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投入对产业结构的制约

时间:2022-09-01 05:31:34

导语:信贷投入对产业结构的制约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信贷投入对产业结构的制约

一、研究背景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开始对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Bagehotw[1](1962)认为,在英国工业革命过程中,金融体系的资本供给发挥了关键作用。Hicks[2](1968)进一步认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并非由于技术创新,而是由金融系统创新引起的。Kashyap[3](1993)等人实证分析了银行信贷与投资、利率和产出的关系,并认为银行信贷变动能有效地影响投资、利率和产出。Pagano[4](1993)在Kashyap等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整个金融体系可以通过提高储蓄率的方式,实现投资率的上升,并以此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逐渐引起国内学者关注。王小平[5](2003)等人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研究西部地区信贷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2000~2003年间西部地区信贷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的结论,并指出信贷萎缩将严重影响西部地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组[6](2003)使用1985年以来的银行数据,利用Panel模型对我国货币和信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信贷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强度高于货币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强度。孙明华[7](2004)通过对信贷与GDP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较为稳定的协整关系。刘涛[8](2006)从货币与信贷在解释经济波动差异方面入手,并结合我国经济运行特点,分析信贷变动与我国经济波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波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信贷约束”的地方政府过量信贷与承担宏观调控和银行风险的中央政府存在需求压缩之间的矛盾造成。李成[9](2007)对我国不同地区信贷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东向西,信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呈现递减趋势。

以上研究成果表明,信贷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且这种相关关系存在区域间的差异性。这给区域经济发展与相关信贷政策的制定奠定了基础,但这些研究成果都忽略了对信贷与产业结构转变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经济发展不仅有量的增长,更要有质的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和高级化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黄伟[10](2010)等人对信贷退出与产业结构优化关系的机理进行研究,指出,信贷通过信贷退出—资金流量结构—生产要素配置结构—资金存量结构—产业结构的过程作用于产业结构,并使其得到优化。这一研究解释了信贷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但该研究缺乏实证分析,同时也缺乏对信贷与不同产业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本文拟以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等方法,建立我国1980~2009年信贷与产业结构的回归模型,深入分析信贷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为我国产业发展的信贷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二、指标与数据来源本文选取我国1980~2009年各产业增加值、各产业信贷数据,①拟采用单位根检验、回归分析等计量分析方法,研究1980~2009年各产业信贷对各产业增加值增长的推动作用。

1.指标选取

产业指标选用我国各产业增加值水平,并对其序列进行取对数处理,得到新的产业增加值序列数据,新的序列记为Mi,其中Mi为:Mi=LN(GDPi)(i=1,2,3)(公式1)公式1中,i表示第i产业,GDPi表示第i产业的GDP值,Mi表示第i产业的GDP值取对数后的值。信贷指标选用我国各产业信贷值(XDi),并对其序列进行取对数处理,得到新的XD序列数据,新的序列记为Ni,其中Ni为:Ni=LN(XDi)(i=1,2,3)(公式2)公式2中,XDi为第i产业的信贷值,Ni表示第i产业的XD值取对数后的值。

2.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产业增加值、XD两个指标作为研究指标。其中,各产业增加值与三产业总GDP原始数值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80~2010年),各产业信贷原始数值来源于《中国金融年鉴》(1980~2010年)。

三、分析与结果

1.协整检验

(1)ADF检验根据协整检验的要求,序列只有在平稳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协整检验,因而,在协整检验之前必须对需要检验的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测。在此笔者选用单位根检测(ADF检验)方法,检验我国各产业增加值序列(Mi)、各产业XD值序列(Ni)进行单位根检测,其检测结果见表1。

(2)协整检验由表1可知,我国各产业增加值与各产业信贷原始序列进行二阶差分后,都实现了平稳,在此基础上可进行序列的协整检验。首先,以进行对数处理后的我国各产业增加值、XD数列为基础,构建GDP与XD的回归模型。

(3)残差ADF检验在对我国各产业增加值与XD构建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其检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增加值与XD总量所构建的回归模型残差的ADF检测值-3.8624小于其1%水平下的临界值-3.6852,表明此回归模型的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表明序列MGDP与MXD之间表现为协整关系,亦即我国各产业增加值与各产业XD总量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由第一产业增加值与第一产业XD总量所构建的回归模型残差的ADF检测值-1.8796小于1%水平下的临界值-4.3276,表明序列MGDP1与MXD1之间表现为协整关系,亦即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与第一产业XD总量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第二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XD总量所构建的回归模型残差的ADF检测值为-2.9028,小于1%水平下的临界值-2.6522,表明序列MGDP2与MXD2之间表现为协整关系,亦即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XD总量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和建筑业的增加值与其XD总量所构建回归模型残差的ADF检测值分别为-2.6522和-2.7850,分别小于1%水平下的临界值-2.5040和-2.6486,表明序列MGDP2g与MXD2g之间以及MGDP2j与MXD2j之间表现为协整关系,亦即我国工业增加值与工业XD总量以及建筑业增加值与建筑业XD总量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由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三产业XD总量所构建的回归模型残差的ADF检测值-0.7482大于10%水平下的临界值-1.9824,表明序列MGDP3与MXD3之间表现为不协整关系,亦即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三产业XD总量之间并不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

(4)各产业信贷效率及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由残差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1980~2009年间,除第三产业外,我国其他产业的增加值与其相应的产业XD总量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由公式3可知,我国信贷对GDP增长效率整体为0.7669。第二产业信贷效率整体为0.9021,其中工业信贷的效率为0.9271,建筑业的信贷效率为0.8237,但由于建筑业本身所占我国增加值的比重较小,其对整个第二产业的信贷效率影响较小。由公式4可知,我国第一产业信贷效率为0.6478,其效率值在三大产业中较小。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由我国国情决定。我国耕地资源有限,而人口,尤其是农村人口众多,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得人口不能得到合理的流动,这一国情导致农村投入产出效率较低;另一方面,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限制第一产业信贷效率的提升。长期以来,农业在我国处于基础性产业地位,其主要用于维持粮食的稳定供给以及工业原材料供给,以满足我国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以及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作为粮食供给为主要目标的农业生产,其投入产出效率低,见效慢,造成信贷效率相对于第二产业要低。

由图1中我国一、二产业的发展趋势可知,1980~2009年间,第二产业的比重虽有波动,但基本维持稳定,其中,工业所占比重决定了整个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动趋势,建筑业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由于信贷效率较低,同时由于其自身产业、信贷规模均较小,导致其增加值虽有增长,但其在我国增加值中所占比重增长较缓慢。1980~2009年间,我国第一产业发展较慢,其规模由1980年的30%下降至2009年的10.4%,与第二产业比重的差额由1980年的18.1%缩小至2009年的36.0%。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第一产业信贷规模的配置比重较第二产业日渐下降,投资额度的增幅日渐缩小(刘艳华,王家传2009);[11]另一方面,第一产业由于内部结构不合理,加之产业本身的特点,使得第一产业的信贷效率较第二产业低,造成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发展规模的差距越来越大。

第三产业的比重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其在增加值中的比重由1980年的21.6%上升至2009年的43.4%,略高于第二产业的比重水平。但第三产业信贷与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并不存在长期均衡稳定的关系。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产业发展规律可知,进入一定的发展阶段后,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其发展规模不断变大,在GDP中所占份额逐渐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比重最高的产业。我国亦不例外,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第三产业在我国GDP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另一方面,由于信贷政策在产业间的失衡,第三产业信贷规模的额度虽不断上升,但其所占比重上升幅度较慢,同时第三产业内部信贷结构不合理,使得信贷效率较低,并造成第三产业信贷与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不协整。

四、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

首先,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等分析方法,对我国1980~2009年各产业信贷规模与各产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各产业信贷效率及其对产业变动的作用进行研究。笔者发现,1980~2009年间,我国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建筑业,以及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与其XD总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虽然第三产业增加值在我国GDP中所占份额不断提升,但第三产业增加值与其XD总量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其次,我国各产业效率表现为第二产业高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的工业信贷效率高于建筑业信贷效率。第一、二产业的信贷对其产业变动影响均较大。

2.政策建议

首先,从全局高度优化产业信贷配置,提升信贷效率。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过程来看,随着一国经济发展的深入,产业结构调整表现在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高,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先升后下降,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小。就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产业结构现状来看,我国并未完成产业结构的转变。在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中,对于信贷投入应当站在全局的高度,依据我国产业发展现状,合理调配信贷方向与信贷规模,促进产业发展、转变、优化,并根据具体产业的特点,制定具体产业的信贷政策,提升各产业信贷效率,为最终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奠定基础。

其次,加大第一产业信贷配置,优化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第一产业比重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虽然日渐降低,但第一产业的基础发展定位使其发展对于信贷的依赖程度日渐提升。为了确保第二、三产业的稳定、快速发展,必须加大对第一产业的信贷投入。同时,由于我国第一产业内部发展结构主要是为了满足我国人口增长对粮食供给的需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是忽略了第一产业内部的其他效率较高的行业发展,虽然这一问题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但其不均衡发展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并成为影响第一产业信贷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信贷作为有力的调制工具,一方面利用信贷促进第一产业内部除粮食生产外的其他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依靠其他效益较高行业的发展来提升第一产业信贷效率的提高,促进第一产业的稳定发展。

第三,提升第二产业信贷效率,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在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第二产业的信贷效率在三大产业中的效率最高,为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第二产业的信贷效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随着发展的进一步深入,传统的发展模式以及发展方向的弊端日渐显现,资源过渡消费、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给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一方面,应利用信贷调整第二产业内部发展方向,优化内部结构,向清洁、高效、低碳等方向发展,寻求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实现可持续的产业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应通过新的、可持续行业的发展,不断优化信贷效率的提升,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最终完成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最后,加大第三产业信贷力度,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从我国产业结构来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远未完成,第三产业所占GDP的比重较低,这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第三产业信贷与GDP的协整检验结果表明,第三产业信贷与GDP之间并不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信贷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的效应在三大产业中最低。虽然我国第三产业的信贷规模逐渐扩大,但第三产业的信贷配置比重日渐降低,综合因素造成我国现阶段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国家需要加大对第三产业的信贷投入,加大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同时组织专家学者加深对第三产业发展的研究,并制定相应合理的行业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制定第三产业的信贷政策,促进第三产业信贷效率的提升与第三产业的发展转变,为整体产业发展转变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