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习题课兴趣培养

时间:2022-07-16 06:00:49

导语:物理习题课兴趣培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物理习题课兴趣培养

习题课是升华学生认知、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一个平台,是以生活背景作为题材,多方位多角度的设置情景,通过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课型。在物理教学中,习题课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它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始终。传统形式的习题课上,老师讲学生听仍是我们老师最常用的一种老套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我们老师和学生训练众多的题目,学生成为训练题目的机器和老师的听众,老师则是台上孤独的表演者。更谈不上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了。老师获得不了学生关于知识的反应,自然无法通过习题的讲解调控课堂的节奏了!物理习题课堂就是死水一潭,只是成了公式的简单堆砌,枯燥无味。学生成了记录和摘抄的机器,上课走神的现象经常发生。

我国古代教育家曾经指出“:善教者事半而功倍,恶教者事倍而功半。”十分强调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学生在习题课上的学习兴趣,提高习题课的教学效率,我尝试采用了以下方法:

1、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笔者曾听过一堂《欧姆定律的应用》的习题课,执教老师在准备习题中深一脚,浅一脚,不能由易到难,所以学生在完成习题时感到困惑,乃至于怀疑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造成课堂沉闷压抑,老师无法正常组织教学工作,学生无法主动自觉参与课堂。事后,我与这位老师分析了一下:在刚刚结束欧姆定律的知识学习后,就迫不及待的引入关于定律应用电路的设计,从难度上来说学生无法适应,从教学规律来说,没能做到由浅入深,学生往往在难易之间失去目标的定位。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如果违反学生的认知规律,只能欲速而不达。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固然跟物理学科对能力要求较高有关,但不可否认,教学目标定得太高,习题阶度过大,也是造成学生对物理昏昏欲睡的一个重要原因。

2、典型的题目,优化组合。注重题目的科学性、典型性、针对性和发散性,有效提高训练和讲解效率。在优化习题设计中,同时要注意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设置相应的物理生活情境,但不要为了学生的兴趣而故意去追求。

3、应用多功能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认知结构,激起学生的兴趣。如果将课堂上需要呈现和讲解的特别重要的知识点运用多媒体或者其他呈现方式,必然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气氛活泼。多媒体可以借助于其固有的特点,加上动画,音乐,美术,呈现习题的过程比较快,节奏紧张不拖沓,能在有限的时间,与学生做到沟通自如。

4、学生做题,学生讲的方法。教师布置好习题,让学生认真完成,并要求学生完成后把自己分析和解题的过程给全班同学讲解,让学生扮演“小老师”的角色,这样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于教学活动中来,加强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的信心,吸引其他同学的注意力.在此过程中,老师要在学生讲的同时不断纠正其出现的错误,排除每一个疑点.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思辩精神,特别适用于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和发散性的习题。

5、分组竞赛的方法。由教师分组,让每个小组推选三名同学参加比赛,以抢答、笔试、题板等形式进行,规定:“答对一道题加十分,答错或不答扣十分。”及时对比赛成绩给予公布.最后对各组排名,给优胜组授予“冠军组”称号,使各组之间形成竞争,增强学生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这种方法除了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以外,还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协作精神。这种方法学生的参与面广,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特别适用于基础题和难度不太高的习题。

6、找茬法。由教师提供一份错误的解题过程,可以是思路的错误,也可以是格式的错误,甚至是计算的错误,将学生平时容易出的错展示出来,让学生来找错误。这种方法学生的参与性强,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7、实验法。一些习题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预先布置学生课前进行小实验,课堂上通过展示他们的实验来进行验证。这种方法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在讲浮力时,有一道题说:有一艘装了石头的船漂在水面上,当把船上的石头扔到水中后,水面是上升、下降、还是不变。我提前准备了一个装水的大烧杯和一个装有石头的小烧杯,用小烧杯代替船放在大烧杯中。先让学生猜测当把船上的石头扔到水中后,水面是上升、下降、还是不变,然后动手实验,发现大烧杯中的水面明显下降了。发现与自己的猜测不符,学生很好奇,急于听到老师的讲解。在电学部分,我们遇到了一道题,当电压表与电流表、小电灯、开关、电源串联时,会出现什么现象?我让每个实验小组把提前给他们准备的器材拿出来,自己连接电路并记录现象,并请几个实验小组公布他们的实验结果。他们得到了一致的结论:小电灯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然后再让学生讨论从理论上如何解释。自己动手再加上认真的讨论,学生的印象会很深,以后再碰到这类电路故障分析问题,学生就不会再错了。

8、用学生的名字给新的解法命名。鼓励学生在老师讲解完习题后,如果有更简洁或更新颖的解法,可随时举手给大家讲解,与大家共享,老师会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种解法,并介绍给其他各班。此后很多孩子在课堂上积极思考,想出了很多巧妙的解题方法。

总之,习题课的教学不仅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而且还应最大程度地调动发挥学生的内在因素和他们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思维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