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论文7篇
时间:2022-09-22 10:16:28
导语: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论文7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一、通过生活实例点燃课堂活力
很多高中生难以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点,课堂上经常出现消极的学习状态,不利于教师正常的教学。想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首要任务是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帮助学生实现良好的思维转换,让他们以更加积极的状态参与到物理知识的学习当中。首先,教师要研究课本中复杂的知识点,想办法把知识点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让物理知识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学习“重力的时候”,教师把教学中所用的设备换成常见的学习或者是生活用品,和学生一起进行自由落体运动,提问学生为什么事物都会向下落?为什么重量差距很大的物体下落时间相同?把常见的生活物品与学生容易忽略的问题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有方向地参与到物理课堂当中,为物理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其次,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点的发展历史进行诱导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向学生展示其发展过程及生活中的应用,丰富学生心中知识点的形象,带动学生想象力,促使其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实现物理课堂的高效发展。
二、带动生活实践,提升物理效率
物理是一门理工类学科,教学过程中含有很多实验的内容,传统教学中教师都是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对现象进行观察,但是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无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降低课堂效率的同时限制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物理是一门来源于生活的学科,实验比理论更容易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要把知识点与生活相结合,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实验,让物理知识深入学生内心。教师长时间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严重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降低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改善了这一不良局面,让物理与生活相辅相成推动学生成长,帮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参与到未来的竞争当中,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张生奇 单位: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
第二篇
一、在物理教材中渗透生活化元素
当前的高中物理教材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已经做出了相应的改革。在不同的学习板块中都会包括物理的基本概念、物理实验、物理的方法应用等,这样就能让学生对丰富的物理知识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从而能让学生强化物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结合实际生活有效地解决一些物理知识,有助于学生将正确的学习观念树立起来。案例分析:高中物理人教版的摩擦力。教师在对学生讲述摩擦力这个概念的时候,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假设一辆小车现在位于光滑的冰面上,那么这辆小车能不能快速地进行加速或者是刹车的过程。对于这种问题很容易就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因为学生能够结合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相关经验将在物理学习中所遇到的理论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能够切实地感觉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相关应用,帮助学生指明了未来发展的道路。
二、在教学方式中渗透生活化元素
在教学方式中有效地渗透生活化元素主要指的是教师选择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结合物理教学内容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将具体的教学主题制订出来,让学生将一些在实际生活中经历的并且与教学内容具有相关性的事情进行讲述,学生可以结合实际的生活事件分析出其中所包含的一些物理现象,学生可以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将最终的结果讨论出来,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将生活和学习良好地联系起来,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学习主要是让学生结合自己对物理知识的认识以及理解在课后展开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并且有效地将自己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事件和物理相关知识点有效地联系起来。案例分析:高中物理人教版牛顿第三定律。对牛顿的第三定律进行探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实验,主要是合作探究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所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海绵、磁铁、弹簧秤、惯性小车、斜面小车。请学生探究的主要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方向关系、大小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的关系。接着教师根据学生所进行的实验反馈总结出牛顿第三定律所涉及的一些内容。在这种试验中,教师所提供的实验器材都是在日常的生活中经常看见的,并且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亲身体验,利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出结论。
三、在教学工作中渗透生活化元素
很多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时一般情况下都会借助一些教学工具辅导教学,这样能使物理知识变得更加具体以及生动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对身边的学习工具加以利用,存在于实际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是可以被应用到物理课堂上的。案例分析:高中物理人教版电容器中的电容。教师在对学生讲解这一内容的时候,首先可以拿出两个平时吃饭要用到的金属碗,两个碗之间用一层塑料纸隔开并且将两个碗叠在一起,并邀请两位学生进行实验。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的时候开始摇动起电器,并同时用一块小金属薄片去接触金属碗,在对起电器摇动了几下之后,请其中一位学生用手去触碰碗的内部,并问其的感受是什么,学生会回答:感觉被电到了,学生被金属碗中所存储的电荷点了一下,这就可以证明金属碗中存储了一定量的电荷,从而有效地将电容这一概念引了出来。在这一实验中,金属碗以及小金属薄片都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东西,所以,在教学工具中渗透一些生活化的元素能有效地帮助高中生理解物理的相关知识点以及概念。要让高中的物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渗透相关的生活化元素并不是很难,可是如果想利用生活化元素促使高中物理教学获得持续的发展还需要一段过渡时间,只有在不断进行实践以及研究的基础上,教师才可以对引进生活化元素的时机进行良好的把握并且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高中物理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使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实现有效的结合,并端正教学观念,让学生在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其中的乐趣,这样才可以真正地实现教学目的。
作者:韩帅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市五原一中
第三篇
一、物理生活化探究的缘起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勇于实践,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1.新课程的研究
新课程的核心思想是“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力求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我们要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进步。
2.高考改革的要求
高考改革的目的主要不是追求公平,而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是追求教育的效率。实行高考与学考两种不同的形式,就要求我们进行分层教学、分组学习、选课制和“走班”教学等改革尝试。
3.物理课程的特点
中学物理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能力。要求学生能识别所观察到的现象中的变量,会整理观察到的信息(例如,观察和记录电流改变时导体上的电压),要会处理信息,以便研究找出关系(例如,作出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会根据简化的假设粗略地进行估算,会把空间信息转化成其他形式(例如,理解实际电路与电路图的关系)。
4.专家的研究
北京语言大学谢小庆在2007年就说:我们进行改革,主要是为了提高教育的效率,为了改变青少年的普遍厌学状况,为了保护青少年的好奇心和发展青少年的创新能力,为了改变“读一本书、教一本书、背一本书、考一本书”的局面。
5.学生的感受
一个早就毕业的学生在某个论坛中就说道:我读高中的时候,物理就烂得不得了。当时觉得兴趣不在上面,现在发现不是,其实问题还是在应试教育上,老师讲的就是做题,和生活实际脱节了。不过最近看了部日剧,叫《神探伽利略》,作者把推理和物理结合起来,让我又来了兴趣。还专门去图书馆找了物理书来读。所以说,学习的关键还是在兴趣,知识也要活学活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我高中毕业十几年了,前不久我才知道铝箔纸包住手机可以屏蔽手机信号,而这个知识点我也是从《神探伽利略》里面学来的,而我的高中物理老师从来不讲这些,据说他还是省里的高级教师。
二、物理生活化研究的原则
我们在研究物理与生活的时候,教学目标是从学生认知能力出发,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根据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来研究教材。
1.适度性原则
根据学生实际的知识结构来研究教材,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知识的学习不宜过早,不宜过难。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弱,因此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宜增加教学难度和深度。
2.发展性原则
结合选修教材3-1中电学知识内容,结合生活中的常识,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书本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在学习一些电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对家里的电器进行简单维修。为此,需要比较全面地学习一些电学常用技能。通过实践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发展性原则的另外一个体现是在原有知识和能力上适度创新。有些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可以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比如,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电瓶车、手机等电器充电时间过长,对电瓶或电板造成损伤的事情,我们可以创造出电路,解决好这个问题。这样的小发明、小创造是我们学习物理知识最大的成就。当学生掌握这些技能后对物理知识就不仅仅是喜欢,而是非常热爱这门学科了。
3.可操作性原则
高中生拥有比较多的物理知识,从理论上说可以完成很多生活中的电学应用,甚至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电器维修。但实际上很多学生连基本的生活电器常识都不清楚。因此,我们需要解决一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问题。通过一定的衔接性课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常用工具,学会一定的实用技能。然后通过一些案例分析,学会相比原有物理书本上更加实用的电学技能和应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小组协作等方式培养学生不同程度的技能水平,也提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更好的实践训练。
4.综合性原则
在制定目标时要以学生实际知识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为基础,既要体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又不能忽视教育过程的系统性。在教学中,还要能体现良好的合作精神,毕竟学生在学校学习是为了今后参与社会活动做知识和能力上的准备。
三、物理生活化的研究策略
高中物理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采用“三合一”的方式,即以“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创新意识”为目标来培养学生能力和兴趣为主的特色教学。1.基本能力培养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各种生活中实际用到的电学基本技能,强化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获得实践的体验,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增强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实践操作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技能水平,提出相应的课程要求,让学生完成一定的具体工作,在实际中提升自己的各种操作能力,熟悉各种常用设备的应用。这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的过程。3.案例分析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根据一些其他同学曾经完成的研究案例,通过分析比较,掌握基本的研究方式和特点,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4.小组调查为了完成自己小组的研究课题,了解具体的相关信息,必须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调查。确定研究内容是否具有研究价值,研究的方案是否科学,研究的内容和材料是否真实。通过各种不同的调查方法从而获得第一手资料。
5.作品展示
这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通过集体对比和讨论,不断完善研究成果,真正有效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
四、物理生活化的实践
在实际教学的设计中,我们有意识地根据新高考改革特点,大力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利用高中阶段的电学知识和生活相结合,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家用电学知识,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做一点科技创新,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在实际操作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结合物理教学中部分选修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1.对学习选修3-1后的一些理论知识的深化
电学中的一些书本知识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强化教学,让学生能将书本知识生活化,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电学电路知识。比如,多用电表是电学上一个比较重要的仪器,通过教材上的原理学习,知道多用电表的内部结构,了解测量原理和读数的特点;学会用多用表测量小灯泡电阻、二极管等元器件;探究用多用表测量和区分新旧干电池。比如可以提出如下的探究问题:有同学通过多用表的红黑表笔分别测量三节干电池(一节新电池、一节旧电池和一节废电池)。他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通过这些读数,很快分辨出哪一个电池是新的,哪一个电池是旧的,哪一个电池是废弃无用的。请同学们实践操作一下,找到分辨的方法。通过对多用电表不同量程的估计分析,提升学生实践操作和理论结合的综合能力。对生活中常见电器测量和诊断则结合实际情况,了解家里实用电器的功率和实际电阻,为今后学习判断电路是否正常和维修打好基础。同时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学习电工笔的正确使用。同时能区分各类电容器,并了解和实践测量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和反向电阻。
2.电学应用入门之实践操作
了解一些常用电学维修常用的工具,并通过一些理论分析了解这些设备的实用特点和注意事项。可以通过多样化课程等形式,动手操作掌握电学运用于生活中的基本功。可以分成四个环节:第一节:电烙铁的认识和使用。通过理论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电烙铁使用方法,了解一些和电烙铁有关的操作要求和相应的配套措施。第二节:实践操作动手,这一节课让学生实践操作使用电烙铁。在实践中学习操作拆焊和点焊,逐步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以用电烙铁完成对一块废弃电路板的若干元器件的拆卸。认识白炽灯的控制电路,动手安装一个控制开关。第三节:门铃制作,认识门铃的主要结构,要学习和了解各类门铃特点,学习简单门铃内的主要元器件和电路图。重点学习三级管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的判断技巧。第四节:实践操作制作简易门铃,这节课是学生实践操作为主,通过实践安装门铃,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现场指导方式一步步示范各种实践技能,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学有所用。
3.生活中的电路和简单维修
物理应用于生活中,要更加关注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知道,有时候家里的一个插座坏了,一个吹风机坏了或电茶壶坏了,我们总觉得扔掉可惜,但是去维修点维修的话,他们也不太愿意维修。其次,了解家用电路的特点,学习家用电路图的识别和比较。生活中各种电器有各自不同的符号,这个内容比书本上更加细化,让学生了解各种生活电器的特点。当然,在电路安装中也有许多小技巧,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学习掌握更加实用的电路安装技术。再次,让学生尝试用工具更换插线板的连接线,或焊接脱焊的节点。通过电吹风等小家电的简单维修实践,学生可以学习各种电吹风的主要结构,学习各种常见问题的处理,通过实践案例告诉学生电学维修的各种小技巧。
4.科学探究和调查报告
通过案例,提升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定的课题研究,完成相关的研究报告。并通过集中展示评比的方法,对学生研究进行考核。部分优秀的成果进行改进后参加上级各种活动评比,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学会做科学探究的调查表。通过实践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分析,制作和完善一些科学探究的调查表。这样的能力也是今后学生非常有用的职业技能。深入研究,完成课题报告是以《充电保护器的设计和制作》为例进行说明如何不断完善科学探究过程,如何进行科学报告的撰写和完善,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探究的真正价值。当物理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时,物理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和解决物理问题的兴趣。因此,物理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渗透生活化元素,从生活中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素材与问题,引导学生用物理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环境,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获得富有生命力的物理课堂知识,使他们不仅理解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应用,从而切实体会到物理在生产、生活、科技与社会领域的应用价值。通过理论学习、实践维修,培养学生动手参与生活中的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提升学生学有所用的意识。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常用技能,为实现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的职业道路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实用技能。
作者:祝梁 单位:浙江杭州萧山第二高级中学
第四篇
一、生活化的教学要注重课前的备课
物理课程的设计和主要的教学内容都要切近生活,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今后的发展出发,每位教师在备课时,教学设计要注意符合所教班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经验,这样才能更加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率。
1.教学设计生活化
教学设计要使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知识、方法、情感有机交织,合理设计,实现相同的知识目标,同时也实现不同的过程和情感目标。例如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教学,用打点计时器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利用数学知识计算研究运动规律,得到知识,利用搜集分析计算方法,探究过程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
2.教学引入生活化,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巧妙的课堂导入,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的畏难情绪,为传授新知识做好铺垫。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教师要创设生活化情景,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结合本堂教学内容,找好新课的导入点,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创造出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来合作探究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让物理回归生活,物理教学生活化。如在教学“做功和内能的改变”一节时,可先让学生做搓搓手问有什么感觉来导入新课,学生说有热的感觉,接着问其原因,就顺理成章引入课题。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时,教师可列举划船、溜冰时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向后划桨时,船会向前行驶,向前推别人,自己会向后滑动等导入点,来激发学生探究生活中奥秘的兴趣。
3.注重教学内容生活化,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回归生活,让物理知识在生活现实中内化。学生生活、学习经验,是接受新知识的基础,他们体验生活中物理现象,教师应帮助学生总结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使之升华成物理知识。并及时巩固利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例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二、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只有物理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时,物理教学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才富有活力。
1.教学方式的生活化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从他们掌握的知识结构和实际的能力出发,选用高科技动画绘图和效果好的多媒体音像等多种学生比较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重现实际生活的一些现象和学生比较熟悉的情景,来营造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他们探究的欲望,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过程注重生活化
高中物理教学注意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起主导作用。生活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和谐而融洽的。课堂教学,不只是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关注教学过程,关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他们的感受。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合作关系,是共同探究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物理现象,通过探究研讨,从认识不同到达成共识。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交往、交流、沟通,达到互相影响,最终形成共识的过程。过程生活化,体现师生平等。教学目标不再是知识机械记忆适应考试,而是巩固和内化知识,并应用于实践,就是把所学知识用来分析、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生活中我们的学生也是人,是有着鲜活生命活力和丰富思想情感的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学生,不体罚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以平等的姿态既教书又育人。
3.学习过程注重生活化
教学过程注重尊重学生,学生学习过程中,无论合作讨论还是自主探究,老师都要给他们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引导他们积极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他们获得丰富的物理知识,把物理知识的规律方法运用于实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获得收获的喜悦和成功的体验。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合作,既会自己独立思考,又能与人合作交流,学习过程生活化,使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能力才会极大地提高。
三、生活化的教学要做到课后练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课后练习和课外实践活动,是最直接的生活化方法,也是最有效的。学生在练习实践的过程中,其主动参与,学习意识强。教师要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作业和实践活动。
1.课后练习要生活化
课堂练习设计要生活化,课后练习应以掌握课堂知识为目的,还应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应用性题目,应尽量地为学生创造运用知识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物理知识、物理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如讲授完电磁学方面的知识时,课堂练习时让同学们总结在生活中哪些电器应用到电磁原理。
2.课后实践和实验生活化
通过实践调研体验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生活实践能力。如学习重力之后,教师让学生比较并解释月球上的宇航员和地球上人活动的差异。物理实验是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可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新课程强调联系生活、社会和学生实际,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强调探索、实践活动,物理教师采取有效措施生活化教学,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完成新课改背景下物理学科的教学目标。
作者:吴楠 单位:保定市第七中学
第五篇
一、高中物理教学的生活化的含义和作用
1.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含义
教学生活化的含义就是指教师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找出其中蕴含的知识,将教学和生活融合起来,引导学生通过挖掘、探究获得知识,有效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就是指高中物理教师从学生的生活或者身边的事物出发,找出学生感兴趣的、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生活实例开展物理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建立生活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找出问题中的物理知识并且解答出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物理教学生活化的作用
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具体,增强知识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并成为学习的主导者,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表达出自己的意愿,发现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调动课堂上的学习氛围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如何让高中物理回归生活化
1.课题导入生活化
使物理教学走入生活,首先要做的就是课题的导入,这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课题导入一定要简单生动,过于抽象的例子会使学生望而生畏,教师要从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出发,例子的选择要保证学生都了解但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为主。例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和一名同学共同完成实验,教师抓住格尺的一端,学生将手放在格尺的中间部位,当教师松手之后观察学生能否接住格尺,学生会认为轻易就能抓住格尺,但是并不容易,这时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为学习自由落体运动奠定了基础。又如学习牛顿定律时,教师可以准备两个鸡蛋,提出如何在不打碎的情况下区分鸡蛋是生是熟,区分的方法是将鸡蛋进行扭转,不顺畅的是生的,反之则是熟的,教师可以在试验后将鸡蛋打破进行验证,这个例子是很接近生活的一个小常识,很多学生知道辨别的方法但是不懂其中的原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理解概念时添加生活元素
学生理解概念的程度的决定了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从生活中的实例开始引入,然后在解决问题时将使用到的物理知识合理的引出来,这种教学方式效果很好。例如在做功和内能的改变时,教师可以问学生双手搓动会产生什么感觉,学生就会好奇为什么搓手会发热,从做工的概念分析摩擦力,最后分析出摩擦力做功与内能的关系。力学中的重点是功与能两者之间的关系,学生会出现理解不上去的问题,通过这个例子能够很高的将功与内能之间的关系引导出来。
3.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现象,但是因为观察的不仔细会被我们忽略很多,导致物理知识与现实脱节,教师要加大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照相机镜头的彩色是一层镀膜,能够将原有反射光的能量转换为入射光的能量,也就是增强了入射光的强度;又如在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因为磨刀石与刀摩擦会产生会使刀的内能增加,然后温度升高,刀口不利,浇水是为使菜刀的内能降低,温度降低,才能把刀磨得锋利。
4.使用实物进行示范
在讲授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比较困难的就是学生想象不出实际的情境,也正说明了做物理实验的重要性。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用生活中的素材作为辅助,通过实物进行讲解,将学生的所有感官都带动起来,能够有效的活跃教学中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例如:通过自行车能够分析地面与轮胎之间的摩擦力以及车轮轴心弹子的摩擦力,举这个例子的效果很好;注射器能够说明抽水机的原理;指甲刀用于分析力臂、支点、杠杆的原理十分形象和直观;在学习“气体和液体的压强”之后,可以通过介绍医院滴注式输液器的原理,并且结合气、液体压强的知识做一些说明;可以通过塑料瓶介绍液体内部压强和深度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上述分析能够看出,将高中物理的教学融入到生活当中,能够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学生通过使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够充分的体验和感受生活,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刘庆波 单位:山东省章丘市高级中学
第六篇
一、生活化教学方式的主要特征
要想在课堂上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要将知识与生活进行有机结合,将抽象的知识阐述为生动具体的常见现象,这样才能够解决物理学科上的重点难点问题.学生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还能够提升自身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进行生活化教学时,一定要将自身对知识生活化的敏感度提升,利用创设的学习情境尽量将知识生活化.对于生活化教学来说,它主要有两方面特征,第一方面就是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多积累经验以及生活经历,另一方面就是要有机地结合现实生活以及未来的生活.高中物理知识一般都来源于自然生活,因此在生活中很多物理原理以及物理定律都能够被轻易发现和总结.所以学生在生活中进一步观察一些物理现象,然后联想起物理知识,这样学生不仅加强了对物理知识的记忆,还能够在生活中得到相应的物理学习资源,在今后的物理学习中获得一定的基础.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学到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难题,这样也可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二、如何实现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
在课堂上植入生活元素能够进一步加速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这就需要教师拥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所以,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就要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利用情境来实现生活及物理教学的有效结合,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并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让他们投入到课堂中去,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学好物理.例如,教师向学生教授“离心运动”内容时,可以向学生举例生活中洗衣机的运作原理,让学生仔细观察洗衣机的脱水桶,从而直观的理解离心运动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真实地体会到离心运动这一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这样高中物理知识就更加向着生活化的方向转化,高中物理的生活化教学方式也能够更好地开展.
1.将生活化的问题作为课堂的主导教学.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来说,利用生活现象作为物理教学的切入点是能够学好物理的最佳途径.物理教师设置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建立一种主动思考探讨的课堂氛围,还能够在自身熟悉的环境中适应新知识的了解,学生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相应的鼓励,这样才能够形成相应的有效参与教学模式.例如,在高中物理《弹力》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请两位同学到讲台上去,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橡皮筋,让两个学生捏住橡皮筋的两端,然后向两边拉,这样学生就能够体会到一个与自己所拉方向相反的力,这样的力就是“弹力”,学生在进行这个试验时,能够切身的感受到弹力的存在,这时,教师就要向学生提出问题,弹力是怎样产生的?让学生进行相应的思考,在思考环节结束后教师还要要求学生列举出生活中其他有关弹力原理的现象,并能够在这样的举例过程中将“物理中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知识讲述出来,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运用“弹力”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在教师的引导以及整理中使得“弹力”这一知识点更加生动简单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也能更好的理解和应用,这样学生才能够调动积极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2.设计生活化的练习题.在高中物理的生活化教学当中,还要在课堂练习题上体现生活化,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发现问题并及时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摆脱以往的生搬硬套的物理学习模式.在现今的高中物理学习中,教师要学会采用新的物理学习方法,引入一些自主的小实验,在学生亲自完成实验操作的同时还要让学生自己完成实验报告,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为学生快速理解物理知识的原理,还能够为学生创造出好的实验氛围,为学生奠定殷实的物理知识运用基础,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学习“电磁学”方面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总结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是应用的电磁原理,以熟悉的应用电磁原理的家用电器为例,分析其原理.以这种方式布置家庭作业,,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身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3.建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来支配的,思想在行为之上,属于先导地位,所以,如果想要实现高中物理的生活化教学,不仅仅需要在行动上实现生活化,还需要在思想上完成生活化的转化,在思想理念上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生活化教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真正实现生活化教学.这样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还能够使教学成为生活的服务者,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让物理知识成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兴趣以及精神食粮,让学生从过去厌恶物理的处境中转变出来,这样才能够将知识的意义凸显出来,才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国家培养出更加全面的人才.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进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不仅仅实现了学生利用物理知识方式的变革,还实现了传统物理教学知识的改革,这样学生不仅能够体验到学以致用的真正价值,还能够更好的体验生活、享受生活.教师在课堂上也应该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调动起来,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教学质量.
作者:郑玉霞 单位:江苏省高邮市第二中学
第七篇
一、设置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考
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要做的并不是马上给学生解决问题,而是要引发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且利用一些生活化的场景来启迪学生的思考,从而使得学生思路扩展开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做的主要有三个步骤:
1.启迪学生发现问题;
2.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3.协助学生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使得学生能够全程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从而提升学生对物理的感悟。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单元中的《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时候,尽管学生是能感觉到力的存在的,但是力的分解与合成这部分知识点比较抽象,因此教师就可以用一些生活化的场景来增强学生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感悟。比如教师就可以将一根绳子绑在桌子的一角上,然后在绳子的中间绑上一个钉子或者别的重物,然后让学生拉着绳子的另一端往上提,让学生将这根绳子拉直,学生在自己亲身的经历中就会发现,无论自己怎样努力,也是不可能将这根绳子拉直的,此时学生就会对这个实验现象感到好奇,就迫切想知道这个现象的原理究竟是什么,教师此时就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然后对这部分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也在一种充满求知欲的精神状态下对这部分知识点进行了掌握。
二、联系生活实例,加强学生感悟
物理课程中有一些比较抽象的名词概念,因此假如只是单纯地进行课本讲解的话,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能够被激发起来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一些生活化的例子来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学习“摩擦力”的时候,学生想象不出来摩擦力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力,教师此时就可以让学生在教室里面走动,然后让学生感觉自己的脚底和地面之间的一种作用力,走路是日常生活中很普通的一个现象,学生平时也没有进行思考,教师此时就需要引导学生对这个物理现象进行思考,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就会了解到,之所以我们能够往前走路,是因为我们脚底和地面之间存在着摩擦力,我们在走路的时候蹬着地面,然后就会受到一个向前的摩擦力,所以我们才能够向前走路。教师再让学生进行想象,假如一天世界上没有摩擦力了,那么将会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学生根据之前学的知识和这章里面对摩擦力的学习,就会知道假如没有摩擦力了,人将会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通过这样一个生活化的例子,学生便会对摩擦力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再遇到有关摩擦力的问题时,就会联系到这个实例进行思考解题。
三、构建实验课堂,提升学生兴趣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技能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进行适当的实验,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而且在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会加深学会对这部分知识点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在刚开始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一些在学生的学习水平上能够接受的实验,这样学生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兴趣就会提升起来,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到教学课堂中。比如在学习“磁性材料”这部分知识点的时候,在文章里面就涉及到了永磁体和暂时性磁体的概念,学生遇到这样的概念时不是很了解,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开展一个小实验来加强学生的感悟。在上课时,给学生准备一个磁铁、一个铁棒和一堆铁屑,先让学生用铁棒靠近铁屑,然后看到铁屑并没有被吸附起来,此时教师再让学生将铁棒在磁铁上摩擦几下,然后再将铁棒靠近铁屑,此时铁屑就被吸附起来,看到这样的现象的时候,学生都会感到很好奇,此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讲明原因:正是因为铁棒在磁铁上摩擦了以后,才使得磁铁有了磁性。随后教师可让学生将铁棒放置一段时间以后再将铁棒伸向铁屑,此时铁棒又变得不能吸附铁屑了,学生就会变得更加好奇,教师此时就对学生进行讲解铁棒变得不能吸附磁铁的原因就是因为铁棒不是永磁体,刚才能够吸附铁屑的原因就是因为铁棒和磁铁这个永磁体摩擦以后,从而成为了暂时性磁体。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学生就对永磁体和暂时性磁体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从而实现了对这部分知识点的完全掌握。总而言之,将生活化的情境应用到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观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感受,使学生在贴近实际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物理学习水平。
作者:祁凯 单位:江苏省建湖高级中学
- 上一篇:2015迎十一国庆节征文5篇
- 下一篇: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研究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