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低碳经济发展的消费信贷支持
时间:2022-04-09 09:30:04
导语:论低碳经济发展的消费信贷支持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我国居民传统意识制约了低碳消费信贷的发展首先,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倡导“量入为出”,居民贷款消费意识薄弱。这样的消费观念的形成与我国过去的社会形式不无关系。其次,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和低碳生活观念还很淡泊,加上对重碳产品的消费习惯和便利,使得人们对低碳消费品的认知和需求不足,这使得商业银行现实的低碳消费信贷市场还较小,现实业务空间不大。(二)低碳消费品界定不清及供给规模小抑制低碳消费信贷的发展低碳消费信贷的支持对象是低碳产品,因此低碳产品的界定就成为低碳消费信贷业务开展的核心问题。但何为低碳产品,国家仍缺乏具体权威的衡量标准。这造成很多非低碳企业借助“低碳”口号来吸引眼球,也给金融机构低碳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展带来了不便。此外,低碳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对企业来说转变原有的生产模式需要一段时间,不仅牵涉技术上的障碍,而且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因此,现今市场上供给的真正的低碳产品比较少,而且相对普通产品,低碳产品价格高出许多。这些因素无疑限制了低碳消费信贷的需求。(三)低碳产品的消费群体偏窄伴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高速发展,我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两极分化。高收入人群因为有较强的支付能力对低碳信贷消费的要求并不高;低收入人群有强大的消费需求但是由于其购买力很低,还款能力低;中等收入阶层虽然既有一定的购买力也会遇到现有资金不足的情况,而且拥有比较超前的环保意识,最能形成低碳信贷消费,但是其比例相对较低。因此低碳消费信贷的真正需求群体很小。(四)个人征信系统的不完善限制了低碳消费信贷的供给完善的征信系统是信贷发展的保障。现今我国央行虽然建立了个人征信系统,但还处于运行初期,征信渠道过窄,信息也不全面。不全面的数据记录不仅会造成信贷提供机构在评估个人信用风险时出现错误进而造成损失,而且会将一部分具备还款能力且有低碳消费需求的消费者拒之门外。(五)金融机构自身风险管理能力弱减少了低碳消费信贷的供给我国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信用社、贷款公司等规模较小的金融机构,还没有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系统。金融机构在进行借款者信用风险评估时缺乏合理的风险评级支撑。当面临分散而又风险状况各异的低碳消费信贷借款人时,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能力和贷款定价能力显得更为薄弱。本着风险、成本控制原则,金融机构对低碳消费信贷的提供趋于谨慎。(六)相关法律缺乏阻碍低碳消费信贷业务的开展由于缺乏法律的规范和约束,借贷双方的权益都容易受到损害。作为资金借入方的消费者,在低碳消费信贷合约签订的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部分商业银行存在垄断经营,致使消费者议价能力较低,选择范围很小,合约要求的解释方面也处于弱势地位。作为资金借出方的金融机构,由于信息不对称,承担了很大的违约风险,而当违约发生时,更无法对违约者进行惩处,获取赔偿。虽然在近些年涉及到金融机构消费信贷的法律法规,但是针对低碳消费信贷,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规范消费信贷活动开展的全国性法律,难以有效保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
支持低碳消费信贷发展的建议
发展低碳经济是目前国内外应对全球环境恶化的重要途径,发展我国的低碳消费信贷,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则是支持我国低碳产业发展,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充分发挥消费信贷对低碳经济的支持作用需要我们多管齐下,首先在政策层面提供支持,政府部门应当尽快明确低碳产品的标准,银行主管机构应制定支持低碳消费的消费信贷政策,财政政策也应给予低碳消费信贷机构财税方面的支持。从商业银行自身来讲,则应主动调整消费信贷结构,为低碳消费提供更多的贷款优惠和便利,同时利用其广泛的网点优势积极宣传低碳消费,提高居民的低碳消费意识。此外,良好的征信系统是低碳消费信贷发展的保障,加快完善个人征信系统,利用现代电子网络技术实现同业间的数据共享,信息互通,通过各方途径充实系统内信用内容记录,使之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个人资信状况十分必要。
本文作者:王璐刘真汝工作单位: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 上一篇:信贷紧缩对实体经济影响的研究
- 下一篇:农村小额信贷和借贷需求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