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借贷危害及刑法规制研究
时间:2022-10-22 03:44:10
导语:网络借贷危害及刑法规制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处在互联网时代,民间借贷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朝着网络化方向转变,使得网络借贷得到广泛地运用。从本质上看,网络借贷实质上就是一种依托互联网技术的民间借贷,民间借贷与官方金融相比,能够更高效地满足民间对资金的需求。但是,网络借贷的危害性非常高,不仅会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还会引发巨大的社会风险,非常有必要加强网络借贷的刑法规制。本文对网络借贷的危害及刑法规制的重要性进行研究,结合网络借贷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网络借贷的危害及刑法规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网络借贷刑法规制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为我国加强网络借贷刑法规制提供更多的方法。
【关键词】网络借贷;危害;刑法规制;重要性
网络借贷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金融模式,其目的在于为存在资金需求的主体提供资金融通平台,满足当事人的资金需求。网络借贷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其存在的危害也非常突出,尤其是陆续出现了平台跑路、平台被判非法集资等负面的新闻。那么,如何有效地减少网络借贷的危害,强化对网络借贷的刑法规制,加重不法网络借贷主体的刑事责任。由此,对网络借贷的危害及刑法规制的重要性进行研究非常有必要。
一、网络借贷的危害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大力推动,网络借贷以其快捷高效的特点成为广受欢迎的融资方式。网络借贷很好地将网络技术与民间融资充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使得融资活动能够通过网络就能够快速实现。在实际的融资活动中,借款人只需要借助于网络借贷平台,并签订相关的条款,就能够获得一定数额的融资资金。尤其是对那些有着资金需求的主体而言,网络借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其资金需求,有效地缓解了融资压力,也极大地拓宽了融资范围与效率。但是,网络借贷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危害,网络借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一)破坏正常的金融秩序。在实际的贷款方面,网络借贷并没有设定抵押条件,也就是不需要抵押就能够获得贷款。这一处理方式能够有效地满足借款人的实际需求,但网络借贷的利率往往非常高。在利率方面,我国央行明确地规定对年复利率超过银行利率4倍的情况不予以法律保护,也就是禁止超过银行利率的4倍。而网络借贷的利率往往是在银行利率的7倍以上,这样极大地破坏了正常的金融秩序。(二)引发巨大的社会风险。每个贷款机构的政策不同,但总体来说,银行会为借贷人留有一定的还款空间。然而,如果网络借贷出现逾期,贷款机构会先电话催收贷款,提醒借款人还款,同时利率还会上浮,作为每天的罚息。这就意味着,假如借款人贷了1万块钱,但要超过3个月不还,最后可能要还10几万的利息和滞纳金。这样极易导致借款人破产,甚至是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引发巨大的社会风险。(三)降低融资信用。网络借贷平台具备固有资本非常有限,很难有对大额担保进行承担的能力,当大额贷款出现时将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在网络借贷活动中,往往存在着一些动机不良出于行骗目的的借款者,这些人员骗取贷款而导致网络借贷平台受损。同时,也存在着部分目的并不单纯的网络借贷平台,尤其是那些携款跑路的平台。这些现象时有发生,使得网络借贷市场融资信用持续降低,不利于网络借贷作用的发挥。(四)为犯罪提供条件。在很多的网络借贷骗局中,往往存在着一定的诱惑性标语,如无抵押、当天放贷等。这些诱惑性标语很好地满足了贷款需求者的实际需求,使得很多贷款需求者容易上当受骗。而在这些贷款需求者寻求这些网络借贷平台贷款时,往往需要承担一定的手续费或是保证金等,使得贷款需求者遭受经济损失,也使得网络借贷诈骗案件时有发生。
二、网络借贷的刑法规制的重要性
网络借贷存在的危害需要加以重视,这时就非常有必要加强网络借贷的刑法规制。网络借贷的刑法规制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一)有助于减少网络借贷平台违法风险。通过网络借贷的刑法规制,有助于减少网络借贷平台违法风险。当前,网络借贷行业违法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在网络借贷平台掌握了一定的信息资源之后,极易利用这些信息资源来从事不法行为。如2013年7月,重庆相关部门在对部分网络借贷平台展开调查时,发现了5家网络借贷平台存在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以及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从这一事例中可以看到,网络借贷平台违法行为时有发生,部分网络借贷平台利用平台优势来从事不法行为,给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积极推动网络借贷的刑法规制,有助于减少网络借贷平台违法风险。从刑法规制的角度,对网络借贷平台存在的不法行为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便于为网络借贷的规制提供良好的法律基础。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由于我国在网络借贷平台法律规制方面的力度不够,违法犯罪成本较低,导致网络借贷平台违法行为时有发生。这时,从刑法规制的角度来实现对网络借贷平台违法行为的规制,则有助于增加犯罪成本,以此来达到良好的规制效果。(二)有助于强化对投资人违法的打击力度。在网络借贷活动中,存在着一定的投资人,而在实际的投资活动中,往往会存在着一定的违法行为。这时,通过网络借贷的刑法规制,有助于强化对投资人违法的打击力度。很多中小企业在发展中,有着很多的资金需求,这时部分不法投资主体则会利用网络借贷平台,将不法行为获得的大量资金来通过网络借贷平台借给资金需求主体,以此来将这些不法资金合法化。这种处理方式,使得投资人的违法行为持续增多,尤其是通过不法行为来获得大量的不法资金,然后利用网络借贷平台来将这些资金合法化,给社会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这时,通过网络借贷的刑法规制,能够对投资人的不法行为进行罪名认定,并有效地打击这些不法行为。同时,网络借贷的刑法规制有助于明确投资人违法行为涉及到的具体罪名以及需要承担的刑事责任,这样可以加重投资人不法行为需要承担的责任,尤其是刑事责任,从而来达到减少投资人不法行为的规制目的。(三)有助于防范借款人违约。网络借贷活动中,很多借贷平台并不需要借款人提供抵押或是担保,这样极易出现借款人违约的情况。而借助于网络借贷的刑法规制,则有助于防范借款人违约,增强借款人的法律意识。而在未能对网络借贷进行刑法规制的情况下,借款人违约很难得到治理,往往只是从民事责任的角度来进行处理,这样无法起到应有的治理效果,也使得大量的借款人违约现象出现。通过网络借贷的刑法规制,则能够从刑法规制的角度来明确借款人的刑事责任,尤其是在违约达到一定程度的条件下,借款人除了要承担违约责任之外,还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尤其是对于那些伪造虚假材料、恶意骗贷而逃跑的借款人,需要加重这些违约主体的刑事责任,加重对这些违约行为人的处罚力度,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减少借款人违约,构建良好的网络借贷秩序。由此可见,积极推动网络借贷的刑法规制,能够从刑事责任的角度来对借款人应当承担的责任加以明确,这样可以加重借款人违约的责任。一旦出现借款人违约的情形,则通过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方式来加以防范,从而营造良好的网络借贷法治环境。
三、网络借贷的刑法规制的对策建议
针对网络借贷的危害,我国需要重视网络借贷的刑法规制,力争通过刑法规制来对网络借贷加以规范,使之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对网络借贷的刑法规制方面,我国可以从这些方面采取措施:一是科学地认定网络借贷涉及到的相关罪名及刑事责任。从网络借贷引发的危害来看,网络借贷往往涉及到不同的罪名,这些罪名包括非法集资、洗钱以及诈骗等,这时非常有必要对这些不法行为来加以规制。基于这一点,我国在认定网络借贷涉及到的相关罪名及刑事责任方面,需要在刑法中作出明确的规定,或是制定网络借贷刑事规则,对网络借贷引发的犯罪行为作出明确的规定,然后依据这一规定开展对网络借贷的刑法规制,以此来做到有法可依,确保网络借贷不法行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规制。二是重视对投资主体的刑法规制。网络借贷的目的是更好地满足融资需求,推动社会的发展。在网络借贷的刑法规制方面,需要重视对投资主体的刑法规制,尤其是对那些不法投资主体加以刑法规制。这时,我国需要从刑法层面来对投资主体的不法行为标准加以明确,尤其是可能涉及到的罪名及量刑方式加以规定。一旦投资主体出现不法行为,则需要严格按照刑法中的相关规定来定罪量刑,追究不法投资主体的刑事责任。此外,还需要重视对借款人违约的刑法规制,尤其是在违约金额达到一定数额的情况下,就需要追究违约主体的刑事责任,确保网络借贷参与主体能够合法开展活动,充分地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借款人违约是当前我国需要重视的重要环节,尤其是部分借款人通过伪造虚假材料来骗取贷款,然后跑路。这种行为给网络借贷平台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扰乱了网络借贷秩序。这时,就需要对借款人违约行为进行刑法规制,明确借款人违约承担的刑事责任,以此来减少借款人违约行为,确保网络借贷交易主体都能够严格遵循法律的要求。网络借贷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仍然不能忽视其存在的危害。我国在对网络借贷进行规范方面,需要重视网络借贷的刑法规制,力争从刑法的角度来规制网络借贷活动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并强化对违法主体的责任追究力度,确保违法主体能够得到应有的惩处。同时,在网络借贷的刑法规制方面,需要对其中涉及到的相关罪名加以明确认定,然后定罪量刑,以此来营造良好的网络借贷环境。
参考文献:
[1]李云飞.民间借贷从传统走向网络后的刑法规制选择—以信息保护模式为视角[J].政治与法律,2017,(4).
[2]李永升,胡冬阳.P2P网络借贷的刑法规制问题研究—以去了近三年的裁判文书为研究样本[J].政治与法律,2016,(5).
[3]梁洋.P2P网络借贷风险的刑事规制初探[J].法制博览,2016,(12).
[4]何雅洁.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法律规制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4,(6).
[5]梁小婷.信息化时代下网络借贷的法律规制[J].法制博览,2016,(12).
[6]李学良.网络借贷的刑法规制—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为切入点[J].西部金融,2016,(1).
作者:孙铜阳 单位:吉林警察学院
- 上一篇:个体网络借贷平台刑法规制研究
- 下一篇:网络犯罪轨迹与刑法转型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