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思考5篇

时间:2022-05-25 09:11:11

导语: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思考5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思考5篇

第一篇

摘要:初中物理是学生系统性地接触和学习物理知识的起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贯彻落实素质化教育理念,切实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十分重要。本文从初中物理的特点出发,结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际,对初中物理高效课堂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探索与实践

初中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对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物理课堂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主阵地,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合理安排课堂结构,采取适应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已经成了每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关注的问题。本文以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物理教材为例,对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进行探讨。

一、初中物理的特点

俗语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欲建设初中物理高效课堂,首先应当对初中物理的特点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笔者认为,初中物理内容集中表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性。初中物理知识与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许多物理现象、概念、定义都是从生活实例中所抽象、提炼出来的。例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牛顿第一定律、浮力等。(二)具象性与抽象性。初中物理具有明显的具象性和抽象性的特点。仔细观察物理教材不难发现,大多数物理概念、物理定义都能够从生活实例中得到较为直接的诠释,这一部分的物理概念、定义比较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因此说这部分知识具有具象性的特点。例如,“静止与运动”“振动发声原理”“光沿直线传播”等。此外,另外一些物理概念、定义是初中生难以从生活中找到直观实例与之对应的,这部分物理概念、定义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知识,学生往往理解起来存在着一定困难,需要运用抽象思维来理解和消化这部分知识。例如,“超声和次声”“匀速直线运动”(生活中几乎不存在匀速直线运动)、“机械能和势能”等。(三)知识的框架性。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物理知识具有框架性。以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八九年级物理教材为例分析,其基本上是按照“声、光、力、热、电”,“从宏观到微观、从微观到宏观”的结构来编排知识点的。初中物理知识表现出鲜明的框架性。各个框架的知识点或联系紧密,或独立成文,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二、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新课程改革倡导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实施素质化教育,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本文笔者结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探索与实践的策略。(一)以人为本,实施素质化教育。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往往难以起到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作用。为此,初中物理教师应当摒弃“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落实素质化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以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二)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开展物理课堂教学。上文已经提到,初中物理知识与生活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为此,可以考虑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开展物理教学。例如,在讲解《声》这一章节的知识时,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声音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小实验来帮助学生认知声音产生与传播的相关性质。如让学生在说话时,将手指放在喉咙处,其能够感受到声带的振动;用手适当弯曲铁尺,然后放开,铁尺由于振动而发声。诸如此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涉及贴近学生生活的小实验能够促进学生认知物理现象的本质(声音是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再如,在讲解“透镜成像”这一知识点时,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聚光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地上放置一张白纸,利用凸透镜聚集阳光,在一段时间后,白纸会“燃烧”起来。这一类简单的物理实验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素材,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其对于提高物理课堂效率很有帮助。(三)有目的性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好初中物理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也是提高物理课堂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目的性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这里所谓的抽象能力,指的是从物理现象中抽象出物理概念、物理关系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初中物理中有许多物理知识都具有共性,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举一反三,大胆提出假设并逐步验证。例如,电场存在着方向,推测磁场也存在方向。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磁场,那么变化的磁场是否也能产生电场呢?诸如此类,教师应当多向学生提出问题,训练和提高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学好物理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推理能力,许多物理概念、公式都是经过严谨的逻辑推理而得到的。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例如,在学习完串联电路的电压、电流、电阻关系后,引导学生自行推导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电阻关系,以此来锻炼和提升他们的推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彭红叶.关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文摘版,2017.

[2]何旭.关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2016.

[3]王猛.关于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速读(旬刊),2015(9).

作者:何瑾琦 单位:福建省云霄第三中学

第二篇

一、高效课堂的意义

高效课堂主要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优质的学习效果,实现高效率与高效益的综合统一。高效课堂需要以效率和效益两个不同的维度加以考量,高效率主要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学生所收获知识量的最大化,这一考量需要从课堂教学容量与学生的课外学业负担两个方面考虑;高效益主要是指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学习积极性,主要体现在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能力的锻炼,思维能力与品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只有效益的最大化或者效率的最大化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完整的高效课堂。也就是说高效课堂的实现需要从教学时间、任务量、教学效果等因素寻得突破,让学生与教学人员在高效课堂的搭建中都能有所获益。

二、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建议

(一)教学人员高效的课前准备。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从优质的课前准备开始,这也是衡量教学人员专业水准的重要环节。教学人员通过认真的课前准备,精心设置课程教学环节,并且依据课程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程教学内容作出适当的调整,通过富有创意性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课程参与积极性才是开展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关键因素。教学人员进行课前准备时需要尽可能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作用,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定恰当的课程学习目标,设置合理的课程教学环节,创设富有情境性的课程教学氛围,对于课程教学难点,老师可以安排学生互相讨论,在集体学习的氛围营造中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二)课堂学生的高效参与。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应该是全员参与的课堂,所以,学生的高效参与也是构建高品质课堂的关键因素。在日常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需要有事可做,充分调动学生眼、耳、鼻、舌、口,让学生的头脑、思维都能够跟随教学人员的课程线索而牵引,并且让学生在日常初中物理课程的学习中保持愉快、舒畅的心情,通过多样性的课程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力军而不是教学人员成为课程教学的主导。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信息量、思维量以及训练量,并且通过教学人员的恰当引导,让学生实现能力的提升,思维的锻炼,方法的优化。也就是说,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将课程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了多少,掌握了多少新的知识点,学生有没有进行独立的课堂思考,学生有没有进行团队讨论,而不是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教学人员教了多少知识点。(三)课后的高效反馈。一次高效的课程教学不在于教学人员表现得有多好,而是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掌握了多少新的知识理论,是否实现了每一课程的学习目标。因此,依据课程学习内容,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反馈练习,熟练的了解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在课程教学的反馈了解中及时调整课程教学内容,改善课程教学行为。课程反馈的方式多种多样,老师可以通过建立学习小组,采用同学之间的两两相测,或者采用当堂检测的方式,时间把控在五分钟之内即可。对于课后的反馈作业,老师也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对于反馈作业的批改需要及时,对于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建议采用面批的方式,好及时让学生调整自己的知识盲点,并且重点讲解错误率较高的知识点,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四)高效的课后反思与提升。高效的课后反思与提升是构建完整高效初中物理课堂的重要环节,课后的反思与提升需要从老师与学生的角度加以考虑。作为教学人员,需要反思自己在日常课程教学中的过失,现在采用的课程教学方法有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没有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没有得到锻炼和改善等。作为学生,需要及时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在日常初中物理课程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思考,高度参与课堂学习,是否还存在新的知识点没有掌握,有没有及时的巩固课程学习。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课堂效果如何关键在于课堂的实施者———教师和学生,尤其是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我们要深入研究、多思善想,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善于反思、总结提高,为构建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而努力。相信我们遇到的困难一定不少,遇到的问题也会很多,因此我们要树立一种信念,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始终坚信“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我们一定会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陈磊.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6.

作者:陈松 单位:重庆市武隆区实验中学

第三篇

摘要:在生活中,物理现象比比皆是。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观察,独立地思考,并通过实验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实验器材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部分学校的资源有限,导致实验器材匮乏,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弥补,继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教具;初中物理;创新能力

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许多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实验演示。而由于部分学校的资源有限,实验器材比较匮乏,无法满足课堂教学的需求。这时便可以利用教具进行完善。教具一般容易取材、结构比较简单,不仅便于学生轻松地了解物理现象的原理,而且还能让学生对已学的物理知识有更深的理解。与此同时,初中物理课堂上利用教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下来,本文将详细讲述利用教具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具体方法。

一、利用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新奇的事物,同时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可以利用初中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把握好学生的兴趣所在,利用各种教学工具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从而让学生的思维也随之活跃起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物理课堂的学习中。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摆脱死记硬背公式的学习模式,而且还能使得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习氛围更加浓厚,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在进行光学部分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些比较简单的教具来帮助学生加深对光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光的传播和小孔成像原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用易拉罐制作简易的小孔成像装置,先用剪刀将易拉罐开口的一端剪去并用锥子在易拉罐底部扎一个直径小于0.5毫米的小孔,再将事先准备好的硬卡纸卷成纸筒插到易拉罐里并用透明胶和橡皮筋固定,这样小孔成像的教具就基本完成了。让学生将制作好的教具对准光亮的景物,就可以在装置上看到倒立的影像了。经过动手制作实验教具,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不仅仔细观察,还能独立思考,使学生都理解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即: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性,物体上方的光经过小孔投射到屏幕下方,而物体下方的光则经过小孔投射到屏幕上方,因此从小孔中看到的是倒立的像。

二、利用教具增添教学的真实性

实验是初中物理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感受到所学知识的真实性和正确性,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物理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尽可能多地利用实验教具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真实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时,教师可以利用最为简单的方法,让学生们相互击掌或用手拍打自己的大腿来感受力在物体中的相互作用。共同击掌的两名学生都感觉到对方在自己手掌上有力的作用,加深对“相互”二字的理解,明白了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从而对牛顿定律理解更加深刻。此外,在学习摩擦力的知识时,有部分学生总是无法理解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这一概念。这时,教师就可以让每位学生手中拿一块橡皮在手背上进行摩擦,先轻轻地推橡皮,再对橡皮施加更大的力来推,通过感受两次摩擦的不同来理解阻碍相对运动这一概念。同时,由于两次施加力大小的不同,学生对摩擦力的感受也不同,从而体现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这一关系。通过这样简单的实验,学生便亲自验证了所学知识的真实性,从而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利用教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教学工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教学工具,其目的不在教具本身,而是要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独立构思、思考和设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经过动手制作教学工具,不仅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在学习地球的磁场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自制指南针,将一根银针在磁铁上反复摩擦随后将银针插到事先剪好的纸片中,再将制作好的纸片放到盛有水的碗中,这样简易的指南针就完成了。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实验的帮助,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动手制作实验教具,帮助学生在此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作者:赵华阳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陈涛中学

第四篇

摘要: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快速发展,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更多教学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由于学生受到自身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限制,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难题。所以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从日常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参与各项活动。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活动来说,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拓宽物理知识学习能力,从而提高物理学习质量。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教学知识,还需要培育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营造良好的物理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一、积极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例如,教师在日常教学课堂上可以运用轻松幽默的教学语言进行授课,使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绪被教师感染,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激励与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融入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得学生思维能力能够长期处于活跃状态,从而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需要与学生加强情感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互相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后续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二、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开展生活化教学

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中有较多知识内容都是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人们日常生活服务,有诸多抽象性较高的知识能够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找到模型,所以教师可以根据物理教学特点展开生活化教学,加深学生学科知识认知能力,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有张薄纸片从高楼处落下,外界环境没有风力的干扰,但是纸片实际下落路径是曲折多变的。主要是由于纸片自身凹凸形态不同,加上形状存在较大差异,在实际下落中受到气流速度的影响,导致运动路径受到影响。教师可以引出物理中的力学原理:流速较大,压强较小,纸片在实际下落过程中所承受的空气作用力存在较大差异,致使纸片在下落运动中会不断翻滚。教师可以将理论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紧密联系,让学生从生活中进行观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留出较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加深对抽象化知识的理解,从而优化学习成果。

三、以学生为主体,选取科学化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师单方面进行传授,学生被动接受,此类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所以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实验法、故事导入法等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激发,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从而积极参与到物理学习过程中。在运用各类教学模式时,教师需要对学生心理特征以及实际学习能力进行分析,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对教学进度进行调节,不能为了追求教学速度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情况,这样将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激励学生提出各项学习问题,对学生学科求知欲进行培育。针对学生所提出的各项问题,教师需要进行细致解答,并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开展小组讨论学习模式。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地认识物理学科问题,激发求知欲望,从而提高物理学习兴趣。

四、强化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目前初中物理教学中,有诸多小实验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展示各项实验,让学生能够实践动手操作,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奇妙,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根据教学重点知识内容,展开实验教学,让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例如,在讲解串联、并联相关电流知识时,教师可以在电流表使用的基础上为学生讲述串联和并联的方法,让学生从实验操作过程中总结各项规律。让学生对实验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实践动手操作来解决各项问题,得出具体结论。等到实验教学结束之后,教师针对学生实际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明确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下,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培养,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师需要全面解读教材内容,完善备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教学活动中,加强师生互动,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马民.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J].亚太教育,2015(35):115.

[2]李乃典.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9):104.

作者:朱建勋 单位:丰顺县径门学校

第五篇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逻辑严密的理论学科,同时它也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的基础科学。初中物理则是物理学习的基础,从初中开始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多媒体

物理学科的发展同当今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紧密相连,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并且物理定理多、概念多、实验多,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反应能力与数学计算能力,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转变教学方法,重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一、在实验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

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础,通过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更好学习物理知识,理解复杂的物理现象。如讲到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光的反射,折射,镜面反射等知识时,我们发现许多与光现象相关的简单实验都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在实验中感受物理现象。例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时,可以通过树叶、粉笔、纸片、水、羽毛等具体物体的掉落,让学生在观察中自己总结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通过师生间的互动,让物理概念生动化、形象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抽象的知识,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

二、合理利用多媒体,活化物理概念

观察与实验对物理教学的确大有裨益,然而实验教学仅限于那些肉眼可以看得见、生活中具体存在的物体,还有更多与我们密不可分却看不见、摸不着的物体,这要求我们将它们具体化,多媒体就成了这一过程的重要媒介。多媒体是现代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片、视频可以首先使学生对物理概念有一个模糊的认识,从而让他们对物理现象产生兴趣。物理教学不免枯燥乏味,单一的讲课也可能会让学生厌倦,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物理现象成因的动态演变过程图,能让学生在枯燥原理概念学习中感到新鲜,缓解疲劳,转移注意力,更好地带动课堂,带领学生积极融入课堂教学当中。例如,讲到分子运动原理时,抽象的分子运动肉眼看不到,只能通过电脑视频加以处理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分子运动,另外大气压强,浮力,光,电及电磁场等,也可以以同样的方法解释物理概念。

三、在对比中理解物理概念,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无论物理实验还是教学活动,都少不了在对比中理解其概念,在区分中加深理解。例如,可以通过对比法判断分子热运动和物体的机械运动:(1)从概念上判断,分子热运动是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机械运动则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2)从微观与宏观上判断,微观世界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而宏观世界中的物体的机械运动则是用肉眼能看到的;(3)从引起运动因素上判断,分子热运动是自发的,永不停息的,不受外界影响的,而物体的机械运动则要受到外力的影响。通过对比让两种运动的概念区分更加明显,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除此之外,力的学习中也少不了对比,推力、压力、摩擦力、反作用力在不同情况下也会是不同的力,这就需要我们对比区分。

四、重视人性化,将课堂交给学生

新时期教学要求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物理为例,物理的教学以“精”“细”“练”“思”为主,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自学,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对物理概念有更深的理解,大胆地让学生自己探讨物理概念,老师再加以启发。多给学生时间共同学习、研究、探讨,在实验与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学习和思考,让他们时间深入理解物理,爱上物理,是初中物理教学期待结果。另外,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当学生遇到难题时教师才能把深奥的知识讲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另外,具备良好道德素质的教师也会赢得学生的喜欢与爱戴,有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也要多鼓励学生,让他们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五、数理不分家,物理教学从数学抓起

物理和数学一样,在很多问题都需要计算,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较好的计算能力,在物理学习中,有很多学生不是因为不理解而不会物理题,而是因为计算能力差,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导致原本会做的题却不能拿到分数。物理和数学学习一样,需要反复练习,在习题中锻炼自己的计算能力。将物理教学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总之,物理源之于生活,更应用于生活,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锻炼其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进步。

参考文献

[1]马可.物理教学中应注重分组协作学习[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

[2]马可.物理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J].内江科技,2012.

[3]郭茂英.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角———人教版初中物理新教材试行心得[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3.

[4]冯静敏.人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生活化内容的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5.

[5]周中来.新课程理念下改进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

[6]陈肖香.浅谈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方式的转变[J].成功:教育版,2009.

作者:王晓琴 单位: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白草塬初级中学