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革新抑制商行贷款增长乏力
时间:2022-09-01 11:12:50
导语:信贷革新抑制商行贷款增长乏力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思考信贷市场的三大新视角
(一)信贷市场由寡头垄断走向竞争性垄断。从表1可以看出,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增速有所减缓,贷款份额下降;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显著增速,贷款份额显著增大。在国有商业银行由扩张规模向优化贷款质量转变的情况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贷款份额下降和增速减缓,有一定合理性。但也应该看到,信贷市场由国有银行一统天下的卖方垄断市场正在走向竞争性垄断市场。在中短期内,虽然可以预料信贷需求大于信贷供给,但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将重新洗牌。竞争的对手有:(l)外资银行。南京爱立信事件已初露端倪,外资银行将以全新的理念、新颖的信贷工具和信贷管理手段与中资银行竞争。(2)城市商业银行。央行已同意民间资金和外资人股城市商业银行,目前有不少国内民营企业和国有上市公司已经人股城市商业银行,有少数外资已经入股城市商业银行,有些正在洽谈。这将是信贷市场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3)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这几年正是国有商业银行收缩的时候,它们得到了快速扩张。(4)3家政策性银行。虽然暂时规定政策性银行不得从事商业性业务,但由于资金来源的困境和信贷质量不高,它们的业务实践正在打破这一规定,以后有可能增大商业性业务的份额。
(二)大量存差存在,既要严格控制风险,又要贷款营销。1993年前,贷差是中国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的现象。到1994年,银行系统的贷差几乎消失。然而1995年,存差出现了,以后持续扩大。到2001年,存贷差增加到30954亿元,是1999年的2倍,比2000年增加26.7%。贷存比例从1987年的127%下降到2001年的79%。2002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存款更是猛增,不少基层单位几乎都是提前半年完成存款考核任务,存差更大。到2003年6月底,我国存差余额为3.7亿元,相当于同期存款余额的23.4%。除了交纳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留存备付金外,还有大量资金运用不出去。许多经济学家感到不可理解。其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银行存在大量不良资产,需要存款掩盖,由于没有说真话的考核机制,基层银行没有如实按照五级分类法对信贷资产分类和报告。事实上的不良资产贷款率比央行公布的要高很多。因为存量信贷资产缺乏流动性,在高压考核压缩不良信贷资产比率和余额的制度安排下,国有银行最现实的选择是:一方面大量购买国债和金融债券以改善资产结构,1999年、2001年四大国有银行信贷资产占资产总额分别为81.89%、78.05%,证券占资产总额分别为4.68%、17%;另一方面将存款存人央行,设置过高贷款门槛和上收审批权限,慎贷。由于慎贷,国有商业银行的存款除用于购买债券、交纳准备金和掩盖不良信贷资产外,仍有不少存款运用不出去。于是,央行取消了超额准备金利率,进一步降低法定准备金利率,由于存款到期要支付利息,这样大量存款存在迫使国有银行层层下达考核任务进行贷款营销,并与工资奖金福利挂钩。但另一方面,人民银行对国有商业银行又下达了限期下降不良信贷资产的死命令,各国有商业银行依次层层下达压缩不良贷款的高压考核任务,并有严厉的惩罚措施,贷款增量要求本息100%收回,贷款门槛仍然如旧。基层行和信贷员缺乏开拓识别新客户的激励动机,他们的理性选择是追求十分安全,否则,宁可不贷,致使许多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
(三)局部信贷集中与局部信贷萎缩并存。在上述两难情形下,各国有和股份制银行信贷营销上普遍推行“重点行业、重点项目、重点客户和重点地区”的战略。再加上各家国有银行推出的信贷产品彼此差别化极小,提供的信贷品种、利率和服务基本相同,在优质信贷市场一定的情况下,信贷投放向大城市、大企业和国债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效益好的企业集中。在高度集中的信贷市场上,几乎都是担保和抵押贷款,相当多的企业是连环互保,抵押市场又缺乏流动性。这样信贷集中投放与新的不良贷款风险集中并存。与此同时,由于银行机构撤并,中小企业难以满足银行的信用等级、担保等过高的贷款条件,造成在县城和中小企业的贷款有效需求难以满足,灰色信贷市场盛行。上述新问题的出现,要求国有商业银行必须进行信贷创新,才能克服增长乏力现象。贷款存量和增量的风险和缺乏流动性,必须创新工具以分散风险和增强贷款资产的流动性;大量存款运用不出去和中小企业贷款难以满足贷款条件,要求必须创新工具克服信息不对称,并降低监督成本;信贷市场走向竞争性垄断和信贷产品的无差别化,要求创新工具细分市场以满足不同层次的贷款需求。这里不打算全面讨论信贷创新问题,只是在上述背景下讨论信贷创新的几个具体问题,以期望从一个新的视角看待国有银行贷款。
二、创新信贷工具的三个具体建议
(一)创新金融制度安排,加强与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发挥各自专业优势,解决信息不对称和风险分散问题。信贷难和信贷增长乏力的现象之一就是存在信贷配给。信贷配给理论的基础是信息经济学,一是逆向选择论,从银行与企业存在事前信息不对称出发,认为导致信贷配给的主要原因是银行不知道企业的真实质量与借款人的还款动机与能力;另一是道德风险论,从事后信息不对称出发,认为银行无法直接参与和观察企业资金运作,无法了解企业在获得贷款后的真实资金流向。因此银行选择非价格壁垒,如数量管制、审批权限管制、各种担保等手段,限制借款人的需求,利率对风险的定价作用无效。从此理论出发,要满足银企信贷供需双方要求,就必须创造条件消除事前和事后的信息不对称。笔者认为,如果企业不能直接满足银行非价格壁垒要求,那么引人担保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间接满足银行非价格壁垒要求,就可以消除事前和事后的信息不对称,分散银行风险。具体说来,在我国国有银行目前特别厌恶风险的情况下,就是通过发挥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担保作用来满足银行的贷款条件。如,银行可以与保险公司紧密合作,由保险公司承保贷款保险业务等,可以充分运用保险这个工具和手段来防范呆坏账。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由企业作为委托人将应收账款委托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负责监督企业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银行作为受益人,应收账款的收益归银行;同时银行和该企业签订贷款合同,这样三方共同签订信托合同。对银行来说,最大的好处是提高了贷款的安全性。利用信托财产独立性的特点,将来无论企业出现什么问题,银行仍能享有这部分应收账款的收益,这无疑确保了银行对企业贷款的安全性。银行与各类担保公司合作,由担保公司以借款人的财产或信誉,或以担保公司本身的财产作保证,银行向借款人发放信用贷款、开具银行承兑汇票等。银行与担保公司合作,还可以从中发现和培育客户。银行与租赁公司合作,以租赁公司出租的设备和技术作抵押向借款人发放贷款。当然在大型复杂的业务中,银行更可以与保险公司、租赁公司、信托公司和担保公司开展多边合作。
(二)调整信贷理念,推出差别化信贷产品。正如人们对商品的需求各有偏好一样,储蓄者和投资者对金融资产的需求也是千差万别。虽然一般说来,人们总是十分关心金融资产的风险,并且只有伴随着预期收益的增加,金融资产的附加风险才有可能被人接受。但是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却大不相同,有人憎恶风险,有人爱好风险,有人风险中性。因此银行完全可以创造出受到借贷双方欢迎的各种类型的新型信贷产品,促使储蓄平滑地向投资转换。2003年民生银行在全国率先推出个人委托贷款业务,颇具创意。所谓“个人委托贷款”,即由银行作中介,为社会借贷的双方牵线搭桥;客户将资金存入银行,由银行帮助挑选合适的放贷对象;客户可以自行确定贷款的金额、期限、利率等,银行负责监督贷款的使用和催收还款。这一信贷产品虽然还不完善,却给“招安”灰色信贷市场和银行如何从创新差别化信贷产品很多启示。
启示一:创新具有个性化的消费信贷产品。消费信贷对经济增长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通过增加最终消费品需求,扩大消费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促进产品销售,刺激投资,扩大投资乘数效应。据典型调查,1元消费信贷,可以带动1,5元商品消费。因此,应根据不同的消费对象和不同的消费产品,设计不同的消费信贷产品,可以将不同内容的消费贷款组合成系列套餐。目前重点应是汽车、住房、旅游和耐用消费品。工商银行深圳分行推出的个人信贷产品的统一品牌—“幸福贷款”,很有针对性。幸福系列信贷产品包括:幸福置业、幸福快车、幸福家居、幸福成长和幸福生活,分别对应住房按揭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住房装修贷款、留学贷款和定向消费贷款。开发消费贷款的差别化信贷产品应围绕人口统计分类、生命阶段分类、生活方式分类、偏好分类、收益差别分类和行为分类进行。
启示二:围绕支持提高与客户之间的综合金融交易的收益性来进行公司信贷产品创新。也就是说公司信贷产品创新不要孤立进行,要结合负债业务、中间业务进行,不要为了单方面防范银行风险提高公司交易成本。如可推出应收账款融资、存货融资、贷款账户透支等。
(三)建立贷款流通市场,增强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及其风险的流动性。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产生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流动性,就是能迅速地从一种资产转换为另一种资产。信贷资产作为狭义货币的替代物,作为一种金融资产,也具有货币性,即作为一种财富转化为货币的可能性。因此信贷资产内在地要求具有流动性,即把信贷资产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可以转换为不同投资者和储蓄者接受的另外一种金融资产,直至转换到该资产到期日止。但是目前我国国有银行贷款几乎都要等到到期日才能收回来,如果存款与其不匹配,或者到期收不回来,才发现资产流动性不够及其风险。所以,我们要把信贷资产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创造其流动性,既有利于分散风险,又有利于增加信贷总量。这次美国这么多大公司倒闭没有殃及银行,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把信贷资产转换为其他金融资产增强了流动性,转移了风险。建立贷款流通市场,将贷款进一步商品化的手段有两类。
一类是将好的贷款资产出售,一般分为三种:(l)参与贷款;(2)贷款分离;(3)贷款转让。在参与贷款中,购买人是出售贷款银行与借款人签订合同的局外人,仅当原始贷款合同条款中出现重大变动时,购买人才可对贷款合同的条款施加影响。贷款分离是将较长期限贷款中即将到期(通常是在几天或几个星期后到期)的部分分离出来出售。贷款分离的购买人有权获得贷款预期收人中的一部分,贷款分离的出售银行承担了借款者违约的风险,通常不得不动用自己的一部分资金来支持该贷款直至到期。贷款转让则是将贷款的所有权完全转让给购买人,购买人对借款人有直接的权益请求权。这意味着银行可以无须吸取存款来发放贷款,只需出售贷款即可应对存款提取。
另一类手段是将贷款资产证券化。将不良信贷资产证券化已讲得很多,但目前实现的条件不成熟,而另一种证券化的形式—银行优质资产证券化却讲得很少。笔者认为,应该重视银行优质信贷资产证券化。优质信贷资产证券化更利于增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更具有可接受性。在中国资产证券化之所以无法大规模推进,最根本的原因是实施资产证券化的操作要求与现有的法律制度框架严重冲突。例如:《公司法》对公司注册资本和发债条件的限制与资产证券化中特设机构(SPV)及其发行人的地位构成矛盾;《破产法》、《抵押法》对金融资产收益权的规定,根本无法实现资产证券化的破产隔离功能,保障投资人利益;现有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不可能解决表外科目的处理问题,特设机构(SPv)的税收优惠问题等。与此相反,中国现有的法律制度框架对贷款出售技术的实施并不构成障碍,并且许多投资公司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可以作为买者,考虑到贷款出售技术和资产证券化类似,同样可以发挥增加金融资产流动性、分散信用风险的功能。因此,选择贷款出售技术作为突破口,率先推进,更具有意义。我国国有银行存在的系列问题集中反应在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上:一是总资本充足率低,虽在1998年补充过一次资本,但随着不良贷款的增加和贷款总量的增长,离8%还有很大距离;二是不良贷款比例过高。这一高一低与银行支付危机、流动性困境只是一纸之隔。因此快速建立银行贷款流通市场,对于同时解决这一低一高问题和贷款增长乏力问题意义重大。
- 上一篇:小额信贷革新浙江模式解析
- 下一篇:信贷革新应增强风险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