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下物理教学论文

时间:2022-02-04 11:24:33

导语:实验教学下物理教学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实验教学下物理教学论文

一、清晰化物理现象原理,提高学习效率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是要有一定的条件的,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每一门学科都有它自身的特点,物理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实验不仅是物理教学的基础,也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提升物理综合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基本途径。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要形成物理概念和认识物理规律,必须先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可以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环境,而通常从生活中得到的感性材料多来自复杂的运动形态,仅通过在课堂上教师的的简单讲解有时会对学生的理解造成很大的困难;而这种感性认识也可以来源于其他途径,比如实验结果所提供的物理事实,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尤其是物理课堂上的能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认识物理知识以及物理规律。在强化学生感知的同时纠正了其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精心选择、简化的素材使学生对物理事实经过分析归纳获得证明,直观形象有效的突破对难理解又抽象的概念和规律更加具体的认识与理解,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二、有利于物理基础知识的教授,习得和应用

物理实验具有使学生更好地发现和认识物理规律的特点,创造适合于教学活动的物理环境供学生们在教师启发下,通过观察、获取最典型的感性认识,通过最简捷的思维活动建立概念,总结规律,并理论联系实际。对于中学生来说,这可以求得对基本知识比较有效深入地、牢固地掌握和初步的运用。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作风

科学,需要的是严谨的态度,科学研究与学习来不得半点马虎,教师在课堂实验教学中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要用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去感染学生,去教育学生,在实验与操作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实事求是,忠于实验操作获得的数据,尊重客观事实,避免主观臆断,切忌违规操作,这样长期的坚持下来,既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和在失败中积极的探寻真知以及永不言弃越挫越勇的精神。敢于承认失败,并且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是一种可嘉的勇气。与此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的求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在物理学科的领域里能够不断的钻研探索,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求知欲转化为动力

初中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枯燥单调的讲解,即使你“口若悬河”的解释也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实验现象的奇特,强烈的声、光、电、热等现象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精神一振,兴趣浓厚。比如在初次接触物理学科,在第一节物理课上,通过实验:“杯水倒立”、“漏瓶不漏水”、“煮不死的鱼”等实验,通过奇特的现象演示,让学生充满浓厚的兴趣,极力想弄清其中的奥秘,可以为学生学习物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实验能弥补课堂理论教学中的不足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速度”一课为例。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第一次涉及对教学要求较高的计算公式与单位换算。受小学以及七年级数学速度换算公式的影响,学生对于这一课的主题或许并不陌生。但是如何将其中所蕴含的物理基础知识让学生有所掌握,让学生通过实验来了解比较速度方法的合理性,这还需要从实验论证中去寻找答案。在传统授课模式中,这一课更注重的是理论,进一步说,更注重的是“教”与“学”的整个授课过程,如果以此为基础,仅注重教师讲授方式。让学生从理论中寻找答案,毫无疑问这是不可行的。

六、实验能够弥补课堂教学方式的不足

在我国全面推行教育体制改革的今天,教学方式的科学化与合理化是针对教学质量而言采取的重要的教学实践改革。这不仅对我国当代青少年的求学意识是一种考验,更是对全体中学教师教学素质而言的一项重大考验。教学方式改革是针对传统教育而言的,是当代教师对我国未来建设者们负责的表现。对课堂理论教学来说,通过实验教学能使学生完成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吸收,进而使学生对单一枯燥的课堂教学产生新的认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对全体教师而言,相信每位初中物理教师都能深切体会到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所产生的教学效果的不同,与当代青少年所具备的知识面相比,当年我们在相同的求学阶段所掌握的知识或许尚不足他们的十分之一,这其中,充分说明教育体制的改革功不可没,同时也进一步说明开展实验教学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七、结语

总而言之,物理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加强对初中学生物理课堂实验的教学,这是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对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可以提高初中学生物理成绩行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对于操作实验一般都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样便可以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能更好成长以便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这是教师对社会负责任的一种体现。

作者:鲍二兵单位:淮安市车桥中学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