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柜员制管理论文

时间:2022-04-16 04:55:00

导语:商业银行柜员制管理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商业银行柜员制管理论文

近几年,商业银行推出的综合柜员制操作管理模式,对现行会计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在传统核算模式下要求钱账分管的理念,而现在则可以由一个柜员即可办理,它在减少中间环节,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人力资源效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操作风险隐患,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势必影响综合柜员制的发展。本文试图切中综合柜员制在执行当中的风险问题,以期引起有关商业银行的密切注意。

一、综合柜员制存在的主要风险问题

(一)员工执行规章制度,存在盲区风险

综合柜员制强调单人临柜,柜员可以独立为客户办理本外币对公、储蓄、信用卡等多种金融业务,这就要求柜员对这些业务的规章制度比较熟悉,能够全面掌握并运用于工作实践中。而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会计人员与储蓄人员之间的岗位交流开展甚少,有的只熟悉本岗位业务,对其他岗位的业务知识缺乏实践经验,这势必导致综合柜员由于规章制度不熟而产生操作风险。

(二)员工柜面操作,存在系统流程风险

综合柜面系统取消了复核制度,这就要求柜员对柜面系统的交易和业务处理流程非常熟悉,知道什么交易实现什么功能,什么业务适用什么交易,该采取怎样的业务处理方式。如果对交易和业务处理流程不熟,势必在工作中会出现用错交易、走错流程的现象。交易、流程一旦错误,会计分录也跟着错误,资金流向也发生错误,由此带来风险。

(三)员工岗位管理模式,存在道德和操作风险

与原来强调“人员分离”的风险控制观念不同,综合柜员在风险控制方面注重强调“岗位分离”,即设置柜员、综合员、业务主管三个岗位,通过同一业务在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来达到风险控制目的。如果在工作中不严格按照岗位制约的要求将二分管或三分管的业务在不同岗位之间进行分工,譬如将银行汇票、汇票专用章、压数机和密押器交于一人保管,就很难控制个别人乘机作案的风险,由此造成银行资金损失。

(四)IC卡和密码口令,存在管理不善风险

综合柜面系统通过IC卡进行柜员身份认证,也通过IC卡实现授权和岗位制约。如果柜员在工作中不注意保管好自己的IC卡和口令密码,将IC卡随意乱放,输入密码时不谨慎被他人偷看,不定期修改密码,甚至将口令密码告知他人,那么,就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给银行带来资金损失。

(五)执行授权制度,存在执行不力风险

综合柜面系统的业务授权管理采取“系统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系统授权是指系统根据以标准参数形式设置的授权条件自动判断出需要授权的业务,并提示授权人通过划卡并输入密码的方式进行授权;人工授权是指对于实际管理要求高于系统设置的最高授权权限范围的业务,应由授权人通过对有关凭证进行审核签字的方式进行授权的行为。如果在实际工作中不严格按授权管理的规定执行,该由人工授权的业务未经有权人签字授权,该由系统授权的业务,授权人未将柜员录入要素与原始凭证核对,甚至将IC卡直接交于他人,由他人代行授权职责,那么,同样会给银行带来风险甚至资金损失。

二、加强综合柜员管理的建议

(一)应制定新型的银行柜员管理制度。所谓新型的银行柜员制是指建立在银行柜面业务高度电子化基础上,前台人员打破柜组间的分工界限,由单独柜员综合处理会计、出纳、储蓄、信用卡等业务,后台柜员则负责柜面业务的事中监督和银行内部清算业务。这种新型的银行柜员制具有操作业务直观、处理业务快捷、经营责任明确、劳动组合优化等优点,是一种简便、快捷、高效的劳动组合形成。

(二)应建立一种机制完善的柜员监督系统。柜员就分类来讲,大体可分为临柜综合柜员、事中监督人员、大堂咨询理财人员和后台柜员。这四类柜员的机具配置、业务范围和操作要求均不相同,但又相辅相成。比如临柜综合柜员的业务范围应包括所有储蓄、信用卡业务、出纳收款业务以及出纳付款的复核业务,对公会计接柜、验印、记账业务、各类卡片的保管、使用及其他会计业务。而后台柜员则是服务于前台综合柜员,办理联行、印押证使用和管理、电子汇兑、票据交换、验印、记账业务,各类卡片的保管、印押证使用和管理、电子汇兑、票据交换、资金清算、组织营业场的会计核算和业务培训、负责各类会计结算咨询及检查监督、负责会计信息的分析及反馈等综合工作。他们的工作既不同于临柜综合柜员,又服务于临柜综合柜员,既办理具体的清算业务,又是营业场的管理和监督者。

(三)应对风险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控风险。随着电子技术的运用,电子化带来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从制度上对所有的银行交易及其对象进行分类,按不同的类别制定不同的风险控制措施和风险损失标准,使柜员系统适应目前信息社会的需求,以此增强柜员制的风险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