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大学生的宪法教育

时间:2022-11-06 04:44:58

导语:剖析大学生的宪法教育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剖析大学生的宪法教育

本文作者:张莉初工作单位:乌鲁木齐职业大学

任何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任务,都是对其所反映和维护的经济、政治及社会制度提供信仰基础,而任何制度与秩序的确立和发展亦需要相应意识形态的形成和支撑。当前我们正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应的,我们所需的意识形态应当由现代市场经济观念、人本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法制理念和社会主义宪政文化等因素构成。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处于走向成人的公民阶段的过度期。其公民意识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我国今后的发展进程,亦对改善整个社会的法治氛围,贯彻法治理念至关重要。

一、何谓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近代宪政的产物。其内涵极其广泛,涉及多个领域。关于公民意识的涵义和构成,国内学者著述颇多。如有学者认为:公民意识作为对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在本质上必须呈现为与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主体自由追求和理性自律精神,并表现为合理性意识、合法性意识和积极守法精神三元构成。也有学者认为:公民意识从法律角度看包括国民意识、主权意识、爱国意识、稳定意识;平等意识、老百姓意识;敬人意识、尊老意识、爱幼意识;公平意识、公正意识、诚实意识;祥和意识、互助意识;法治意识依法意识等等。笔者以为,所谓公民意识,就是意识到作为一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并能积极争取和维护自己的权利,切实履行自己的义务。

二、宪法意识构筑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

宪法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是公民关于宪法的知识、观点、心理和思想的总和。它包括人们对于宪法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对宪法功能的认识,对宪法实施的评价,对于基本权利保护和行使状况的感受等等。是人们对宪法精神与基本内容的理解、认同与情感。宪法意识使得每个社会成员都能明确认识自己在宪法上是一个自主公民,而不是谁的臣民;是社会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的主体,而不是无足轻重的客体;是国家法治建设的直接实践者,而不是法治治理的对象,而只有这样的社会群体才能构成一个宪政化的公民社会。正如约翰•罗尔斯在其《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一书中所说,“任何文明社会的成员都需要这样一种观念,这种观念能够使他们把自己理解成为具有某种政治地位的成员——在一个民主社会中,就是平等的公民身份的政治地位,以及了解这种政治地位如何影响他们与其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合格的现代公民应该是能够认识并意识到公民在宪法上的主体价值与尊严,既具有宪政意义上的公民人格。

三、增强大学生宪法意识关键在于加强宪法教育

宪法意识是构成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它们不能完全依靠自然获得,而是需要培养和教育。我国目前正处在由一个经济落后、法制不健全的社会向现代化法治国家迈进,从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进程中,需要人们从观念、思想、心理、行为上认同公民的含义,自觉地以一个公民的标准来要求自已。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目前我国公民比较缺乏宪法意识,而在建设法制社会过程中,如果宪法不能够被真正被落实,依法治国就则成为纸上谈兵。在校大学生刚步入成人,将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培养大学生的宪法意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法治化水平、社会的稳定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让大学生了解权利与义务、培养公民意识尤其是民主、法制和公民权利意识,最好的形式之一是开设宪法课程和普及宪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