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动态生成性研究

时间:2022-03-15 03:04:34

导语:高中物理动态生成性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中物理动态生成性研究

摘要:学生认知体系的建构是交互式、非线性的,是在与周围环境“同化—顺应—平衡”过程中逐渐发展、丰富的。而活动单能促进这一交互式过程的多元化,促进学生知识结构、思维体系的动态生成。文章从生成性活动单设计的必要性、原则性、关键性和拓展性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中物理动态生成性;活动单;思维体系

动态是指学生与教师、环境、资源等方面的信息交换以及思维过程中的变动、波动的状态。动态生成性是对静态预设性的补充与修正,也是教师主导地位转变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观念的转变。动态生成性教学遵循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关注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间断点、偏离点与创新点,使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非线性特点真实地呈现于课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目前常用活动单主要有三种形式:无提示的开放性活动单、一般提示的结构活动单、充分提示的具体活动单。一份设计科学的活动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活动单设计的必要性

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来看,教师是课程教学的“主导者”,教学过程注重知识的传授,轻视知识获取的过程和方法,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课堂教学缺乏活力,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学生是课程学习的“被动接受者”,学习过程缺乏自由度和参与度,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缺乏情感体验。就目前所提倡的“集约型”课堂而言,需要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转变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建立知识体系时更加多元化、自主化。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认知结构是在“同化—顺应—平衡”的过程中逐步发展、丰富的。而学生与周围环境的这种同化、顺应、平衡过程不能仅仅来自于教师,还应该建立起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资源、学生与环境等方面的信息渠道。以活动单为载体的动态生成性教学,综合考虑了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等因素,符合学生认知过程中的交互式、非线性特点,是解决教与学矛盾的重要教学模式。

二、活动单设计的原则性

活动单实施注在重动态生成的同时,提出了“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的教学原则。“限时讲授”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学会控制自己的讲授时间,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交流、合作探究,使学生成为探索新知的主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合作学习”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深入探讨,并将碰撞出的思维“火花”记录下来;“踊跃展示”是将组内形成的结论、疑问、思维“火花”拿出来进行全班交流,其他小组、教师进行补充、修正,最后形成结论。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互动性,又能促进知识、方法的动态生成。

三、活动单设计的关键性

高中生正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的过渡阶段,该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闭锁性,不愿和别人分享自己内心的想法。同时对于高中生而言,求知欲旺盛,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攀比心强,具有较强的进取心。能否有效实施活动单的关键是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参与小组活动。因此,应充分利用好高中生的这些特点,让学生“参与讨论”。在讨论之前,教师应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设计具有探讨价值的课题,二是准备多元化的信息来源渠道,三是组建交流合作团队。在三方面工作中,组建交流合作团队是核心,因为培养合作团队需要时间。具体做法是: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让组内学习基础较好且善于发言的学生担任组长,以组长这个点带动面的发展,慢慢形成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氛围。

四、活动单设计的拓展性

微课题研究属于学习反思的范畴,是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再思考与拓展,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微课题的来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学生中的共性问题、学生的可行性创新想法、身边的物理知识、教材上实验的改编等。例如,在教学“曲线运动”这一内容后,教师可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探究曲线运动的方向。有一个学习小组做了非常好的装置,他们利用装蜂蜜的圆形塑料瓶盖做了一个陀螺,在瓶盖中心位置打孔插入圆珠笔芯作为转轴,瓶盖边沿与盖底交界处均匀打三个孔,盖口朝上让陀螺在白纸上旋转,向盖中滴入墨水,墨水被从孔中甩出,在白纸上形成射线状分布。将瓶盖取下使盖底中心与笔芯在纸上画的点重合,沿瓶盖边沿画一周,用尺将射线反向延长,恰好与所画的圆相切。该装置演示曲线运动的方向要比书本上利用砂轮打磨金属方便得多,而且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非常好。

总之,基于动态生成性背景的活动单教学,强调学习过程,鼓励学生自我发现,激励学生内在学习动机,能增强学生信息收集、信息提取、信息整合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教师在活动单的设计上应该遵循客观、科学、合理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和认同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祥.基于“活动单导学”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3.

[2]薛美琼.浅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化的实施模式[J].基础教育研究,2011(12).

作者:曹卫华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