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信贷的持续发展措施

时间:2022-03-12 04:46:00

导语:小额信贷的持续发展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小额信贷的持续发展措施

小额信贷是指向中低收入群体和微型企业提供的额度较小的持续信贷服务,通常具有额度小、期限短、分期还款、不需担保或担保形式灵活多样等特点。小额信贷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孟加拉国以“乡村银行”的形式出现,由于其缓解贫困、促进就业效果显著,随即推广到许多发展中国家,并由最初的高利率无担保小额贷款发展成为涵盖存贷款、住房金融、小额租赁等多种金融服务的微型金融。通过分析我国小额信贷业务开展的现状和可持续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对未来给出发展建议。

一、我国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我国的小额信贷最早出现在1993年,是中国社科院由从孟加拉国引入的“扶贫社”模式。经过不断发展,截至2009年末,全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约172家,其中,村镇银行148家,贷款公司8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6家,全国各地小额贷款公司近1100多家。目前初步形成了三种运行模式:一是由农村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小额信贷;二是由政府主导的扶贫基金开展的小额信贷,如陕西、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针对贫困农户的政府扶贫项目;三是由国际捐赠等方式形成的民间小额信贷组织,如加拿大CIDA的新疆项目、社科院的“扶贫社”项目等。

二、我国小额信贷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风险防范能力较弱

农村小额信贷的放款对象多为抵御风险能力较差的农村贫困人口,一旦信贷资金投入的农业生产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小额信贷机构必然面临借款者的还款风险,而风险防范机制的薄弱,会使其遭受巨大损失。另外,小额信贷无抵押、无担保的信贷模式也导致贷款存在较高的道德风险。由于借款者金融常识缺乏、信用意识淡薄,而农村地域广阔、信贷投放分散、信贷人员短缺等因素使得小额信贷讨债难度加大,违约现象难以处理。风险控制能力不足导致小额信贷机构的坏账率和不良资产率上升,不利于其可持续发展。

(二)信贷资金来源不足

由于小额信贷机构尚处于试点阶段,经营管理、产品开发、风险控制等方面相对不足,加上相应的监管和政策措施缺乏,使其无法吸纳储蓄等社会资金扩大贷款规模,资金来源仅依靠几个有限股东的自有资金和机构的批发融资,使其局限于小规模放贷,无法大规模开展业务。尤其是近几年,金融资源大幅度向城市及国有企业集中,县域内的小额信贷资金发生大量的净流出而出现紧缩。目前小额信贷“只贷不存”导致的资金短缺,使其难以支持现阶段农户在高效农业、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等方面的大额资金需求。

(三)政策和制度保障缺失

小额信贷目前仍然缺乏一整套法律框架来确认其法律地位,而相应的财政、税收、资金支持等配套扶持政策也比较少,农业灾害补偿制度、农业信用保险制度以及农村政策性金融财政补偿机制等政策性扶持和保障制度缺乏。在市场准入方面,乡村私人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也存在一定障碍。同时,对小额信贷的外部监管仍处于真空状态。小额信贷机构的监管部门是银监会还是央行、相关部门在监管时如何进行分工协调等问题并未明确。如政府和农业银行共同参与的正规金融小额信贷就存在政策属性和商业经营的体制性矛盾,也造成了金融监管困难的问题。三、我国小额信贷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小额信贷风险管理

小额信贷机构应完善财会管理体系,采取标准的风险评估措施,对贷款实行贷前、贷中、贷后的全程管理,增强防范与化解风险的能力。同时监管部门应该尽快建立小额信贷信用体系,建立农户信用记录档案,按农户的家庭状况、经营能力和信用状况等评定农户信用等级标准。据此制定不同的信用贷款额度、利率标准以及优惠政策,最大限度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同时也要依法严惩失信行为,对借款人的违约信息进行定期披露,对恶意逃避债务的借款人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另外,还可以采取与保险公司合作,设计出多元化的农业保险、农业信贷保险,构成贷款保险合同体系,转移一部分信贷风险。

(二)采用多种方式促进融资

小额信贷机构的资金来源存在困难。从国际经验来看,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在很大程度上主要依靠国外资金。我国应结合国情,考虑成立小额信贷基金会,寻求国内外捐赠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对小额信贷机构提供资金融通。此外,还可以通过政府和社会团体的扶贫资金或特定目的资金、法人组织的委托贷款等,确保小额信贷机构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借贷。同时,培育专营小额信贷业务、市场化运作的小额贷款组织,吸收民间闲散资金,促进农村资金的回流。此外,可以考虑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农业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进入农户小额贷款领域,借助其网络和融资渠道优势为小额信贷机构提供零售和批发贷款,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三)完善准入政策和监管措施

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优化有利于其发展的政策环境,从利率、财税、技术等多方面促进小额信贷机构积极进行金融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完善市场准人机制,放宽限制鼓励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进人市场,如降低对资本金和法人资格的要求,针对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设立不同的准入标准和监管标准。同时,我国应尽快建立健全小额信贷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各类小额信贷机构所经营的业务在法律框架内正常开展。此外,建立行业协会进行行业规范自律化管理,既具有成本优势,也更能激发小额信贷机构内部控制和自我监管的动力。我国现在已经组建了“中国小额信贷联盟”,联合了数百家小额信贷机构,定期相关数据和资料,对于小额信贷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业务提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