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分析论文8篇
时间:2022-12-30 08:13:33
导语:中学物理教学分析论文8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摘要: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和培养好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奠基工程,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是否能实现。而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新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三大教学目标之一,从而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较高的德育要求。本文对新课标下物理教学的德育要求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初中物理教学的德育渗透途径。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德育
当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正在不断地深入和发展,结合《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意见》,充分发挥课程德育功能,推动学科统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细化,落实到各学科德育目标之中,提升综合育人效果。学科教学作为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它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因此,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科特点,有机渗透德育,是摆在广大物理教师面前的严峻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物理教师认真研读新课改理念下的新物理课程标准,加强自身理论学习,提高新课改对初中物理学科德育要求的认识,明确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积极探索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途径。
1明确初中物理学科德育目标,有方向性的进行德育渗透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物理课程应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成为渗透德育的方向,这些教育,在常规教学中应落实在三个方面。
1.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在物理领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如讲经典物理学时,结合介绍古代墨翟和宋代沈括在力学和光学力面的贡献,以及沈括最早记载了磁偏角,比西方哥伦布早400多年;讲近代物理学时,介绍我国近代著名的力学家、火箭专家钱学森,它所涉及的学术领域十分广泛,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尤其是对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中国的导弹之父”。“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显示了中国卫星发射技术的新成就,更显示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巨大进步;“神七到神十一飞天”,实现了中国航天员太空行走的梦想,实现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步入航天大国的行列,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老师可以进行今昔对比,让学生为我国科技的发展感到骄傲与自豪,由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并使其产生学好物理的自信心。
1.2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注重从客观事实出发,以实验为基础,结合有关概念、规律,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师应举出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物理现象的实例,抓住事物的本质联系,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进行正确分析,使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例如: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牛顿第一运动定律、阿基米德定律、光的反射定律、欧姆定律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等,这些规律本身就体现了认识来源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这些结论是经过许多科学家由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次反复才归纳、总结出来的。
1.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物理学是一门体系严谨,结构紧密,科学性极强的学科。每一个物理概念、定律、原理都是对物理事实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概括、总结和升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学生在学习中会受到良好的科学素养的训练,其中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严格操作、认真实验、实事求是的态度,树立爱护仪器的主人翁思想和团结协作的优良品德。而有重点地介绍中外科学家发现重要定律和原理的过程,则可培养学生锐意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如英国科学家焦耳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积30余年实验研究,做了400多次实验,为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打下了基础。法拉第刻苦自学,经历十多年研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这些内容对于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会起到良好作用。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2结合物理学科教学内容进行隐性的有机渗透
2.1结合中国古代物理学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平面镜”这节课提到“我国大约4000多年前夏王朝时代就有了铜镜”,抒发爱国情感,再引导学生感悟从“以铜为镜”到“以人为镜”的做人道理。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了解,提高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
2.2结合当前实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讲授《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一章时,补充讲述我国新建设的水力、火力发电站,介绍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简述三峡工程等,另外也要提出我国能源形势十分严峻,例如,我国煤的储藏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储藏量约462吨,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而提出控制人口增长、节约能源和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是相当必要的,最后,讲述核能的开发、利用及前景。这样,通过与实际国情的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社会责任感和节约能源、爱护环境等意识。
3结合学生实际,利用课外活动渗透德育
(1)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行兴趣教育。(2)提倡学生参加科技活动。从中加强学生的科技意识、主题意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积极进取,实现自我。(3)指导生活中的物理应用。物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在学完家庭电路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家庭电路设计、家庭电路简单故障排除等,还可以开设课外兴趣小组共同研究,动手实践,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4)通过举办物理讲座、开展社会调查、组织竞赛、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从小就具有社会责任感。在物理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获得相应的道德知识和道德实践体验,养成道德行为习惯。总而言之,教育是育人,育人要育心,育心就是育德。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渗透,需要广大物理老师根据物理知识及物理教学的特点,以课内外活动为途径,以学习内容为载体,以教育心理学原理为依据,以渗透为主要形式,激发他们的情感,唤起他们的责任感,并驱动他们的行为,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作者:宋永志 单位: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十二中学
参考文献:
[1]2011版新《课程标准》.[2]《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3]《教育学》.
[4]陈永敬.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研究[J].教育界,2014,(11):18-18.
第二篇: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加强初中课程教育的人性化教学逐渐成为当下教育的重要基础,对于初中物理教学而言,“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成为引导物理教学的重要旗帜;在新课标素质教育理念的鼓励下,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物理知识和学习能力,加强学生的自我素质;另一方面,要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让学生提高自我分析能力,才能在学习上独立探究,对于课程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1.加强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引导
对于物理教学而言,加强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着重创造相关的思维训练的环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能单一的接受物理教师口述的相关物理知识,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性,给学生的思维能力造成巨大的惰性习惯。
1.1建立问答模式
对于物理教学而言,物理知识相对抽象、冗杂;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大量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需要经过不断的强化和理解才能被熟练掌握、应用;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物理教师积极的提出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相关的物理知识和物理现象。根据相关的实验调查显示,学生更愿意去思考一些与自己相关或者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物理问题,因此教学教师要积极从学生的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例如:在进行大气压相关物理知识的讲解过程中,物理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身边与大气压有关的物理现象,物理教师可以实际演示大气作用下,孔纸片不漏水的实验;具体做法如下:物理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厚度适中的纸片,然后将纸片请同学进行戳孔,然后让学生将纸片盖在装满水的杯子上,进行实验,整个操作过程由物理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学生在完成整个实验过程的同时看到纸片不会掉落,会给学生的内心留下深刻印象,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现象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分析欲望,从而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1.2创建学习探讨小组
引导学生对于物理问题的兴趣和分析思维,是整个物理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的首要环节;在做好相关情景模式的基础上,要积极抓住整个物理教学的本质内容,紧紧围绕学生对于物理问题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进行合理的因材施教;物理教师要通过不断的诱导、启发、探讨,逐渐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物理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每个小组进行不同的物理现象探究,促进小组间的交流和独立思考,从而对整个物理知识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在增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增加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倡导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
“实践出真知”,对于物理现象而言,只有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分析才能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物理教师要积极提倡独立思考,独立实践的原则,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我,提升自我。
2.1实验强化思维
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物理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物理实验,通过不同的生动形象的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给学生带来一种思维的锻炼;例如:在进行“天平的使用”的课程教学时,物理教师应细致讲解天平的构成,指导操作方法,在器件允许的前提下让每个学生都要进行独立的测量实验,然后思考怎样的测量方法才是准确、无误的,同时结合不同的错误进行直接的纠正和指导,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的操作思维,另一方面能够强化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的掌握,有助于基本操作步骤的记忆。
2.2将教师设计实验改变成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设计实验都是由教学教师提前进行设计准备,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只能通过教师的实验进行学习和分析;这样的传统的固定模式给学生的思维带来了极大的禁锢,虽然整个实验过程顺利、快速、成功率较高,但是却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考能力;面对这样的教学问题,物理教师要积极放开束缚,让学生独立自主的进行实验设计,然后由实验教师进行监督,帮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从而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例如:对于小灯泡并联设计方案教学,物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电路图,然后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电路、开关、仪器的安装和拆卸,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深化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物理教学的过程是强调动手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的共同发展和培养,通过实际的情景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分析能力的同时要积极做好复习巩固工作,在进行相关实验后,及时要求学生做好实验总结,增强对于物理概念和物理知识的理解,例如,建议学生自己总结相关的物理知识网络,通过不同的知识点进行相关的分析,从而获得不同的理解。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积极从实验操作和知识讨论等方面出发,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能力的动力,从而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物理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掌握和理解相关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交流和配合能力,从而为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欲望提供动力支持。
作者:吴全兵 单位:如皋市郭园初级中学
第三篇:初中物理教学中虚拟实验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现代技术的日益成熟,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各行各业所采用,甚至是教育行业.对于物理学科来说,纯粹地学习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实验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式.不过,由于有些实验的局限性,我们不能很好地进行实验,所以需要引入虚拟实验教学方式.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虚拟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结合实验才能更好学习的学科,知识的形成与掌握都是通过实验来奠定的,所以物理实验在这个学科中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为了解决实验的局限性,教师可以引入虚拟实验教学方式.虚拟实验室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而建立的,是通过计算机来完成操作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能演示的实验可以通过虚拟实验来完成,从而让学生了解某些结论的形成过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虚拟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一、开展虚拟实验教学,优化教学过程
1.降低了实验所需的成本.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实验器材都是全校性的使用,如果有所损坏的话,学校就得花一定的财力去进行维护.而开展虚拟实验教学,就不用考虑这个方面的问题,为学校省下一部分的财力.这种教学方法,既不用考虑实验器材的使用时长,也可以同时供大家使用,能够实现实验教学的整体性.比如,“力学”实验,由于弹簧秤的质量与学生的力气不匹配,学生容易拉坏弹力秤.而开展虚拟实验教学,能够避免这个问题.
2.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由于实验器材及教室空间的局限和上课时间的约束,不能实现一次性的教学,只能采用分批制度进行实验操作.而虚拟实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实验.
3.掌握实验的节奏.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由于一些实验现象的产生是一瞬间的,学生往往不能抓住这个时刻进行观察.而在虚拟实验中,如果学生某个现象没有看到,就可以减缓实验的速度对实验现象进行记录,使学生能够对于某些现象进行验证和思考.
4.对于自身安全有保证.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有些危险性的实验可能由于学生的操作不当有安全隐患.比如,“电流测试”实验,有些学生在测试之前没有检查好相关器件的导电程度就直接进行使用,后来在测试通路时就触电了.而在虚拟实验中能够避免这个问题.如果学生的操作不当,也不会伤及到学生自身的安危,提高了安全性.
二、开展虚拟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
1.在虚拟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对于传统的实验教学来说,学习模式过于单一,教师在黑板上直接板书给学生看,让学生阅读课本来学习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很枯燥,甚至有些学生选择不听,导致教学效果下降.教师即使有时组织学生去实验室做实验,也只是一些简单的实验,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虚拟实验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模拟的软件,在模拟仿真的环境下进行实验,使学生感受到实验结果的神奇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2.在虚拟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是探究知识的重要方式,能够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较为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很难让学生把所有的实验都做一遍,这样对于学生理解相关知识是有点困难的.而在虚拟实验教学中,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进行实验,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使学生学习的时候更加有兴趣去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3.在虚拟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传统的初中物理实验过程中,学生担心实验器材容易损坏,在做实验时有点畏首畏尾.而在虚拟实验教学中,学生可以随意地选择实验器件,也不用担心它们会坏,从而主动进行实验操作,大胆尝试新的实验.对于实验中的问题,学生会有新的思考与疑问,可以就自己的疑惑进行其他的衍生实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之,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促使学生熟练运用这些物理知识,教师应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虚拟实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一种新的方式去学习物理知识,去验证物理结论,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为学校节省一部分的开支.这是一个有价值的教学模式,值得教师进行研究.
作者:唐乙芳 单位:广西德保县足荣中学
第四篇: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研究
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选用生活化案例,通过生活化语言,讲解生活现象与物理原理的联系,启发学生学习课堂知识,使学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发挥物理学科服务生活的特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树立生活化的教学观念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具备发现的眼光,挖掘生活中与物理教学内容相关的物理现象,将其作为教学辅助,实现教学的生活化.教师还应该尽量提高课堂教学的丰富性,避免一味地以课本为纲,通过生活化教学的引入,实现物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实用性.
二、设计生活化的课堂教学
1.教学语言生活化.初中物理中涵盖了大量的物理原理以及定义知识,在接触这些具备物理专业性的语言描述时,学生往往存在较大的理解难度,会对自己的知识掌握形成一定的阻碍性,影响自己的物理素养的提高.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对于一些晦涩的专业性学术语言,教师要采取语言转换的方式,将抽象难懂的物理学术语言转换成生活化语言,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例如,在讲“物质的密度”时,关于密度的定义如下: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单单从此定义的字面描述来看,学生很难理解“密度”的含义,这时教师可以转变思路,在解释密度时,选取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类比.比如,有两个体积相同的球,一个是铁球,一个是木球,虽然体积相同,但是两个球的质量是不同的.这是因为铁球与木球的构造不同,构成铁球的“铁”与构成木球的“木头”这两种物质的排列方式是不同的,排列间距也有很大的差异,假设一个铁球中排列了100个铁物质,而一个木球中只有12个木物质,“铁”的排列比较紧密,因此可以说铁的密度比较大,这也可以解释相同体积的铁球比木球重的原因.通过生活化的语言讲述,学生容易理解单位体积、质量等学术性语言,也对密度有了形象化的认知.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在使用生活化教学语言时,要保证不会对物理知识产生不恰当的解释,掌握生活化语言的使用程度,避免为了语言的生活化而蒙蔽物理知识的原本内涵.
2.课前引入生活化.物理课堂由于其自身的抽象性特点,导致物理课堂的气氛较为严肃,对学生的思维形成了一定的约束性.因此,在进入新课前,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的课堂引入的教学方式,激活课堂气氛,让学生置于较为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对于学生的思考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例如,在讲“静电现象”时,教师可以准备一把尺子,通过摩擦自己的头发,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或者准备一个方便袋,通过方便袋与手背的摩擦,让学生预测方便袋会不会掉落.通过这种趣味性的生活化小实验,可以迅速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在短时间内达到活跃课堂的目的.在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被激发的状况下,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是很有成效的.
3.问题情境生活化.通过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学生在自身生活经验的带领下能够尽快进入问题所描述的情境,对于所学知识有一定的生活化感知,在解决之后的物理问题时,更加具有方向性的指引.例如,在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两个表面光滑的小球,并分别为其穿孔穿线,然后将其固定到同一个地方,用一个小球去触碰另一个小球,当两个球处于不断的相互碰撞的状态时,让学生思考这两个小球为什么会相互碰撞,在什么情况下会停止碰撞.学生在生活中大都遇见过相似的状况.当教师将学生熟悉的场景作为问题抛给他们时,学生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会给出一定的解释.然后教师借势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告诉学生两个小球正是在相互作用的力的作用下不断碰撞,两个小球的碰撞随着作用力的不断减小,便会渐渐停止碰撞.通过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引入,可以有效拉近学生与物理知识的距离,减小学生学习物理时产生的距离感,让学生意识到物理现象是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物理知识也是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是必要的,教师应该意识到生活化教学对于学生理解知识的促进作用,对于趣味性课堂气氛的影响作用.教师应该时刻反思自身教学方式的合理性,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能够满足其学习需要的物理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孙珍 单位:江苏常州市武进区礼河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吴艳.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J].亚太教育,2016(10).
第五篇:初中物理情境教学研究
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的教学形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新奇、有趣、民主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交流沟通.
一、开展情境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物理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概念和定理非常抽象和难以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让学生得到足够的感性认识,进而建立起对于事物的真正理解,并且运用物理语言表达出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新课标对于教师的基本要求.在物理教学中设置模拟环境,能够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促使学生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2.可行性.物理学科中有大量的实验和观察项目.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利用生活材料或实验室器材,做好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并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二、开展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物理产生浓厚情趣,就会将自己置身于一个趣味性环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光的折射”时,教师可以创设如下教学情境:情境1:取一只已经装了水的烧杯,将一枚硬币放入其中,此时学生的眼中会看到两枚硬币,其中一枚较小的,另一枚则显示有点大,小的硬币在杯底上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情境2:铁架台上固定好激光笔,将其照射在杯底的某一个位置,标上位置,烧杯中加入清水,观察杯底亮斑的位置转移情况.此外,为了明显地显示出光在水和空气的传播路径,可以在烧杯中加入牛奶.此时,光的折射现象就特别容易观察出来.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给学生以直观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比较深入的理解.
三、开展情境教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能够创造出主动学习的环境,让学生有疑问去主动研究,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在讲“密度”时,教师可以创设如下教学情境:情境1:将煤油和水、酒精和水、铜块和铁块带到教室,放到学生面前,让学生上台去区分这些物质.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去区分这些物质.然后讲解:我们所接触的自然环境中,存在非常多的物质种类,每一种物质都有自己的独特特点,如味道、颜色以及外形等.这是我们区分这些物质的指标.要想区分这些物质,就要根据其具有的特殊性质进行区分.情境2:某地警方成功破获一起特大贩卖假金佛的案件,犯罪分子使用铅铸造出的假金佛来贩卖给群众.如何进行金佛的真假判断?此时,学生一般会小范围组成小组进行讨论.当通过颜色或者气味等无法进行正确判断时,可以使用密度来判断.这样,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利用物理学史,传递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物理是一门实用的自然科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能够使学生对大千世界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了解物理知识对社会是非常有用的,还能将前辈的精神和思想传递下来,其中包含本学科的一些发展过程.利用物理学史进行教学,能够使学生深刻了解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例如,在讲“电磁感应”时,教师可以介绍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奥斯特对于电磁效应的研究以及法拉第的思考,感应式发电机的发明,等等.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科学知识.
五、开展生活化物理教学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现象融入课堂,营造出生活化的环境,让学生了解学习物理的重要性.例如,在讲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如下教学情境:情境1:冬天开车时,车玻璃上的雾气在车内侧玻璃上,而夏天空调屋里的水雾却产生在玻璃外侧.你能通过哪个物理原理来解释?情境2:电风扇可以降低室内温度,那么将冰箱门打开,也能降低室内温度吗?实际上,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和物理相关,最明显的是声学、光学、电力等,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这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引入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实现学以致用.总之,初中物理中的许多自然规律和概念都是对物理现象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于较难问题的理解能力,还能够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杨建伟 单位:郑州市金水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第六篇: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微课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创新方式,能够起到增强课堂活跃度、创设轻松和谐课堂氛围的作用.微课具有短小精致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适应微课的具体要求,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有效连接,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并对难点知识展开合作讨论.微课提供了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知识来源,在课下学生可以随时观看,巩固知识,使教学空间得以扩大,帮助学生灵活学习.下面对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兴趣,增强信念.物理是一门具有明显辩证性与和谐性的学科,物理知识中凝结着自然美与物理学家的智慧,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物理时面对的是毫无生气的定义、公式,匮乏的教学设施,限制了学生对物理知识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导致学生缺乏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只是被动接收教师讲解的内容.随着微课理念的提出及与初中物理课堂的有效融合,使教材中的概念和具体实验直观且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物理知识变得更加丰富有趣.通过多媒体的形象展示,有效刺激了学生的兴奋中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对于探索知识的需求,进而促使学生形成坚定的学习信念.
2.针对性明显,扩展教学空间,提高教学质量.微课的时间一般在10分钟以下,视频中的知识点具体且精细.由于其具有短小精湛的特点,因此便于教师制作和学生使用.微课一般是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单独的分析,没有冗杂的导入和铺垫,突出难点、重点,针对性明显,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的精髓.微课也有利于促进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形成,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方便学生向教师提出疑问和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可以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制作微课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个个分析问题的情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随时观看和学习的资源,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正式的课堂,学生可以自由灵活地学习,扩展了物理教学空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从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二、微课与初中物理教学有效融合
1.教师要发挥能动作用.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由于担心学生对实验的过程不够熟悉、不会操作,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为学生分析实验原理、讲解实验方法、正确选择仪器等,然后让学生进行机械实验,不利于学生对于物理现象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对于知识较为简单、目的性明显的物理实验,大胆运用微课,让学生在课前对实验的内容和操作过程有所了解.这样,教师在正式授课时可以突出重点、剖析难点,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物理应用水平的目的.
2.突出重点知识,预设与生成共同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在制作微课时,教师要体现出较强的前瞻性,即教师在对学生的情况有深刻了解之后,做好预设,突出重点知识,还要兼顾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制作微课前,教师要进行充分的调查,通过布置作业、训练题等方式,对学生存在的困惑有足够的了解.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创设微课.这样的物理课堂,不再是教师导演的结果,而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创建的.在提出问题时,教师不能只是单纯地为了达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忽视学生的问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持续性兴趣.在处理学生的浅显问题时,教师可以即时予以回答;对于复杂的问题以及需要教师深入讲解的问题,教师可以制作微课,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对于值得学生深入探究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改变预设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该问题展开深入探究.
3.融入实际性的设计.由于微课的时间要控制在10分钟以下,因此教师要以具体物理知识的难易程度为依据,设计微课的主题和实践操作内容.例如,在针对浮力相关知识设计微课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创设相应的情境.在微课中写出知识的提纲,让学生能够尽快融入微课的氛围中,并在微课中提出问题:浮力的概念是什么?浮力会产生怎样的现象?浮力的方向和具体计算公式是什么?通过提出这些问题,对浮力相关知识进行分层.在精短的微课中,实际性的设计就要做到让学生直接接触到知识的本质,教师有针对性地对知识进行分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邵文 宗翠美 单位:山东高青县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李鑫.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鲁东大学.,2015.12.
第七篇: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从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入手,要结合一些全新的教学工具与教学资源,来进行一个课堂趣味性的提升。笔者结合近几年在初中物理中的教学经验,根据一些具体的教学案例,来简要谈谈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与学习兴趣。
一、丰富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般而言,我们要想丰富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入手:一个是引进全新的教学资源来辅助教学,从而让课堂的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另一个是通过合适的教学工具来呈现教学内容,从而使得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得到一个加强。这两种方式运用于初中物理的教学,都与现代的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侧面的体现了技术给教育所带来的影响。例如,我在教学初中物理中的《电磁反应》时,为了让学生明白教学内容中电与磁的概念,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到了动画的演示与解说视频。通过这个动画演示视频,一些物理现象与规律能够以更为直观的效果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直接体验到物理中的自然奥秘。而且动画所带来的特效,也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让他们的学习注意力与积极性得到一个很好的提升。这钟教学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引进新型的教学资源,来丰富整个教学的课堂。在力的性质教学中,教师在讲解这些较为抽象的概念时要花费大量的教学时间与教学精力,而且最终收获的教学效果还不一定是最理想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便利的教学软件,来实施教学的过程。例如,我在教学初中物理中《摩擦力与弹力》时,则是采用的教学软件———电子白板,来丰富课堂的趣味性的。我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直接利用电子白板来进行绘制,向学生用图示的方式,来直观的表现知识的内容与形式。
二、结合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拉近学生与学科之间的距离
物理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我们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发现物理知识的踪影。因此,教师可以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来实施课堂的教学活动,拉近学生与物理学科的学习距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以生活中的实际体验经验感受到物理知识的魅力,从而建立起学习的基点。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正是针对这种教学需求产生的,它要求教师将学习与生活进行结合,让学生既能在生活中体验学习,也能在学习获得良好的实践体验。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个实施:一个是生活化的教学情景的创设,另一个是生活实例与教学内容的结合。例如,我在教学初中物理中的《汽车油门的点火原理》时,就是以生活化的教学情景的创设作为教学导入的。首先,我以教学语言作为一个基本的导入:大家知道生活中的汽车为什么会跑起来吗?提出问题以后,我与学生进行一个基本的对话互动的过程。随后我在多媒体的教学课件上,先给学生放上了一个典型的汽车的点火装备,让他们通过观看装备的外形,来推测整个点火的过程。这就是生活化的教学情景的典型创设。又如,我在教学初中物理中的自然界中的发电的原理时,利用了一些风力发电、水力发电作为我进行发电原理的一个讲解。这些例子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习惯了的,对于他们认知的重新建立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学生对生活中一些司空见惯的事物有全新的理解。
三、更新教学模式,开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内容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创一个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让他们的学习天性得到一个释放。一般这种教学模式我们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开创,一个是分组合作学习法,这个能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另一个是引导式的提问法,主要是让学生的自主思维得到一个释放和发展。例如,我在物理的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最多的教学方式是分组合作的探究性学习方法。我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然后随机将学生分成三至四人的学习小组,让他们能够进行一个合作探究性的交流。我在整个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只是以一种组织者与观察者的姿态和他们进行学习上的沟通与交流,课堂绝大部分的主导权在学生的手中。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极大的激励学生的学习,让他们获得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
四、结语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建立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最终的一个学习效果,对于学生日后的物理学习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注重于丰富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基本建立以后,他们对于学科的兴趣也会慢慢得到一个很好的培养。同时,教师还要结合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拉近学生与学科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另外,教学模式的更新是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教师要结合时下流行的教学手段与措施,来开创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内容。
作者:冯继光 单位:大丰区金丰路初级中学
第八篇:初中物理教学语言艺术探析
物理课堂,不仅是物理知识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反馈学习情况、师生交流的重要过程.这里必然涉及大量语言的运用.教师语言的表达形式和技巧直接影响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以及参与学习的程度,语言中蕴涵的情感因素也能引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因此,语言艺术是教学艺术的核心所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锻造语言艺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教学语言力求准确严谨,体现科学性
教学语言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唯有达到相关要求,才能发挥其教学功能,完成教学任务.因此,用好语言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教师要善于探求教学语言的内在规律,掌握表达规则,使自己的表达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初中物理教学语言的第一要素是准确严谨.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语言时要符合语音、语法体系,使自己的措辞能正确表达相应信息.特别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这些内容都是经过几代人的精心打磨,经历了如大浪淘沙般的提炼过程,多一字或少一字都会导致意义的偏离或缺失.教师要注意锻造自己的语言,凸显表达的准确与严谨;教师要用标准的普通话组织教学,遵从汉语表达的基本规则,注意语义的简明易懂.比如,在物理教学中,“规律”、“定律”等词就不能混用,“光的折射规律”一般不说成“光的折射定律”;“欧姆定律”也不能说成“欧姆规律”.这是因为“规律”往往是自然界原始现象的一种总结与归纳,是事物间或事物内部固有的、原生态的联系;“定律”则对应一定的条件,发生在一定的过程中,“定律”可以认为是“规律”的一个分支,它的形成应该经过模型化的处理和分析,它的成立将对应一定的条件和前提.所以,教师在某些内容表述上也要做到咬文嚼字.此外,以“欧姆定律”为例,它反映的是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因此在内容阐述上应该突出“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电阻成反比”.这句话能清晰地体现出谁是自变量,谁是因变量,反过来讲就会发生错误.
二、教学语言注重形象生动,体现趣味性
物理是初中阶段难度较大的一门科目,其难点之一就是抽象性与概括性,而初中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期,导致他们在物理学习中出现不适应的情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并辅以恰当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增强他们的求知欲,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来弥补他们思维能力上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探究兴趣.从教学语言的组织来看,教师要善于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模型,发展抽象思维.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借助数学语言、图像语言、视频语言来弥补口头语言形象性上的缺失,帮助学生形成鲜活而生动的物理情境,让学生在获取丰富的感性体验后建立并认识规律.教师还要注意优化自己的语言表达,凸显其趣味性,增强物理课堂的吸引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对课堂提问进行优化.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任何一项伟大的发现都源于一个问题.以问题来引导课堂的发展,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是常见的教学方法.因此,课堂提问是重要的教学环节.精彩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推开知识的大门,也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对话,缓解学生学习中的负面情绪,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的心态.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在问题提出的环节进行简单化处理,如“是不是”、“对不对”,将原本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究的问题硬生生地改为选择题,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的教师没有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问题,以至于问题超过学生的能力范围,挫伤学生的探索热情,打击他们的学习信心;有的教师止步于问题的提出过程,而没有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无法给予学生及时、正确的引导,降低了问题的使用价值.因此,问题提出是一项包含设疑、激趣、启思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合理提问,能够提高教学语言的质量.(2)教师要善于掌控自己的语气和语调.教育心理学认为,青少年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持续十到三十分钟.由此可知,一节课四十五分钟的时间要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地持续性集中是十分艰难的.教师的语言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课堂氛围的调控、对学生注意力的集中都有积极影响.音色的好差源于先天,个人很难改变,但是教师要尽量让自己的语言语韵和谐、富有美感,语气抑扬顿挫,富有表现力,语调适中,让学生感受到语言之美.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结合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语气、语调和语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学语言的感染力.偶尔发现学生分心走神之际,教师要刻意变更语气或语调,以此暗示学生集中注意力.
作者:顾红军 单位:江苏靖江市第三中学
- 上一篇:高中物理学习困难形成原因及对策
- 下一篇:物理教学中情境模式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