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与民法交叉问题分析
时间:2022-04-15 10:54:21
导语:刑法与民法交叉问题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不当得利制度的产生缘由不是单纯保障受损失当事人利益或请求受益人返还原物,而是强调受益人取得利益的不适合性。不当得利在数年前就出现在《民法通则》中,属于民法上历史比较悠久的制度。不论在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都受到学者和立法者的关注,但我国对于不当得利的研究还略显粗浅。在民法与刑法中涉及到的一些法条竞合的地方,给司法工作者带来了一些适用性的问题。因此处理清楚不当得利在刑法民法中的交叉,是民法的需要,也是司法的需要。
【关键词】不当得利;民法;刑法;交叉问题
一、不当得利
(一)不当得利概念。《民法通则》第92条规定:没有合法依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给受损失的人。(二)不当得利的类型。不当得利存在着多种划分类型,依据给付行为而发生法律关系,把不当得利定性为因给付而发生的不当得利与基于给付之外的事实而发生的不当得利两种情形。1.因给付而发生的不当得利给付型不当得利,是指受益人所取得的财产或利益不是基于当事人有意识或因一定的目的,而使得自己财产增加的情况。包括以下三种情形:①自行为一开始就没有给付的目的。例如,在债权债务关系中,债务人误以为对方当事人为债权人或有追偿权的当事人,自己形成了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向对方当事人给付债务。事实上,他们之间不存在相互给付义务,从而构成不当得利的情形。②因为情况变更,原来的给付义务消灭,而受益人获得的利益没有法律上的规定时,构成不当得利。③给付目的不能实现,此类情形往往因为客观原因从而阻却给付的实现。2.基于给付之外的事实而发生的不当得利这是指除了给付以外的事由,因人的行为、自然时间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事由而构成的不当得利。首先,人的行为包括收益人的行为、受损者的行为以及第三人的行为。基于受益人的行为指的是无权处分他人之物,无权处分或消费他人之物、擅自转租或出租他人之物以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人格权这四种情形。而基于受损者行为这种不当得利形式是以受损人为他人支出费用这一情形最为典型,如误将他人的家畜当作自己的家畜饲养,误以他人事务为自己的事务而管理。另外,基于第三人行为的不当得利主要包含债务人对债权的准占有人(债权凭证持有人)清偿,而使债权消灭,导致真正的债权人产生损失的情形。其次,基于法律规定。基于法律规定的不当得利,是指在一定事实或行为发生时,法律直接规定发生一定的效果。如在因附合、混合、加工而获取被添附物所有权时,允许被添附物原所有人向受益者依据不当得利请求权主张以被添附物价值相当的利益返还。最后,基于事件。如因山洪爆发,A池塘的鱼冲入B池塘;甲饲养的家禽吃掉乙的饲料等等,都是基于事件发生的不当得利的情形。(三)不正当得利的构成要素。1.存在一方获得利益的事实存在一方获利的事实是不当得利的前提,且这种事实是可以通过财产的增减来体现的。因为法律调整的是实体问题,不调整思想,所以需要具象化的财产增减来反映案件情况。2.存在另一方利益受到损害的事实一方的获利对应的则是另一方当事人的损失,如果只存在单一方的获利,则被定性为拾得遗失物、无主物的情形,因为在单方法律行为中,缺乏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诉求,则当然不构成民法所规定的不当得利。3.得利与受损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在不正当得利中,除了需要一方获得利益,另一方存在财产及权益的损失事实之外,还需要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即可以认定为受损人遭受的财产或权益移转到了受益人控制或能够支配的范围内。4.受益人获利没有法律上的依据在我国法律制度体系中,合理的财产增加方式包括按照法律规定继承财产或是财产权利的扩张等情形。而不符合法定情形取得财产的情形则是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而定性为非法取得财产。因不当得利中的受益人获得利益的方式不是合法取得的方式,因此他获得的财产属于非法取得的财产。(四)不当得利中民刑交叉的含义。民刑交叉即在一件案件中,不同的行为分别侵犯了民法与刑法所调整的法益,且这一案件中的行为之间存在着交叉关系,而对于这些行为应适用民事行为规范还是刑事法律规范存在异议的现象。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而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规范总和。两者的内涵虽然都是保障受害人利益,维持社会秩序,但因矫正手段有一定的区别。所以合理定性民刑交叉案件,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不当得利与盗窃罪、侵占罪的比较
(一)从两者的构成要件上来看。对于不当得利的四项构成要件,在刑法中所规定的盗窃罪与侵占罪一样需要。但盗窃罪和侵占罪都强调主观上的故意,且盗窃构成要件需要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巨大,而在侵占罪中,要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及拒不交还。这两个要素是不当得利所不具备的。(二)从两者所反映的立法原则来看。不当得利隶属于民法,且它所体现的是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在不当得利行为中,获益人因在受害人疏忽的情况下,获得了受害人一定的财产或利益。而依据诚实信用原则,获益人应当归还原物。而盗窃罪与侵占罪规范中体现的是对犯罪人实施犯罪后的惩治,只要符合刑法中的定罪依据,都应当被定罪,这所体现的是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的适用。(三)社会效果上的考量——功能价值。不当得利之所以纳入民法所调整的范畴,因其案件本身对社会的危害性小,其所反映的主要功能价值在于矫正利益或财产的变动情形。而刑法中的盗窃罪与侵占罪的惩治体现了刑法的谦抑性与强制性,体现的是对犯罪人进行惩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三、民法中的不当得利与刑法中的财产刑的关系
(一)二者之间存在交叉关系。在不当得利制度所调整的法律关系中,受害人利益遭受损失后享有对获得相应利益人的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而受益人获得利益需要承担返还原物或使原物恢复原状的义务。但有两种情形值得我们思考。首先,有些行为,看起来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但因为与刑法中财产类犯罪的构成要件相似,而在主观方面认定时又符合刑法财产类犯罪中的主观要件,所以定性为不当得利。另一种情形,在一些案件中,案件发生开始时的行为确实符合不当得利所规制的范畴,但因为受益人对于自己既得利益的不满,又继续采取了后续行为或者二次行为,并且行为构成了刑法规定中的犯罪,而被法院界定为盗窃或侵占,从而受到更严厉的惩罚。(二)民法中的不当得利在案件中转化为刑法。中的财产类犯罪以“许某案”为例,许某在银行自动取款时,因为取款机的故障问题,取出1000元而只被扣除1元。很显然,从构成要件上考量这一行为,属于不当得利。但许某明知道自动取款机出现问题后又先后进行了17次的提取,这很难定性不是故意而为之,这已经构成了刑法中的盗窃罪。许某的第一次取钱获利的行为可以认定为不当得利,但因后续的行为符合了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所以,对于许某案来说,从知道自助取款机出现问题后的第二次进行取款起,案件性质已经由民法中的不当得利而转化为刑法中的盗窃罪。
四、结语
民法主要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财产关系,而刑法调整的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犯罪关系。但是在很多情形下,民法与刑法所调整的对象是有交叉关系的,在司法实践中,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该案件的法律关系同时受到刑民两种法律的调整,另一种情形是案件中的民事法律关系在案件认定的某一环节中转化为刑事法律关系。民法中的不当得利与刑法财产类犯罪中的盗窃罪、侵占罪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会出现交叉的现象,这使得法官在适用时出现困惑。而这两者之间的抉择,不仅仅是适用法律的不同,更重要的是罪与非罪的区别。倘若法院裁判被告人无罪,则该案中倾向于民法中的不当得利。倘若被告人被判有罪,那么对于该案来说,被告人则面临着刑罚的处罚。所以基于本篇文章的阐述,希望可以为以后此类关于不当得利的刑法民法交叉问题案件的司法认定提供角度与帮助。
参考文献:
[1]粟红霞.浅论不当得利的认定[J].卷宗,2018,8(35):268-269.
[2]高侨.侵权型不当得利与给付型不当得利的关系研究[J].法制博览,2019(27):127-128.
作者:郭乃荣 单位: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
- 上一篇: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现状与对策
- 下一篇:浅谈大数据时代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