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观念下物理教学
时间:2022-06-26 03:15:28
导语:生本教育观念下物理教学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所谓生本教育,就是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师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成为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指导者、引导者、合作者,而学生真正成为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要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和点拨,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保持学习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思维意识的发展。以下是本人对初中物理生本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是实施教学的基本前提,趣味多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具有悬疑性的课堂问题,有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物理实验能有效带动学生的高涨情绪,提高他们的探究兴趣;讨论环节的活动设计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例如,在教学“浮力应用”时,教师可以事先制作一组展示潜艇在深海自由航行的多媒体课件,随着潜艇的上浮和下潜,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于是会自主提出问题:为什么潜艇可以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自主上浮和下潜?然后经过积极探究很容易就找到答案:浮力与重力之间的关系。
二、教师应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物理是一门探究性学科,其探究的一般都是科学领域的知识,因此具有一定的难度。此时,很多教师心中就产生了疑问,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学习是不是太勉强了?形成这一顾虑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教师的教育观念没有得到完全的转变,我们要知道,好奇、发现、探索、创新是少年儿童的天性,郭思乐教授就曾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提出:“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的天性就是具有创造性与活动性的。”为什么苹果会落在地上?为什么水烧开后壶盖会动?这些都是伟大的科学家在儿童时期就产生的疑问与思考。因此,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挖掘学生体内的创新潜能,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切忌将学生作为简单的容器,只是对这个容器进行知识的灌输,相反,如果教师能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磁场”时,就做过不同的比较。其中一个班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让学生分成小组探究学习,并在探究结束后进行讨论交流,课堂氛围相当活跃,且充满生机;而对另一个进行传统的授课方式,最后进行测试评比,结果前一个班的成绩明显好于后一个班。
三、注重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形成学生的体验式感悟是探究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指出:“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工作间。人形成思想,要通过感悟。它是主体对外部知识、信息的深层次的内化。”也就是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验学习中所看到的各种物理现象,以及产生了大量问题,只有经过反复探究,形成体验式感悟,才能顺利内化知识,从而形成相应的思想或经验。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追求繁荣的课堂表象,而是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类比总结、探究实质等过程,促使学生形成体验式感悟。当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起到有效调控的作用,当学生情绪低落时给予相应的鼓励;当学生表情茫然时,给予及时的指导与点拨;当学生讨论热烈时,要注意深入引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当学生探究成功时,要给予适时的表扬。因为学生的探究能力是一步一步慢慢形成的,所以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计划、有步骤的稳步进行,切实培养学生扎实的探究能力。
四、重视课外实验教学的“生本”作用
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类学科,如果忽略了实验的功用,无异于空中楼阁,失去了物理学科的根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产生这样的感悟:学生的创新性、动手能力、主动性、实践性等各种能力都比较欠缺,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进行发明创造?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实验教学没有抓好。物理教材中包含大量实验内容,除了课堂上应该让学生掌握的,教师还应拓展学生的课外实验教学,课外实验具有不受时间、地点、形式所拘束的特点,可以取材于生活中的实际用品来灵活操控。因此,课外实验教学是一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体现生本教育的最好方式。例如:制作孔明灯、制作温度计、制作照相机模型等实验,不仅包含了大量知识,还具有相当的趣味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课外实验教学。
总之,要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体现生本教育,我们广大物理老师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做到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培养独立意识和合作精神,从而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 上一篇:推进医疗险精确化管理
- 下一篇:养老险参保意愿及影响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