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贷市场能力分析论文
时间:2022-04-19 08:21:00
导语:农村信贷市场能力分析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当前,在我国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时期,作为农业大国,农村金融市场改革和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如何进一步发挥金融在经济领域中的核心作用,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帮助农民致富,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融资需求矛盾,是当前社会各界尤其是各级金融部门值得深思和探讨的课题。通过调查,我们深深地感到,“三农”渴望金融服务,农村信贷市场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加强,发展潜力巨大。
一、当前农村信贷市场的现状
(一)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三农”信贷需求旺盛
目前,在国家政策向农村地区倾斜的情况下,各地农业产业化投入、种养殖业发展、种粮等积极性普遍提高,既成为一种趋势,也体现出地方政府和农民的强烈愿望。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村的二、三产业也呈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一部分集产、供、销和贸、工、农为一体的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各类经济成分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农村经济空前繁荣。
农村各类经济的蓬勃发展是与金融支持密不可分的,各类经济主体的信贷需求与日俱增,但金融部门收缩贷款权限,且偏重于短期农业项目投入的现状,使广大农村客户多样化的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资金缺口较大。
(二)各类信贷供给主体在农村的发展状况
目前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单一,难以满足农村多元化经济需求。我市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主要有农发行、农行、农村信用社及邮政储蓄等金融机构,经营的业务多为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产品相对匮乏,选择余地小。由于政策性银行的服务范围狭窄,国有商业银行近年来纷纷收缩农村网点,导致农村客户获取信贷资金的渠道十分有限,主要依赖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投放和民间借贷。
1、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不稳定,筹资成本较高,与优惠贷款形成较大反差;业务范围狭窄,功能单一,仅是在农产品收购方面发挥着政策性金融组织的作用,从某种程度来说,只是扮演着“粮食银行”的作用。
2、作为商业银行的农业银行,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发生了重大变化,信贷业务重点向城市倾斜,农业银行信贷资金已基本从农村市场退出。
3、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信贷市场上“一枝独秀”,是最为重要的信贷供给主体。近年来,在国家扶持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随着管理体制的理顺、法人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和经营机制改革的逐步到位,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逐步得以化解,经营活力被激发起来,存贷款等各项业务迅速膨胀,经营效益日趋好转,信贷支农力度不断加大。以我市为例,农村信用社的农业贷款余额占全部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总额的95%以上;其70%以上的新增贷款用于支持“三农”,年新增农业贷款占全市新增农业贷款的99%。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最好的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
4、民间借贷发展活跃。由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供给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需求,资金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使区域性民间借贷行为及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必然。据调查,民间借贷一般发生在亲戚、熟人朋友之间居多,无需抵押、担保手续,最多一张借条即可解决问题,有的仅仅是口头约定,这相对于银行复杂的借款手续来说,显得简便、快捷,因而受到难以找到符合条件的担保人和提供抵押物的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民的青睐。但由于民间借贷存在借贷行为不规范、借贷手续不完善等缺陷,又缺乏政府及监管部门的适当引导,容易造成影响金融秩序、引发经济纠纷、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等不良后果。
(三)农村信贷资金外流问题不容忽视
一方面,各商业银行大规模收缩农村战线,压缩基层经营机构,同时贷款权限也从基层上收,导致大量储蓄资金上收和外流。2002年,国有商业银行以吸储上存方式从农村流出的资金就达3000亿元。
另一方面,邮政储蓄分割了大量农村存款。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领域的网点压缩后,为遍布城乡的邮政网点提供了巨大的吸储空间,农村金融资源开始向邮政储蓄和农村信用社集中。邮政储蓄部门不能够发放商业贷款,资金全部转存人民银行,使得其从农村吸收的大量资金转移,加上中央银行再贷款的局限性,没有起到直接“反哺”三农的作用。邮政储蓄部门目前有3万多个营业网点吸收储蓄。2001年,该系统存款余额为5911亿元,其中,3781亿元是从县及县以下吸收的,因其不发放贷款,这部分资金直接流出了农村。
二、完善农村信贷市场的主要途径
今年1月30日,中央新的“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这说明建立一个良好的有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已经成熟。如果不加快培育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改革就会贻误良机,“三农”问题的解决也会停滞不前。尽管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距离一个能够满足农村发展和产业化过程中各层次借贷需求的金融机构这一目标而言,差距还很大。我们亟需建立一个多样化的、以商业性金融机构和合作金融机构为主导、由政策性金融和民间金融作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
(一)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巩固农村信用社的支农龙头作用。
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帮助解决信用社沉淀贷款问题。农村信用社经营中形成的沉淀贷款,有国家信贷失控的因素,也有信用社自身经营的因素,但也不排除有行政部门干预的因素。对此,各级政府应从长计议,站在支持三农的高度看待盘活信用社的沉淀贷款,除利用国家信贷政策、利率杠杆对不讲信用的贷款进行限制外,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采取适当的行政措施加以盘活,从而使信用社已形成的不良贷款尽快收回。
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帮助解决抵债资产处理时的相关税费问题。过去,由于市场、技术、管理等多种原因导致企业或农户贷款不能按期偿还,信用社为了保全信贷资产,通过法律程序使一部分企业或个人将房地产向信用社抵贷,这本应是很正常的债务清偿问题。但信用社在处理房地产变现时,却要承担诸如土地出让金等多项税费。在抵贷资产本身就不足本息的前提下,又承担大量税费负担,这对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确属雪上加霜。因此,建议对信用社处理抵贷房地产可免征税费或少征税费。
(二)农业发展银行应该重新定位,真正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国家应整合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区分国家必需的财政投入和国家予以补偿的财政投入,通过提供贴息资金和呆账损失的办法,用少量的财政补贴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农业和农村。将农业发展银行从单纯的“粮食银行”转变为支持农业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进出口的综合型政策性银行。
(三)开放信贷业的市场准入,发展地方中小民营金融机构。发展地方中小民营银行等正式金融机构可以挤出部分非正式金融。比如,可以通过改革现有金融机构甚至地下钱庄发展成为民营乡村银行,还可以直接新建民营乡村银行。可以根据核准制审批新建中小民营金融机构,杜绝政府参股或干预管理决策。新建中小民营金融机构最容易实行资产负债管理和根据资本充足率来监管。温州一带地下私人钱庄和高利贷的存在均说明,中小民营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中有其生存和盈利的空间。
(四)允许非正式金融在一定的秩序框架内运作。非正式金融目前对农村发展提供了最大部分的信贷支持。简单宣布非正式金融非法是不合理的,简单宣布禁止也是禁不绝的。非正式金融在一定秩序框架下的存在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在封闭的农村社区,由于社区内外人员流动性较低,非正式金融只要在人缘、地缘、血缘关系基础上运作,充分利用社会网络中的人际信任和社会排斥的非正式制裁机制,其发展空间非常可观。在相对开放的农村社区,由于社区内外人员流动性较高,仅仅依靠信任和非正式制裁机制还不够,这就要求某些类型的非正式金融应在某种正式秩序框架下运作,实现部分正式化甚或完全正式化。如果说在封闭的农村社区,人们完全可以依赖其所熟知的局部知识来运作非正式金融,那么在较为开放的农村社区,人们既需要利用这些局部知识,也需要利用法规政策之类的全局知识,以降低金融风险。
在非正式金融监管方面,金融管理当局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不是强迫他们完全正式化或者简单禁止,而是应降低其风险,同时保持其活力。比如,利率高于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贷款利率4倍以上的民间借贷,才应成为被打击的“高利贷”,利率低于“高利贷”利率的民间借贷,原则上可以用民法加以保护,尤其是在发生贷款违约纠纷的情况下。
(五)尽快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具体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通过人民银行提高支农再贷款比例,将邮政储蓄新增存款中来源于农村的资金,返还给当地农村信用社用于放贷;二是通过立法形式,要求有关存款类金融机构必须对所在区域的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相应的信贷支持,如尽快将现行的邮政储蓄机构改造为邮政储蓄银行,允许其既办存款业务又办贷款业务;三是要求存款类机构按一定比例购买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农村信用社债券,或允许委托有关银行发放县以下农村贷款,使农付资金最大限度地用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六)探索建立新的“低费率、高补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鉴于农业商业保险成本高、风险大、效益差的现实情况,应尽快组建有我国特色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或委托农业政策性银行、商业保险公司开办此项业务。在发达国家,政府对农业的保护,常常体现为保费补贴、农业信贷、价格保护、灾害救济、结构调整等多项措施的配套实行,这种配套式推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广大农民吸引力大、约束力强、运作效率高,同时可成为农民福利政策的一部分。
(七)要解决农村诚信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建立长远的信用环境治理专门机构,对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评定等级,建立征信系统,向有关部门提供靠的诚信信息服务,对农村信用环境实行标本兼治,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切实推进农村社会整体信用环境的改善。当前,结合农村信用社开展的信用户、信用村(镇)评定即“三信”工程评定工作,各级政府部门应积极给予支持,提供必要条件,确保工程开展提高进度、取得实效。
- 上一篇:农村金融信贷体系重构论文
- 下一篇:农村小额信贷风险防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