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信贷风险
时间:2022-05-03 10:39:00
导语:灾后重建信贷风险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5.12”汶川I大地震使位于震中的阿坝州惨遭重创。全辖区8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重灾区就达2.2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重灾区面积的26%,80%的人口受灾(受灾农户达12.64万户),特别是对阿坝州经济造成了毁灭性打击(阿坝卅183%的中小企业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820亿元,间接损失无法估算。震后为加快灾后重建步伐,保障民生,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等不靠,加大对灾区基础设施重建、企业灾后重建、农房重建、灾后民生领域(牧民定居、下岗失业、助学贷款)等信贷支持力度,为灾后经济恢复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灾后重建信贷资金风险逐步显现。
一、基本情况
阿坝州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自身131个营业网点震后受损(占全1209个营业网点的62.68%)的情况下,严格执行监管部门确保灾区金融服务的要求,千方百计保开门、保营业,切实履行社会职责,全力支持地方灾后重建。
(一)严格执行灾后的金融政策,有效缓解受灾企业和个人的财务压力
一是切实执行“四不政策”。阿坝州7个重灾县执行“四不”政策,贷款余额58.8亿元,占7县银行业机构贷款总额75.98%,其中未向24042户客户催收催缴本金I3.32亿元。二是加大对因灾形成的不良贷款减免。震后累计减免因灾形成不良贷款本息15.15亿元,其中对27户因灾形成不良贷款本金进行减免6.1亿元,对144户的不良贷款利息进行减免9.05亿元。
(二)加大对灾后信贷支持力度
“5.12”汶川特大地震以来,阿坝州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了信贷投放力度。三年来(截至2011年6月末)已新增贷款53.19亿元,增长59.9%,年均增长16.94%。其中累计发放灾后重建贷款67.84亿元;累计向5.85万户发放14.25亿元城乡住房贷款;累计发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贷款50.93亿元;向23l户发放458万元下岗职工再就业贷款;累计向24725户牧民发放56059万元牧民定居贷款;发放73.11亿元贷款支持466户中小企业(中型企业45.45亿元、小型企业27.66亿元),占阿坝州贷款总额的51.49%,重点帮助和支持了14户旅游支柱企业和17户支柱水电企业度过难关。
二、存在问题
(一)地震灾区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下降难度大
汶川1地震造成阿坝州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率由震前的7.72%巨增到84.44%,造成阿坝州不良贷款余额净增72.9亿元。经过三年来的努力,阿坝州不良贷款成功实现“双降”。但小良贷款下降的空间越发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不良贷款数额较大。截至6月末,阿坝州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5O.15亿元,列全省第3位,占全省不良贷款余额的9.37%,不良贷款率40.41%,不良贷款率位居全省各市(州)前列,不良贷款比率比全省不良贷款比率2.89高出37.52个百分点。是灾后重建贷款不良率较高。截至2Ol1年6月末,灾后恢复重建贷款余额47.63亿元,其中不良贷款达18亿元,不良率高达37.78%。三是不良贷款集中。首先,不良贷款行业集中。不良贷款余额较高的5个行业不良贷款就达52.94亿元,占良贷款总额的92.27%。其次,不良贷款客户集中。不良贷款余额上亿元的企业共计l1户,不良贷款高达37.4亿元,占不良贷款总额的65.19%。其中最大的一家企业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不良贷款余额达10.86亿元。
(二)有效担保明显不足
2008年以来,阿坝州农村信用社承担了灾后农房重建、藏区牧民定居贷款两大政策性任务。据统计,3年来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农房重建贷款和牧民定居贷款已达13.85亿元,占其全部新增贷款的47.23%,虽然按照有关要求设立了担保基金,但担保基金未能完全覆盖风险,贷款余额为担保基金余额的2.19倍。由于信用环境影响,潜在一定的信用风险隐患。
(三)个人贷款违约户数和笔数呈“双升”态势
以个人贷款违约情况来看,截至2011年7月末,阿坝州银行业金融机构零售贷款违约个人客户3573户,违约笔数4436笔,交叉违约率5.02%,分别较年初增3~850户、985笔和0.8个百分点,零售贷款违约个人客户和违约笔数都呈“双升”态势,这与三年期的农房重建贷款陆续到期有密切的联系。随着地震(极)重灾区农房重建贷款陆续到期,部分农户在生产尚未全力恢复的前提下无力归还贷款,直接导致个人零售违约贷款户数和笔数上升。同时牧民定居贷款也将陆续到期,在不久的一段时期内,预计个人零售违约贷款户数和笔数还将继续上升。
(四)贷款管理难度较大,部分还贷意愿差
首先,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手段,灾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农牧民还款意愿不强,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其次,在贷后管理方面,由于贷款户分散、涉及面广、贷款期限长,贷后管理难度大。第三,贷款高速增长的同时和信贷管理人员人手不足的原因造成贷后管理流于形式。震后三年来,农村信用社贷款增长了两倍多,但信贷管理人员从震前的121人只增加到159人。阿坝州农信社信贷管理人员要对8.55万户农户进行贷后管理,平均每人服务538名农户,其中牧民定居贷款约4.15万户,要进行贷款催收,按季结息,管理力量明显不足。
三、建议
(一)做好风险处置,夯实不良贷款“双降”基础
一是银行业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大额贷款授信风险监测,严格执行银监会贷款集中度审慎监管的相关规定,通过“非现场监测”进行定期通报和风险提示。二是银行业机构上级行应建立科学的薪酬激励约束机制,减少规模指标比重,提高风险指标、长期指标的比重,不断引导下级机构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防范经营行为短期化和道德风险。三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持灾后重建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信贷风险的识别与控制,把风险管理始终放在第一位。要积极主动做好因灾形成不良贷款的重组、减免和核销工作。推进呆账核销,做到账销、案存、权在和继续追讨,严格核销保密工作,切实防范道德风险。
(二)加大信贷风险管控,不断提高贷后管理力度
一是要严格按照《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和《三法一指引》等相关法律规定,加强尽职调查,不断完善信贷审批流程,逐步实现贷款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将有限信贷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是加大贷后检查力度,全程跟踪监控项目资金流向,针对信贷人员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各机构应及时从本单位选拔有信贷业务经验的人员配置到贷后管理专业队伍中,增加对一线信贷人员的支持。通过标准化管理,严格信贷人员的准入与退出,开展系统化培训,提高信贷人员的工作水平,不断充实培养贷后管理人员。
(三)加大力度,构建社会诚信体系
“5.12”汶川I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不良贷款,仅仅依靠银行业机构自身防控风险,见效慢、效果差。如果贷款质量大规模劣变,对其正常运营和改革发展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同时必对地方经济发展造成巨大不良影响。针对阿坝州诚信环境差的现状,一是建议政府将灾后重建贷款管理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管理,将灾后重建贷款回收率纳入各乡镇政府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二是建议由政府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建立工作机制,大力宣传“诚信”文化,强化“谁借款、谁偿还”的正确舆论导向,大力宣传诚实守信典型,增强贷款农户致富还贷意识,严防灾后重建贷款“骨牌效应”蔓延,共同构建社会诚信体系。三是建议政府对银行业机构在灾后重建中做出的贡献给予一定的奖励,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在农房重建和牧民定居方面做出的贡献,给予适当补贴,同时在税收方面上给予适当优惠政策。
- 上一篇:行政行为效力综述
- 下一篇:总工会创先争优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