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民间信贷现状及影响

时间:2022-04-09 09:35:28

导语:浅议民间信贷现状及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议民间信贷现状及影响

我国民间信贷成因

1.金融抑制的存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教授在著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中谈到,金融抑制下对外源融资,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是有一定限制作用的。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金融自由化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由于金融体系结构单一、金融结构失衡等原因,我国的金融抑制仍然比较严重。我国商业银行由于政策等方面原因,绝大多数资金分配到国有经济部门,分配到非国有经济部门的资金相对而言较少,非国有经济部门从银行获得的信贷支持增长缓慢。民营经济中的中小企业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足够的贷款,只能转向民间信贷市场融资。同时,由于国家对正规金融市场实行利率管制,而民间信贷利率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由浮动,使得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高于国有企业。因此虽然近年来中小企业从正规金融体系获取贷款的额度和所占比例有所提升,但仍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大量民营企业不得不通过民间信贷的渠道筹集资金。这就为我国民间信贷的发展创造了社会需求。2.资本逐利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迅猛,创造了庞大的民间资本。并且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普遍资金富余。但由于金融市场尚不发达,民间资本投资渠道有限,难以进入能源、通信等高利润的垄断行业。虽然国务院2010年出台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一般竞争性领域,但实际实施效果有限。在实体经济赢利空间小、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A股市场长期疲软、银行储蓄利率偏低、房地产政策调控等背景下,民间资本投资渠道十分有限。而通过民间信贷可以获得比在金融机构存款高得多的收益。这就为我国民间信贷的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3.信息不对称。我国信贷市场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由于银行在甄别借款人还款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困难,为了规避金融风险,银行等金融机构大都严格信贷配给政策,使得金融机构对民营经济的贷款积极性不高。并且信贷门槛不断提高,贷款手续复杂,一笔贷款需要经过调查、担保(抵押、质押)、审批等多个环节,时间周期较长,不能及时满足民营企业的资金需求。很多民营企业由于资信程度、资产抵押、信用担保等方面达不到金融机构贷款条件而无法获得贷款。而民间信贷在解决信息对称问题方面较有优势,并具有手续简便、操作灵活、方便快捷等特点,使得部分民营企业更加倾向于民间信贷。这正是我国民间信贷的发展重要原因。4.民营经济的兴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据全国工商联2011年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报告》统计,截至2011年9月,中国私营企业注册资金总额近25万亿元,同比增长38.6%;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总额超过1.5万亿元,同比增长21.9%。民营企业的注册资金规模呈快速增长态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组织形式日趋完善,出资方式更加灵活。截至2011年三季度,私营有限责任公司超过780万家,同比增长12%;股份有限公司超过2.6万家,同比增长27.7%。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就业、扩大出口、增加税收、提高国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实现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重要社会基础。而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的正规金融市场无法满足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使得民营企业不得不寻求于民间信贷。这就为我国民间信贷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民间信贷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民间信贷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民间信贷与正规金融机构信贷之间存在互补性。由于我国金融结构失衡、金融抑制等方面原因,广大的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少强有力的金融支持,而民间信贷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和活力,能够聚集社会闲散资金调节民间资金余缺,解决民营企业资金缺口,构成了我国信贷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起到补充和促进作用。(2)民间信贷促进金融和经济的发展。民间信贷在资金融通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弥补正规金融机构信贷供给不足的同时,促进正规金融机构转换经营机制和工作效率,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优化经济资源配置,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2.民间信贷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1)干扰正常的金融秩序。民间信贷是一种民间自发的金融行为,民间信贷的利率是根据资金的市场供求关系,由借贷双方自行约定的,利率水平通常远高于银行同期利率,从而影响了国家利率政策的全面贯彻实施。并且高额的利率会产生较强的趋利心理,使得越来越多的资金从正规金融体系当中分流出来,直接减少正规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来源,对正规金融机构造成冲击,同时削弱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加大了国家宏观调控难度。此外,由于民间信贷市场是自发形成的体制外金融市场,银监会只负责监管有国家颁发正式牌照的金融机构,没有牌照的民间信贷并无有效监管措施,使得出现了民间信贷的监管缺失。民间信贷行为隐秘,数据来源不一,分布区域广泛,信息收集困难,政府机构难以准确统计信贷规模、价格、流向等实际数据情况,因而存在不可忽视的潜在危害。在合理监管缺失的情况下,国家货币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对民间信贷的制约程度有限,信贷资金投向具有盲目性,很可能会流入到国家限制或禁止的相关产业,影响到宏观经济调控效果。目前民间信贷风险已对中国信贷市场、银行、储蓄、资本市场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导致相当规模的民间信贷资金链断裂,进而引发难以预测的金融风险。(2)极易引发经济和法律纠纷。我国民间信贷长期以来法律地位不明确。目前仅能依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对民间信贷进行规范,并没有一部专门规范民间信贷行为的法律法规。并且这些法律法规对合法的民间信贷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界定不清,民间信贷行为及其管理缺乏法律依据。使得政府对民间信贷的管理和监控能力严重不足,只能被动地处理民间信贷违约事件,民间借贷风险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和化解。我国民间信贷主要依赖于血缘、亲缘、地缘等民间信用体系,在社会诚信体系不完善、整体信用水平下降的情况下,民间信贷的违约率自然居高不下。民间信贷由于缺乏必要法律法规支持,容易引起借贷双方发生纠纷。并且民间信贷具有自发、盲目、分散的特点,多发生于社会基层,借贷双方仅靠所谓的信誉支持,借贷手续不完善,缺乏担保和法律保障,一旦发生纠纷,将对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3)加重民营企业负担。由于民间借贷利率的节节攀升,导致绝大部分中小企业赢利水平已经低于借贷利率,民营企业从民间信贷市场融资将面临巨大的偿还压力。企业高息负债后,财务支出进一步增大,虽解了燃眉之急,但无可避免地加重了债务负担。有的企业难以支付到期债务,往往陷入借新还旧、越滚越大的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另外,由于民间信贷恶性违约事件的大规模发生,民间信贷市场可能出现资金供给的恐慌性收缩,从而民营企业的正常融资和生产经营产生影响,恶化民营企业生存状态。由于民间信贷多为短期借贷行为,用于弥补民营企业短期资金缺口,资金供给和使用依附于短期的经济关系,缺乏长期的计划,不利于民营企业的资本积累。民营企业在民间信贷中难以获得长期稳定的资金开展基础性工作,无法对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核心竞争力进行培养,阻碍企业的长期发展。

促进我国民间信贷规范、健康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随着我国民间信贷规模的进一步发展,民间信贷的规范和引导显得越为重要。2011年10月同志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加强对民间借贷的监管,引导其阳光化、规范化发展,发挥其积极作用。1.确立我国民间信贷合法地位,加快民间信贷立法进程。民间信贷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补充和促进作用。由于民间信贷游离于正规金融之外,存在着交易隐蔽、风险不易监控等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国立法部门修订和完善现行法律法规和部门管理制度中关于民间信贷的滞后条款,尽快制定适应民间信贷规范发展的法规和管理办法,在立法形式上给予民间信贷市场和民间信贷机构以合法地位。未来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快民间信贷立法进程,强化法律和市场约束,保障民间借贷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规范和保护正常的民间信贷行为。同时,坚决打击和取缔非法集资、金融诈骗和地下钱庄等非法金融行为,保障民间信贷合法权益,维护民间信贷市场的良好秩序。2.加强民间信贷监管力度,规范民间信贷行为。要发挥民间借贷的积极作用,需要将民间信贷纳入金融监管范围。民间信贷不同于银行信贷,在监督和管理的方式、方法上有着显着不同,对其必须进行专门的监测、监督和管理。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民间信贷体系。各地区需要设立专门的监测和监管机构,对民间借贷的规模、用途、利率进行全方位监管,并建立健全、科学的统计监测指标体制,全面、定期采集民间信贷规模、融资方式、用途、期限、利率等有关数据,及时掌握动态变化,加强对信贷资金的有效监控和引导,为经济决策和宏观调控提供信息支持。其次要建立规范的民间信贷利率定价机制,保障民间信贷合理的利润空间。我国目前金融制度实行低利率管制,利率不能充分反应市场对资金的供求关系。我国需要尽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建立健全的利率定价机制,使民间信贷的利息回报与其承担的资金风险相对等。进一步扩大民间信贷利率浮动区间和自动定价权,提高民间信贷利率的市场化程度和风险补偿能力。并通过市场实际情况建立预警机制,规范民间信贷的可执行利率范围,遏止民间信贷中的“高利贷”行为,正确引导资金流向。此外,需要进一步加强民间信贷方面的金融和法律知识宣传教育,提高民众金融与法律素质,增强风险意识和识别能力,预防民间信贷风险发生。并通过征收利息税加强对民间信贷活动的调节和管理,加大税法宣传力度,增强税收管控能力。3.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保障民营金融组织持续健康发展。民间信贷要发展,体制是关键。我国金融行业要为民间信贷发展创造条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开拓融资市场,为民营企业融资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要建立完善的民间信贷规范保障制度,将符合规范制度和法律要求的民间信贷机构转为合法的民间金融机构,就要放开民间金融机构的创办条件,让分散、隐蔽的民间信贷活动走向公开化、正规化、合法化,逐步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营金融组织。

本文作者:林伯先工作单位:四川成都电子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