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理能力锻炼
时间:2022-05-30 09:10:00
导语:高中生物理能力锻炼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现在的高考大纲表明高考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方案强调的教学过程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基本能力的培养的教学理念.这就需要我们任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基本能力的培养.怎样做既能深化学生的基础,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呢?每位科任老师都有自己的方式方法.在此笔者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与各位老师交流如下.
1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左右学生成绩的一个命脉.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更好的效率,这是每位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笔者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尝试着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降低课堂起点,使每个学生每节课都有所收获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总发现这样的现象,老师觉得很简单的问题,学生却不会.为什么会这样呢?根据笔者的分析,主要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现有能力和知识面估计过高,从而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如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将起点降至最低,使每个学生一开始就能从容地进入课堂情境中来,然后再逐渐提高,那么,至少会使绝大多数学生在基础环节上少出错,甚至不出错.比如在安培定则的判定时,虽然初中已经学过,但仍然有必要再给予较细致得讲解.
2)将复杂的概念、定律通俗化,简单化众所周知,理科的学习重在理解,只要理解的准确,复杂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课本上的概念、定律为了达到应有的严密性,往往表达得很抽象,不便于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我们可以将概念条理化,并且尽可能的通俗化.比如楞次定律的理解可把它分为2层:①2个磁场,②阻碍变化,最后总结为通俗的口诀“增生反,减生同”等等.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多理论联系实际物理主要解决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近几年的高考也有这个趋势,为了能给同学们创造条件,笔者平时在教学过程中只要能联系实际的问题,都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举例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或过程.比如,在解决用2根绝缘细线悬挂的带电小球平衡问题等等,如果用日常生活常识,很快就能得到结果,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
2抓好课后作业的反馈和总结.
1)实行分层次作业理科的学习需要及时的练习巩固.不同的学生,由于各方面原因,基础不同,甚至相差很大,怎样能在作业中既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又能让他们学有所练,将所学内容及时得到巩固呢?根据笔者对学生的观察,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学生为了完成自己本不会的作业任务,往往会抄袭他人的作业.这样既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又会给老师提供一个虚假的反馈信息,久而久之,结果将可想而知.为了避免以上情况,笔者将学生基本分为3个层次:第一类,学习情况较好,基本功扎实的学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优秀的学生.要求他们除了完成当天的作业外,再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翻阅相关参考资料,深化当天所学内容.第二类,基本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也就是中等程度的学生.要求他们保质保量地完成当天的作业.第三类,基础较差、完成作业有难度的学生,也就是学困生.要求他们只要能完成作业中的基础题部分就是胜利.通过这样的分层次作业练习,既能达到各取所求的教学要求,又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及时的整理错题物理的学习,需要一个从理解到应用反馈再到理解的过程,尤其以应用反馈更为重要.因为它是将学生的理论学习,通过实践反馈上升为更高层次的理论.而积累错题是取得更好的实践反馈的最佳途径,但是它需要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作为老师,笔者通过每隔一定时间定期检查、指导和鼓励的方式,对学生加以督促,使他们能够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到目前为止,学生的错题积累,已经为他们赢得了很好的第一手学习和复习的资料.
3)勤于做出章节小节教师总会见到这样的现象,随着学生学习知识范围的扩大,方法的增多,同样一道题,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可能会有多种解法,应该越来越便于解题.可是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除了不能选出最佳的解题方法外,而且还容易将所学的各种解题方法混淆起来.怎样做才能避免这些现象呢?最好的解决方法是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各种解题方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而要达到这个要求,根据笔者个人的体会,只有勤于对各个章节的知识加以对比总结,理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才是最佳的对策.
3多对学生进行信心培养
学生每天要面对许多的知识和大量习题,同时还要迎战各种考试,这是没有硝烟的战争.许多学生往往在这场战争中处于劣势,久而久之,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作为老师,如果平时在教学过程中多注意引导,一方面可以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对学习不至于丧失信心.(作者单位:河北丰润车轴山中学)◇北京刘艳军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可以有多种方法,例如:两小车在木板上同时运动的对比实验,单个小车带动打点计时器实验、气垫导轨实验以及传感器实验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双小车的对比实验有3个特点:第一、成功率低;第二、在实验操作前,需要通过理论推导把小车加速度的对比转化为位移的对比;第三、在实验操作中改变小车质量时,需要重新平衡摩擦,整个实验过程较为复杂.传感器实验需要在进行此实验前对学生进行培训,让学生了解传感器的具体操作及对应软件DIS的使用,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多.打点计时器实验操作过程简单,是可以选用的实验装置之一.其实,气垫导轨也可以准确地实现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探究.但却很少有人提及,究其原因是对气垫导轨和电脑计时器的使用上有误区.下面介绍在气垫导轨上探究a与F、m之间关系实验中,如何选择计时器的档位测得小车的加速度.1气垫导轨实验的测量原理如图1所示,气垫导轨上与光电门配套的有2个元件:一是挡光片:有2个类型,单片和凹片.另一个是电脑计时器,电脑计时器有几档(在面板上依次排列着),如图2所示.
- 上一篇:市长在农产品管理调度会讲话
- 下一篇:区参加科技博览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