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意志自由及相关理论研究

时间:2022-09-07 03:03:48

导语:刑法意志自由及相关理论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刑法意志自由及相关理论研究

摘要:刑事责任的本质涉及到人为什么会受到刑事处罚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前提是人们犯罪的原因。对此,根据古典刑法学派,人们有意志自由和犯罪行为。是自由意志选择的结果,主张非决定论。而近代学派则主张,犯罪是各种条件因素所作用的结果,人并没有自由意志。这一分歧也导致了在刑事责任的问题上出现了道义责任论、社会责任论的分歧,同时自由意志论者和决定论者在刑罚究竟是报应刑还是目的刑的问题上也有不同的回答。

关键词:意志自由;决定论;刑事责任

一、哲学领域的自由意志与决定论

一般认为,人只有被置于开放的可能性中,并可以在这些可能性中自由选择,才算具有了自由意志,也才能承担道德责任。这种说法不仅符合人们的常识,也得到了一些哲学家的支持。例如休谟认为,自由就是按照意志来决定行动或不行动的能力。康德也主张,一个行动要成为一个真正自由的行动,就必须有在不同的倾向中进行选择的权利。支持意志自由的哲学家们把是否具有自由意志看作人区别于物的最重要特征。试想,如果没有意志自由,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早已被决定了的,那么人也就无需为自己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哲学家们之所以确信人是有意志自由的还因为这符合我们的日常经验:我们在生活中也总是会面临着不同的选择,而且没有一种力量强迫我们非要如此不可,即使有这样一种强迫的力量,我们依然可以选择抗拒该种力量。因此,意志自由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被赋予了一种选择的可能性,而且不受外来力量的强迫。决定论则站在自由意志的对立面,认为自然界发生的一切都处于一个复杂的因果链条里,没有什么能够超脱这个链条之外,只要我们认识了这些规律,一切又都是可以准确预测的在这样一个完全被因果关系决定了的世界里,是没有自由意志可言的。

二、刑法领域对自由意志和决定论的争论

如前面所述的关于意志自由和决定论的探讨在刑法领域同样存在,就人为什么会犯罪的问题上,刑事古典学派和近代学派就有着完全不同的回答。古典学派认为,犯罪是自由意思选择的结果,主张非决定论。其中绝对的自由论者认为,人可以不受素质和环境的影响而自主决定实施或不实施某种行为。例如费尔巴哈的心理强制说,正是基于这种绝对自由主义理论,人类在自由意志控制下的非法行为是由外部因素决定的。近代学派则反对意思自由论,主张决定论,认为犯罪是各种条件因素所作用的结果。现代学校创始人李斯特认为,犯罪是由犯罪分子周围的社会环境和犯罪分子的内在性格造成的。而不是因为超越因果规律的自由意思在起作用。[1]刑事古典学派主张人是在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实施犯罪,为刑事责任的承担找到了寄居之所,但却过度夸大了自由意志的作用,认为人的行为不受任何外在约束的论断过于绝对且与事实不符。而近代学派所主张的决定论认为犯罪是由社会环境和犯罪人的生理条件所决定的,而不是犯罪人自由意志选择的结果,那么这样一来就使得对犯罪人无法给予道德上的非难。结合上面的分析,意志自由理论和决定论都有其不足之处。马克思哲学认为人的活动受客观存在和客观规律的制约,但也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是相对意志自由的理论。相对意志自由理论不仅在哲学上得到了肯定,而且在大多数刑法学界也得到了肯定。例如日本的平野龙一教授主张"柔软决定论",认为决定论和自由意志并不矛盾,并试图从决定论中为自由和责任找到根据,他认为认的意思一方面顺从法则另一方面也左右结果,自由并非不为任何东西所决定之物,而是为自己人格的规范心理层面所决定之物,对并非为外在之物所强制、与人格相当的行为,追究与其人格程度相当的责任,有合理的依据。[2]与平野教授合称为战后日本刑法学双壁的团藤重光教授则认为,意志自由是相对自由的,绝对意志自由是不存在的。人们受到质量和环境的限制。但是仍然有行动的自由,它也会对质量和环境产生反作用。因此,责任的基础不是行为而是行为人的内在人格。[3]西原春夫教授则主张虽然在自然科学领域内意志自由的存在还没有被证实,但是刑法必须承认意志自由的存在。其在《刑法的根基与哲学》一书中主要是从正常人和精神障碍者的区别中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首先从因果律上,对于正常人在进行某种行动时,只能推断该行动是由哪种意识或欲求而产生,却不能够证明该种欲求或意识必然导致某种行动。精神障碍人是相反的。可以推断,精神障碍和正常人有不同的行为结构。此外,根据报应刑论的观点,应当把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有无实施其他行为的可能性与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联系起来,承认实施其他行为的可能性意味着承认意志自由。因此,可以说,主流刑法理论是以意志自由为前提的。[4]

三、刑事责任论

对是否存在意志自由的不同回答,导致了在刑事责任本质的问题上也存在着不同的理论。道德责任理论是欧洲最古老、最深远的理论。它主张行为人出于自由意志而实施非法行为。因此要承担违法责任。与之相对应的是社会责任论,其主张,行为是环境的产物,人没有自由意志。违法行为的认定是基于行为人人身危险性的社会防卫。其中,以相对意志自由理论为基础的道德责任理论已成为主流理论。在道义责任论的基础上又派生出了心理责任论、规范责任论和人格责任论。心理责任理论是以行为人的主观心理过失和过失作为责任基础。规范责任理论除了故意和过失之外,还增加了“适法行为期待可能性"这一要素,也就是说还要考察规范是否能够期待其不实施违法行为,也就是说,有必要调查是否存在不可抗拒的外部压迫,这使得规范不可能要求行为人在特定条件下做出符合规范的行为。人格责任理论是建立在相对自由意志理论基础之上的。该理论将刑事责任划分为行为责任和人格责任两个层次,责任的第一层次是行为责任,也就是说行为受到质量和环境的限制,而行为人主观努力所形成的人格态度往往表现为对法律的蔑视,而非困难的人则是行为的责任。对这种个性态度不难进行。第二层次的责任是人格形成责任,一方面人格是在特定的素质和环境制约下形成的,是被决定的,这一部分不能对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另一方面,人格又是在行为人的受自由意志支配的主体努力下形成的,对于这一部分可以要求其承担刑事责任。现在占据主流的学说是从法规范出发,而不是从行为人的心理或人格出发的规范责任论。

四、刑罚论

就刑事责任决定的刑罚制度而言,报应理论与目的刑理论有区别。报应刑理论认为刑罚启动的前提是人依据自由意志之所为,能不采取违法行为,但有采取违法行为的欲求,故而出于自由意志而实施了违法行为,就理应受到指责,为了抵消这种指责就要量处适当的刑罚。社会责任理论和决定性刑罚理论认为,道德责任理论是一种“向后看”,思维方式是“因为有犯罪,所以有处罚”,正确的观念应该是“惩罚是为了没有犯罪”。以李斯特为代表的刑罚理论家认为,法律责任的重要性应当根据犯罪人承担法律责任和衡量刑罚最大效用的目的来确定。也就是说目的性论者认为刑罚本身没什么价值,只有当它被用来预防犯罪时才是有意义的。目的刑论有其合理的因素,因为刑罚的目的里不可避免地有“预防”的因素,但它的重大误区在于以人为手段而不是把人当做目的。于是在中和了绝对报应刑论和目的刑论的基础上出现了“并合主义”刑罚观。其主要观点是:因为有犯罪并为了没有犯罪而科处刑罚。一方面认为刑罚是对行为人违反规范的自由意志的报应,同时也是基于国家预防犯罪的目的。在当今的刑法学界,并合主义已经成为主流。

[参考文献]

[1]李斯特.犯罪、惩罚和刑事责任.徐久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平野龙一.刑法的基础.黎宏,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3]鲜铁可.团藤重光刑法思想研究.现代法学,1996(5).

[4]西原春夫.刑法的根基与哲学.顾肖荣,译.中国法制出版社.

作者:王硕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