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银行问题对策论文
时间:2022-04-17 03:50:00
导语:网络银行问题对策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目前,网络银行存在风险问题、消费者信心问题、法律问题、业务标准问题和监管问题。此外我国现有的网络银行还有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信用机制不健全和市场环境不完善等问题。发展我国网络银行要在重视网络人才培养,注重技术提高和加强市场营销方面下功夫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银行应运而生。网络银行,又称网上银行、在线银行。它以一种全新的银行与客户的合作方式即“3A”(Anywhere,Anytime,Anyhow)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服务,使用户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安全快捷地管理自己的资产和享受到银行的服务。作为一种新的银行组织形式,网络银行在其萌芽和发展的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些问题。
一、我国网络银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一)从国外的实践来看,网络银行面临的主要问题
1.风险问题
传统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比如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和市场风险,在网络银行的经营中仍然存在,只不过在表现形式上有所变化。这里,我们所要讨论的是网络银行所特有的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市场信号风险、信誉风险和法律风险。
(1)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来源于系统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大缺陷而导致的潜在损失的可能性。操作风险可能来自网络银行客户的疏忽,也可能来自网络银行安全系统和其产品的设计缺陷及操作失误。操作风险主要涉及网络银行账户的授权使用、网络银行与其他银行和客户间的信息交流、真假电子货币的识别等。
(2)市场信号风险
市场信号风险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网络银行面临的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引发的业务风险。由于网络市场上,商业银行与客户间信息处于严重的不对称状态,客户将会比在传统形式的市场上,更多地利用信息优势形成对网络银行不利的道德风险行动。
(3)信誉风险
信誉风险是指由于不利的舆论而导致失去资金或客户的可能性。网络银行信誉风险主要来自网络银行自身、客户以及前两者以外的第三者。
(4)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来源于违反法律、规章的可能性,或者有关交易各方的法律权利和义务的不明确性。银行通过互联网在其他国家开展业务,对于当地的法规可能不甚了解,从而加剧了法律风险。有关网络的法律仍不完善,如电子合同和数字签名的有效性,而且各国情况也不一样,这也加大了网络银行的法律风险。
2.消费者信心问题
网络银行只有达到一定的客户规模,才可能获得有价值的收益。尽管银行家为扩大客户群绞尽脑汁,但仍难以消除消费者对网络银行的疑虑。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曾对客户不愿使用网络银行的原因进行过市场调查,结果显示,80%是出于对风险因素的担心,尽管从目前来看,这种担心已远超过了其必要的程度。
3.法律问题
由于网络银行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交易各方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尚无明确规定。例如,对于消费者保护法如何适用于网络银行还不清楚,电子合同和数字签名的法律有效性问题尚未解决。目前网络银行电子支付采用的规则都是协议,出现问题则通过仲裁解决。但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出现问题后涉及的责任确定、承担、仲裁结果的执行等复杂的法律关系难以解决,这无形中加大了银行和客户在网上进行电子支付活动的风险。
另外,对网络犯罪的界定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法律问题。它包括对“黑客”犯罪事实的认定,以及事后如何判定损失的程度、界定双方责任、如何赔偿等。
同传统银行相比,网络银行模糊了国与国之间的自然疆界,其业务和客户随着互联网的延伸可达世界的任何角落,从理论上讲,国外客户使用银行服务的便利几乎同国内客户一样。这样,就向传统的基于自然疆界和纸质合约基础上的法律法规提出了挑战。比如说,跨境网上金融服务交易的管辖权、法律适应性问题;品牌与知识产权问题;境外信息的有效性与法律认定问题;语言选择的合法性问题等等。
4.业务标准问题
目前所有提供网络银行业务的国家,都面临着如何选择业务标准,不至于将来因不能与国际上通行的标准相兼容,而成为一个“孤岛”。在大多数国家,这些标准由银行业建立并控制,但也有一些国家,如英国、瑞士等,是由银行业和IT业共同控制。现有的标准主要有:由Microsoft、Intuit和Checkfree等公司设计发展“开发式金融交易”标准(OFX:OpenFinancialExchange);美国银行业技术联盟的“交互式金融交易”标准(IFX:InteractiveFinancialExchange);InteSdon公司的GOLD标准;德国的“家庭银行计算机接口”标准(HBCI:HomeBankingComput-erInterface)。除此之外,还有诸如Microsoft的“公开金融联结”标准(OFC)、维萨公司的“维萨交互”标准等。
5.监管问题
网络银行以技术为核心,对监管机构的技术水平和设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不断改变着银行的经营方式和内容,监管机构必须不断更新其技术和知识,才能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因此,监管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对信息技术和金融知识都能熟练掌握。此外,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于什么是银行的定义越来越模糊,非银行机构很容易在网上提供类似银行的服务,而未经监管机构的许可或监督,这也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二)我国现有的网络银行存在其他一些具体问题
1.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金融业的网络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电子商务由商情沟通、资金支付和商品配送三个环节构成,就目前我国网上银行业务的基础环境来看,由于基础设施落后造成资金在线支付的滞后,部分客户在网上交易时仍不得不采用“网上订购,网下支付”的办法。虽然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在网站的构架和服务内容上,仍然与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的要求有很大的距离。资金、人员等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造成网络金融市场规模小、技术水平低、覆盖面小,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业务的电脑化上。同时,商业银行乃至整个金融业的网络建设缺乏整体规划,使用的软、硬件缺乏统一的标准,更谈不上拥有完整、综合的网上信息系统。
2.信用机制不健全,市场环境不完善
在发达国家,企业间的信用支付方式已达80%以上。个人信用联合征信制度在西方国家已有150年的历史,而我国仅在上海进行试点。目前我国信用体系发育程度低,许多企业不愿采取客户提出的信用结算交易方式,而是向现金交易、易货交易等更原始的方式退化发展。此外,商业银行网上支付系统各自为政,企业及个人客户资信零散不全,有关部门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其整体优势没有显现出来。另外,海关、税务、交通等电子支付相关部门的网络未能与银行网络配套,制约了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
3.网络经济市场需求不足,交易规模小,效益差
我国许多传统产业虽已开始进入电子商务,但规模和效益还微不足道。到2000年5月,全国1000多万家企业中,只有1%上了网。加上网上交易成本高、支付方式不便等,限制了个人网上消费的增长。另外,客户对网上交易是否货真价实心存疑惑,数字化、虚拟化交易要让人们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居民总体收入偏低、上网费用较高等导致网上客户层面较为狭窄,数量较小。因此,虽然各家银行初期投入巨大,但网上交易笔数少、金额小,其收入甚至不足以支付其广告费,更无法实现盈利。
二、发展我国网络银行的对策
在中国加入WTO的同时,中国同意开放包括银行业在内的10大领域。在银行业的开放方面,中国在人世后2年允许外资银行为中国企业办理人民币业务,人世后5年全面开放。人世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冲击将是全面的,但影响最大的将不是外国商业银行资本的大量进入,而是其先进的服务内容与服务方式。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加强我国银行的服务,进行服务手段和服务内容的大胆创新,增强竞争力。在网络经济时代,发展网络银行业务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一)重视网络人才的培养
特别要重视同时具备网络知识和金融知识的人才培养。网上银行业务的顺利进行,不仅需要完备的金融知识,更需要具备充分的网络知识。在网上银行网站的建设和维护方面,要有具备计算机网络硬件知识的人才,在网上银行网页和网络金融新产品开发方面,要有具备计算机软件开发知识和具备银行业务支持的人士。
(二)重视网上银行业务的技术保证
网上银行需要很先进的技术作为其支持力量。在硬件方面,需要有功能强大的服务器,有指纹鉴定功能的自动柜员机、可擦写的智能钱夹等先进设备;在软件方面,需要网络安全系统、语音鉴别系统、电子转账系统、智能卡识别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众多软件系统集成。无论何种技术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一种新技术开发成功,就可以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因此,我国银行业必须从现在开始重视技术的开发。
(三)我国的银行业还要重视市场营销的作用,建立服务品牌
网上银行的进入壁垒很小,所提供金融服务的差异化也很小,因此银行业一定要重视市场营销的作用,建立自己的服务品牌,以获得更多的客户。
(四)确立推动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总方略
1.大力发展互联网业务,加强银行体系的网络化建设。
2.推动银行转变传统经营思想,更新观念,迎接挑战,迎接网上银行金融时代的到来。
3.推动银行与高新技术企业的融合,不断提高银行网络金融技术水平。
4.做好网上银行金融人才的储备与培养。
网络时代,银行业的前景是美好的,但我们不能轻视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1世纪的商业银行应该牢牢抓住“网络化”这条生命线,把握信息时代的脉搏,以现代化的金融服务支撑互联网经济的快速成长。
- 上一篇:银行内控系统构建论文
- 下一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