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权利的实现模式分析
时间:2022-03-25 09:27:28
导语:宪法权利的实现模式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我国法制社会体系不断完善的今天,人们对宪法权利的认知意识越来越强烈。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能够充分保障人们宪法权利得以实现的模式还没有构建完成。故此,本文对实现宪法权利的两种模式,即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为我国宪法权利的实现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宪法权利;实现模式;立法保障;司法保障
宪法权利,其实就是指代各种被宪法所承认的权利,可以直接表明或代表权利主体在一定权利体系之中的重要地位。这是根据宪法规范直接确定的一种综合性极强的权利体系。在我国,有的公民认为宪法权利属于公民众多基本权利中的一种,也有的公民认为是基本人权中的一种。其实,想要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自身的宪法权利,可以通过建立科学合法的宪法诉讼,以推动和促进我国宪法所赋予公民相应权利的顺利实现。
一、实现宪法权利的调整性模式:立法保障
(一)立法对宪法权利的有效保障
第一,就立法保障而言,其存在价值可由宪法权利直接决定,从这一程度分析,立法保障便可直接称为立法权利本质特点的客观反映。也就是说,通过立法,可以将各种抽象化的宪法权利具体化,从而奠定坚实可靠的宪法权利实现基础。众所周知,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宪法,虽然其中明文规定了一系列全面的公民权利,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规定都过于抽象、笼统,不具备实体化的条件和基础。所以,借助相关法律法规的设计和制定,可以将这些与公民切身相关的宪法权利实体化、具象化。由此,便能有效保障各个公民都能获得相应的基本权利。第二,立法保障能够有效弥补我国现行制度的相关缺陷。将法律权利和宪法权利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其实两者之间的差异极大,是分属于不同层次范畴的两种权利。就目前我国的权利体制而言,其保障体制可以通过对宪法权利的具体化处理,将其转变为易于操作的法律相关权利,这样便能有效推动和促进公民宪法权利的实现。换句话讲,如果侵犯的是已经具体化处理为法律相关权利的系列宪法权利,那么,就可以直接通过一般法律诉讼的途径进行相应权利的救济或争取,以此要求侵权者担负法律规定的相关责任。反之,如果侵犯的是没有接受具体化处理为法律相关权利的系列宪法权利,那么,某些在特殊历史环境或背景之下产生的宪法规定或条款,便会受某些司法自身具备的非直接效力所影响,无法得到相应的救济,从而使得该项宪法权利形同虚设,无法得到实现。
(二)立法保障宪法权利的不足和健全
在我国宪法权利立法保障的发展历程之中,已经有很多宪法权利得到了有效保障。但是,问题的存在仍旧是无可避免的。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1.立法保障范围局限。就目前我国的立法来看,虽然现行立法在许多方面都着重偏向于保障宪法权利。但是,其实际保障的范围非常局限,甚至还未覆盖整个宪法权利的现行体系。另外,还有大部分宪法相关权利仍保持者立法无法触及的“真空”形态。其中较为突出的便是平等权、言论权、自由出版权、被选举权、监督权等各个方面的立法。2.立法技术难以控制。简单而言,就是宪法相关权利在进行具体化操作时,现行立法会受控于某些原则较强的规定,所以相关立法技术的可操作不强。例如,我国宪法对公民平等权力的规定。虽然这一宪法权利在很多部门都有相关体现,但是,这些体现都具有非常强的原则性。因此,导致宪法权利在立法保障中大都只有其形,未有其神。另外,这也导致了很多执法人员侵权意识及一系列恶意侵权行为的产生。3.部分立法的具体内容有悖于宪法存在的基本原则。这一点在地方性规章和法规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可能是因为部门利益,也有可能是因为地方性保护,这些地方在立法时完全罔顾宪法的基本原则。由此,便出现了人们理解的“土政策”。大部分“土政策”其实都是与宪法相关权利存在矛盾的,严重影响了公民相关宪法权利的获得和实现。从某些角度理解,这是违背我国基本立法精神的。基于上述立法保障的不足,作者认为,想要健全宪法权利的相关立法保障,可以进行以下措施:1.积极扩大和延伸宪法权利的相关立法保障范围,使得宪法中各项规定的权利不致于束之高阁。2.积极创新和完善立法技术,增强和提升其可操作性和可控制性,从而推动和促进宪法权利的快速实现。3.对立法内容进行设计和制定时,应该以宪法的基本原则为基础,尽可能地保证两者之间的一致性。除此之外,应该格外注意的是,应该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公权力运行过程中,各种真空现象和漏洞现象的出现,从而有效遏制公权力膨胀、滥用、损害他人利益的意图或行为。
二、实现宪法权利的保护性模式:司法保障
(一)司法保障
当受到侵犯,又不能得到处理和解决时,权利存在的价值便会消失。宪法权利更是如此。受法制内在要求的影响,司法途径的救济成为了保障权利得以有效实现的最佳手段。从法律这一角度理解,司法对于法制维护的意义和作用是极其重大的。故此,通过司法途径对宪法权利进行保护或救济,是一项任务艰巨的社会性系统工程,其最终结果和附带影响,都将深远地影响人们进行权利维护。
(二)现有模式分析
就我国相关宪法权利而言,其司法保障体系中现有的模式主要包含三个诉讼类别。分别是行政途径、民事途径以及宪法途径等三个诉讼。就行政诉讼而言,我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当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内部工作人员的某些具体行为从某种程度上侵害到法人、公民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时,法人、公民或其他组织可以根据本法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这就表明,无论是国家级别行政机关本身,还是其内部相关工作人员,只要损害了公民的宪法权利,被侵权者便可直接向国家法院进行行政途径的诉讼,从而保障自身的宪法权利。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能够侵犯公民宪法权利的,主要是国家公权力的存在。故此,想要保障我国广大公民的宪法权利,就应该让侵权人承担对应的行政责任。但是,在我国法治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行政诉讼的现行法已无法满足宪法权利的保障需求,其局限性越来越来凸显出来。主要表现为:1.在行政诉讼现行法中明确规定的,可具体用于诉讼的众多行政行为与宪法权利相关的越来越少,其范围也越来越窄。2.我国法院对某些抽象性极强的行政行为具有一定限度的审查权,这些限度一定的审查权使得行政诉讼现行法对我国公民宪法权利的保障得不到有效实现。就民事诉讼而言,通过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以实现受侵犯宪法权利的救济,不管从理论方面考虑,还是从实践方面分析,都具有非常高的可行性。从理论上分析,一旦该权利被转移、细化到可行性极强的民事法律之中,对应侵权人便需要承担与之相关的民事责任,这样,该权利便可借助民事法律这一途径进行间接性获取或实现。反之,如果该权利没有转移、细化到可行性极强的民事法律之中,那么,对应侵权人是否需要承担与之相关的民事责任,就无法得到明确的答案,或许会不了了之,也或许会牵连甚广。无论怎样,需要重点强调的是,这种借助民事法律进行的权利救济,不应该也不能成为实现公民宪法权利的主要保障手段。因为在这一情势之下,公民被侵犯的宪法权利已经具备一定的可补偿性,而针对选举权、被选举权等不具备可补偿性的宪法权利,这样的救济便不适用,不具备相应的存在价值。就刑事诉讼而言,是除了行政诉讼、民事诉讼以外,相对有效的公民宪法权利救济方式。也就是说,当公民自身宪法权利被他人或组织侵犯时,可以借助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侵权人承担与之对应的刑事责任,以此实现宪法权利的维护和保障。从本质上分析,刑事诉讼这一宪法权利的实现模式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需要人们谨慎对待。
(三)理想模式分析
宪法诉讼,对于这一概念,至今还没有统一认定的界定标准。故此,本文探究的宪法诉讼,就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诉讼活动,即某一特定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职责权限和诉讼程序之下,审查、判决侵犯公民宪法权利活动,从而实现宪法权利救济。这是公民进行宪法权利诉讼救济的最后模式。也就是说,当公民使用所有办法和方式进行宪法权利救济后,仍然得不到相应的权利保障时,便可向人民法院、宪法法院等提起最后的宪法诉讼。宪法诉讼的构建,不仅是弥补现存司法保障漏洞和不足的有效手段,还是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客观需求。所以,针对宪法诉讼进行具体的制度设计和制定时,应该突出以下特点:1.作为特殊管辖主体,宪法自身具备的基本特定性。与其他诉讼途径不同,宪法途径的诉讼只有唯一且特殊的管辖主体,即针对宪法的法院。这决定于宪法诉讼自身特殊的性质。故此,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可以在省级高等法院之下设立宪法针对性处理法庭,用以处理和解决全省范围内产生的各种宪法途径诉讼。同时,可从全国挑选资深的法官以及经验丰富的宪法专家组成对应的宪法诉讼审判团队,直接归属于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当时机和各方面条件成熟时,也可设立最高人民宪法法院。2.宪法诉讼中具体事由的特定性。就宪法诉讼而言,其诉讼事由主要包括以下两个:1.公民宪法相关权利被部分立法权侵犯后,不能通过现有模式得到有效保障。2.公民宪法相关权利被某些公权力或私权利威胁后,无法通过现有模式得到有效的救济。
三、结语
在社会文明不断发展的现在,人们越来越渴望得到有效的权利保障。作为整个权利体系中最具效力的一个,宪法权利的保障无疑是成效较好的。故此,综合分析我国现有宪法权利的实现模式之后,为了保障公民的宪法权利得以有效实现,可以建立完善且健全的宪法诉讼体系,以不断推进和强化我国宪法权利在法治社会发展中的各项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作者:杨梦帆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秦小建.宪法为何列举权利?———中国宪法权利的规范内涵[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01:89-100.
[2]毛金观.实现宪法权利保障公民生育权完善法制提高出生人口素质[J].法制与社会,2014,11:167-170+174.
[3]姚尚贤.当今高等教育招生地方化问题反思———央地关系视角下的宪法权利与权力[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5,01:40-53.
[4]于伟峰,吕婧.论法治建设中人民的主体地位及其实现途径[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68-70.
[5]张鹏宇.论公民物质帮助权的价值功能及其实现保障[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2:68-72.
- 上一篇:性侵幼女行为的刑法对策
- 下一篇:我国宪法监督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