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论文8篇
时间:2022-12-12 11:00:16
导语: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论文8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苏科版初中物理实验的思考
一、当前实验教学的常见形式
苏科版物理实验虽然以“活动”的形式呈现,但是在教学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演示实验。此类实验应当确保成功,简易方便,视度要尽量大,现象要清楚。在实验中要注意讲解配合,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归纳推理。2.随堂实验。这种方式能使学生听、视、动、思同时激发,但需要的器材比较多,可以因陋就简,发动学生利用生活用品和自制教具。3.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在实验室中,用几乎一节课的时间都是自己动手完成预定的实验任务,而教师则在课堂上巡回指导。学生通过实验学习基本仪器的使用,学习基本的测量、观察技能,并尝试处理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独立写出实验报告,使实验能力得到提升。4.课外实践活动。这是物理实验的一种补充形式,对一些需要用时较长的观察实验,或不能在课堂完成的实验是极有用的。
二、对物理实验的思考及改进
在物理实验教学,笔者遇到了一些实验现象不明显或实验不好操作等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及改进。⒈苏科物理八上P13“音调”实验中,“纸片划过木梳”、“橡皮筋振动”的实验目的是让学生感受音调高低并研究音调高低与振动之间的关系。⒉苏科物理八年级上教材P39图2-20中“压缩体积,乙醚液化”的实验,在常温下,靠拉开活塞很难做到液态乙醚全部消失,压缩体积气态乙醚液化后分布注射器筒壁,多数学生观察困难,直观效果不好。如用一只空的透明外壳打火机和充气罐代替上述实验,调整好打火和充气罐的位置关系,对打火机充气,则可以清清楚楚地观察到打火机内气体被压缩时变成液体,还容易联想到自家液化气罐的灌入情景。⒊苏科物理八年级下教材P97图10-136,在讲解物体沉浮条件时,采用向清水中加盐的方法使已沉底的鸡蛋上浮,如果用彩色气球中注满密度比水略重的盐水通过调节烧杯中盐水浓度演示此现象,因为气球坚韧不易破、颜色鲜艳易观察和时间长了密度不变,效果比用鸡蛋要好。⒋苏科物理八年级下教材P85图10-17马德堡半球实验作为阅读材料出现,如果先让学生看课本开头一自然段关于历史上马德堡半球实验后,再拿出“马德堡半球”,让学生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这时它在学生面前的就不再仅仅是一个冷冰冰的球形铁制品,而成为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生动活泼的历史见证。⒌在《大气压》一节的教学中,首先演示母子管实验,在大试管中注入水,将略小的试管放入大试管水中,然后提问:若手拿大试管倒置,小试管如何?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小试管会受重力而掉下。然后实验,学生惊奇地发现小试管不但没有掉下,反而在滴下水的同时,缓缓上升,感到疑惑不解。教师及时点拨:是什么使得试管缓缓上升的呢?是大气压。⒍苏科物理八年级下P94图10-31实验,用一只很薄的塑料袋装满水后扎紧得到一个水袋(塑料袋本身的体积和重力均可不计)。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水袋在空气中的重力;接着将水袋浸没在水中,此时测力计示数为零。由此得出“水袋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水的重力,也就是等于水袋排开水的重力”这一结论。⒎苏科物理九年级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实验,从可视效果增强,大口玻璃瓶内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给瓶打气,当瓶塞跳起时,观察瓶内变化。按课本设计,当瓶塞跳起时,瓶内出现白雾,说明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然而实验现象并非如此,它的致命弱点是瓶塞跳起时,瓶内出现的白雾不明显,有的学生根本看不见。原因是瓶内水的蒸发量不够,瓶内空气中水蒸气较少所致,针对实验弱点改进措施是:将瓶内少量的水换成少许的酒精或乙醚,由于酒精或乙醚容易蒸发当用力打气或瓶塞跳起时,瓶内会冒出浓浓的白雾,可是效果极佳,而且只要按正常程序操作,实验一定会成功。
三、创设新实验,突破思维重难点
对于一些难度较大或者太抽象的题目,学生无从下手时,教师创设出针对该知识点的新实验,有利于学生思维难点的突破。1.静摩擦力方向的判别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中可以取两只鞋刷,使刷毛相对地叠放在粗糙的台面上,水平推上面的一只鞋刷,可以看到上、下物体间刷毛形变的方向相反,由此可推想出上、下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情况。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象思维的模型,化抽象为形象。2.为了形象、生动地做好热效应实验,在教学中只需用一段电阻丝绕成螺旋状,把一根火柴置放于螺旋导线之中,然后接通电路即可,短时间内火柴就可以燃烧起来。此实验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简单易做,效果显著,在很短时间内无须电电流具有热效应阻丝发红便可看到火柴着火燃烧,不必用手靠近试触;二是具体生动,直观明了。⒊演示浮力的产生时,将矿泉水瓶底剪去并瓶口向下,从上面放入两个乒乓球。因为瓶身不大,两个乒乓球会一个在下堵住瓶颈,另一个在上。左手持瓶身,右手从上向里倒水,由于下面的乒乓球堵住瓶颈,水只能向下渗漏。随着瓶内水的上升,上面的乒乓球浮在水面上也随之上升。下面的乒乓球尽管在它的周围和上面都是水,却没有上浮。如果用右手堵住瓶口,则渗漏的水很快充满瓶口和瓶颈之间,下面的乒乓球的底部也会浸没在水中,它会立即“卟”地上升到水面。⒋分别在两块木块的两侧装上弹簧测力计,放置到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对拉,以此演示拔河胜负的决定因素。学生读取示数,不难发现,中间一对弹簧测力计示数相等。可见拔河胜负的决定因素不是彼此给予对方的作用力,学生很快改变思考角度,对每块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对两块木块的整体做受力分析,从而明确木块整体移动的物理本质。⒌将封闭的薄壁烧瓶放入水中,就制成“空气凸透镜”,经过它的平行光线将会发生与会聚相反的现象发散。透过现象,采取综合思维揭示问题的本质,光在不同媒质之间传播的折射规律“一目了然”。
作者:张成森 单位: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初级中学
第二篇:初中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初中物理实验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物理知识从字面上理解,非常地晦涩难懂,特别是对于没有物理基础的初中生,单纯让他们学习这些知识、记忆定理、背诵公式,是非常“残忍”的事情。因为一些物理定律会表现出来一些不符合我们生活思维的现象,这会在给我们诧异和惊喜的同时,让我们很好地记住这些物理现象。比如,羽毛和铁块在无阻力的情况下,其下落速度是一样的;或者,一块小石头都能掉到水里,为什么大轮船载着那么多的人,却可以在海上航行?为了解决学生心目中的这些疑问,老师就只能“求助于”物理小实验,这样学生通过观看这些有趣的实验,会对物理更加感兴趣,而且理解程度也会加深。
二、初中物理实验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学习物理的初衷是什么,难道是为了考试,或者是为了记忆这些公式、定理,而局限于课本之中,满足于这些知识点。当然不是,我们学习物理是为了培养科学的求知和探索精神,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从生活中有所发现,有所学习。物理实验就是很好的教学途径,可以用贴近生活实际的物理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生活气息。通过物理实验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到物理定律和生活的联系,这样培养了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成为一个生活的爱好者,能够热爱生活。而且物理实验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在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去总结知识,下定论,而不是臆想或妄自推测。总之,初中物理实验能给学生带来很多的学习快乐,也让他们更容易爱上和习惯物理学习,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让学习生活得更加轻松、高效。
作者:冉宏权 单位:重庆市云阳县宝坪初中
第三篇:浅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一、教师应当做好物理知识的课外延伸
物理是一项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初中物理同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印证课堂上教师所讲的物理知识,比如,教师在讲解浮力这一章之前,可以让学生对这一章内容进行预习,并提议学生制作小纸船,将小船放入水中,一点一点地加入小石子,观察小纸船所能承载的小石子的数量。让学生大致地总结出浮力和体积的关系。此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曹冲称象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折一些纸飞机,通过飞机的飞行延伸出空气的浮力知识。在教师的有意引导下,学生在玩乐中就学习到了相关的物理知识,增加了学生学习物理这门功课的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运动中融入物理教学
初中生大都喜欢上物理课,由于物理课力学部分的内容比较抽象,物理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物理学中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以及重力等有关知识。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拍打篮球,由此感觉到自己手上受到的篮球的力。让学生在空旷的操场上打羽毛球,问学生:“为什么无论羽毛球飞多高最终还是会落到地面上?”等等。物理教师应当利用一切方法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同时感受到其中所蕴藏的物理知识,让他们感受到物理和我们同在。当学生自己觉得学习物理可以学以致用的时候,他们的学习热情才会真正地被调动起来。
三、提高物理实验的硬件配备,改进实验理念
初中物理实验的实践性对物理实验的硬件有一定的要求,比如,测定大气压力的托里拆利实验等。整齐干净、硬件设施齐全的物理实验室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验动力和信心。所以学校应当充分地考虑到物理教学的需要,投入适当的经费来购买物理实验器械。教师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一些物理实验,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构思实验方法并加以实施。将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主角还给学生。当前学生的理论能力比较强,动手能力比较欠缺,物理教师可以通过物理实验来改善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和能力。教师还应当制订一些探究性的物理实验,这种实验没有统一的实验步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设定实验步骤和实验器材,教师则提供给学生一切所需要的材料,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整个实验,当学生遇到问题或者学生的实验方向偏离实验目的太远的时候,教师则需要在一旁加以指点和提示。
四、完善实验技能评估体系
由于中考中物理实验所占的分值不是很大,一些学校出于自身教育经费的考虑对物理实验重视程度不够。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应当积极地改善物理实验状况,引进实验人才、购买实验设备。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当完善物理实验的技能考核,在期中、期末物理考核中增加实验所占的分值,对于可以通过实验来考核的物理知识尽量用实验来考核。让学生和教师从思想上对物理实验重视起来。
五、采取多层次的实验教学方法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学习状况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于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当对其进行耐心指导,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慢慢提高实验技能。对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当积极地引导他们思考实验步骤为什么这样设定,颠倒一下相邻的两个实验步骤是否可行等。教师分层次进行教学可以让不同程度学生的物理实验技能均得到提高。避免了一些实验和学习程度差的学生在听不懂教师讲课内容的情况下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此外,笔者在初中物理实验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初中物理同学生的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只要教师在生活中多多留意,将物理实验教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的联系起来,就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教学成果。初中物理实验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初中生的实验技能以及探索精神的培养。因为初中生普遍反映物理课程难学,所以物理教师通过学生实验来改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物理创新型实验的开展,初中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都会得到极大的提高,顺应了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潮流。总之,文章对初中物理的实验教学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物理实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法。当然,这些方法也是建立在前人的教学经验之上的。由于作者水平所限,文中纰漏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教育界同行积极地批评指正。
作者:田景民 单位: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敦套海中学
第四篇:物理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1运用好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的物理成绩较差,和他们对物理学习不感兴趣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物理知识比较抽象、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学生们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随着物理学习难度的不断加大,部分学生对物理学习越来越反感,最终会放弃物理学习。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高中生的特点找到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对策。高中生虽然抽象思维能力发展较差,对抽象的知识不能做出透彻的理解,但是,他们的具有较高的形象思维能力,对形象的事物感兴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讲授物理知识,让学生获取直观上的体验,获得感性的认识。物理实验恰恰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解决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开设就安排物理实验,采用实验导入法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在一开始就被吸引,引发学生的思考,带领学生一步步进行知识的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合理安排物理实验,以便于学生能够深入探究物理知识。为了让学生巩固物理知识,在课下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实验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家庭小实验,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又有助于巩固所学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物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2运用好生活素材进行物理实验
物理是一门和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课程,在物理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把物理教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把物理教学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当中学习物理,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习的重要性和实际性,促使学生学好物理知识,而且能够让学生对物理知识做出清晰、透彻的理解,从而提高物理知识的运用能力。在进行物理实验时,教师也要尽量运用好生活素材进行物理实验,通过运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物理实验,能够使实验现象更直观,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进行把筷子插入水中的小实验。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通过这个小实验,引发学生的思考,导入本课要学习的内容。生活中的物理随处可见,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一定要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力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做好实验教学工作,从而使物理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容易。
3发挥多媒体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它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而出现的。通过多媒体技术多种呈现形式,能够做到教学内容的化静为动、化虚为实,把物理知识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有效的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自从多媒体技术出现以来,就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教师也要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优势,提高实验的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物理实验,能够达到如下的效果:第一、加大了演示实验的实效性,演示实验大都是教师在台上做,学生在台下看,由于种种原因影响了一部分学生的观察效果,而计算机技术对图象、图形有强大的处理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实体,变静态为动态。第二、利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探索,减轻学生实验操作的难度,提高实验效率。第三、利用多媒体模拟实验过程,弥补物理实验的不足。第四、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拓宽物理实验的范围,开阔学生眼界。第五、利用多媒体营造实验教学气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在新课改下进行高中物理教学,教师一定要发挥出实验教学的优势作用。通过加强物理实验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物理学习和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一定要在物理实验教学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加大实验教学的力度,让实验教学成为推动学生探究的动力,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作者:潘茂群 单位:江西省余干中学
第五篇:浅析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1高中物理实验面临的问题
1.1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我国高中物理教学中,许多教师为了应付高考,对物理化学实验进行简单化教学。在实验课上,列出实验目的、实验用品、实验过程。让学生只是机械地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最多是边做边演示,这样严重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没有起到物理实验的真正目的。教师的不重视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从心理上不重视物理实验。
1.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知识的掌握,实验的设计性达不到标准。物理实验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对物理知识的巩固作用,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中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才能真正达到实验的目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和学生并没有按照物理实验的目的进行,知识过分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
2实验课程的作用
2.1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物理学习当中。教师设计新鲜有趣地力、热、光、电等物理现象,把学生带进一个神秘有趣的物理世界,让学生从好奇转变成对物理学科的喜爱,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2.2切实重视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物理实验以他的具体形象、生动有趣的特点,为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等基础知识营造物理情境,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去学习知识,比学生仅仅通过文字去记忆效果要好很多。所以,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要引导学生上台演示,变教师给学生演示实验为,教师指导学生演示实验。
3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策略
3.1激发学生的实验创新精神: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思想保守,只会按照教师提供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不敢大胆创新,一旦没有了明确的实验范本,就不会进行实验。这严重违反了在物理实验课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本质。因此,我们教师在实验课上要注意引导学生逐渐克服这一障碍,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让大家在实验尝试中获取知识。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实验思维,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
3.2创设课外实验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些有趣的课外实验活动。这样既对课本内容进行了延伸,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实验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实验创新思想。在这些课外实验活动中,趣味性较高,能够有效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将会为实验提供很好的促进。比如,在学习“玻璃折射率”的知识点时,利用三角板改造实验,画出玻璃砖的边界和入射光线,将玻璃砖的另一条边与三角板顶角接触,透过玻璃砖,利用三角板把入射光线华仔同一直线上,这时三角板的斜边也是折射光线的方向。这样,通过实验改造,打破了课本实验的局限性,利用多种形式的实验让学生在课余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中来。
3.3合作交流式的实验方式促进知识交融:学生学习的方法有多种,利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可以借鉴其他同学的学习思想,促进自身的发展。比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现象”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在实验的准备过程中,可以分工安排,这对学生的组织能力也是一个极好的锻炼机会。在学生准备实验器材的时候,线圈、电源、永磁体这些是必备的,还有闭合回路、可调电流等都是细节需要的东西,这些在教师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导致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产生实验漏洞。但是,在学生独立实验的过程中,他们自己通过操作会发现这些细节问题,同时也加深的对实验的理解。所以,合作交流实验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细节观察能力,改善学习态度,避免大问题的产生。
3.4充分发挥教材中的“小实验”的作用,训练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在现在的物理实验教材里面,有一些小实验,但是教师往往认为这些小实验是课外知识,与考试无关,所以很多时候忽略了它的作用。其实这些小实验与现实生活更贴近,更简洁明了,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自己课下亲手实验,也有利于知识的加深。
3.5不定期地开放实验室,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机会。由于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性,有部分同学喜欢动手实验,他们不满足于课上或课本上的知识,他们想进行更多的实验。可是,由于自信心的原因,他们对自己实验不是很有把握,不愿意在众人面前实验。因此,不定期地开放实验室,为喜欢动手的同学提供了场所。实验的方式是自愿参加,学生可以反复自己进行操作,能够极大地增进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他们动手能力的培养。综上所述,要想切实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大力实施物理实验教学。教师只有明确了实验的重要性,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使学生的观察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用思维引导学生的观察活动,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发展观察和思维能力,才能使我们的物理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刘尔联 单位:江西省乐平中学
第六篇: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
一、正确认识教师和学生在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中的角色
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认为,不能将教师的角色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课堂教学不应该是教师为中心,知识为中心,把有独立意识的学生当成学习的客体和附庸,而认为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知识的学习过程是知识的建构过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参与者。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上的一个表演者,学生是一个模仿者,从而灌输式地使学生将知识接受,这种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能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体验实验的过程,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受到遏制,学生的学习潜能难以挖掘。在实验探究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帮助学生通过物理实验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与学生的合作中能接纳学生独创的见解,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创造。教师作为合作者,要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探索交流,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影响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构建,并与学生一起分享成果;教师作为促进者,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探究能力,设计不同的实验,实验的设计既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又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努力能克服干扰并顺利进行探究实验。在物理实验探究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和建构学生的主体性,要充分相信学生,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创设实验,让学生解决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课堂能畅所欲言,形成一个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表各自的对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参与者。
二、激发学生对高中物理实验的探究兴趣
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获得了丰富经验与知识,在新知识学习时,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他们会对所学知识从自己的经验背景出发提出赋予意义的理解,甚至是一些从未接触的问题,他们也会从自己的经验背景出发提出合乎逻辑的假设。因此,设计较为熟悉的物理实验情景、难度适中和可操作的实验,会引发学生学习需要,进而会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首先,在探究实验教学中,探究的内容既不能过于复杂,需要太长时间进行探究;也不能太过简单,学生很容易就可以得出结果,从而失去探究的兴趣。可以利用恰当的材料、精炼的语言、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式,构思和设计立足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将课堂目标转化为学生困惑、感兴趣的实验,从而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兴趣。其次,选择一些超越常理但又在情理之中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了解欲望。因为学生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倾向,喜欢探索未知问题,喜欢探究这些问题的答案。当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把问题解决后,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同时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这种经历更能刺激学生的探究动力。例如: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高中生根据以往积累知识,按照学生常规的想法,很直接就认为两力的合力就是等于这两力的代数和或代数差。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可以创设一个熟悉的情景,用两条绳子吊着一桶水,让两个学生分别抓住这两条绳子同时提起这桶水,提示两学生不断增大两绳子的夹角,体现施力大小的变化。引出为什么提起相同的一桶水,两个的夹角不同需要的力不同呢?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要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中的平衡是顺应与同化两种机制之间的平衡,平衡是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没有平衡就没有发展,学生发展的过程是平衡不断建构的过程,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因此,物理实验探究过程中,当学生遇到使他困惑、矛盾的情况时,就会激发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而他尝试对问题做出解释时,就会获得新的概念,从而有效地获得新知识,学生认知就上升到一个新的平衡,这也正是体现了物理的探究精神。高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自主地运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物理实验活动,要求学生以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心理通过设计实验、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对某一物理问题进行实验探究中,提出若干假设、设计出多个实验,然后独立操作实验进行反复验证,这样过程中,就会出现发现问题的不平衡现象,然后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分析,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推断,得出科学的结论,最后达到了平衡的状态,实现探究问题的成功。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中就在这种平衡到不平衡,又从不平衡到达另一种平衡中,从而使学生认知的提高,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品质。例如: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受力的关系时,其中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老师先不要告诉学生寻找加速度与质量倒数的关系,首先让学生寻找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这样图像出现的是一条不规则的曲线,学生很难得出关系出来。这时,老师应出来启发学生,若我们通过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倒数,或者是加速度与质量的平方,或者是加速度与质量平方的倒数的关系,图像会怎样呢。然后分组进行数据分析探讨,最终通过多组对比,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要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辩证统一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目标上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发展是环境和个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学观念上重视活动与学生的交往,注重教学的理解性,教学方法与措施上,教师应提供真实任务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在复杂的学习环境中,学生解决一些真实的不明确的问题。在进行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中,如果教师没有适时的科学引导和点拨,过分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学生很难理解所要探究的问题,探究的效果很难实现。同样,如果老师直接把探究实验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按照老师的吩咐开展实验,虽然得出了实验的结果,但这种过程,学生缺少主动性,思考问题的空间不多,是被动接受知识。因此,要取得通过探究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探究实验实验课堂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是分开的,而是融合在一起的,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的基础,设计出一些学生可以够得到的方案,让所要研究问题通过师生合作能够解决。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不再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实验,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掌握科学的方法,经历必要的过程,同时通过探究活动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从而落实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作者:谢业科 单位:广东省清远市第一中学
第七篇: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实验部分的对接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实验的要求
《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要求物理教学中要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学生实验时,应让学生在理解实验方案的前提下,自己选择实验器材,组合实验装置,自主进行实验.避免把实验步骤一条条地罗列给学生,并代替学生绘制各种表格,让学生“按方抓药”不求甚解地在表格中填入数据,这种菜单式的实验操作模式固然容易得出预期的实验结果,但不利于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同时,给出了20个学生必做的实验项目,涵盖力、热、光、电等物理基础实验内容.
2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实验的要求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三维目标均对物理实验有所强调,并指出“高中物理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较为深入地学习物理实验的有关理论、方法和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交流与合作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可见,高中物理实验要突出物理学科特点,发挥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必修和选修模块中,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对物理实验的进一步要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在观察演示实验时,不仅要学生关注所观察的现象,同时要让学生理解该物理现象是用来说明什么问题和怎样说明问题的.应该尽量让学生了解实验装置的工作原理.在进行学生实验时,应该让学生在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的前提下独立操作实验.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使学生能正确使用高中物理实验项目中的仪器和工具,获得较准确的实验信息,但要避免进行刻板的技能训练.实验是了解、研究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它的作用不只是为了获取信息.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实验操作是在相关原理的指引下进行的,学会把实验获得的信息演绎、归纳成结论,只动脑不动手和只动手不动脑都是不正确的.
3初高中物理实验要求的异同
初高中物理课程标准都对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要求较高,强调让学生独立自主的进行物理实验,教师要避免在学生实验中对学生进行不必要的干预,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独立意识的培养,避免在物理实验中罗列步骤,学生填表式的进行实验等情况.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实验背后的物理规律,找到问题的本质,掌握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初高中物理实验部分最大的不同在于,高中物理较多地增加了探究型实验,这对于进一步提升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非常重要。在探究型实验中,学生将会学习到更多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技能,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素养,同时也养成良好的探索习惯,学会通过探究获取新的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发创新思维能力.
4高中物理实验的特点及其与初中物理实验的对接教学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更强调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理解应用能力,要能够理解物理现象与问题的解决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停留于对某个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总结.学生要更加重视实验的原理和方法的分析,以及结论的得出方法,等等.首先,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和初中物理实验“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为例,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初高中物理实验的对接.初中物理中对于速度的变化的探究过程如下:(1)提出问题.如何确定一个物体运动的速度有没有变化.(2)设计实验.若测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有两段时间的速度值不一样,那就可以证明这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了.(3)进行试验.测量路程和时间,填入表格.(4)得出结论.高中物理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在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之后,所以教材中首先提出实验的方案: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的运动.其过程如下:(1)进行实验.重物牵引小车,小车带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运动的相关信息.(2)数据处理.选择合适的纸带,使用合适的时间间隔对纸带进行计数,得出各计数点的速度,填表.(3)作出v-t图像.描述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由此可以看出,高中物理注重获取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以及实验数据处理的科学性.同时,高中物理实验中所体现的处理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也更具有普遍性.例如,本实验中,高中物理在实验器材上选择了精确度较高的打点计时器作为计时工具;数据处理上也有了更多的误差减小的办法,在计算瞬时速度的时候采取了选取计数点的方法,减小了测量时的相对误差;同时在最后的数据分析上,采用了图像法这一物理学实验中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使实验结论的得出更加准确合理.下面再以力的合成为例对比初高中物理实验的异同,从中进一步体会初高中物理实验的特点,力求能更准确地把握教学中的切合点.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对于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给出了详细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指导,并为学生绘制了完整的数据表格,学生只需按照课本所给过程和操作方法认真完成实验步骤,并将所需数据填入绘制好的表格即可完成实验.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只是简单给出了实验的整体规划并给予简单提示,对于试验中的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法以及操作方式并未详细给出,而是留给了学生去独立思考,自行确定实验操作方案.本实验通过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方法,最后让学生总结出了求合力的具体方法,尝试了矢量运算的相关技能.可以看出,高中物理实验的探究性要高于初中物理实验的探究性,实验中均涉及到力的合成方法的总结,不同的是,初中物理只是对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给出了计算方法,高中物理则是通过更为一般性的探究,得出了力的合成的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也即是矢量运算法则.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更为普适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完全符合课程标准的,同时也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5高中物理实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中物理实验对初中物理实验有延续,但更多的是提升,不仅仅是实验过程复杂程度的变化,而是通过实验教授学生去思考问题,找寻解决问题的更为合理的方式和方法.教会学生利用实验中的科学方法的在后续知识的学习以及生活中的应用.在进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实验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原理的分析.原理清楚,才能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原理分析要从已有的物理规律、定律等出发,弄清楚实验中要测量的物理量以及如何通过测量的物理量得出相关数据.2)实验操作过程的设计.正确无误地操作可以减小实验误差,避免实验中的错误操作.实验操作也就是实验的实施过程,决定着实验的成败.3)实验数据分析的设计.数据分析决定了实验结论得出的准确性,引导学生进行准确的数据分析至关重要.(2)引导学生选择合理的实验器材只有合理的实验器材才能保证实验操作的简单高效、数据获取的准确便捷.同时,实验器材的选择必须遵循实验的“安全、准确、易操作”等原则,器材的选择也要与实验原理、实验设计等相配合.(3)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实验实验结束并不意味着思考的结束,相反,它是思考更深层次问题的开始.教师应当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思考实验设计.主要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研究物理问题的,实验中有没有比较科学的方法可以借鉴,以及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有没有更好的实验方案和方法来实现本实验,启发学生关于实验原理的创新思考.2)思考实验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注意事项,为什么要注意这些,对于实验有什么样的效果,能不能使用其他的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操作创新能力.3)思考实验结论.思考实验结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实验结论能说明什么样的问题,能不能推广到其他情况,以及推广条件和范围等,提高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4)思考实验所反映的物理现象和规律.本实验通过什么物理现象反映了什么样的物理规律,是否能够严格验证该规律.更深层次的思考是,如何设计一个实验去验证其他物理规律,等等.提高学生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刘丽军 田战永 王冰 尤佳佳 孙健 尹国盛 单位: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
第八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一、转变观念,是实验教学改革发展的基础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大行动,应该从家庭、学校、社会来统一考虑。我们不能把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单单的归咎于物理教师,其实不少教师是深知物理实验的重要性,而且也曾经设想或尝试采用较好的教学方法,但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教学课时上的限制,最后不得不放弃。因此要转变观念,就要转变整个社会的观念。要让学校和教师,特别是社会上的人们认识到教育不能追求暂时的表面的效果,不能急于求成,而要着眼于未来,特别要着眼于学生在未来社会的作用与价值。教育不能带有功利性,而要为社会培养真正的人才。只有这样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才能大步向前迈,才能改进现状。在物理实验教学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把物理实验教学作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巩固和理解知识的辅助教学手段。于是,有的时候会出现忽视实验教学,或出现认为可有可无的情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观,则把物理实验教学作为整个物理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启发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因此,改变传统的教育观,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不断提高对实验教学基础地位的认识,从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出发,认真改进、大力加强实验教学,把实验教学真正移到以实验为基础上来。高中物理教师树立了这个教育观后,教师就会千方百计地重视实验教学,努力做好实验。
二、加强对话,是实验教学改革发展的关键
课堂是提供给师与生研究探讨问题的场所,可以采取对话式互动教学。以对话、聊天、讨论的形式取代传统的空洞枯燥的理论学说的说教形式,可以避免传统教学师对生单向传输知识带来的弊端。笔者认为,学生上课是在以有知识的基础上,巩固强化基本概念和规律,把握一些主要的问题。预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疑难或模糊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堂,对这部分知识给予特别关注,直到通过讨论得到解决。这种教学活动面向最广泛的学生群体,注重每个人的参与,尽可能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接受和理解知识,自学能力可以得到加强,同时注意利用个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从而使他们集体提高、共同进步。采取对话式互动教学,既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体现了老师的民主、师与生的平等。笔者在课堂实践时,运用下面两种手段,双管齐下:
1.不断对学生进行智力激励。课堂上,不断鼓励学生,每位同学都能学好;不断地激励他们,哪怕点滴的进步。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后,就会更加自信,从而争取得更好的成绩,超越自己。
2.从自身错误中学习来得最快。从平时作业和考试反映出的问题来看,有许多同学概念模糊不清。因此,课堂上有必要把此作为重点,师生通过讨论进行“打假”、“排雷”。这些误区的来源一般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客观的错误观念,老师根据经验提出来让学生分析;另一方面是学生头脑中的主观误解。老师可以随机提问,找出学生头脑中的错误观念,取出来剖析、讨论,既可以警醒学生本人,又可引起一些思想不集中者的无意注意,最大面积地澄清并扫除学生脑中的错误观念。
三、培养素质,是实验教学改革发展的根本
1.实验与观察。实验是手段,观察是入门,两者都是获取感性知识的重要科学方法。关键在于怎么做实验,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已成为众多物理教师的共识,但如何用有限的实验室资源来满足学生大量的实验需要,已凸现出供需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课堂大实验,课外大制作,做有心人,走创新路,制作和收集简便且现象明显的物理实验器材。
2.探究与总结。本环节着重引导学生分析和处理物理实验所获得的信息,探究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从定性、定量的角度找出内在联系,归纳、总结成规律,即得出正确的结论,突出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
3.应用与延伸。应用是指用探究得来的规律,去解决或解释类似情形的其它物理问题和物理情景。精心设置一组实验习题,引导学生综合应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论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延伸是指根据学生实际适当地引导学生向知识与技能的深度、广度探索。例如,介绍科技新成果,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科教兴国的意识。总之,为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物理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进而转变物理教学模式,用科学探究思想指导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科学探究功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
作者:于涛 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第一中学校
- 上一篇:高校学生教学管理中法律问题研究
- 下一篇:初中英语家庭作业设计论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