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力学研究

时间:2022-02-28 02:51:11

导语:高中物理力学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中物理力学研究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课程中,力学的教学比较关键,也是高考中重点考核内容。力学模块知识比较抽象,在具体的解题中需要学生思路清晰,找准受力分析物体。为了使得学生在力学学习中能够掌握力学解题分析要领,在本文中介绍高中物理力学解题策略步骤,希望相关的研究能够促进物理教学。

关键词:物理力学;解题策略;一般步骤;分析

高中物理力学解题需要一定的策略,在解题步骤的引导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力学问题。学生在学习时如果缺乏了相应的解题方法,而盲目的分析问题,那么将会导致解题效率低,知识难以掌握透。因此,对于高中生的物理力学解题策略进行总结性研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物理力学解题步骤分析

物理力学解题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审题,然后确定研究对象,在学生脑海中建立解题模型。与教材的实际内容进行结合,并且进行结论性的问题验证。1.1审题并且研究对象确定。在高中物理力学习题中,存在着很多的受力对象,多个受力对象的存在一方面为学生受力分析带来干扰,另一方面是为学生提供多个受力平衡分析的方法。学生在进行物体的受力分析环节中,需要选定一个已知量较多的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摒除干扰因素,建立受力平衡关系。1.2建立模型。当确定某物体为研究对象时,需要结合题意建立力学模型。如选择小球为研究对象,那么其在半空中悬挂会受到重力、拉力的作用。而不能与绳子的受力分析混淆。另外一种模型就是将物体理想化处理,将其看作质点,如理想气体、光滑平面等,都是进行模型研究的题眼[1]。1.3结合教材。任何形式的物理力学习题都会在教材中找到根据,在进行题意分析环节中需要回归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将题目重点定位。回归教材的方式对于力学解题具有较大的好处,如,力的图示、力的分解、碰撞模型等的应用。在进行物体力的分析环节中,结合教材中力的分解方式,不能遗漏分解力,保障力的分解准确。1.4结论验证。当选择一定的方法解决力学问题时,还需要对其结果进行验证。力学问题结果验证一能够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二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结果的取舍。如经过计算得出-9N的力,显然在力学中没有负值,其与实际情况不吻合,因此需要将该值舍掉[2]。

2物理力学解题策略应用

2.1整体与局部的分析方式。如,在均匀向左的电场强度为E的电场中,悬挂着两个小球,两个小球的质量都为m,但小球a的电荷量为+2q,小球b的电荷量为-q,小球a在小球b上方,用绝缘绳悬挂。如下图所示。已知绳子的重力不计,试问,当两个小球达到平衡状态时,其位置关系是什么样?首次接触该问题时,先确定受力对象,在该题目中存在着两个受力对象,如何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该种分析模型在物理教材中比较常见,采取先整体后局部的受力分析方式。由于电场强度的方向向左,那么整体的摇动方向为向左,因此将选项A排除。根据公式F=Eq,并且两个小球的电荷量不同,因此,两个小球在电场中受力也不同。此时对两个小球进行局部分析,F1=+2Eq,F2=-Eq。答案B、C、D的方向都不同,但是其夹角不同,依然a、b将两个球的视为一个整体,设整体在垂向的夹角为α,则tanα=Eq2mg,然后对小球b进行单独的受力分析,设其与垂向的夹角为β,在tanβ=Eqmg,则可知α小于β,因此可以直接选择出答案C。在该种习题解析中,借助整体与局部的受力分析方式,解决受力对象混淆的问题,应用到多个受力对象习题中,思路比较清晰[3]。2.2基于题目核心的问题分析。高中物理力学中小车碰撞模型的问题有很多,有的题目给出小车碰撞后到两车停止所用时间t、小车的质量m和两车碰撞前的速度v,问小车在碰撞时所受的力F。这样的题其所用的知识应当是动量定理。有的题目则是没有给出车碰撞时所用的时间t,仅给出了碰撞后两车一共缩小的形变量X和车的质量m,碰前速度v,求小车碰撞时所受的力F,所用的知识则是动能定理。在解题时高中生应当明确命题人所要考的知识和所涉及的难点,把握住题的本质和核心问题,才能在最快的时间里找到所需要的方程,不走弯路,在解题时能够事半功倍。

3结论

综上所述,物理力学解题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研究对象,然后进行审题,在学生脑海中建立解题模型。与教材的实际内容进行结合,并且进行结论性的问题验证。力学知识解题环节中,可以借助整体与局部的受力分析方式,用到多个受力对象习题中,思路比较清晰。当题意对象混乱的情况下,借助整体思维进行分析,使得问题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孙燕.培养高中生物理解题能力的三部曲[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6,S1:141-145.

[2]徐锡扬.物理问题解决策略习得程度与练习因素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3]唐璐璐.问题中心图式对高中物理学困生问题解决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3.

[4]隋淑峰.高中物理力学模型及解题策略[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12:37.

作者:倪欣豪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