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案设计研究论文

时间:2022-05-06 04:10:00

导语:物理课案设计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物理课案设计研究论文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基于此,本课题主要研究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以及从物理到社会的应用过程,从而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建构。以下以《液体的压强》一节的课案设计为例来阐述教学中如何让物理从生活中来并走向社会。

教材分析:液体压强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性认识较少,是本章的难点。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与总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能应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培养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感受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获得学习的愉悦。

教学方法:

教法: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分析推导公式、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归纳结论,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法:观察、思考、记录、实验探究、交流与合作。

教学预案:

[提出问题]

1.水坝为什么上窄下宽?

2.潜水员为什么要使用不同的潜水服?

3.深水炸弹为什么会在设定的深度爆炸?

[实验演示]

4.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分析:创设问题情景和演示实验体现物理从生活中来。

[分析论证]

这一节课将帮助我们解决以上问题。

我们知道只要物体对另一物体表面有压力,就存在压强。那么让我们思考一下,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力?如图容器装有液体,我们可任意把液体分为上下两层,由于上层的液体受到重力的作用就会压下层的液体,所以压力是存在的,那么在受力面上就会存在压强。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压强会跟什么因素有关?有多大?

引导学生分析论证,设想水中有一高度h截面为s的水柱,计算这段水柱产生的压强,就能得到水中深度为h处的压强。

F=mg=Vρg=shρg

P=F/S=ρgh

这结论与事实相符吗?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分组)

[实验探究]

学生实验桌上提供的实验器材:压强计、剪去顶部的大可乐瓶、小烧杯、大烧杯、刻度尺、一杯水、一杯浓食盐水。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控制变量法。

引导学生填写实验报告(见附录)

把学生的实验报告投影,进行讲评。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结论。

分析: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其实让学生有生活的体验,进一步体现物理从生活中来。

现在我们再来研究解答前面提出的问题。

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鼓励、赞美。

引导学生阅读信息窗。

为什么几杯水竟把木桶压裂了?

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解答:几杯水在细长的管中会形成很高的水柱,根据p=ρgh,产生的压强也较大,所以把木桶压破。

[学以至用]

老师读初中的时候曾经利用液体的压强知识解决过一次实际问题,现在我把这个问题拿出来让同学们也想一想。

例题:在老师念初中的时候,有一次家里面的排污管道堵住了(如图),洗碗池里的水排不出去,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

让学生思考、举手回答。

讲述老师思考解答这个问题的过程:老师先是在自家的水池里放满水,想利用水的压强把堵塞物推开,但没有成功,怎么办呢?接着老师想到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把出水口堵住,然后叫二楼的邻居放水,这次成功了,只见水池里的水冒了冒泡而后打着旋涡“哗”的流走了,老师当时甭提有多兴奋了…让学生共享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同学们,学完了这堂课后,请你们多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哪些问题可以用今天所

学的知识解释或解决。送你们一句话,留心身边事,发现处处有。

分析: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体现物理走向社会。

课后调查,学生反馈该课生动有趣,既获得科学方法的教育,又理解、掌握了基本知识,学习过程轻松愉悦。

综上所述:物理从生活中来并走向社会的理念应该成为我们课案设计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附录:实验探究:液体的压强可能与那些因素有关

实验目的:

液体的压强(压强计两管液面高度差)被控制不变的因素变化的因素实验表明

深度底面积

深度形状

深度密度

深度方向

密度深度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作者简介:福建省晋江市第二中学物理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主持学校国家级科研课题《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相结合的综合实践研究》的子课题《物理从生活中来并走向社会的教学实践研究》的教科研工作,代表作《初中物理思维品质教育初探》见《中学物理》200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