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全流程信贷管理体系
时间:2022-05-07 10:32:59
导语:如何构建全流程信贷管理体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银行业已经从片面追求规模、速度的快速扩张阶段,逐步转向质量、效益并重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受区域经济转型、环保治理、部分借款人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等外部环境以及贷款行业集中度高、管理精细化程度低等内部因素的影响,部分农商银行客户违约率上升,贷款风险逐步暴露,内生积累和补充能力不足,市场竞争能力减弱,总体经营形势不容乐观。如何在有效加强信贷风险防控的基础上,实现业务转型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成为当前摆在农商银行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农商银行信贷管理特点及发展沿革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机构,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是信贷业务,具有管理周期长、运行环节多、风险防控难等特点。行业投向趋于集中性。银行信贷风险的最大特点是行业集中性,即在投向上往往集中于某一行业,并长期对这一类企业发放贷款。这主要是因为受到政府产业政策偏好的影响,一般来说,产业政策更偏向于新型产业和重点产业。组织架构不够完善。部分农商银行未严格落实“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信贷原则,信贷部门及岗位设置不专业不科学,贷款调查、审查、审批等信贷环节和权力集中于同一机构或部门,没有组建起高效、全面的信贷决策队伍和信贷管理体系。岗位分离和制衡出现偏差,信贷业务人员缺乏控制信贷风险的主动性,在贷后管理中存在职责履行不到位、责任缺失等问题。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健全的信贷管理机制包括三个方面:制度、机构以及激励和约束系统。信贷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授权规定、信贷工作程序、信贷工作每一程序的内容和目标;信贷管理机构主要解决信贷工作中的权力分工,从机构角度确保信贷工作中的权力受到其他部门的制约;激励和约束系统致力于发挥每一位信贷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加大对信贷人员的纪律约束力度,保证信贷人员的整体素质。伴随着时展及农信社的改革进程,农信社的信贷管理措施也呈现出不同的侧重点,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农信社的改革发展最早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第一个阶段从1984年至2020年。其间经历了以“三性”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及1996年行社分家。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农信社大面积发放企业贷款,贷款逐步向乡镇企业集中。此时,农信社的信贷风险管理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专门的信贷风险防控机构、岗位及职责,农信社对行业集中度、贷款“三查”和风险缓释措施的认识不足。随着一些乡镇企业被市场淘汰,农信社经营严重亏损,形成大量不良贷款。第二个阶段从2003年至2008年。2003年国务院按照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提供信用合作社、股份合作制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多种产权选择,组建省级联社,开启新一轮农信社改革。这一阶段,农信社信贷风险管控措施得到强化,风险管理岗位及人员开始逐步配备,防范信用风险的措施有所加强。但与此同时,农信社的各项业务处于高速增长期,经济上升期以及资金的逐利性暂时掩盖了信用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时有发生。第三个阶段从2008年至2018年。伴随着“四万亿”财政刺激政策的出台,经济过热趋向明显。随着农信社股份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一些农商银行信贷权限放大,市场定位出现偏差,资金逐利倾向明显,向大企业、大客户集中。主观上,农商银行决策链条短,大额贷款的发放往往具有“一言堂”的特性,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客观上,贷款“垒大户”问题突出,伴随着经济转型发展,贷款风险积聚,出现大面积的风险暴露。实践证明,“垒大户”、公司类贷款占比高的农商银行往往不良贷款占比高;而坚守支农支小定位的农商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这一阶段,为有效应对风险,农商银行开始着眼于保持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平衡性,设立风控机构、完善风控制度、强化制度约束和岗位制衡,以达到防控风险的目的。第四个阶段从2018年至今。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纷纷下沉重心,向零售业务转型,一些前期专注于“垒大户”的农商银行认识到贷款集中对整体业务的破坏性,开始转向“审慎合规、支农支小”的战略定位,远离“高大上”、拥抱“低小散”,扎实推进信贷结构调整转型。但从风险控制角度来看,零售贷款的最大成本是风险成本。因此,发展零售业务的核心是提升风险管控能力。这一阶段,农商银行的风控机制逐步转向精细化,实现风控与业务发展并重。
“四大怪圈”成为前行瓶颈
在多年来形成的信贷管理短板上,农商银行始终面临着“四大怪圈”,成为农商银行前进道路上的“堵点”和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展与风险循环往复。回顾农商银行的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一些农商银行始终没有跳出一方面抓发展(主要是存款、贷款业务)、另一方面抓风险化解的怪圈。虽然发展与风险都在抓,但没有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流程运转和岗位制约不到位。近年来,农商银行按照“申贷分离、分级审批”的思路加强信贷岗位分离设置和相互制衡,在流程银行的建设上迈出了一大步,客户经理“一手清”、权责不明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同时,为缩短业务链条,一些农商银行将一定额度以内的贷款审批权限下放至基层支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办贷效率。但一个营销部门内部同时设置调查权、审查权、审批权,导致“三权”难以真正分离,部分支行行长的家长式作风有增无减,特别是对客户经理监督、制约不到位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信贷风控“人治”明显。农商银行法人治理长期、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一直未得到根治,部分改制多年的农商银行仍然没有摆脱旧有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有些农商银行的信贷风险防控往往带有管理者浓重的个人色彩,过于依赖“一把手”。信贷领域道德风险亟待根治。总结形形色色的风险案例,零售业务风险主要源自道德风险。一是对客户经理的监督管理不到位,导致部分客户经理出现投机取巧、谋取不法利益的现象。二是个别支行行长滥用贷款审批权力、权责不对等,容易造成权力寻租以及滥用。三是具备贷款审批权力的支行行长风险偏好不一,风险把控标准不一致,对风险的把控完全依靠个人的责任心和能力。
建立全流程信贷管理体系
实施信贷全流程管理需要从农商银行发展各阶段的信贷特点出发,分析风控机制的沿革及优劣,打破制约业务发展的“桎梏”,真正建立起符合市场定位、业务特点和文化特色的管理体系。在坚守市场定位的前提下,对业务流程、组织架构、岗位设置、职责定位进行再造和重构,对风控体系进行重塑,健全运行机制进行,建立以“五个中心”(营销调查、风险审查、贷款审批、放款审核、贷后检查中心)为核心、符合客户风险特质和严格把控风险的风控体系,并在试运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优化,最终实现稳健运行。打破思维惯性,把解放思想放在首要位置。激活思维、打破常规、摆脱束缚,从实际出发,认真总结信贷风险管控经验教训,找准难点、痛点,建立全新的长效机制。以细分信贷业务流程、专业化操作、分散风险为目标,从顶层设计、风控体系、运行机制等方面深入探索,逐步打造适合农信市场定位、业务特点和文化特色的全流程信贷风险防控体系。加强顶层设计,把严防道德风险作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农商银行决策链条短、服务效率高,固然有利于市场竞争,但如果过度强调“快”,容易造成信贷管理中的“粗”。基层支行在信贷决策中具有较大的权力,在构建全流程信贷风控机制的过程中,如何防范道德风险、避免权力寻租或滥用,成为农商银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完善风控架构,把业务流程再造作为重要渠道。信贷业务流程完善和风控体系建设高度契合,必须把业务流程再造作为全流程风控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将“审贷分离、分级审批”作为业务流程的基本要求,推行“五个中心”(营销调查、风险审查、贷款审批、放款审核、贷后检查中心)模式,贷款营销调查、审查、审批、放款和贷后管理分属于不同中心,部门岗位分离设置,前、中、后台真正达到制衡。应建立专业的贷款审批中心,既能实现审批工作的独立性、专业性,又能实现审批标准的一致性、审批权限的分散性,从制度、机制上避免道德风险的发生。健全制度保障,为全流程信贷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奠定基础。在“五个中心”架构逐步完善的基础上,研究推出尽职免责、客户经理分级分层营销等相关制度机制。进一步完善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体系,消除信贷人员惜贷、惧贷的心理,充分调动广大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案例剖析交流机制,定期召开案例分析会,交流、剖析典型案例,推广好的做法,汲取经验教训,堵塞风险漏洞,将案例定期剖析制度作为尽职免责、违规追责的前置程序。完善客户经理管理机制,根据综合素质和风险管控水平确定客户经理的等级,再根据客户经理的等级匹配营销额度上限,实施分层营销,强化等级评定的考核运用,使收入与业绩、能力、素质相匹配。优化运行机制,建立高效运转的长效机制。前、中、后台既相互配合衔接,又相互制衡约束;既体现整体协调性,又达到高度专业化。各环节操作人员根据职责分工相互协作,客户经理重点把控信用风险;风险审查员重点把控道德风险并兼顾信用风险;信贷内勤重点把控操作风险。同时,树立问题导向,随时发现业务流程和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单位:山东省联社淄博审计中心课题组
- 上一篇:区块链技术在一带一路信贷的应用
- 下一篇:如何提升扶贫信贷管理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