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中物理实验论文
时间:2022-12-27 09:59:56
导语:多媒体教学中物理实验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加强物理实验的直观化
在初中物理学科中,很多的物理现象都是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像是电流、磁场等,而教师在进行实验演示的时候,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实验现象也仅仅通过学生的想象来实现,这对于抽象思维能力尚不成熟的初中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困难。如果教师在做这些实验的时候适当地结合多媒体工具,这样就能以模拟动画的形式把一些无形的物理现象变得有形,在直观的视觉刺激下,更容易促进学生的认知。例如,在学习电学知识的时候,教师利用电源、开关、灯泡组成一个简单的电路,学生通过观察灯泡是否发光来想象电路中的电流流动,然而,具体电流如何流动,学生还是无法亲眼看到。倘若教师能够利用动画来演示电流在开关闭合以后像流水一样流向灯泡,使得灯泡发光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显然更具有直观的视觉刺激,对于加深学生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最初接触电学知识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二)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观性
对实验现象和过程进行观察是物理实验教学活动的核心环节,因此,很多教师在开展物理实验的时候,都会把实验的可观性作为考虑的重点。然而,在课堂环境下所采用的实验方式很多时候都难以满足理想的可观性的要求。例如,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时,即使教师找来最大号的实验器材,很多坐在后排的学生依然看不清海波的状态的变化以及温度计的示数的变化。不仅如此,由于实验用的海波纯度的影响,固体的海波往往在温度还没有达到48℃的情况下就已经开始熔化了,这样就使得实验观察效果大打了折扣。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工具,将海波熔化的实验过程制作成课件,然后通过投影仪清楚地给学生播放理想状态下海波的熔化过程。经过对实验现象和过程清楚的观察,学生就可以较为轻松地理解“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的问题。除此以外,还有很多物理现象本身就很微观,或者时间太短,依靠传统的实验方式,学生很难观察到想要观察的现象。例如,在演示“动能和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的实验时,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利用木球来撞击弹簧片,然后观察弹簧片由发生形变到恢复形变的过程。然而,这个实验不仅在实验现象上十分微观,整个实验过程发生的时间也非常短暂,如果仅仅依靠肉眼很难看得清楚,这样自然会影响实验的可观性。倘若教师能够在实验中引入多媒体工具,以课件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实验演示过程,把细微的形变过程进行放大,并采用慢放的方式把整个实验过程慢慢的展现给学生。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的讲解进度对实验画面进行暂停或者回放,使得实验现象能够与教师的讲解完美的配合起来,这样自然会大大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
(三)弥补传统实验条件的不足
在初中物理实验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实验是无法在课堂环境下完成的,像是一些科学家在特殊条件下完成的实验,包括“原子弹的爆炸”、“宇宙飞船的飞升”等,在以往,教师只能借助于一些语言描述、简单的图片展示来弥补实验条件的不足。但如果教师能够引入多媒体工具,把这些实验以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就会身临其境一般地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观察。除了不具备实验条件的实验,在课堂上还有一些虽然具备实验条件,但成功率和实验效果很不好的实验,对于这类实验,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来完成。例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这个实验如果利用传统的实验方式,一方面成功率很低,另一方面,即使实验成功了,所出现的实验现象也十分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方式就是放弃传统手段,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模拟实验,这样既能够达到逼真的实验效果,又能够保证实验的成功率和效果,提高实验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多媒体工具在实验教学中的弊端体现
(一)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实验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能力,其中就包括实践动手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在真实的实验中,在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情况下才能形成。倘若一味地依赖这种虚拟的实验,会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真实的实验中,由于实验操作中各种不确定的因素,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状况,甚至是一些实验的失败的现象。然而很多时候,恰恰是这些意外和失败反而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然而,在多媒体实验中,各种不确定性和失败的可能性都被排除了,这样反而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结语
总之,多媒体工具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既有明显的优势,也有一些弊端体现,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取长补短,努力发挥优势,避其劣势,让多媒体工具真正的成为物理实验教学的好帮手。
作者:张海燕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初中
- 上一篇:信息技术下物理实验论文
- 下一篇:我国中学物理实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