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论文
时间:2022-04-16 05:32:00
导语: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以后,作为合作的金融组织,逐渐确立了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并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其发展中也积累了一些问题,潜在的风险日益暴露。
一、存在的问题
1、农村信用社规模小,力量薄弱。目前,作为农村金融主力的农村信用社只能满足农村资金需求的20%,农村大部分借贷都是在内部解决的,广大乡镇企业和农民贷款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2、农村信用社运行效率低。农村信用社并未形成真正的商场利率,低效、无效融资较多,储蓄—投资的转化过程不畅。
3、适应性差。表现为农村信用社不能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业务;贷款投向在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方面,已经不适应发展农村经济的需要;贷款期限、利率、方式缺乏灵活性。
4、经营状况差。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着严重亏损、较大的不良贷款、资不抵债等问题。据有关调查表明,农村信用社良贷款占贷款余额的37%,50%以上农村信用社存在资不抵债。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农村信用社上述问题的存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1、产权不清晰是农村信用社陷入困境的最重要原因。表面上看,农村信用社是独立的法人,其资金来自社员的股金,有理事会和监事会,产权关系是明晰的。然而管理体制的变化、政府的行政干预、经营者及法人代表的不断变更,最终使国家成为产权的控制者,农民社员只有名义上的、模糊的产权归属关系。这种模糊的产权归属关系引发了“三会”制度徒有虚名、法人治理结构残缺不全、“一人说了算”、内部人控制等一系列问题。
2、职能定位模糊是造成农村信用社存在严重问题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农村信用社本是由农民出资组建,专为“三农”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但近年来农村信用社逐渐表现出“离农”的倾向。追求经营规模,许多农村信用社不惜高息揽存,致使成本过高。同时,又把大量的资金投放于城市及工业等非农产业,并由此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贷款,严重恶化了其自身发展基础。
三、发展方向
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关键在于重新定位与调整其金融职能,彻底解决产权不清问题,确立新的发展方向。
1、要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基本方向,以立足农村、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用为其基本功能。国家可以运用一定的财政金融手段扶持农村信用社真正走向市场。如,剥离农村信用社脱钩前开成的不良贷款、给予农村信用社适当的税收优惠等措施。
2、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模式应多样化。产权改革要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经济发达、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可将农村信用社改建为县市农村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相结合的办法;在信用社资产规模较大、管理基础较好的地方,可实行全县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扩大存货规模,增强抗风险能力;允许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甚至外资银行收购农村信用社。
- 上一篇:镇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交流材料
- 下一篇:商业银行创新资本市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