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化理念在高职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3-09-20 16:59:12

导语:人本化理念在高职教育管理中的应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人本化理念在高职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在我国职业教育体制深化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应与时俱进发展,凸显教育管理工作的人本化。面对当前高职教育管理工作存在教育管理理念落后、教育管理模式陈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应充分发挥人本化理念的应用价值,通过创新管理理念,改进课程管理、完善管理模式,增强管理效率、发展学生为本,实施人性管理、加强自我管理,拓展社会实践、注重教师需求,加强激励措施、实施教务公开,凸显民主管理等策略,助力高职院校构建人本化教育管理模式,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本化理念;高职;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作为高职院校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开展教育管理需立足于科学理念和原则,以组织和规范教育教学活动,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综合素养,提升高职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人本化是一种新型管理理念,强调以人为本,以人治为核心,重视教育管理工作中涉及的各类人员,使高职师生参与教育管理工作,对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具有积极意义。但伴随高职教育不断发展,教育管理工作凸显出一系列新的问题,探究人本化的教育管理发展路径具有必然性。

一、人本化理念的基本内涵与应用价值

(一)人本化理念的基本内涵第一,尊重、平等。教师与学生军事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主导者,学生是教育主体。开展高职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学,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营造平等的校园文化氛围,为人本化理念实施奠定坚实基础。第二,互动、交流。传统职业教育模式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知识传授者,学生则是被动接收者。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转化课堂定位和角色,充分发挥引导者和倾听者作用,以朋友角度引导和教育学生,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与发展的各类难题,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学生作为课堂主体,需主动思考和学习,通过师生之间深度交流合作与互动,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第三,满足教师需求。每个教师均有其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在人本化理念的教育管理模式中,需结合教师实际需求,尽可能予以满足,调动教师的工作动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水平。第四,师生共同参与教育管理。教师作为教育与管理工作核心,在教育管理方面最优发言权。人本化理念要求在制定教育管理策略和规划时,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师对学生需求、教育管理问题认知更清晰,教师参与教育管理有助于提升管理策略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且教师参与教育管理工作能够增强其工作积极性与归属感,有效缓解职业倦怠,并增强教师工作动力。

(二)人本化理念的应用价值其一,有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积极性。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需涉及管理者、教师与学生,运用人本化理念开展教育管理过程中,需要兼顾三方人员的意愿与实际需求,继而打造有利于管理人员工作、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教育管理模式。基于人本化理念开展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其核心是为学生群体提供服务,要充分凸显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性地位,在人本管理基础上,不断改进教学与教育管理的各环节,对教育教学过程科学监督,构建完善的教学服务体系,不仅可以保障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同时能够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教师教学热情,提升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管理能力,强化学生学习热情与动力。其二,有助于构建层次化教学管理体系。教育与教育管理始终是高校工作的重点内容,构建完善运行保障机制,有助于推进教育与管理工作的秩序化开展。通过运用人本化管理理念开展教育管理工作,能够形成层次化教育管理体系,增强教育与管理工作实效性。人本化理念的运用,是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通过不断改进教育管理模式,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规范性、有效性。其三,有助于提升教学工作质量。制定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是教育管理工作重要内容,在人本化教育管理工作中,强调师生参与教育管理工作,使得教学计划与目标更契合学生特点与需求,增强教学工作的科学性与严谨性,继而提高教学工作总体质量。

二、当前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问题

(一)教育管理理念滞后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具有本质差异性,其身心发展较为独特,开展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需正确认知学生差异与特点,立足于学生角度实施人本化管理。然而纵观当前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现状,大部分教育管理人员仍然秉持传统教育管理理念和思维,习惯于使用简单粗暴的批评和惩罚,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的管理,以使学生接受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模式。在滞后性的教育管理理念下,对学生实际需求的重视度不足,导致学生对教育管理十分排斥,部分学生甚至出现强烈的抵触情绪。另外,由于教育管理理念发展滞后,导致教育管理工作者无法精准把握学生实际问题,教育管理工作开展举步维艰,难以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管理模式,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二)教育管理模式陈旧部分高职院校仍沿用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即由教育管理工作者主导,按照教育管理工作的规划部署执行,广大师生则处于被动化地位。在此过程中,以规章制度实施教育管17理,忽视对师生的人文关怀,选择的教育管理方法难以契合学生特点,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教育管理工作中运用不足,影响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学生自我管理不足高职院校生源质量相对偏低,相比普通高校学生而言,其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相对落后,加之高职院校学习期间,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引导相对不足,使诸多大学生难以把控自身优缺点,对行为习惯的约束度不足,体现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不足。由于当前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不够完善,学生难以正确认知自身的不良行为,形成了错误的自我评价,对未来发展职业生涯缺少规划。这些由于自我管理不足而引发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部分学生甚至抱着混日子的思想,影响高职院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削弱教育管理工作有效性。

三、人本化理念在高职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新管理理念,改进课程管理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亦是高职院校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的重点。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人才的成长与未来发展。当前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秉持传统思想理念,以官僚制的集权管理理念为主导,致使教育管理工作行政色彩十分鲜明,教师是整个教育管理工作的重心,难以真正贯彻落实以人文本。在人本化理念的指导下,高职院校开展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应创新传统教育管理思想,以课程管理作为重点内容,结合当前行业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予以调整,打造具有综合性、实用性的专业构成体系。与此同时,改变课程结构,增强学生课程自主选择权,合理安排课程教学时间,解决以往课程教学的诸多问题。总而言之,人本化理念在高职教育管理应用的过程中,应转变传统行政管理理念和模式,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打造民主化的教育管理模式,为高职院校教科研人员提供参与教育管理的机会,营造尊重人的教育管理氛围,切实增强高职院校人本化教育管理的成效。

(二)完善管理模式,增强管理效率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在开展人本化管理过程中,需明确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与积极性是根本目标。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均是人,虽然面向的管理对象具有显著差异性,但在选择教育管理方法、手段和模式的过程中,应始终以人这一因素为基点。在教师管理方面,由于传统教师主导的教育管理模式,与高职院校教育发展需求难以契合,因此,基于新形势背景下,高职院校需正确认知教育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遵循人本化理念基础上,不断完善教育管理制度,明确教师的主体职责和权限,维护教师的基本权益。与此同时,根据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定期开展培训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广大高职教师的专业成长、职业生涯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关注教师的实际需求亦尤为重要,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应尊重教师职业和人格,帮助教师解决各类问题,使教师全身心开展教科研工作。在学生管理方面,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应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特点,以新型教育管理手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当代大学生作为伴随网络发展而成长的一代,大学生对网络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诸多优势,加强与学生的一对一沟通交流,打造以个体为单元的教育管理模式。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可以利用微信、QQ、微博等平台,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人本化管理理念,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提升高职教育管理效率和质量。

(三)发展学生为本,实施人性管理在高职院校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下,由于行政管理色彩过于浓厚,导致管理工作僵硬化、强制性,对学生人文关怀相对不足,大部分教师在班级与学生管理过程中,均是按照教育管理规章制度,以行政管理方法命令学生、规范学生言行,导致学生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十分被动。可见高职院校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不仅有违人本化理念,且影响师生之间构建良好的情谊,降低教育管理工作质量。因此,基于人本化理念背景下,开展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实际诉求,始终坚实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实施人性化管理。在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为学生赋予提出质疑、提出问题的机会,增强课堂中的探讨交流,运用多媒体、合作学习、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等多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再如,开展学籍学分管理过程中,应按照终身职业教育理念基本要求,针对学习生涯中停学创业、工作的学生提供大力支持,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学习兴趣,选择多门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维度。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过程中,加强社会调查与研究,明确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必备技能与素养,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管理工作,调动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加强自我管理,拓展社会实践伴随我国职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改革,当前社会复合型人才具有较大缺口,自我管理能力是复合型人才的必备素养。基于人本化理念下,开展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应将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作为核心内容,以促进学生自我管理为目标,探索高职教育管理工作新方法和新路径。在培育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过程中,应从学习和思想管理两个维度着手。以方便,在学习管理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教师应不断革新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主观性与创作性,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在此过程中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塑造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在开展教学评价过程中,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质疑精神、进步情况,从多维度开展考核评价工作,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则适当放权,引导学生租住构建学习小组,通过合作学习开展自我管理。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本化的教育管理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组织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生情感交流,实现学生健康全面发展。高职院校亦可以与企业构建合作关系,为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强化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促进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

(五)注重教师需求,加强激励措施教师在面对学生时是教育工作者角色,而在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教师作为被管理者,需充分群众教师的主体性地位和需求,彰显人本化的管理理念。对此,高职院校在实施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应保证教师参与管理工作的权利,教师能够精准把握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为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有效信息,对于提升教育管理工作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另外,在人本化教育管理过程中,加强对教师的激励,提高教师待遇水平,提高其工作热情与动力。教育管理工作实施中,应加强教师培训、奖励、薪酬,从物质和精神层面予以激励,满足广大教师的合理需求,增强其职业成就感、归属感与幸福感,全身心投入教科研工作。且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应注重岗位匹配,深入挖掘教师的内在潜能,促进教科研成果转化,推动高职院校的稳定发展。

(六)实施教务公开,凸显民主管理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实施教务公开能够强化民主监督,提升教育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高职院校可以在校园内的教学场所设置公告栏,及时发布有关教育管理的各类信息,让广大师生能够第一时间了解高职院校的管理决策,充分体现民主监督的价值。同时,在高职院校设置教育管理意见箱、举报箱,教师和学生均可以提出关于教育管理的建议和投诉,由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者负责处理和解决。除此之外,完善内部人际沟通制度,始终坚持以诚相处、以理服人的基本原则,强调教育管理者与教师和学生的多维沟通交流,形成高职院校内部相互尊重、理解和信任的人际氛围,使全员共同参与教育管理工作,形成民主化的管理氛围,提高教师和学生对教育管理的认可度、满意度。结语综上所述,伴随时代发展与进步,人本化理念运用于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主阵地,对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意义深远。因此,应深入解读人本化理念的内涵,转变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思想理念和模式,切实提升教育管理工作质量,服务高职院校高质量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许岩英.人本化理念在高职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研究,2021(9):67-68.

[2]张润.人本化理念在高职教育管理中有效实施的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14-15.

[3]王柳.谈人本化理念在高职教育管理中的融入与应用[J].才智,2018(9):50.

作者:郭丽 单位: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