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贷及因探讨论文

时间:2022-04-19 08:27:00

导语:农村信贷及因探讨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信贷及因探讨论文

1、我国农业信贷基本情况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特点,农业生产率很低。随着农业非农收入比重的不断提高,非农就业已经对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产生了一定的替代效应。农业发展关系到我国的国计民生,如何提高农民务农的积极性至关重要,一方面需要农业制度的创新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另一方面就是积极有效的农业信贷支持。

1980年后我国农村存款比重曾一度上升,主要原因在于农村经济改革带来农业产出水平的提高,农民收入增长迅速,因此农业存款和农民储蓄存款也快速增加。但是1988年以后农村存款比重却逐年下降,这说明既有的农村经济改革带来的农村经济增长效应已经减弱,城乡经济的差距正在日益增大。与农村存款变化情况相比,我国农业贷款占全国总贷款额的比重一直处在较低的水平,我国农村存在着巨大的存贷差。农业贷款占全国金融机构贷款总额比重在1988年以前一直维持在6%到7%的区间内不变,在1989到1993年五年间曾达到了13%~14%的水平,但在1994年这个比重剧减到了2.86%,接下来逐年缓慢上升,但基本维持在5%左右的低水平。

综上所述,我国农业贷款在全国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同时与农村经济改革的开始20年相比,近年农业贷款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虽然农村存款占全国总存款的比重逐年下降,但是依旧远远高于农业贷款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比重,我国农村存贷差依旧十分明显。农业信贷的上述特点总的来说是一种信贷不足的表现。

2、农业信贷不足的原因分析

农业信贷也是放款人(农村借贷组织)和借款人(农村经济主体)在满足各自参与约束条件下达成资金借贷合约的过程,农业信贷不足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农业金融需求和供给的错位。政府的参与方式和借款人的需求共同决定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表现出了农业信贷不足等现象,可以从借款人和放款人的关系、放款人和政府的关系以及政府和农民的关系三个大方面去分析原因。

2.1农村金融需求的改变和供给的不足对农业信贷的影响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需求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首先是农户非农收入比重的增加使得非农就业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替代,部分农户通过资金借贷进行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受挫。其次农村金融需求的特殊性对农村金融支持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我国农业资金需求具备分散性、小额和多样化的特征,决定了只有那些能够有效降低借贷交易成本的农村金融组织才能生存。而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却不够全面和完善,表现在:一、经过几次改革后农村信用社成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而缺乏竞争的农村信用社无论怎么改革都很难产生足够的动力去满足农户资金的需求;其次,农村资金需求的特点决定了既有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农村不具备发展优势,信贷的小规模和高昂的交易成本使得这些金融机构只能逐步撤离农村金融市场;二、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是垄断性质的,国家不允许农村金融市场存在其他形式的产权主体,农村金融市场供给的单一性必然导致农业信贷的增长缓慢;三、从正规金融组织得不到借贷的农户必然求助于民间借贷,因此民间借贷久盛不衰。农村金融市场不存在也不可能产生多样化的金融组织。

2.2政府和农村信贷机构的关系对农业信贷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选择了重工业化的发展战略,经济政策都体现了重工轻农、以农业利润补贴工业发展的思路特点。具体的政策措施包括:农产品统购统销和价格上的剪刀差保证了工业原料的低价供给以及城市就业人员的低工资,从而增加工业的利润;户籍制度限制城乡人口的流动,土地成为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生活保障,国家财政就可以重点支持重工业发展或行使其他政治职能。中央政府存在着对农村剩余资源的控制欲望,因此造成我国农村巨大的存贷差。改革后,农村市场化进程加速,农民的经济剩余增长,国家在原来的财政赋税形式之外又新增了金融剩余形式。国家以金融剩余的形式对农村经济剩余的切割与转移构成了改革以来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一个鲜明特征。控制农村经济剩余的意愿使得国家对农村金融进行了很强的干预,农村信用社也就自然成了“官办”的准国有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明显,这种状况一方面使得多样化的农村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另一方面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必然造成既有金融机构运作的低效率。在国有金融没有撤出农村市场之前,地方地府就曾为设立地方性金融机构而不懈努力,这些金融机构主要是为地方政府所偏好的项目筹资并提供信贷支持的。因为无论是地方上的大型还是小型工程项目都与地方政府的发展计划密切相关,但是迫于其财政收入的局限,地方政府就产生了控制金融资源的意愿。越是不发达的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的控制愿望越强烈;越是基层的地方政府,对地方金融机构的依赖性越强,其参与金融机构的行政性越强。在这种背景下,要么出现政府干预贷款、指定贷款等现象,要么就出现金融机构的内部人为控制等现象,因此农村金融机构运作低效率。政府干预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自主权对农业信贷产生一种挤占效应,农村金融无法按照农业资金的实际需求状况进行配置;另外政府的行政干预容易造成寻租现象,农业信贷资金很多都会流入那些有权有势的农户手中,而普通农户却很难得到信贷支持。

2.3政府农业政策对农业信贷的影响

重工业化导向的国家发展战略使得我国农业的发展处于劣势地位,国家为了获得发展工业的足够资源,对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进行控制。由于农村缺乏有效的中介将有资金剩余的农户和需要资金的农户联系起来,歧视的农业政策就使得大量的农业剩余被抽调到城市为发展工业所用,农业发展的金融需求因此受到压制。这种政策上的歧视使得我国的农业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差,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的教育水平低,而缺乏竞争力的农业又更需要政府在政策上进行照顾和保护。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弥补农业为工业和城市发展所做出的牺牲,政府便采用了贴息贷款的支农政策,政府因此更加深入地介入我国农村的金融市场。这种“信贷补贴”的金融发展模式已经被证明是低效率的,它扭曲了金融市场的供需关系,阻碍了正常商业信贷的发展。贴息贷款往往被那些有势力的农民所利用,而普通的农户或者较穷的农户却被排斥在外,因此减少了他们获得贷款的机会。补贴性利率往往使人们认为农村金融机构是政府发放贷款的窗口,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金融机构,这种想法容易导致欠款不还,同时金融机构也缺乏提高业绩的动力。虽然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方式为我国的农民提供了一种社会保障功能,但却是以牺牲农业劳动生产率为代价的。农业生产难以形成规模优势,信贷需求也是小规模的。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农村经济资金需求呈现刚性增长态势;另一方面资金外流严重,信贷资金流向发生了新的变化,两者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农村信贷不足的原因分析是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命题,给农村信贷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农村信贷的非均衡状态必将得到有效根治,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必将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87

[2]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译林出版社,2001

[3]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李明贤,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研究,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6]郭河彬,我国农村金融风险的形成与化解,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4)

[7]周立,由生存经济看农村高利贷的表达与实践,财贸经济,2006(4)

[8]刘红,功能观视角下的农村金融天下,财贸研究,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