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技巧研究10篇
时间:2022-08-19 08:23:56
导语:高中物理教学技巧研究10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国高中物理教学随之展开着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改革。高中物理知识点相对而言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物理的这一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和吸收物理知识,阻碍了学生的提升和发展,因此教师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就需要加强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以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为主要内容,进行相应探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抽象思维;教学策略
许多实验证明,学生无论是在学习高中物理的学习阶段,还是走向社会开始工作,其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就是抽象思维能力。就心理学的观点来讲,能力是帮助人们顺利完成某项具体活动的重要心理特征,智力则是人们自身表现出来的一种具体个性的认知能力。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人们必须不断发展自己的智力,而智力的发展核心则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则包括抽象思维能力。由此可见,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已经成为一种可能和必然。
一、结合学生年龄特征,提高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及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教育领域已对以生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对于高中物理教学而言,我国许多高中学校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就要进行与时俱进地物理教学改革,从学生的年龄特征为突破口,以求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在已有的直觉思维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促进学生思维上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进而使学生能切实培养出具有推理性、创造性、跳跃性等特点的抽象思维能力。从高中生学生心身发展规律看,学生在十六岁的时候,就应该已经完成了人脑发育的百分之九十六的发育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已经具备了供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和提高的必要的物质基础。而从高中生的思维特点来看,其思维能力相较于初中时期而言是已经逐步趋向成熟,这一现象表明高中生的抽象思维正在从经验性思维向理论性思维转化,而在这个转化阶段,正是学生需要教师引导和帮助的时候,为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时候,就要积极结合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有计划、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加工改造物理教材,完善抽象思维的培养方法
教材自身的结构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就需要一套与教学过程相适应的教材。首先,改进物理实验教学方法。随着物理实验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实验的开展是不能够脱离理性思维指导的,这一点在高中物理实验中显得尤为突出。因为实验条件、学生自身的阅历等原因的限制,学生在实验时就只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实验操作上,从而忽视了实验设计原理、实验数据的处理等重要的实验教学内容,这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教师就要积极地将学生的实验重心由重视实验操作转移到实验原理、实验设备等事物上,以此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其次,适当加入物理发展史。在教学中,在讲解某一物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适当在其中穿插其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这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切实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抽象思维。最后,合理配置物理例题与习题。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让学生在物理教材中找出理论知识之间的联系的行为,其实就是帮助学生进行思维的过程。为了更好地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师就要以提高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及归纳推理的能力为目标,给学生配置合理的例题与习题,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适时训练,努力做到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真正提高自身物理素养。
三、融入心理教学观念,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按照思维发展的规律看,抽象思维的发展属于思维发展的最后阶段。按照心理学发展的成果看,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将自身原就具备的知识同新的知识相联系的过程,并将这二者有机结合。为了更好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教师就要积极以物理教材为基础,以心理学研究成果为依据,努力完善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例如在进行“速度改变快慢———加速度”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之前所学的速度,并借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列车开动、赛车启动等与加速度有关的短视频,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初步理解“速度的改变”,然后再将学生引入加速度的教学中,有了之前的初步感知,学生就会很容易地将加速度的概念加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强调“顺应已有认知结构,获取新知识”的重要性,帮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事物出发,再进行适当引导,将新的物理知识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在内化新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只有这样,积极地将心理学规律引入课堂,遵循思维发展的规律,学生的物理素养才会得到真正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氛围才会更活跃、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融洽。总之,高中物理作为一门抽象而严密的学科,其对学生的学习有特殊要求,这其中就包括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高中教学阶段,帮助学生形成抽象思维能力是极其重要的,教师要想保证高中物理教学顺利的展开,就必须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对物理问题进行正确指导,以此加强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促使物理教学更好、更快地发展。
作者:蔡毅 单位:宿迁市文昌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张涛.高中物理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2]郝伟.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4.
[3]张林.高中物理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J].中华少年,2016.
第二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摘要:目前,一些学校为了使学生在高考中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不惜将物理教师教授新课的时间进行压缩,有更多时间进行高考复习,这已经违背了教育的初衷。这样的做法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来说有极大弊端,使得学生对于基础性的概念和规律没有深刻理解,也使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探究的过程被丢弃,使物理教学只有为了考试而学习,失去了素质教育过程。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慢”教学
国家在进行教学设定时,将普通高级中学的学制定为3年,但是对于那些为高考而战的学校,常常是将教学计划订为两年内讲授完全部新课内容,将剩余时间都用来高考总复习。由于对教学实践的时间与高考复习的时间没有进行很好的分配,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物理中的基础知识不能很好地掌握,使得学生在学习时兴趣不浓厚,过快教授新知识,会使得学生只知道做题,而不能提高物理素养,加重了学生对物理的畏惧,适当的“慢”教学会有助于改善这些弊病。
一、落实素质教育要“慢”教学
近年来国家推行素质教育,在学校中进行素质教育的载体便是各学科的教育,每个学科都有教学体系与特点,并且都具有一定的育人作用。其中物理教学便是通过在实验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思维为中心,运用各式教学手段或方法呈现物理现象、构建物理学定义、探究论证物理学规律等,通过这些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对待事物的科学探究的态度和实验操作的动手能力等物理教学中应传授给学生的各项素质[1]。教学过程是一个使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对待事物的过程,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最后回头指导实践,只有这样,教育的价值才得以实现。高中的新课标中有大量要求是教师通过实验使学生进行感性认识,再升华为理性认识,进行循序渐进的学习,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规律,不能一味追求进度,让学生只知做题,保证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只会造成学生与教师负担加重,且学习效率不高,这背离了国家进行素质教育的初衷。只有放“慢”教学,进行学科教学的素质培养,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底子,才是素质教育对教学的要求。
二、形成知识体系要“慢”教学
(一)物理概念建立过程要“慢”教学
在高中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对于物理学新概念的教授通常是直接告知学生并让学生死记硬背,说明概念中需要注意的点,或以往对这个概念理解有偏差的案例,最后通过做题进行巩固,让学生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类的教学方式,往往表面上学生理解了,而实质上学生并未理解概念,到了考试时对于这个问题依旧不会。对于一个概念的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对于概念的提出,要让学生头脑中建立概念的产生过程,而不是直接灌输给学生。对于新概念的提出,教师要从已经教授过的知识上进行提问,让学生慢慢分析,让学生了解新概念引入的作用,并且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对新概念进行定义,之后再对这个概念进行巩固运用[2]。
(二)物理规律探索过程要“慢”教学
物理规律探索过程是对物理学研究的方法和物理研究能力的训练的重要措施。教师在进行关于物理规律教学时,要对这个知识的教授过程进行设计,再加以实施。对于不同教学目标所产生的教学设计也不尽不同。因为不同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授方式不同,所以当堂的教学规律的探究方式也会不同。经历实验或科学推理,学生往往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老师平时无法讲授的知识,在规律探究结束后,教师给学生提出一道例题对刚刚的教学内容进行加强和扩展。这样设计的教学过程,才能满足新课标对于课程教学的要求,而且培养能力更加精准,此外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满足。
(三)科学实验探究过程要“慢”教学
物理实验教学要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一定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对于操作技能的训练也要遵循教学规律,准备好实验前,要做好理论知识的储备,实验时所使用的器材并遵循实验原理,之后由教师进行实验操作的演示,让学生观察老师在使用时的步骤和测量方式,最后由学生独立操作,体会实验过程的乐趣[3]。如果教学时不是按照这个规律,那么学生在学习时也无法彻底掌握实验探究的目的。当然,实验并不是只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要教会学生对科学认真的态度与方法。
(四)物理问题的解决要“慢”教学
物理教学过程中会常有复习课,以便引导学生对近期学习内容进行加深巩固,然而在课堂上出现了大量不合理现象,不论是问题的提出、思考、解决都在过快进行,仅仅追求数量而非质量,当多媒体教学出现后,教师便大量使用课件,不再进行板书的书写。然而复习课要为学生留有思考、消化吸收的时间,板书的书写进行强化,此外可以利用其他技术手段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掌握状况,可以利用课堂评价促进学生与教师间的沟通,老师与学生共同调节课堂教学的快慢[4]。对于现在一味追求快节奏的教学过程,只有老师对于这方面的观念得以转变,加强对每个教学环节的深入教学,让学生在接受新教学内容时亲身参与,才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内容,并在知识体系建立过程中引发思考,加强交流与互动。减轻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的负担,让物理学科的教育教学可以发挥出应有作用。
作者:张晋 单位:大连市普兰店区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王淑萍.浅谈新课程下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2,10(30):114-115.
[2]米文贵.对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8(17):72-73.
[3]李永红.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索[J].学周刊,2013,12(35):20.
[4]陈有贵.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6,07(15):69-70.
第三篇:高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的渗透
高中阶段,物理是相当重要的一门课程,其对学生与老师都有较高的要求。如何使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是教师应关注并思考的问题。现阶段,许多学校将探究式教师模式应用到了日常教学过程中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笔者认为,应在此基础上融入科学方法才能让高中物理教学更高效地开展。
一、通过培训,提升教师的科学方法教育理论素养
物理课程改革要想顺利实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必不可少。新课程改革标准中,已将科学方法纳入高中物理教学,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物理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方法教育,让学生初步掌握科学方法。科学方法与科学知识,两者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差别,科学方法包含的并不是物质本身,而是类似于抽象的概念,一种隐藏在物质世界与物理学科背后的方式或理念。许多教师并不十分了解科学方法的理论,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并理解这一理念,也是新课程标准给教师提出的挑战。因此,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前,应培养教师的理论知识。教育部门应组织在该方面有较高权威或造诣的专家,开展专题讲座进行该方面的理论培训工作,让物理教师的专业知识面得以拓宽,并为日后进行科学方法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1]。
二、概念规律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活动
(一)科学探究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活动
在教学中引入科学探究,需要教师将收集、处理及解释信息的过程纳入教学设计范围,在此基础上,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其中,设计具备开放性的问题,引起学生兴趣,继而产生质疑,通过辩论讨论等方式进行师生互动。并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并逐步将其掌握。新课程提倡全新的学习方式,如合作、探究等。因此,教师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应以科学方法教育为主,并随着教学方式的改变变化学生学习方式,找出最适合当代学生的科学教育方式。例如:在学习“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内容时,老师便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促使学生逐步掌握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二)物理习题及复习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活动
经过研究显示,促进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是最原始的物理问题。何谓“原始物理问题”,即其存在于自然界、社会生产及生活客观中,能将物理概念形象地反映出来,且未经过加工的物理现象,它与物理练习题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原始物理问题贴近生活,且有生态及开放性。因此,学生遇到这些问题时,探索、发展、分析并解决是其必然要面临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一部分科学方法,如观察、类比等,并能运用一些科学方法分析、比较、论证等。最后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掌握归纳、推理等方法。
(三)利用物理基础知识渗透科学方法
将探究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物理课堂上,需要学生通过自主积极的探索进而完成教学任务,这也是新课程提倡的标准教学模式,通过探究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使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得到根本改变。探究学习模式重点以探究为主,则让学生自己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最终将问题解决。因此,要想将科学方法融入探究教学中,需要物理基础知识的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科学方法能为其提供重要依据,学生要了解物理知识,通过科学方法的途径,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与知识。例如:在学习“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时,老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运动场景片断A:足球场上,传球、罚顶球,球滚出场外并停下;B:球拍击羽毛球、跳板跳水;观察发现:球,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改变,球拍、跳板形状改变,提出问题:什么原因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使物体产生形变?分析归纳:是其他物体作用的结果,定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然后,老师引导学生感受力的相互性,动手做“手压橡皮擦”或“手拉橡皮筋”或“手变钢尺”,并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体会物体发生形变手也产生形变并感受到手有受力感,从而总结出受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通过在物理基础知识中渗透科学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与知识。总而言之,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需要老师将科学方法合理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高中学生的物理综合素质。
作者:宋均政 单位:徐州市铜山区棠张中学
参考文献:
[1]徐志长.高中物理教学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2(6):32-35.
[2]姚勇,邢红军,蔡燃.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实践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24):15-18.
第四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
物理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可以说,生活处处有物理,物理时时联系生活。因此,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要积极贯彻《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课堂教学回归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唤醒学生的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物理知识,强化学生依照生活经验来实现对知识的有效建构,从而自觉地在生活中学物理、用物理。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好比连接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通道,不仅有助于唤起学生学习物理的主动性,而且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知识转化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既然生活化教学方式这么重要,如何才能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实施生活化教学呢?这先要从正确认识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含义与作用说起
一、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含义和作用
(一)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含义
教学生活化的含义就是指教师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找出其中蕴涵的知识,将教学和生活融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挖掘、探究获得知识,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就是指高中物理教师将教学植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通过寻找学生感兴趣的、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生活实例来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重置生活化场景,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这些场景中遇到的问题。
(二)物理教学生活化的作用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而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虽然二者侧重点不同,但是都认同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课堂教学生活化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容易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增强知识的生活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此外物理教学生活化还可以调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理解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含义,认识到物理教学生活化的重要作用,只是我们构建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基础和筹划阶段,教师要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策略,进而使课堂教学生活化成为现实。
二、实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一)实现教学方式的生活化
使课堂与生活相结合课堂教学生活化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选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方式(如采用讨论、辩论、小组合作、游戏、参观、调查等),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融入现实生活,同时教师要重视主动创造学生主动观察、动手制作体验的机会,把生硬抽象的物理知识变成现实的实物和生活中的现象。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其实很多,比如,实验演示生活中某些与个人息息相关的问题,在教学“电学”内容时,教师可先联系路边的路灯有一个坏掉后其他的仍旧工作的现象,先让学生对串并联有一个表面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探究串并联电路的工作原理此外,教师也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制作动画来营造活泼直观的课堂氛围,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实现课题导入生活化
引发学生好奇心与专注力课题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题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学生迅速带进课堂,还可以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畏难情绪,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教师要善于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抓住学生的兴奋点、盲点、疑点创设课题导入点,以此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性,创建轻松的课堂氛围,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中探究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达到让物理回归生活的目的。
(三)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
让知识走进生活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存在物理现象,教师要学会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选用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素材,来剖析教材内容,通过对教材进行调整、补充、改编等二次加工,充分让学生感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通过生活学习物理课堂中抽象的概念原理等,不但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而且还有助于增强物理学习的趣味性、探究性。
(四)实现自主探究生活化
增强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动手动脑能力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物理素材,为学生创造实践操作、合作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实验、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积极开展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增加自主实践体验的机会,进而提升生活中运用物理知识的动手动脑能力。尤其是实验教学方面,教师可以发动学生自主在生活中寻找实验所需要的工具、物品等,这样既顺应了学生爱玩、爱动脑的心理,又可以解决实验材料,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五)实现课题练习和课后实践生活化
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课堂练习和课外实践活动,是物理教学最直接的生活化方法。课题练习应以掌握课堂知识为目的,教师选择习题要事先进行筛选,尽可能选择那些贴近学生生活的题目,课后应尽量多地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树立运用物理知识和物理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为学生创造与真实生活“亲密接触”的机会,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总之,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取生活之源,活教学之水,善于发现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的素材,将生活引进课堂,将教材中单调的、抽象的知识还原为取之于生活实际的物理问题,创建生活化的教学课堂,最终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作者:胡玉婵 单位:河北栾城中学
第五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研究
不容否认,课堂是教学的第一阵地,教学的核心是表学的有效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水平和教育模式的要求不断提高,旧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否定,高中阶段物理教学应当紧艰时代脚步,创建创新,高效的物理课堂。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物理课堂进行了简要的表述。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使人成功的动力。对于教育教学,特别是高中阶段物理学科教育教学,兴趣培养显得格外重要。物理学科虽较为深奥和复杂,但是它同时也具有较强和生活性和实验性,物理的这一特性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力武器。从物理的实验性出发,可以多向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一个个实验,使得学生能够亲自完成,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同时也会在心里面自然会冒出很多疑问和兴趣,这样就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对物理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创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推进器。
2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之前
(1)鼓励学生重视预习。课前预习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从预习开始,要使预习有效果,根据高中学生自学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笔者在上新课前,一般都花些时间来指导学生预习。在学生预习前,笔者都给学生通过学案列出本节课的预习提纲和要求,使学生有目的地预习,这样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预习中,学生能自己解决一部分问题,让他们获得成就感,对未能解决的问题就充满好奇,通过听老师的讲解,让他们了然于心,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长期坚持,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和预习方法、同时读书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自学能力得到培养。
(2)注重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最讨厌枯燥无味的课,一堂物理课,如果老师不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不让学生充分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而是一味让学生干巴巴地为所给的结论而探究,学生会厌倦课堂,学习兴趣也会冷淡,为了使探究活动成为课堂的主旋,就要求教师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3)教师的备课和教学设计也十分重要。要高效的利用课堂45分钟,需要教师对课堂进行合理科学的备课,科学地分析教材、教学目标和学生性格,合理地整理教学重点、难点,制定然后制定高效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集体备课,也是取得高效备课的有效途径之一,大家集思广益,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为创建高效的高中物理课堂打好基础。
3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
21世纪是网络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之一,只有学生对教学活动发生兴趣时,才会主动积极地进行发现和创造,以至于对事物的认识进入新的境界,而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是达到这一境界的有效途径。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而应用多媒体则可以创设直观性很强的,具有独特教学效果的,符合中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教学情境,尤其是视频资源、动画资源和教育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大大提升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同时,科学设计实验,创设直观教学情境。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实验来设置问题情境,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很好地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探究物理世界的规律。同时我们还要适当引进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引进课堂把广大的师生带人新情境,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逐步为教育教学所采用,从而为中国教育注入了现代化的理念和新的生机,它改变人们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育手段,逐步取代了过去的“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支粉笔讲到底”的教育教学模式。新课堂教学一改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这对学生的学习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在的物理课堂已经越来越多地将多媒体运用到了教学当中,使学生能够通过多媒体设备可以更直观地将老师所教授的知识理解,改变了以往物理教学中“课本搬家”式的教学,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老师们教学中的负担,通过信息技术媒体播放、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的心理活动集中到传授新知识和技能方面。同时在用实验创设情境时,一定要注意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见度,这样才能增强直观效果。所以,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实验时,要尽可能地采用大规格、大尺寸的实验器材,并注意各器材的放置位置,让学生能看到实验方法和过程,效果才能更好。总而言之,新时期,对于高中阶段物理学科优质教学的有效开展,我们要足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指导学习方法,注重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利用,从而真正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效果。
作者:李金 单位:江苏省泗阳县众兴中学
第六篇:数学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理工学科的前提和关键。恩格斯说过,“任何一门学科,如果能够用数学来描述,那么它才能说是科学的。”而物理学科与数学的联系非常广泛,许多物理问题的解释和物理理论的推导需要借助于数学的逻辑方法和思想。在高中物理当中,数学的影子更是无处不见。因而学会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分析物理问题是学好高中物理的关键。
1.数学是描述物理现象和规律的重要语言
物理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学科,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需要用数学语言来进行描述。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来定义物理概念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要要求。许多高中物理的概念需要用数学语言来描述。例如牛顿力学中的力与质量、加速度的关系为: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这样的表述未免繁琐,如果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话可以用如下的公式来表达:其中F为物体受的合外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由数学语言与文字语言的对比可以看到数学语言的描述更加的简便准确,有利于交流和理解。正是由于数学语言的简便准确的特点,物理学科中大量的使用数学语言来进行物理量的定义和物理关系的推导。几乎所有的物理学的运算都要借助于数学语言的帮助,在高中物理学科中每一个物理量都有一个对应的数学符号,这样就将可以物理量的求解化为了利用数学的方式对某一数学符号的计算。例如在物理学定义中规定F为物体受的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当已知物体的质量和所受的力时,对物体加速度的计算就转化为一个简单的数学运算:这样我们很容易就可以得到加速度的结果。
2.数学是进行物理问题推导的有力工具
前文已经谈到,由于数学语言的便利性,物理学科中大量的采用数学语言描述物理问题,因而可以将物理问题的解决转化为了数学问题的求解。在对高中物理的学习中,要不断强化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根据具体的物理问题,列出相应物理量的数学关系式,分析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对相应物理量进行数学求解。高中物理问题的分析解决也离不开数学工具的应用。例如力学部分力的分解与合成中需要利用到数学中的三角关系,而运动学中对速度、加速度和运动距离三者进行计算时需要用到二元一次方程进行计算。由此可见,如果不能对数学知识进行扎实的掌握,对物理问题进行求解时就会力不从心。例如高中物理中对压强的定义为:P为压强;F为压力:S为受力面积。而具体物理问题可能是已知压强和受力面积时,对压力的求解。此时就要利用数学知识对压强的定义式进行数学变化,转变为,将压强和受力面积带入公式中对压力进行求解。因而,对数学推理推导方法的熟练掌握是学好物理的前提,数学工具的灵活运用是进行物理问题推导的有力手段。
3.数学思想是对物理问题分析的重要方法
数学是一门抽象科学,而许多数学思想是对物理的学习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将数学思想在物理学习中进行灵活的运用,可以使物理的学习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物理问题的解决中,数学作图的思想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复杂的物理问题用数学图像表达出来,往往可以使物理问题和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简单明了,方便了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求解。
4.结语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理工科学习的基础。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中,将数学知识有意识地主动运用是学好物理的重要捷径。数学不仅是描述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的重要语言,还是解决物理问题的有力手段,同时数学思想在物理问题的分析求解中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将数学思想进行灵活运用是学好物理的重要方法。
作者:伍家萱 单位:长沙市周南中学
参考文献:
[1]何勇.数学思想在高中物理课改中的渗透[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09(1)
[2]徐国华.数学是物理最自然的语言———谈数学思想方法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4(3):52-53
[3]戚亚军.高中物理试题中数学思想研究[J].学周刊,2015(33):151-151
[4]彭新武.新课程改革下加强数学思想在物理教学法中的应用[J].神州旬刊,2014(3):180-180
第七篇: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研究
传统的课堂教学下,教师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的积极性往往不是很高,新课程理念是倡导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所起到的只是一个引导性的作用。高中物理课堂不同于初中,不但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努力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热情和科学素养。因此,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拥有一个高效率的物理课堂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当好学生的服务者和引导者。这才是目前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核心要义。
1.目前高中物理教学课堂存在的问题
1.1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彰显
目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彰显。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也调查了部分的高中,72%的课堂都是由教师完全主导的,很少给学生自己展示的机会。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物理教师完全是占据教学的最高点,学生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多的类似于吸收知识的工具。在调查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对物理课堂都没有很浓厚的兴趣,更不要谈完全的参与进来了。如何实现高效的高中物理教学课堂呢?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提高物理课堂效率的首要之着力点。
1.2课堂知识缺乏丰富的实践性经验
高中物理涉及到的知识是很多的,其中有很多的知识其实和现实生活是联系在一起的。很多高中也开设了实验课堂。但是经过调查后,笔者发现目前的高中物理课堂还是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的是照本宣科,没有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一些抽象的定义,学生不是很了解;课堂教学中,物理教学大纲安排了很多的实验课,帮助学生在具体的实验中去感受物理知识的奇妙。但是就目前来说,很多高中都没有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来设置实验课堂,一些高中甚至直接取消了实验课程,直接由教师演示。
2.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
2.1改革传统的物理教学理念,弱化教师的主体地位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第一个要点就是要改革传统的物理教学理念,弱化教师的主体地位。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彰显。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物理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而不是交给学生一堆枯燥乏味的物理知识,最终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为以后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积累创新的能力。因此,就目前的物理课堂来说,激发学生的主体地位势在必行。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些物理问题,让学生自己先得出结论,然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教师对学生的结论进行点评,这样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2使用多媒体技术,增加课堂的生动性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多媒体技术的使用给社会各个阶层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中,也应该引多媒体教学,并且要用好多媒体。书本上的物理知识一般比较抽象,学生比较难把握,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利用网络,查找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资源。通过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来提高整个课堂的生动性。尤其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往往升学压力比较大,在多种信息传播方式的刺激下,可能效果会更好,学习的效率会更高。比如说,在讲解光学这一物理内容的时候,多媒体的视觉效果会更好。但是,教师要合理使用多媒体,不能过度依赖。
2.3教师认真备课,科学设计教案
教案的设计,是整个课堂顺利进行的前提,只有设计一份好的教案,教师才能够知道整个物理课堂教学的重点,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物理教师应该积极参与教研组的讨论,制定出一份总体的教学方案;其次,物理教师要熟悉班级同学的物理素养,针对学生的物理素养,对教案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其能够同学生的实际水平相契合;最后,教案设计完成后,要进行反复论证,不断的根据实际教学效果进行修订。只有设计出一份好的教案,教师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2.4将物理知识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书本上的知识往往是比较枯燥的,因此将书本上的物理知识同生活实际相结合就显得十分必要。而且,这样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知道学习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举例来说,在讲解气压这一课程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比如说拔火罐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这些物理知识是如何反映在具体生活中的,引领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物理中的生活。
3结束语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改革重点。本文提出了改革的几点对策:改革传统的物理教学理念,弱化教师的主体地位、使用多媒体技术,增加课堂的生动性、教师认真备课,科学设计教案、将物理知识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等。希冀能够通过这些方法,改善我国高中物理教学课堂现状。
作者:皇甫海涛 单位:济南大学
参考文献:
[1]王红蕊.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之我见[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3).
[2]张立杰.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浅谈[J].生物技术世界,2016(02).
[3]冯楠,王林.运用演示实验突破高中物理教学难点的实践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02).
[4]王塔娜.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03).
[5]孟全海.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实验的设计与实践[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2).
第八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路径思考
1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1.1明确教学目标:高中物理是具有很强的实验性质的学科,学生通过物理实验可以充分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主动思考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要把培养学生这些能力摆在高中物理教学目标的第一位置。教师在设计高中物理教学目标时,一定要充分结合新课改要求,以锻炼学生这些能力为指导,将教学目标设计的清晰,简洁,操作方便,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1.2深入研究教材:教师在进行所有的教学活动时,都要按照教材来进行的,可见教材对于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要想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那么教师就一定要熟练掌握物理教材的每一个环节的内容和要求。只有充分了解了高中物理教材的整体知识结构和每一个章节中的重点与难点,才能科学有效地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1.3充分了解学生:物理这门学科在上初中的时候学生就已经开始学习了,但是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他们的物理基础肯定存在着差异,再加上高中物理的知识面和抽象性要比初中物理更强,所以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学习物理的学习能力和掌握物理基本理论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以学生为出发点,制定正确的课堂教学计划,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精心设计导入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良好的开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准备进行新的一节授课之前,一定要根据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精心设计好授课之前的导入语,从开始课堂教学的一开始就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充满好奇心、产生心理预期,神采飞扬,饶有兴趣地学习新课。
2.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高中物理是实验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有趣生动的物理小实验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所要讲解的内容,适时地做一些和这节课内容相关的物理小实验,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上课更加专注,还可以与课堂教学形成互动。
3巧妙设计课堂提问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发他们深入思考。由此可见,课堂提问的重要性。那么,教师应如何设计课堂提问,又要注意些什么呢?对此,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3.1要注意问题的严谨性和科学性:高中物理存在着很多的定义和定理,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一定要注意自己语言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要用词准确、严谨,尽量采用物理学科的专业术语进行提问
3.2要注意问题的难易适度性: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困难。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会觉得这些问题我都已经会了,不需要再听了,从而失去课堂提问的意义;如果问题太难了,学生经过反复思考也得不出答案,这样会严重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从而会使学生放弃思考,产生课堂消极情绪。因此,教师在物理课堂中所提的问题一定要难度适中,学生只有经过认真仔细的思考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课堂效率。
3.3要注意问题的启发性: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避免提出一些低效或无效的问题,例如,“是还是不是”、“这么回答对还是错”等等,这些问题只能是判断对错,不能有助于学生发挥自主思考的能力,要提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例如“为什么这么做是对的”,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主动去思考,使他们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每一个班级的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水平高一点的,也有水平差一点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来提出问题,对于物理水平较差一点的学生,应该提出的问题相对教材简单一点,并对其一点一滴的启发引导;对于物理水平较高的学生,应该提出一些只有经过认真思考才能回答上来的问题。
4有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是主动地对物理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讲,课堂教学气氛沉重,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被动状态,课堂教学效率可想而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层出不穷,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是其中之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由于更加直观、易懂、易操作,因此被广泛应用到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可以使抽象的问题更直观,使教师备课更加容易,突破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弥补了由于传统教学中实验场地、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不足等问题。因此,教师要结合具体实际章节的内容,多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例如对于讲解电场和电场强度这两个概念时,由于比较抽象,学生凭空很难去理解,只能死记硬背。如果教师对其多媒体采用辅助教学,通过动画来展示电场的方向,电场强度的作用,就可以非常形象地解析这两个概念,而且还能增加学生对其概念的印象,不仅提升了课堂学习效率,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5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能够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在于教师根据实际具体情况的灵活运用,只要教师能够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手段,科学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就一定能够有效地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效率。
作者:张海燕 单位: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陈纪华.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效率[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3(6).
[2]杨凯.谈谈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3(5).
第九篇:新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探索
一、高中物理课程的特点
首先,要想创建新型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就必须要对高中物理的结构特点和学科特点有着充分的认识和了解。那么我们就分别研究一下高中物理两方面的特点:
1、结构特点
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在保持原有课程框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为了构建注重基础、综合性强的课程结构,对物理课程进行了部分调整。新课程标准将物理知识体系进行了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的划分,使之分为了必修与选修两大板块。必修模块是高中学生共同学习的内容,学生通过对运动学、动力学、抛体运动、机械能守恒等物理核心内容的学习,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为接下来选修部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而选修模块则以物理核心内容为切入点,运用基本的物理规律去解决较为复杂的物理问题,并更加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联系。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物理的选修模块对于高中生的自学能力和拓展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2、学科特点
(1)对于基础知识的注重
首先,物理是一门非常重视实验的科学。因此,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自己得出许多重要而又基础的定理和规律,由此可见物理对于基础知识的重视;其次,高中物理重视知识的建构过程,所以也就更加强调以生活为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最后,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也同样对基础知识给予了高度重视,在高考试题上也侧重于考察基本物理定律的使用。
(2)给予了不同类型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
在课改后的高中物理课程中,编者对物理课程结构进行了精心设计,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为物理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很大便利。在物理课程的设计中,每个系列既有共性,又有自身的个性特点,突出了系列特色,为高中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了很大空间,这些都充分的说明了新型高中物理课程更加注重多元化发展的教学理念。
(3)体现了物理学科融会贯通的特点
一方面,高中物理课程中渗透了物理学科各方面的内容,融合了近代物理学与经典物理学的最为核心与重要的知识,同时也加强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运用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高中物理课程充分体现了对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对科学知识、物理教学内容与社会观念进行了完美渗透。
二、新课改后高中物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基于以上对于高中物理结构与学科特点的分析,我认为新课改虽然大大加强了课程的灵活性与广泛性,使得学生对物理学这门课程更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其中很多物理教学上的“顽疾”和可能产生的新问题仍然急需我们去解决。首先,新课改后,物理课程的拓展范围变大,物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也开始变大;因此,对于物理教师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教师如果对物理学史的了解不够深入,对物理知识的把握不够细致,则会对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产生极大的影响。另外,新课改后,看似降低了物理教材的难度,实则在各类配套习题以及高考试题上并没有降低难度,很多题目都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极为复杂的计算。这些都对高中生学习物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三、创建新型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针对于当前传统物理教学模式的精华与糟粕,以及结合着对于高中物理课程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我提出了几种新型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1、实验教学:“真实——模拟——真实”的教学模式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要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出物理规律,但很多实验学生的观察常常比较被动,而且相对滞后,有些物理现象瞬间消失,或者不清晰、可视性较差,学生的观察比较困难。“真实——模拟——真实”的模式,带学生感知实验情景,再用课件重现物理过程的细节,最后再让观察实验,方便学生形成概念,充分认识规律。例如在学习平抛运动时,教师可先使学生观看飞机投弹的视频,达到真实直观的视觉效果。接下来通过实验仪器让学生进行模拟操作,最后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得到最终正确的结论。
2、概念教学:“讲解——使用——拓展”的教学模式物理概念是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抽象后的简化表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行将物理概念的来龙去脉进行详细讲解;然后让学生通过表层感知、观察思考、具体使用等一系列活动,自行获得对物理现象的感性认识。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已有方法重新认识加工、思维整理、内化重构,从而加深对物理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例如教师在进行弹力的概念教学时,首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向学生讲解弹力的概念,在讲解后,及时布置与本节课相应的配套习题。学生讲练习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则针对学生的错误及时补充说明弹力概念的理解需要注意的问题,不断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和延伸。
3、规律教学:“实验——讨论——推导——运用”的教学模式物理规律反映了物理对象的本质属性,反映出事物发展和变化趋势。与概念相比,规律是人们对物理对象进一步认识的产物,是理性思考的结果,物理规律可以加深人们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引导人们思考发现事物的更多属性,形成新的物理概念。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实验——讨论——推导——运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习,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的掌握物理规律和运用物理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进行动能定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利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使学生先产生一个感性上和客观上的认识;接下来,结合着实验的结果,让学生进行自主讨论:动能的变化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在学生们得出初步结论后,教师通过公式推导得出动能定理的标准形式。最后趁热打铁,迅速用配套的练习题让学生们加深记忆并学会运用动能定理。不仅是动能定理,在库仑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物理规律的教学上运用此方法都能收到上佳的效果。
四、总结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重在得法;物理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千变万化、层出不穷;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为之变化者,谓之神”。教学中作为准物理教师,更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随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我们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在有朝一日成为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
作者:王江明 张迪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昌辉.新课程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141-142.
[2]朱琴.浅析高中物理教学的尝试与思考[J].科教文汇,2010,3(3):30-39.
[3]申颖.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3):151-152.
第十篇: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探讨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思维活动具有启发作用。高中物理是高中课程体系中逻辑性与科学性较强的学科。高中物理课堂提问合理,会大大降低物理教学难度,激活课堂。讲究物理课堂中的提问艺术,切实落实五要,促进高效高中物理课堂构造,促进学生成为物理课堂的主人。
一、高中物理课堂提问要具有启发性
启发学生的思维,是每一位教师的基本任务。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教师要认识到启发性的重要性,对于物理课堂来说,启发性的问题是课堂的支柱。学生认知新知识时,思维活动始于问题。针对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课堂效率快速提高。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结合学生已经学过的物理知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识与生活经验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认知矛盾是激发学生思维运动的法宝,还能激起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从一个小小的问题思考深层次的物理知识。设计物理问题时,教师要注意问题的思维指向性,重视学生思维的多角度运动,让学生站在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物理能力。如讲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学习过的匀速直线运动引出问题,利用两大物理现象让学生的认知产生矛盾,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考二者的不同或者物理现象的真假。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与两大物理理论对应的实验视频,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并提出“到底哪一个是对的呢”这样突出矛盾的问题。在启发性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开动脑筋,仔细观察,成为物理知识的探究者。
二、高中物理课堂提问要具有层次性
高效的物理教学行为是具有层次性的,高中物理课堂中的提问自然要具有层次性。层次化的提问,对学生的思维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通过探索得到正确的物理答案。设计与提出层次性问题,会让教师的物理教学思路更清晰,促进物理知识构成体系。设计物理问题时,教师要抓住物理课本的重点与难点,对物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了解教材呈现物理知识的逻辑。更要分析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坚持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顺序呈现问题,让问题成为递进性与层次性的教学链条。如讲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时,教师可以这样提出问题:通电导线能够产生磁场,那么它本身就是一个磁体,在这种情况下,通电导线是否会受到磁场力的影响呢?教师可以先针对教师提出的这一问题进行猜想,在心中得出自己的答案。当学生心中有了答案后,教师再提出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发现导向方向与磁场方向呈不同关系时,通电导线受力程度是不同的,那具体规律是什么呢?以此引导学生多多观察物理实验现象,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一规律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层次性的问题,能够让学生一点一点深入物理学习世界,成为物理学习活动的主体。
三、高中物理课堂提问要具有量力性
量力而行,是保证学生物理学习自信的重要前提。在设计物理问题时,教师要给学生回答问题的可能性。问题的提出,不是为了难为学生,而是为了推动物理教学顺利发展。讲究因材施教原则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落实,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提高问题的可接受性与可思考性,让物理问题服务于课堂教学。在备课环节,教师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思考与回答问题得到物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物理学习态度,认识到个人物理学习价值。教师要做到一视同仁,兼顾所有学生的物理水平,让学生努力跳一跳,有所收获。如讲解《重力势能》知识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对学生进行分层,以便于在课堂中给学生提出量力性问题。依据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从低到高分为一、二、三层,设计不同的问题,有利于高中物理课堂整体教学效率的提高。对于一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何为重力”这样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正确之后获得成就感。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自制小桌、铁块(一大一小)、盛满沙的小盒做导入小实验,让第二层次的学生回答“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这样的问题,将分析实验现象的问题留给第三层次学生,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各得其所,学习水平会大大提高。
四、高中物理课堂提问要具有科学性
物理,是一门科学学科,课堂中的问题自然要具有科学性。高中物理教师要重视个人教学语言与行为的科学性,课堂所提问题必须反映客观的物理现象与及对应规律。在课堂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结合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提出问题,把握好问题的难度。在描述问题时,要做到语言清晰,表义明朗,思维严密,让学生在教师提问之后仍能记得问题的内容。如讲解《分子及其热运动》知识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是什么?在生活中有哪些实例?这些问题的语言描述十分精准,符合物理科学特质,有利于学生物理思维的完善。
五、高中物理课堂提问要具有全面性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只有面向全体学生,教育才具有公平性。教师要重视学生在物理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用课堂问题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都能在课堂中获得学习成就感。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能将所有学生叫一遍,教师要正确对待课堂教学全面性,优化个人提问行为。物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重点在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让每一位学生都围绕问题积极思考,参与课堂,就是对学生的尊重。教师结合问题提出后学生的反应调节问题思考的时间,选择合理的对象回答问题,有利于物理课堂氛围的和谐。全体学生都思考了问题,没有机会回答的学生可以通过聆听他人的想法评价个人物理能力,实现自主提升。综上所述,提出一个科学合理的问题,远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教师要对每一个课堂问题进行精心设计,让问题具有吸引力、教育意义。用艺术性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热情,促进学生思维的波澜起伏,让高中物理课堂氛围日益活跃起来。重视课堂提问艺术“五要”的落实,重新认识物理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作者:卞海春 单位:昆山陆家高级中学
- 上一篇:中学物理教学翻转课堂模式分析
- 下一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论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