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结构调节的挑战及措施
时间:2022-09-01 05:11:43
导语:信贷结构调节的挑战及措施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从长期看,宏观调控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总需求与总供给间的失衡程度,为银行信贷结构优化以及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从近期看,宏观调控会对一些行业和企业盈利产生负面作用,对银行在这些行业和企业贷款的风险和收益产生不利影响,基层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面临诸多挑战。
(一)给商业银行维护客户关系和优化客户结构带来压力2012年,各商业银行总行对信贷规模控制采取了多项措施,信贷总量增长受到一定限制,更严重的是一些地区存量优质客户的正常信贷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或信贷条件不断提高,银企关系维护的压力增大,优质客户流失的风险加大。
(二)给商业银行平衡风险和收益关系带来压力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各家银行实施了“有保有压”、“优中选优”的经营策略,一些宏观调控行业的大客户、好客户成了各家银行“争抢”的对象,其结果是形成一个“买方信贷市场”,银行和客户之间“讨价还价”的余地逐渐缩小,对银行的盈利和风险控制均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在特定区域,基层商业银行信贷结构也出现趋同,特别是新增贷款的行业、客户结构相似性较强,导致行业、客户集中度有所上升,不利于信贷结构调整。
(三)给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带来压力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部分企业资金链条紧张甚至断裂,可能形成新的不良贷款。同时,基层商业银行对信贷结构调整的未来政策不好把握,容易造成基层商业银行同业竞争加剧等问题,也可能诱发新的不良资产。另外,地方经济结构特色导致信贷结构调整可能影响部分地区基层商业银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比如,本轮信贷结构调整主要是针对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的控制,从全国范围来讲上述两行业是目前信贷风险集中的行业。但海南是典型的旅游房地产经济,政策紧缩使得基层商业银行多个房地产的优良客户面临流失。
(四)给商业银行经营生态环境带来压力部分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单一,新开工项目较少,并且大部分集中在电力、交通等优质行业,使各家银行在这些领域业已非常激烈的同业竞争更加白热化。此外,一些行业和集团性客户(如联通公司、中石化、南方电网等)加大了资金集中管理力度,或因为迁址的原因,导致本地一些资质较高、经营效益较好的大型企业归还贷款,存款还要向集团公司所在地缴存,部分给商业银行发展受限,经营绩效滑坡。资金外流虽然从全国层面上看有利于资源配置优化,但将导致当地经济结构调整的滞后,客观上进一步恶化基层商业银行的生态环境。
二、基层商业银行信贷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
(一)完善行业准入制度,搭建信贷结构调整平台基层商业银行要根据区域特点,实施差别化结构调整措施。对本区域优势明显的行业,经商业银行总行核准可以不受行业退出政策的限制。同时,在本区域某些行业风险非常高,及本行不熟悉、不擅长的行业、本地区不具有地区优势的行业,即便在全行范围没有纳入退出行业,也要严格限制信贷准入。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加大,传统产业结构受到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各地政府都在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传统产业新型化水平大幅提高,行业的内涵发生明显变化。限制行业中的一批优质客户群体仍是各地行的重点营销对象,必须紧紧抓住市场机遇,突破和疏通有关政策和营销传导机制上的障碍,实现有效营销。而对于产能、环保不达标的小煤炭、小电厂、小冶金等坚决退出或不予支持。同时,还应把握信贷投入的重点和方向,加大对本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能源、交通等行业客户的关注,在新兴支柱产业方面,要严把准入关、审批关、投放关,有选择地支持推动当地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改善。
(二)夯实传统行业优势,拓展新的优势领域在信贷产品结构上,应进一步提高中长期贷款占比。通过加大对当地重点大中型建设项目的营销力度,重点发展固定资产贷款等中长期贷款业务。同时,对市场竞争充分的工商企业应重点发展风险较低的银行汇票承兑和贴现业务,适当放弃风险较高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份额。建设银行在中长期贷款、固定资产贷款项目上有着天然优势,应在有效防范贷款期限风险的基础上,优先保证重点优质客户、铁路、公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固定资产贷款的信贷需求。
(三)创新金融产品和业务,促进信贷结构调整基层商业银行在了解客户、把握市场的基础上,鼓励发展贷款替代产品或者创新产品,推进业务转型,如大力发展企业债、信托理财、租赁等业务,拓宽客户融资渠道,通过“向客户发放贷款—做中间业务—将贷款出售—发展新的贷款客户”的方式,以贷款业务促进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同时,要将价格作为影响信贷资源配置的主要因素,根据客户的违约风险、信用评级、抵质押担保等情况确定客户执行利率上浮比例,以价格推进信贷结构调整。一是对总分行重点客户、拓展客户新增贷款、存量贷款回收再贷应严格执行利率政策,因营销需要下浮利率的,要通过办理财务顾问、审价咨询、授信额度管理费等业务补偿利率下浮的损失,以价格联动推动公司业务客户中间业务收入的稳定增长。二是对总分行重点客户新增贷款、存量贷款回收再贷尽量实行按月结息。三是对拟退出、正在分年退出的产能过剩行业、双高行业等客户在退出过程中的回收再贷利率要适当上浮,提高门槛,促使其逐步主动退出。
三、基层商业银行实施信贷结构调整的工作建议
(一)推动粗放式行业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受资本、人力、资源和管理等要素的影响,行业经济发展在各区域存在差异,建议商业银行总行在加强对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出台行业调整信贷政策之前,应组织专业的队伍或利用权威机构对各行业在不同区域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按“行业和区域”双纬度来交叉衡量划分,结合行业在区域发展的实际,出台细化的行业区位信贷调整政策。
(二)有所为,有所不为,细化信贷结构调整实施细则对基层商业银行而言,一方面,要坚决执行商业银行总行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抓住当前规模控制的时机对符合自身风险偏好的优质客户进行渗透,扩大优质客户群体。对基层行来说,以客户为中心而不是以行业为中心进行结构调整,要整合现有信贷资源,根据不同类型客户需求特点,培育、发展和壮大优质客户群体,实现客户和业务结构的不断改善。
(三)结合宏观调控政策把握好信贷结构调整的方式和时机受企业自身发展积累资金不足、项目融资渠道狭窄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对银行信贷资金的依赖程度还比较强。如果不考虑信贷结构调整的方式和时机,还可能引发企业、政府的强烈反对,影响了基层行在当地企业和政府心目中的地位,造成客户流失。同时,极易形成不良贷款额。因此,基层商业银行必须要把握好信贷结构调整的方式和时机。
(四)完善基层商业银行的考核机制信贷结构调整的主战场在基层商业银行。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信贷结构调整与基层行业务指标压力、效益之间的关系。信贷结构调整的方式选择十分重要。阶段性的重大结构调整可采取强制性的、指令性的方式来实现,日常性的调整可通过引导性的方式来实现,各商业银行总行可根据市场信贷资金供求状况和信贷结构调整的要求及时调整内部资金价格来引导分支机构的信贷投向,抑制盲目扩张和资源的过度占用,尤其应当对不同的行业投向实行差别利率,引导资金流向和流量分布,按目标结构要求的方向运动。同时,要加强对信贷投放的评价与考核,并将结果与其收入分配挂钩,强化约束各级分行的信贷行为,避免逆向选择客户、决策信贷资源配置,激励各级行服从全行整体资源调度,形成按各商业银行总行规定的要求来配置信贷资源的内在动力,在管辖范围内实现信贷结构调整目标。
- 上一篇:信贷结构授信审批的作用
- 下一篇:银行信贷结构变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