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小额信贷实践与启示
时间:2022-01-23 08:30:14
导语:扶贫小额信贷实践与启示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今年我随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巩固脱贫成果,确保长期稳定脱贫”专题调研组到宁夏调研,深感宁夏在金融扶贫方面,以扶贫小额信贷为重点,从信用体系建设、产业模式选择、风险补偿机制等方面发力,铺就了一条扶贫小额信贷健康发展之路,成为脱贫富民的“金钥匙”,深受广大贫困群众欢迎和拥护。宁夏在扶贫小额信贷方面有以下做法值得总结借鉴。
一是建立完备实用的信用体系。由金融机构、村两委、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民代表等组成村级信用协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公平公正统一评级授信,并在村乡县三级层层公示。改变原有银行评级授信标准,采用“631”模式,即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诚信度占60%,家庭收入占30%,年龄、学历、婚姻、健康等基本情况占10%,根据评级结果确定授信额度,贫困户一次授信,3年内随用随取。二是把扶贫小额信贷与扶贫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宁夏各级党委和政府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制定扶贫产业发展计划,建立产业项目库,同时尊重贫困农户发展意愿,提供生产技术、市场行情等方面的服务,有效提高了贫困户贷款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扶贫小额信贷投入与扶贫开发良性循环。三是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为防范化解风险,地方政府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专门建立风险补偿金机制。明确规定,扶贫小额信贷不良率超过3%时,启动风险补偿金机制。为进一步增强贫困群众抵御风险能力,宁夏还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量身打造了“扶贫保”产品,为贫困户投保了家庭成员意外伤害险、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和优势产业保险。其中的优势产业保险,是各县区根据产业发展需求为贫困户打造的财产保险,像盐池县推出了滩羊肉价格指数险、黄花菜种植效益险等10种特色产业保险,有效抵御了特色农产品受市场影响价格波动较大的风险。风险补偿金机制有效降低了贫困农户的各类生产、生活风险,也有利于减轻金融机构的后顾之忧,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助力扶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宁夏扶贫小额信贷的实践给我们三点启示。一是狠抓政策落实,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2017年,宁夏全区新增扶贫小额信贷58亿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存量贷款覆盖率达74.7%,户均贷款4.6万元,许多贫困户依靠扶贫小额贷款慢慢摆脱了贫困。他们最想说的是感恩党和政府,感谢党的好政策。
二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实现扶贫资金可持续发展。扶贫小额贷款充分发挥了财政、银行、保险等部门的协同效应,减轻了财政扶贫压力,提升了扶贫效益,降低了银行的放贷风险。三是提升贫困群众的造血能力,提振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内生发展动力。通过为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引航、护航,改变了过去单纯发放扶贫资金的“输血”式扶贫模式,做到了扶勤不扶懒、扶干不扶看、扶志不扶靠,实现了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思想转变。为进一步完善扶贫小额贷款政策,建议:一是适当提高信贷额度。现有的5万元信贷额度仅能保障贫困农户发展的起步资金需求,要实现稳定可持续脱贫,需要进一步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建议将扶贫小额信贷额度提高到10万元。二是及早谋划,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现有的贷款、贴息等政策只到2020年,广大基层干部、金融部门和贫困群众对2020年以后的政策安排都非常关心。建议延长政策的时效,在2020年后对一些相对贫困的边缘人口继续给予小额信贷扶持,帮助贫困群众继续发展生产,增加财富积累,实现稳定脱贫。
三是优化再贷款的管理政策。现有的扶贫再贷款政策在执行中存在一些现实问题,例如,支持范围窄,仅限于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等地方法人机构;再贷款的使用年限只有1年,与农户生产周期不匹配;申请和使用条件较多、较严格等。建议人民银行进一步优化扶贫再贷款管理政策,放宽条件、简化手续,降低支农金融机构的扶贫成本。
作者:于革胜
- 上一篇: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业务的影响
- 下一篇:村镇银行科技信贷产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