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的电本质论文
时间:2022-01-10 04:17:00
导语:万有引力的电本质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电荷中心论
物理学中已经引入了重力中心(重心)、质量中心(质心)、动量中心等概念,我们在这里引入电荷中心(荷心)的概念,定义如下:
①、物体中所有正电荷可认为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正电荷中心,简称正荷心。
②、物体中所有负电荷可认为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负电荷中心,简称负荷心。
这两个中心的位置,在平均意义上分别代表着物体中正负电荷的分布中心。
二、电荷中心论的三点基本假设:
①对任意一个物体来说,正负荷心在任意时刻不可能绝对重合,这两个中心总存在一定的距离,它们的平均距离用r0表示.
②通常情况下,物体中的负荷心以r0为半径,绕正荷心高速旋转,转速约为6.6×1015r/s,在平均意义上物体中的正荷心与质心重合。
③对任意一个净电荷为零的物体来说,其单位质量内正负荷心所含电荷量的数值均为Q0=9.648534147×107c/kg≈9.6×107c/kg,质量为m千克的任何物体内其正负荷心所含电荷量的数值均可表示为Q=Q0×m。
三、正电荷中心的受力情况
既然正荷心与质心重合,所以,我们研究正荷心的受力情况就等于研究质心的受力情况。当两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两负荷心绕各自正荷心旋转时的平面和相位差是随时间而改变的,服从概率论统计规律。
图中的四个图分别表示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a和b发生相互作用时,两负荷心在某四个时刻的位置,这四个位置出现的概率相等,其中R表示两质心的距离。由图可知:r1<r2<r0<r3≈r4<<R,隔离正荷心(质心)b并对其进行受力分析(本文均以向右为力的正方向),当两电荷心出现在图中四个位置时质心b受到的合力分别为:
两负荷心在图中四个位置时质心b所受到的合力的平均值为:
如果两负荷心旋转时的转轴始终与两质心连线垂直,那么在任意一个周期内质心b受到的合力的平均值为:
设某一时刻两负荷心旋转时的转轴与质心连线的夹角分别为β1和β2,那么质心b所受合力在两质心连线上的分量的瞬时值为:
而平均值为:
得出质心b受到的引力为: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给出任意两质点间的万有引力为:
例如对于太阳来说地球中的B为:
则地球中的正荷心所受引力为:f地=5.4×1024B地M地2=5.4×1024×1.8×10-52×(5.976×1024)2=3.5×1022(N)太阳对地球的万有引力为:
根据万有引力的电本质可推出万有引力应当与介质有关。
五、关于地磁场
地球中负荷心绕正荷心旋转时的转轴,在地轴上(且与地轴不完全重合的轴上)占有极微小的优势,从而使地球具有全球性的磁场(且地磁北极和南极与地理南极与北极不完全重合),这就是地磁场产生的原因。
六、关于重力加速度和物质波
由①式可以看出,负荷心在绕正荷心旋转时,在任意一个周内质心分别要受到一次引力和斥力作用,而引力总大于斥力,所以质心表现为引力,引力场中重力加速度的方向在每一个周期内都要变化一次,即重力加速度的频率约为6.6×1015HZ,正因为如此,物质在引力场中运动时的具有波动性,这就是物质波和光波的本质。
由③式可以看出,当β1=0(或β2=0)时,质心所受合力为零,也即在负电荷心转轴上质心所受合力为零。由于地球中的负荷心旋转时的转轴在地轴上占有微小优势,可预言在地球的两极附近重力加速度,而在赤道附近重力加速度。
七、真空中光速率不变及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偏转的原因
可以预言光子并非真正的中性粒子(由于它的磁矩极小,现代技术无法预测出),在光子中负荷心绕正荷心(质心)旋转时,其转轴始终在运动方向上,即质心在运动方向上所受万有引力始终为零,所以光子的速率不受引力场影响。这就是真空中光速率不变的真正原因。而质心在垂直于运动方向上的万有引力不为零,所以光子在引力场中运动时,光线要偏向引力场,这就是光线在引力场中偏转的真正原因,并非空间弯曲。
光波的频率与负荷心绕正荷心旋转时的转速相等。
八、结束语
本文应用电荷中心论述了万有引力的电本质,并应用万有引力的电本质解释了地磁场,物质波、光波产生的原因,以及光的速率不受引力场影响和光线在引力场中偏转等现象。
本文提出的以下三点预言有待于实验支持:①万有引力与介质有关。②重力加速度的频率约为6.6×1015HZ。③地球两极附近重力加速度,而赤道附近重力加速度。
由于水平有限,文中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专家、读者、同仁志士不吝指正。并希望与读者合作共同完成上述实验。[摘要]本文应用电荷中心论将万有引力统一在电的本质上来,应用万有引力的电本质可解释物质波、光的波动性、光速不变原理,以及光线在引力场中偏转等现象,从而实现了万有引力和电磁力的统一。
[关键词]电荷中心论万有引力的电本质地磁场物质波光波
- 上一篇:广义相对性原理分析论文
- 下一篇:绝对空间理论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