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生活质量构建论文

时间:2022-04-19 10:13:00

导语:农民生活质量构建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民生活质量构建论文

摘要生活质量是对人们整体生活水平的综合描述。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的建构,应与人的需求层次相适应,并正确地反映社会现实。根据调查地点的情况,建立了与调查地点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相当,与农民生活、交往、家庭状况、农村发展等方面状况相适应的指标体系,并具有一定的预测功能。

关键词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建构现实基础

生活质量是对一个社会中人们总体生活水平的综合描述。现代社会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社会发展应以提高人的福利为最终目标。因此,生活质量也是一个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基于这样的认识,国外学者很早就开始了生活质量问题的研究。我国学者也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生活质量的研究,并在8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经验研究。但是生活质量是一个动态的指标,它的研究必须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生活方式也日新月异,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把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的生活质量的经验研究作为一项经常性的课题,随时了解人们生活质量状况,以跟上时代的发展。目前,我国又提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生活质量研究更成为研究我国人民生活质量变化历程、认识目前社会状况及指导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由于我国生活质量研究起步较晚,因此目前的研究还大多集中在城市层面上,广大农村地区还是这一领域的空白。为此,2004年5~6月,笔者选取湖北省洪湖市的三个村开展了农村生活质量的调查,以期对农民生活质量问题作一初步认识。调查开始前,笔者参考了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成果,以期建构科学、合理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在作进一步介绍前,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国内外关于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建构的主要内容。

1国内外关于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建构的方法及依据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生活质量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在对生活质量的测量与评估上也存在三种不同的方法。第一种是从影响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客观条件方面来理解,因此在测量与评估时也都主要运用衣、食、住、行等反映人们生活条件的客观指标。第二种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大都从主观感受方面来理解生活质量,因而他们主要用反映人们生活态度和满意度的主观指标来测量与评估生活质量。第三种是将上面两种理解结合起来进行考虑,认为生活质量是反映人们生活的客观条件和人们对生活的主观感受两部分组成,因而在对生活质量进行测量和评估时,有选择性地从上述的两个指标体系中选用部分指标。

对生活质量的理解和测量的三种方法,与人的需求层次相适应,同时也是社会现实基础的反映。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依次反映人的生理、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一方面,五个方面的需求是同时存在的,另一方面,当某一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求就会成为主导需求,代表了当前的需求层次。生理、物质方面的需求与生活质量的客观方面相联系,是较低层次的需求;精神方面的需求与生活质量的主观方面相联系,是较高层次的需求。生活质量的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的需求都是存在的,只是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下,人们的需求满足程度不一,这两个方面有所偏重而已。当生产力不发达,社会发展水平不高时,人们的需求程度较低,倾向于将收入增长中的大部分用于增加消费、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以此来提高整体生活质量。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够发达,社会发展水平不高,因此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主要体现在物质生活水平的变化上。而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发展程度较高,人们的需求层次也较高,人们主要关注的不再是物质方面的需求,而转向精神方面的需求。美国已从“工业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社会的基本矛盾已从人与自然的矛盾(即生产力或经济发展水平的范畴)转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即人与人主体间性的范畴),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主要是在人际交往中所获得的他人的认可、自尊感、亲密感、成就感等精神方面的需求的满足程度,而这些需求只能在社会生活中得到满足。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尽管人的需求有不同层次,但不同层次的需求是同时存在的。因此,对生活质量的测量,要同时从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来进行(即上述第三种方法),较低层次的需求和较高层次的需求同时兼顾,只是二者应保持不同的权重。

2农村现实基础及其在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中的反映

如上所述,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够发达,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物质的需求与满足程度方面。这是与人们的需求层次相适应的,也是社会基础的正确反映,体现了理论应该正确反应现实的要求。认识要以现实为基础,理论应该正确地反映现实,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为了深入了解农民生活质量,就必须对农民群体先作大体了解,以确立认识论的合理途径,选择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这套指标体系至少应在表面效度上适应农民的生活。为此,2004年3月,笔者专门到调查地进行了试调查,针对调查对象的特点建构指标体系。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民生活水平受物质条件限制较大,这种现实基础决定了本次调查应建立何种类型的指标体系。据洪湖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523.31元,农民整体生活水平处于温饱阶段,以满足日常衣、食、住、行为主,高档的奢侈消费品并不多见。由于调查群体的整体需求层次不高,因此以选用物质方面的客观指标为主,而以精神方面的主观指标为辅。客观方面指标选用了个人及家庭收入、消费水平、交通情况、居住及住房设施等方面的指标。同时还调查了家庭人口结构,特别是突出了家中老人与在校就读成员的数量,以确定家庭经济负担程度。这几个方面以客观的数字描述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主观方面的指标选用了对上述几个方面的主观评价、邻里关系、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休闲娱乐、职业、社会服务和生活环境等方面,测量农民的主观生活感受。主观生活感受是客观因素影响生活质量的中间变量,同时它本身也是生活质量构成的重要方面,但起基础作用的是客观因素。因此,本项研究力图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描述农民生活质量,以物质生活质量为主。这一指标体系的建构也隐含了本项研究的理论假设,即由于农民整体生活水平不高,物质生活水平对农民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

(2)生活方式与城市有很大不同,相当多的农民还保持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在劳作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交往上,以与亲戚、邻居交流为主;在娱乐上,寄托于电视、麻将和闲聊……这种状况,决定了各个指标的具体内容(如封闭式问卷中提问的方式和答案选项)。因为指标的建构一方面要描述农民生活的方式,另一方面要解释这种生活方式对生活感受(同时也是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此,在劳作上区分农闲与农忙季节的劳动时间,并测量劳动强度对劳动者的主观感受的影响;在交往上,测量农民交际范围(左右几家的邻居、对同村但不同组的村民的熟悉程度)、对象(邻居、亲朋好友等),测量农民获得他人认可、自尊心的满足程度;在娱乐上,描述农民的娱乐方式(打麻将、看电视、闲谈等)……农业劳动和农村生活的特殊性,需要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指标来进行描述,对这些指标的具体描述直接来源于对农民生活的观察。

(3)由于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农村只剩下妇女、儿童和老人,成为农村的一大特色。在指标体系的建构上,要着重描述这种状况,并分析它对农民生活质量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包括两个相反的方面:①积极的方面:农民外出务工,为家庭带来了收入,提高了物质生活质量;②消极的方面:农民外出务工,使家庭分散,夫妻分居、父母与子女分离,在此情况下情感是否会变得淡漠;互动方式(打电话、写信、带口信等),互动频率的不同,是否会影响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从而对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更有甚者,许多家庭青壮年劳动力全体外出,家中只剩下老人,有的老人还需照顾未成年儿童,这些老人和儿童的生活质量会起什么变化。建立与这种状况相适应的指标体系,具体来说包含:第一,外出务工者对家庭物质生活方面的影响,如收入、住房情况、家庭设施、日常消费等物质生活方面;第二,设立多项指标,测量外出务工者与在家留守人员之间的互动方式、频率、关系的变化等。这些方面的变化最后通过主观评价指标与生活质量指标联系起来。

(4)农民物质生活质量不仅与其家庭经济状况直接相关,而且受农村公共设施的直接影响。最近几年以来,本项研究的调查地点经济发展较快,新建了多项农村公共设施,如1997年修建了十几公里的水泥路,改善了农民的出行条件,也带动了当地交通业的发展,客车、麻木(客运小三轮摩托车)大量涌现;新修了农田基本设施,改善了农民的劳动条件;新建了水塔,有线电视入户,电话线也牵到村中。这些新的公共设施直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这些新的变化,在调查中不能忽视。为了反映这些变化,在指标体系的建构中,一方面测量农民对这些设施的评价水平;另一方面在时间上作纵向对比,以过去为参照标准,测量公共设施对农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5)由于社会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生活质量不但要描述目前的生活状况,同时还要具有前瞻性,有预测未来变化趋势的能力,因此,在指标体系的建构中增加若干预测项是必需的。根据调查地点的状况,本项研究在指标体系中增加了三项预测项,分别是家庭订阅报刊的情况、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对环境污染的认识程度。前两项关注个人的发展,后一项关注环境的变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在不同时点测量这几个问题,将会得到不同的回答,从而有助于了解其与生活质量的内在联系,也有助于判定社会的进步程度。

总之,指标体系的建构首先追求的是表面效度,即指标与调查对象相适应的程度。表面效度的判定要从社会现实基础出发,同时要直接来源于调查对象的日常生活。以日常生活的现实状况来衡量农民的生活质量,并以日常生活中的变量来求证理论假设。

参考文献

1易松国.生活质量研究进展综述[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2)

2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