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论文
时间:2022-12-29 09:43:53
导语: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演示实验要与兴趣结合
物理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中最常见的手段,在演示实验中如果不遵循新课改的要求而仅仅去关注实验能否验证书本定律的合法性,这样的演示效率是不够的。在演示实验中,教师还应该对实验过程进行进一步设计,关注实验过程本身的趣味性,充分利用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思维的积极性。例如在电路图的教学过程中,电子白板可以展示具体的过程,而且把电路图、实物图、数据表格和结论汇集在一个屏幕上,让师生根据需要对电路图进行修改调整等,让演示过程与板书内容在视觉上充分融合。这些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高度重视分组实验活动
分组实验是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是学生高度自主的学习过程,是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手、眼、脑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这个时候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可以一目了然。在分组活动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保证学生的参与程度,在分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分工,让每一个同学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防止学生被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排挤”在外。其次,要激发学生合作探究,通过学生实际的参与与探究活动,实现学生认识、理解、技能与态度上的实质性变化。例如:物理第一册中电学的一节课《电路的连接方法》,教师可以把这个单元的知识点由原来的验证性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究性实验,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有控开放,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得自主学习的快乐。
三、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渗透
在物理实验课的分组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形成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学生一旦将科学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其学习将会事半功倍。例如在《简单电路连接》的探究过程中:第一,让学生按照两盏灯都亮的要求将现有器材连接成一个电路,然后教师从众多电路中选出几个类似的,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比较归纳出其相同之处,总结之后得出电路的“串联”这一连接方法。第二,要求学生改变电路,使得只让一盏灯亮而另一盏灯不亮。学生分组进行自主分析、探究,寻找出电路连接方法。这样,有的学生就会成功连接出“并联”电路,而有的学生就会连接成短路电路导致其中一盏灯不亮。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电路与串联电路有区别。通过讨论与实践操作,大家发现用这两种电路都可只让一盏灯亮,另一盏灯不亮,得出电路并联和电路的短路连接方法。
四、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
新课改要求学生多动手,因为动手是自主学习能力训练的途径,也是学生学习能力的表现,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质量。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把物理实验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材料以及书本教材中的“小实验”,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学习液压机之前,组织课外活动,借来油压千斤顶操作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自己操作;在学习了光学之后,指导学生自制潜望镜、望远镜等,使课内与课外能够互相补充,让知识与生活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再如在《电磁铁》一节中,提供了电磁铁的自制方法,方便学生去自己制作,课外做好后可以拿到课堂上展示。在制作过程中,他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记住电磁铁,这对于学生学习《电与磁》等内容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五、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
新课改还提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验是实践活动,是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相互融合的过程。在实验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实验操作的基础上,观察实验现象,分析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深入反思实验条件和实验现象的变化,总结实验规律。例如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观察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观察到“倒立放大的实像”,把蜡烛放在焦点以内,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针对这些现象,引导学生反思并总结:物体由2倍焦距向焦点移动过程中,像逐渐变大;物距小,像距大,像变大;2倍焦距是成放大与缩小像的转折点,1倍焦距是成实像与虚像、正立与倒立的分界点;等等。这些归纳过程为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结语
总之,创新物理实验课、培养自学能力的培养途径很多,教师在实践中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学生实际、校本实际以及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展物理实验活动,才能够收到好的效果。
- 上一篇:阅读教学视域下语文教学论文
- 下一篇:TCP/IP协议与信息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