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物理教师教学执行力促进高效教学
时间:2022-07-26 01:55:26
导语:提升物理教师教学执行力促进高效教学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提升驾驭教材的能力
教材是体现新课程目标的一个载体,并非全部。教师可以对章节内容进行整合,更可以开发校本教材。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教学片断:师:根据你们对杠杆知识的理解,要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应从哪儿入手?生:我想应该是在支点固定的情况下,研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关系。师:很好,请坐。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静止状态时,说明杠杆平衡。根据给定的实验器材,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看如何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同一小组进行合作交流。(5分钟思考时间)。师:现在我们共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首先,我们要把杠杆调节在水平位置平衡。第一步,在杠杆左侧的两格处挂三个钩码,用右手的食指压住杠杆的右侧,从力臂大处逐渐向里移动,感受一下,右手指感受到的力有什么变化?(学生随着教师做)生:从外向里移动的过程中,右手所用的力逐渐增大。师:这是同学们的感觉,是否准确呢?我们做第二步:在杠杆的左边两格处挂上三个钩码,根据第一步的感觉,猜想一下,在杠杆右边第三个格处,应挂几个钩码?生:两个。师:好。同学们和我一起验证一下。(学生随着教师做)生:刚好平衡师:根据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生: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这个片断中教师没有按照课本的知识排列顺序进行讲解,而是把课本中的实验加以改造,让学生从感性的猜测到实际的操作,最后以自己设计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猜测的正确性,得出结论。这样做鲜明地体现出教师是在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高超的驾驭教材的能力,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了课程目标,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二、做懂得教学策略的教师
1.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以《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一节的教学设计为例。(1)提出问题:我们曾通过实验发现,灯泡两端的电压越高,灯越亮,流过的电流越大。那么电流、电压与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呢?(2)形成假设:学生据已有知识,通过议论提出假设。(3)制订方案:固定电阻、改变电压、研究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换用不同的电阻,重复上述步骤,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师生共同研讨,确定最佳方案。(4)实施方案: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中。(教师巡视)(5)分析与论证: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与假说是否相符,得出结论。(6)评价:检验实验过程的操作是否规范,实验结果是否可靠。(7)交流:各组形成实验报告,交流实验结果,形成最终结论。从这一教学简案中,不难看出教学设计中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学习过程中不但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与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及反思和评价能力。他们亲历探究过程,从中获取知识,掌握知识,课堂教学效益较高。
2.课堂上发挥好教师的引导者作用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教学在“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在教学“声音的特征”时,布置任务——在木板或文具盒上绷上不同的橡皮筋或铁丝做“乐器”,课上演凑此过程中,不仅动脑,还动口、动耳、动眼、动手,亲自经历,激发了兴趣,锻炼了能力,增强了记忆。二是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在学习“大气压强”时,教师先做实验:向紧盖着盖子的热薄铁皮桶淋冷水,原先形状规则的铁皮桶发出阵阵响声同时变扁了。实验有声有形,本节课要学什么自然就明确了。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的教学方式。在“电热”的教学中,考虑到学生已有一些关于家中电热器的零星知识,在此基础上探讨电热的形成,再用课件展示家庭常用的电热器、家庭电路中出现的火灾情景,让学生感受电热的产生过程。
三、利用农村特有的资源为教学服务
池塘里的倒影,树上的蝉,田里的青蛙,井边的辘轳无不与物理教学内容有所联系。我们要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现象发生原因,总结自然现象发生规律,将物理学习融入大自然当中,在自然中积累科学探索的经验。例:教学声现象时,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可以让学生去捉蝉、蟋蟀、青蛙,观察它们是如何叫的,加深了对物体振动发出声音原理的认识。再如:可以将农村生产生活用的“石磨、锄头、扁担、犁头等工具”引入到摩擦、压强、简单机械等内容的教学中,为物理教学服务。综上所述,只有提高农村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执行力,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益,促进有效教学。
- 上一篇:糖尿病足预防与监护
- 下一篇:文广局民生工程宣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