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思考

时间:2022-08-09 04:04:43

导语: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思考

摘要:大学物理作为高校一门基础性学科,由于其自身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发展过程,蕴涵着极为丰富的“课程思政”内容,本文从引入科学家的成长经历,激发学生勇于追求真理,热爱和平,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有效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思考

2016年以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全国教育大会等会议上,多次强调要加强新时代的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3]

一、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上海率先开启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之路。目前全市高校“课程思政”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尤其是上海复旦大学,目前,已经有3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示范课程、2门“中国系列”课程、13门综合素养课程、28门已融入“思政元素”的专业课程,初步构建起多层次互补、有机融合的大思政教育体系。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依靠高校思想政治课来实现显然是不够的,目前,课程思政越来越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使“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很多高校都在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积极地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诸如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医学专业“课程思政”,而大学物理,作为一门古老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源远流长,将思政元素引入大学物理课堂中,将知识的传授与价值引导有机的结合统一,实现人文精神教育,是每一位大学物理教师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建议

大学物理是高等理工科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具有授课范围广、听课学生人数多的特点。通过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将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使当代大学生懂得,科技永远是人文的科技,科技是用来为人文服务的,科技要以人文为统领;通过物理学家成长的故事,让大学生能从中领悟没有人文精神,是不可能掌握好科技的,没有人文的科技犹如盲人瞎马,不仅不知科技为谁所用,还会走上歧途;通过科学家爱国奉献的例子,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以科学家们的成长故事做为切入点,给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启示。科学家牛顿,他生活在一个农村家庭,从小就对科学实验和机械发明有着浓厚的兴趣,一件平常的小事,熟透的苹果打在他的头上,引起了他的思考,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物理课上通过讲述这一故事,教育当代大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始终有一颗好奇心,凡是多问为什么,勇于追求真理。科学家爱因斯坦,从小就热爱科学,喜欢思考,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理论。然而在正值世界大战的背景下,他没有只顾着科学研究,毅然决然地投身到反对战争的工作中,尽管被列入杀害“黑名单”,仍坚持在革命的最前线,反对战争、核武器给人类带来的伤害,用自己的影响力教育更多的人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物理课上通过引入这一故事,教育当代大学生热爱和平,为人类造福。“宇宙之王”斯蒂芬霍金,在读研究生时候就患上了神经元疾病,甚至被医生宣判死刑,但霍金并没有就此一蹶不振,而是更加奋发图强,身残志坚,被禁锢在轮椅上长达40年之久,而他的思想却遨游在广袤的时空当中,解开了宇宙之谜。通过讲述他的故事,教育当代大学生敢于向命运挑战,克服一切困难争做生活中的强者。(二)以爱国奉献精神作为切入点,给当代大学生成长的启示。例如,在物理课程中,讲述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的故事。虽然他在美国已经做出了卓越的科研成果,甚至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有着光明的前途,但当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义无反顾的决定回国参与到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建设之中。即使在回国的过程中遭到了美国千方百计的阻挠,甚至将他扣留五年,但钱学森始终没有放弃心中的归国梦,最终回到祖国并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这种精神是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同时也能够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励大学生把握现在,追逐未来,树立为祖国富强而努力奋斗的雄心壮志。实现大学物理教学中人文与科技的完美结合,采用最优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把思政元素巧妙的融进去,让学生愿意听而且听的懂,在“润物细无声”中达到了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是大学物理“课程思政”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立德树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果展示[J].河南教育,2018.

[2]林云.“互联网+”背景下“形势与政策”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8.

[3]焦苇,陈之腾,李立基.上海高校积极试点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J].上海教育,2017.12.

作者:赵璐璐 单位:大连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