,加上银监会2013年公布的8号文件的影响巨大,许多信托公司虽积极准备资产证券化信托产品,期望通过其实现标准化,但效果甚微。类信贷业务的合规转化,可以使银行业的非标业务步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6.搭建绿色通道,缓解企业融资压力
我国企业的负债率远远高于居民负债率,也高于政府负债率。我国企业负债占GDP的比重超过了120%,而美国约为72%,意大利为82%,德国为49%。一方面,企业要遵循产业政策的要求及市场发展趋势,主动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及产业的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视企业自身信用形象,牢固树立信用意识;另一方面,金融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在政策准许的前提下,为该类企业搭建直接融资的“绿色通道”,进一步便利企业直接融资(如:可将企业直接融资纳入各级政府的总体发展规划之中,并建立相应考核评价制度),以此抑制商业银行从该类企业获取高额收益,并有效缓解企业融资压力与成本。
作者:卞大军 申丽静 颜秉姝 单位: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公司
- 上一篇:农商行信贷业务经营管理论文
- 下一篇: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